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唐再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唐再续-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曾一棒将王彦章捅穿,却使王彦章仿佛被自己的长枪横扫一记,虽有护心镜阻拦,仍是忍不住闷哼一声,一口鲜血从喉头涌出!

王彦章个性刚强,连退数步,咬牙站定,竟然硬生生将这口鲜血吞了回去。

憨娃儿再一次放弃乘胜追击,转身过来,有些意外地看了王彦章一眼,面色有些惊讶,道:“你竟然还能站着?”

敢情他对自己的力气也使过于自信,或许按照他以往的经验来看,刚才这一下,足以让王彦章喷血倒地了,因而有此一问。

其实憨娃儿只是惊讶,并无调侃嘲讽之本意,但王彦章听了,面色却是一阵青一阵红。末了,忽然把铁枪往地上一插,咬牙道:“某败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憨娃儿哈哈一笑,道:“嗯,你倒是个实诚人,不错,不错,俺就喜欢你这样的人。我家军使说了,不准我杀你,他还叫我带个话给你,说‘朱温多疑而量窄,非梧桐也,良禽何不再择一木而栖?’王彦章,我家军使地位尊崇,又是天下名士,他不会糊弄你的。”

王彦章微微迟疑,便即摇头:“某为武人,既拿俸禄,便是卖命与人,岂能朝奉汴梁,夕尊晋阳?将军虽勇,三招败我,却难折损某心中忠义,若要彦章背主求生,倒不如一棒将某打死来得痛快!”

憨娃儿挠挠头:“你当真不肯?”

王彦章点头:“是。”

憨娃儿满脸烦恼:“真不肯?”

王彦章微微皱眉:“不肯。”

“唉……”憨娃儿苦着脸,叹息一声,小声喃喃道:“为何郎君什么事都料得这般准,这厮还真是宁可一死也不来河东效力,真是烦人啊……”

王彦章深皱眉头:“你说什么?”

“没什么。”憨娃儿无奈道:“不肯就算了。我家军使说了:‘他若不肯,却也无妨,这般忠义之将不该战死今日,你放他走便是。’所以,王彦章,你可以走了。”

王彦章一怔,呆立不动。

憨娃儿瞪眼道:“看什么看,俺说你可以走了!下次再叫俺碰上,俺可是不留手的!”

王彦章这才知道憨娃儿是真放他走,略微迟疑了一下,才抱拳道:“他日若仍死在将军棒下,也只怪王彦章武艺不精。多谢朱将军,彦章告辞。”

憨娃儿哼了一声:“谢俺个屁,你道是俺要放你走?”

王彦章抽出插进地面的铁枪,转头离开,边走边道:“那便请将军向贵军使转达彦章的谢意。不过,今后贵我再战,彦章必不会因今日之事而留手,还请李尚书勿怪。”

憨娃儿也不答话,只是哼了一声,便转身朝自己的战马吹了个口哨,那马儿立刻跑来。憨娃儿翻身上马,一提铁棒,大喝一声:“牙兵旅,随我杀人!”

且不说这边憨娃儿大开杀戒,另一边李嗣昭助史建瑭击溃汴军后军防守,一下子打出河东战旗,汴军士气果然大落,不仅后军接近失控,中军也起了混乱,连带着从前军方向涌来救援的汴军也有些裹足不前。而张光远、刘河安率领的开山军主力也趁势直接朝汴军中军掩杀,汴军中军彻底混乱。

此时王彦章已走,与史俨斗了许久,眼看就要拿下这河东有名骑将的李思安一看情形不妙,卖了个破绽,转身就走。史俨虽勇,毕竟比李思安略逊一筹,此时几乎已是强弩之末,也没力气追赶,只得跑来见史建瑭。

李嗣昭看在眼里,对史建瑭道:“走了李思安不打紧,眼下关键是朱温何在。”

史建瑭面色一黯,摇头道:“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我等冲阵之时,朱温……便已然走了。”

李嗣昭轻轻叹息一声,拍拍他的肩膀,道:“不必沮丧,此番捉不得他,下次再捉便是。”

史建瑭点点头,心中却是后悔极了。

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九)

汴军这一遭算是倒了大霉,开山军的卷旗过营战术本来因为王彦章和李思安的强势出击差点便要失败,谁料李曜来得忒的及时,迅速派出李嗣昭助史建瑭突破汴军后阵,而憨娃儿则击败王彦章,使其遁走。李思安见事不可为,也只得落荒而逃,汴军之中其余将领早就护卫着朱温离开,留下殿后的李思安与王彦章既然败走,其军自然也只有溃散一途。

汴军失了指挥,诸军各自为战,面对如狼似虎的河东大军,全然没有招架之力。尤其是当李曜闻报得知朱温已经提前遁走,决定不管朱温,只对当前汴军残军大举围杀之时,汴军的命运就以决定。

胜利是毫无疑问的,意外的是,汴军的抵抗远不如李曜想象中强烈。按照李曜之前的想法,朱温军法严苛,汴军的抵抗应该比较激烈,谁知道汴军高层逃走之后,汴军就像一盘散沙垒成的堡垒,一打就散,然后竟然出现大面积的投降。

