《主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公-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好处,很有可能会互相攻打,如此一来草原必会兵祸连年,各部皆损,再也无力南下,这才以胡制胡的上策。

李勤采纳了贾诩的计策,不再想着攻打匈奴单于,而是让匈奴人自己打自己去,等他们打不动了,扶角军再出兵不迟,把他们都赶到西方去,去祸害欧洲去吧!

一路向东,路上非只一日,扶角军回到了扶角堡,李勤立即上书给朝廷,还把刘九的脑袋一起送了去,并且给张让写信,希望得到西域的控制权,顺便还提出了自己想多为朝廷出力,能不能又当并州刺史,又当护羌校尉,虽然要求太多了些,但朝廷能答应一件是一件,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嘛!

书信送出之后,李勤又给并州的张芹写信,让张芹帮忙,给自己说好话,还有问一下并州那里如何了,局势有没有稳定,而且他在信中一再嘱咐张芹,今年并州的税要减免,一定不能出差子,他在西域得了不少的财物,暂时用不着物资,而要交给朝廷的税,能拖就尽量地拖一拖,不用着急给,就以战乱刚止为由,如果能拖到明年,那是最好。

李勤心中明白,明年年初,动摇整个大汉天下的黄巾大起义就要爆发了,用句俗点的话来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他无力阻止,所以只能顺应,他要做的就是在这场大乱中,获得最大的好处,从而使天下尽快恢复安定,不要让诸侯混战的事情发生。

一边等待洛阳的消息,李勤一边在扶角堡大搞生产,而且派出军队,四下宣传,四下安民,让附近百姓都能过上小康日子,这是几年之内他都做不到的,可以算是宏伟目标了,但让百姓安下心来,不要在中原大乱时,他们也跟着乱,这个算是小目标,还是可以达成的。

夏去秋来,秋收之后,冬至来临。凉州冬天远比中原寒冷,已然是白雪积地,四下里银白一片了。

这日,李勤吃罢了早饭,穿戴整齐出门,今天是个大日子,冬至了,他要检阅新军,新的扶角军已然练成,新老扶角兵的总数已达两万四千人,如果算上辅兵,总数已达四万,整个凉州的精锐士兵,全都聚集在他的扶角堡了,凉州刺史已被架空。

和父母一同出了家门,李勤见住在他家附近的扶角军诸将领,已然都等在了街道上,将军们全副武装,站在最前面的是贾诩。

李勤笑道:“姐夫,怎地你也穿上盔甲了?”

贾诩笑道:“和你们这些丘八在一起,我自己当然也要丘八一下,免得太鹤立鸡群了!”

众人说说笑笑,赶往新建的大校军场,就在这时,远处疾驰而来数名骑兵,领头一人叫道:“我要见李郎,李郎在哪里?”

贾诩咦了声,道:“象是洛阳来的信使,怎么赶得这么急?难不成是洛阳出了变故?”

第206章黄巾遍地

李勤看着奔来的骑兵,道:“看装束是羽林军,不过也有可能是张芹派来的人,他的手下也有羽林军的!”

典韦大着嗓门叫道:“嘿,往这边来,李郎在这里。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啊?”

那几个骑兵立即奔来,待到了跟前,领头的骑兵道:“我们从洛阳来,不过不是送圣旨的。”

李勤明白了,从洛阳来,又不是送圣旨的,那肯定是十常侍派来的啊看他们急成这个样子,估计是朝堂上出的问题,如果是黄巾军的事,十常侍才不会着急呢,他们向来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从来不考虑国家的。

果不其然,那领头的骑兵只用眼一扫众人,便知道谁是官最大的了,这份认人的本事,确是羽林军的专长。

领头的骑兵,快步到了李勤的身前,从怀中取出一个竹筒,双手呈给李勤,道:“张大父有信给李郎。”

张大父指的是张让,因皇帝常称张让为父,所以底下人为了拍张让的马屁,便管张让叫张大父,不过除了十常侍的人之外,别的官员从来不这么称呼。

李勤接过竹筒,见上面盖着火漆印信,正是张让的,心想:“幸亏用的是竹筒,这要是蜡丸,我还得用劲捏开。不知里面写的是什么的,但猜一定和何进有关。”

贾诩在旁问道:“你从洛阳来,可先经过了陇县,见着魏刺史?”

领头的骑兵嘿了声,道:“哪能经过陇县,我们是绕着过来的,那魏元丕的刺史当到头了,我们怕他狗急跳墙,要是截了我们,那可是犯不上,没准就得把我们给暗害了。”

贾诩见李勤正在旋拧竹筒,还没把信取出来,他又道:“现在该称何侍中为什么?”

领头的骑兵顺嘴就道:“马上就要称他为何大将军了,这个屠夫之子,竟然能当上大将军,名爵和卫青这等英雄人物并列,简直是莫名其妙,要论战功,我朝谁能比得过李郎,要做大将军,也是咱们李郎做啊!”

扶角军众将领听了这话,一起点头,对这些骑兵立时就有了他乡遇故知的那种“友情”,一起上来说话,典韦和沈乙等人还大声吆喝着,让人给他们拿热汤来,暖暖身子。

贾诩凑到李勤的身边,小声道:“猜也是这回事,除了何进势力大涨之外,哪还有能让十常侍着急的事了,只是不知何进怎么当上的大将军?”

李勤取出帛书,打开看了看,道:“还没当上大将军呢,只是一群武将们在起哄。嗯,看来中原真的是要乱了,巨鹿那里有人造反,好几个县的百姓……的乱民响应,难怪皇帝着急了。”说着话,他把帛书,交给了贾诩。

贾诩看着帛书,就见上面的话也不是很多,就是说巨鹿那里有人造反,查出来是太平道的人,在抓了领头之人后,附近几个县竟有上万的百姓跑去救那个首领,甚至还把当地的汉兵给打败了,加上太平道遍布中原,朝廷深怕各地效仿,所以这才着急起来,武将们起哄,想让皇帝拜何进为大将军,但皇帝还在犹豫,主要原因是十常侍从中作梗。

这封信明面上没有说李勤应该如何,可能是怕落入到何进那方势力的手里,但暗示的却也很明显,就是要让李勤争位,十常侍将对出兵镇压太平道一事,大肆进行破坏,让何进一方的武将连战连败,这样在无将可派的情况下,十常侍就会向皇帝推举李勤,李勤领兵进入中原,那时十常侍就会支持他镇压太平道了,一旦镇压成功,就由李勤承任大将军一职,从而控制住大汉的兵权。

看罢了书信,贾诩和李勤互视一眼,两人同时摇头,十常侍想捧李勤当上大将军,从个人角度来讲,是大好事,李勤应当感激涕零才是,但从长远的方向上来看,却是要命的事。

李勤如想当上大将军,有很多种途径,但如果按着十常侍所设想的,通过给前线的武将拖后腿,然后再让李勤上,那就等于出卖朝廷利益了,就算李勤真的镇压了太平道,也会被人瞧不起,朝廷上的所有官员都会认为,谁都能镇压得了太平道,只不过李勤是因为有十常侍撑腰,所以捡了个便宜,李勤并非是个英雄人物,而是个趋炎附势的宦官走狗罢了!

这是万万不行的!

李勤就算是当上了大将军又能如何,就算是说一不二又能咋地?别人不知道,可李勤自己却是太清楚了,董卓牛不牛,都能换皇帝,权势够大吧,可名声却臭不可闻,结果呢?没有貂蝉,也会有貂蚕,出不来吕布,也会有品布,早晚是个众叛亲离的下场。要想真的能成为逆天级人物,那就得按着逆天级人物的做事方法来,要么会哭自称皇叔,要么假装要匡扶汉室,再不行就跑到南方去和大地主们搞联欢,反正不管怎么样,都得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大好人,而光靠宦官集团撑腰,是肯定不行的,那不成坏人了么!

贾诩看着李勤,心想:“靠着十常侍发家,这个谁也说不出来啥,干这事人多了,又不是光咱们一家,可要是靠着十常侍当上大将军,那还是算了吧,李家的十八代祖宗被骂个遍,我贾家的也势必会受连累!”

李勤冲他微微点了点头,两人心照不宣,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李勤冲骑兵们道:“各位远来辛苦了,先好生休息一下,我今天要去阅兵,等阅兵之后,我再和你们详谈,如何?”

几个小兵而已,就是送个信的罢了,李勤说得这么客气,他们还能说不行么,再说赶路这么辛苦,他们也都想好好歇息一下。在几个扶角将领的陪同下,这些骑兵去休息了。

李勤把帛书又放回了竹筒里,揣入怀中,道:“按原计划,咱们还去阅兵,做咱们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先放一放。”他带着人去了校军场。

由于扶角军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但城堡要不停地扩建,就连以前的校军场地方也不够大了,所以只能建一个更大的,可以同时操演上万人的巨大校军场。

来到校军场,李勤登上高台,各部扶角军立即进行操演。现在的扶角兵已然开始细分,不但野战步兵和骑兵分开,而且还新建了一支工兵部队,由高顺带领,主要任务是进行土木操作,还有运用各种攻城器械,在这年代,这是整个天下,唯一一支专门进行土木作业的职业军队,其它军队都没有。

大操演自然是热闹非凡,整个富平县的百姓都来观看,顺便也做一下小买卖,而北地郡别的县城,也就近派来“学习团”,学习扶角兵的操演之术,回去好用来操练各地的郡兵。

面对下面热火朝天的操演,李勤却有些心不在焉,何进要当大将军了,历史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虽然皇帝现在还不能下决心,让何进这个外戚执掌天下兵马大权,可只要黄巾大起义爆发,遍地黄巾,如洪水一样涌向洛阳,那么皇帝立即就会让何进当上大将军,从书信往来的速度上来讲,估计下一次十常侍再送书信来,何进就已经是大将军,而不是现在的将要是了!