其实这年头杀俘不过是稀松平常之事,但李曜略一思索,仍是下令接受投降。考虑到河东诸军的几率比较糟糕,他在收回开山军指挥权之后,命开山军负责受降事宜,并命都虞候史建瑭亲自带队监督,不准士兵收缴汴军降军的私人财物,不得打骂降兵——其实骂是在所难免的,李曜也很清楚。

最终清点战果,阵斩三千七,其中骑兵约五百;俘虏约两万,基本只有步兵;缴获战马八百匹,驮马两千余匹,粮食及其余辎重一时难以计数;又有金银财货二十六箱,料来是朱温备来用作赏赐之用,这个自然被李曜毫不犹豫地没收,当然,他声明将交给大王处置。另外,李嗣昭、史建瑭、朱八戒、史俨、咄尔、克失毕、张光远、刘河安以及最后大军围剿时一齐出动的其余河东诸将,一共阵斩汴营将校四十八名,堪称李克用与朱温交恶之后历次对战之最大胜利。

从战果来看,朱温这一战败得极其彻底,虽然同行的高层将领得以保全,但他集结七八万大军浩荡杀来,最终只得领着三四千骑兵狼狈逃回,这般惨败,对其声望、实力,都可谓是巨大的打击。

河东军也不是没有损失,只是在这辉煌的战果面前,那样的损失可谓微不足道。李曜命战兵休息,辅兵打扫战场清点战果的同时,召开了一次开山军战后总结会议。

这次会议,李曜没有召集诸将,只是以开山军使的身份在开山军内部做一总结。

首先自然是论功,上至李承嗣、史建瑭,下至所有旅帅,全都一一论功,不过暂时未提赏赐,这个得等到李克用的赏赐颁下之后,李曜在酌情处置,这也是军中习惯,不能违背。

论功之后,就要问罪了。李曜慢慢收起笑容,淡淡道:“都虞候史建瑭,论功,此战你为我开山军第一。可是论过,你也是第一。某这般说,你可服气?”

史建瑭出列,单膝跪下:“末将知罪,末将心服。”

李曜看了他一眼,问:“罪在何处?”

史建瑭道:“罪在自作主张,致使朱温走脱。”

李曜面色一寒:“你为军中都虞候,执掌纲纪,知法犯法,又当如何?”

史建瑭头更低了,涩声道:“罪加一等。”

周围诸将脸色都有些紧张起来,只是畏于李曜威势,一个个虽然急得冒汗,却不敢出言求情,纷纷以目对视,用眼神交流应对办法。

李曜恍如未见,冷然道:“罪加一等?好,那么你说,此番论罪,你当如何?”

史建瑭将另一条腿屈下来,双膝跪地,叩首三响,决然道:“回军使,史建瑭论罪当斩!”

诸将面色猛然一变,同时踏出一步,欲出列为史建瑭求情,李曜横眉怒视,冷眼一扫,陡然大喝一声:“退下!”

这一眼,这一声,煞气凛然,浩然不可犯!

诸将久慑李曜之威,虽急得满头大汗,仍不敢稍违军令,生生又将踏出的一脚缩了回去。

“虽是论罪当斩,但你为此战第一功,某特准你自辩。”

史建瑭生起希望,抬头看了李曜一眼,见李曜虽然面色肃然,眼中却隐隐有些悲意。史建瑭心中的不平之气全去,剩下的全是自责和内疚,竟垂下头,声音有些哽咽:“建瑭愧对军使栽培,无言自辩。”

李曜反问:“无言自辩?”

史建瑭再次叩首三响,流泪道:“军使擢建瑭于小卒,悉心教导,委以方面重任,此恩之重,不亚父母。然建瑭此战,竟以小智揣度军使大计,擅自变策,致使大王宿敌朱温走脱。于情于理,皆当立斩不赦。军使自掌军以来,公正无私,岂能因建瑭偶有小功而偏废?”他说到此处,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虽双目流泪,却决然道:“请军使正军法,斩建瑭!建瑭九泉之下,惟愿来世再至军使麾下效命!”说罢,“咚”地一声,猛然一头磕在地上,一动不动。

李曜闻言,目中泪光氤氲,他将头抬起来,不使眼泪掉落,声音却再无先前那般冷厉,剩下的全是伤感,也哽咽了,道:“军法……如山,国宝,你这一走,我……如失一臂,可若不正军法,则开山军……顿失军魂,你……”他猛然转身,语气决绝:“建瑭,走好!”

诸将本见李曜泪光闪烁,必是难舍史建瑭这般智勇双全之将,谁料最后李曜语气一变,居然真要为正军法而杀史建瑭,顿时慌了手脚,一个个连形象也顾不得,“噗通”之声连响,全部跪倒在地,苦求李曜收回成命。

憨娃儿也慌了神,跪下不算,以膝代脚,爬也似的冲到李曜面前,抱着他的大腿道:“郎君使不得!国宝不能杀啊!俺,俺请郎君放过国宝这一次吧!他,他……他以前那么多功劳,这次也只是一时失误,不是故意违抗军令啊郎君!……郎君,俺把功劳让出来,俺杀了多少,什么功劳都让出来,只求郎君不杀国宝,好不好?郎君,你说话啊!”

咄尔闻言,立刻也说话了,他这耿直汉子,此刻也是涕泪纵横:“郎……不是,军使,俺也把功劳全让了,只求军使留史都虞候一命!”

克失毕也跪下猛地磕头,道:“军使,史都虞候就算有错,也罪不至死啊,仆也愿让出功劳,但请军使法外开恩,留史都虞候一名,戴罪立功啊!”

张光远和刘河安对视一眼,二人目光决然,同时点点头,一齐叩首道:“军使,若非我二人行事迟缓,接应不及,此刻已然擒住朱温,若要问罪,请军使斩我二人之头,放过史都虞候!”

史俨之前与李思安大战,手臂上挂了点彩,正包扎着,此刻也顾不得许多,跪倒在地,道:“军使,某虽随你未久,却也深知军使军法严格,然今日不得不说一句:此番史都虞候带领我等过函谷、破陕虢、陷洛阳,一路死战,俱是大功,若仅为此一事便开刀问斩,而我等不死谏军使宽宥,异日我等与国宝九泉相逢,有何面目见他这昔日同袍!?史俨……请军使三思!”

李承嗣叹息一声,也上前单膝跪下,抱拳道:“军使……”

李曜似哭似笑地苦笑三声,也不转身,只是声音悲切:“我曾言,军无纪纲,如人无魂魄。人若无魂,必死,军若无魂,必灭。开山军若早晚必灭,我这军使还活着作甚……”

众将听他将话说得如此之重,皆是惊呆当场,这时才知李曜将军纪看得何等之重,俱是浑身发冷,心如死灰,一时均不知该说什么好。

史建瑭响当当一条铁打的汉子,此刻已经泪流满面,嚎啕而哭:“诸位兄弟……不要为难军使了……是我史建瑭不知好歹,罪有应得……我对不住军使,对不住诸位兄弟……诸位兄弟今日之情,建瑭虽死不敢或忘……十八年后,再与诸位兄弟再续今日之缘!”

中军帐中,一片哭声顿起。

突然帐外嘈杂,李嗣昭急如救火般的声音响起:“大王驾到!”

话音未落,大帐的门帘忽然被猛地掀开,李克用人未至而声先到:“怎么回事,哭什么?谁出事了!”众将不由转头,正看见李克用一脸急切,火急火燎地大踏步进来,身后跟着同样一脸急切的李嗣昭和李嗣源。

李克用进来飞快扫视一眼,见诸将都在,而李曜背对帐门,正要问话,却见李曜转过头来,一脸泪水,不禁一呆:“正阳你……你们这是……是怎么了?”

谁料李曜忽然猛地双膝跪地,磕头道:“国宝不从军令,论罪当斩……”

李克用惊得有点发呆,独目睁得老大:“国宝怎么违抗军令了?……那你怎么也……?”

他久居上位,自然一看就知道诸将这是在哭谏李曜不可杀史建瑭,但他一时想不通的是,为何李曜看起来比他们还要伤心。

李承嗣跟史建瑭交往不深,此时算是这里最为镇定的一个了,于是上前简单地对李克用解释了一下,李克用恍然大悟,长叹道:“真是难为你们了……正阳没错,诸将也都没错。”他转头朝史建瑭道:“国宝,你此番确有不当,不过依我看,也罪不至死,只是你家军使历来执法极严,这也是我河东人尽皆知之事,若要他法外开恩,确是为难。但他对你的好,你心中应该有数,此事到了这般地步,绝非他之本意。”

史建瑭哽咽难语,只是不住点头,不住泪流。

李克用缓和了语气,叹道:“你父因我而死,若以此论,我尚欠你史家一条命……”他忽然转头对李曜道:“正阳,我知你军法最严,便是你自己犯错,也历来不赦,此事乃你开山军军中之事,当由你一言而决,我原本不该干涉。但你也知晓当日上源驿之时,敬思为我而死,壮怀激烈,多年过去,我仍不能释怀……今日国宝获罪,孤王想请你法外开恩,留他一命,以全史家香火,你可答应?”

李曜闻言大喜,脸上泪痕未干,却又惊又喜道:“儿本苦无对策,又不能坏此军魂,才不得不忍痛自断一臂!如今既是大王为国宝求情,末将岂敢不遵!”

诸将得见此变,各自惊喜异常,纷纷感谢李克用及李曜,李嗣昭朝史建瑭猛打眼色,史建瑭心摇神曳,半晌才懂他意思,也叩谢大王求情、军使开恩。

李曜扶他起来,却又转头对李克用道:“大王,儿方才在此论此战功罪,国宝事后,还有最后一人须得问罪,请大王稍带片刻可好?”

李克用微微有些诧异,心道有什么事等我把大事宣布了,你再弄不迟啊。不过他历来宠信李曜,此番李曜又是最大的功臣,不能不给他面子,所以心中虽然惊讶,倒也无甚不满,笑着道:“有何不可?我且一边坐着,也看看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