李勤转头对贾诩道:“奇怪了,那帛书上没有提我升官的事,我现在还没有当上凉州刺史,而且西域归不归我管,也没有说明。十常侍办事向来痛快,从来都能舍得好处,怎么这次却如此之慢?”

贾诩却道:“也不能算慢了,毕竟你要想当上两州刺史,又再兼管西域,这么大的事,要好久才能决定。说起来,咱们要想真的把西北三地全部控制住,这可是我大汉从来没有的事,比何进当大将军都要重要,哪可能说办好就办好,除非张让自己是皇帝,可他要是自己当了皇帝,他才不会让你势力这么大呢!”

李勤嘿了声,道:“是啊,就因为他不是皇帝,所以才会拼命扶持咱们,要是他成了皇帝,就该变成防着咱们了。”

“不过,那个小兵却说魏元丕当不了多久刺史了,这倒是个好消息!”贾诩想了想,又道:“就算张让不能为你要来凉州刺史的官职,可他如能把凉州弄得没了刺史,你这护羌校尉不也就说了算么,这是个折中的方法啊!”

李勤点了点头,道:“有理。我今晚就写回信,可咱们对于洛阳方面的事不太了解啊,还得好好问问那几个小兵才行,不知谁会去镇压太平道,张让要拖谁的后腿?”

贾诩道:“不用问我也猜得到,你好好想想,那个人你认识的。”

“我认识……袁绍?”李勤道。

贾诩笑道:“何进派他来向你学了一通兵法,袁绍学成回京,现在巨鹿有事了,袁绍不上谁上?”

李勤微微一怔,随即哈哈大笑,摇头道:“要是派的是袁绍,那就算张让不拖他的后腿,我看他也够呛啊!”

“那也不见得呀!”贾诩轻声道。

下面轰地一声大响,扶角军的操演结束了,一座高高的土墙,补扶角炮轰成了一堆土渣渣!

李勤和贾诩一起望向下面,透过弥漫的尘土,他们看到了欢呼中的扶角兵!

第207章曹操

就在李勤和贾诩琢磨着,怎么能在即将到来的大乱中,为扶角军谋求到最大的发展,看着扶角军大规模的操演时,在洛阳却也上演着同样的一幕。

洛阳,西郊校军场。

何进全身披挂,看着点将台下,大批的羽林军操演,他的身后站满了文臣武将,他这一方所有的支持者都来了,都来见证羽林军的重生,欣赏由虎贲中郎将袁绍训练出来的新军!

下面的操演场上,袁绍同样全身披挂,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身后竖立着他的战旗,是一面线条很简单的战旗,蓝色底面,旗上画着一只虎,不过这只虎画得非常简陋,明白底细的人知道旗上是虎,可要是不知底细的人,却是没法第一眼认出这就是只虎,很有可能认为那是一只猫!

袁绍身后站着一排的骑兵,每个骑兵要么拿着令旗,要么拿着号角,每当袁绍下达一个命令,传令兵就会挥旗,还会吹响号角,给羽林军传达命令。

三千名羽林军列成数个大方阵,一队队地从点将台下走过,每个方阵到了点将台下,都会抽出大刀,向上面的何进敬礼,然后大喊着羽林军威武!

单从气势上来讲,那真可谓是相当地威武,盔明甲亮,刀枪耀眼,而且每匹战马的头上,都插着长长的羽毛,羽毛被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代表着一个方阵,非常显眼,非常分明。

何进看着下面的羽林军,心怀大快,他虽然官任侍中,可是却始终没有自己直属的军队,在羽林军里也没什么地位,这是他在和十常侍的争斗中,总落下风的原因之一,十常侍可是掌着一半羽林军的兵权呢,可他却只是名义上总理羽林军,实际上羽林军将领没几个听他的。

何进摸着胡须,笑道:“我有袁本初,如虎添翼也!”

他身边一人笑道:“侍中大人,现在羽林军可是你当家作主了。不过,风光之后,却是暗潮涌动,怕是将起波浪呀!”

何进转过头,见说话的人是侍御史王允,他道:“子师何出此言?”子师是王允的表字。

王允道:“侍中大人,木秀于林,何必摧之。在羽林军中,大人以前有名而无实,宫里某些人倒也不会在兵权上打什么主意,可现在大人有名且有实,那某些人的脑筋可就要转一转了!”

“你是说那些阉货?”何进哼了一声,道:“有兵在手,他们能耐我何?难不成还想派出监军到羽林军里吗?笑话!”

王允摇头道:“据闻,那些人向皇上进言,说你独揽兵权,有外戚专政之嫌,所以要分你的兵权,好象是要立个什么西园八校尉出来!”

他冲下面扬了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