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卫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卫公子-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后来皇甫嵩犒军的队伍到来,从伤病康愈的卫三口中得知物资中还有数十坛美酒,本来气若游丝的死相顿时变得生龙活虎般,当即连衣服也未合拢,便跑出大帐,健步如飞,直向杨奉处而去。看得緑萼和卫三目瞪口呆,尤其是緑萼,那么多年来,第一次见到卫宁如此精神抖擞,不由得大为感慨。

夜幕降临,一副裸男飞奔图让小镇里准备好好庆祝的士兵们顿时停下手里动作,瞠目结舌。于是,卫宁这个奇怪的“爱好”再一次飞快的传播在众军士耳朵中……

卫宁却不知道这些,一路边跑边系衣带,半晌便跑到了杨奉的居所,一把推开大门,鼻梁一痛,撞上门口的魁梧大汉。

卫宁捂着脸退出门外,看着那个一脸无辜的大汉,不是徐晃还是谁?“丫的,居然敢挡我去路?快快让开,我要找将军!”

徐晃苦笑的退到一边,低声嘟囔道,“我又不是故意的。”

瞪了徐晃一眼,卫宁冲进屋内,狭窄的屋子挤满了人,眼见卫宁进来,纷纷退后勉强让出一点空间。杨奉看卫宁衣衫不整,心里觉得颇为好笑,慌忙道,“仲道不是说要卧榻好好休息吗?怎么现在却来我这里?”

当下也不管他们,只对中间杨奉讪讪笑道,“听闻皇甫将军有犒军美酒,嘿嘿……我特来讨酒喝的……”

杨奉一听心里气恼,“丫的,刚才我差人请你都请不来,现在听到有酒了,就眼巴巴来了!我在你眼里还没一杯酒重要?哼哼……”

杨奉眼里闪过一丝狡黠,“军中之酒,当然是犒赏三军之用……上战仲道出力不小,若非依你之计,我军绝不会有此大胜,恩,仲道之功甚大啊!”

卫宁一听眼睛眯起笑了笑,“哪里,哪里,一切还是众将士浴血奋战才有这样大胜,恩,那个,将军,看在我出力帮你的份上,分我点酒吧……我憋了很久了……”

杨奉蓦然叹了一口气道,“唉,仲道却非我军中之人,这庆功之酒宴是犒赏军士的,就算是我也不好做主啊……”

卫宁一听急了,连忙道,“我都跟你行了半个多月了,怎么不算军中之人!”

杨奉嘴角翘起一个微微的幅度,颇为苦恼道,“那我行军司马一职……?”

“我靠!我当还不成嘛……”卫宁一阵气苦,他就知道三国这些有名有姓的家伙没一个好相与的,拐来拐去就是想要自己投靠他,“好了,我答应了!拿酒来!”

周围众将听得仔细,当下纷纷拱手对杨奉贺道,“恭喜主公得良才相助!”

尤其徐晃在一旁眉开眼笑,凑到卫宁身边道,“主公有卫宁公子相助,破黄巾贼指日可待啊!”

卫宁蓦然转过头来,瞪了他一眼,吓得徐晃这个八尺男儿唯唯诺诺退到一边,抹了一把冷汗,“咋啦?我又说错话了?”

“我这样应该算杨奉部属了吧?”卫宁整了整衣服,这才躬身一礼,“下官拜见将军!”

杨奉慌忙站起身来,一把扶起卫宁,嘴里激动的连连道,“我得仲道相助,甚过千军万马,何愁黄巾贼众,大事可定矣!”

“靠……老子有那么牛逼么?到时候要是我弄砸了可怎么办咧?算了,***,反正以后这家伙也是要上任河东太守的,现在将就着跟他混吧……呃,目前这家伙的成长空间还是很大,平定黄巾之功还有出身也不错,就这些条件也比其他诸侯差不了多少。黄巾之乱一年的时间足够做很多事情,加上日后以河东作为根据地的话,好好发展一番未必没有和别人争斗的实力……最后再观察一下,这家伙的性格到底怎么样,如果是刘备那么虚伪,曹操那么黑心的话,我可受不了……”短短时间,卫宁仔细的斟酌了会,这才抛开脑中的想法,回到自己认为的最重要的事情上来,“那将军,酒呢?”

杨奉此刻心里大为高兴,听得卫宁说话,慌忙吩咐亲兵去取酒过来,但是又斟酌了一会,改变主意决定在小镇空地上来场大的庆功宴,一方面庆祝大胜,朝廷恩奖,一方面庆祝新得卫宁归心。

亲兵得令吩咐去了,未几时,小镇中心空地上燃烧起一团巨大的篝火,所有士兵匆匆来回搬运美酒食物,长时间的征战让士卒多觉疲惫不堪,如今有主将发话,所有人脸上颇为欣喜,显然非常兴奋。

卫宁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心里微微有些彷徨,“大火烧尽,是不是终究还会化为一堆灰尘。如果再来一场豪雨,火势再大,又还能燃烧多久……”

第一卷 少年事 第三十五章 小人物

卫宁手提着葫芦斜依着一面断墙,独自一人寻了一处幽静地方,看着远处在篝火下一张张映照的满面红光的脸,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尽量将战争的疲惫和压抑所释放出来。笑骂,吵闹,醉语,胡侃,整个小镇似乎洋溢在一种奇怪的欢喜气氛。

战争始终还是战争,没有任何一个普通人喜欢成天生活在刀光血影中。有点闲田,有个和睦的家庭,只要日子还能过下去,这些普通的百姓能抬得动农具,就绝对不会去碰武器。

终究,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还是日渐腐朽的大汉王朝……

“唉……这样的一个乱世总给人一种憧憬却又害怕的感觉……”无奈的叹了口气,卫宁咕噜咕噜的狠狠灌了几口酒。

蓦然察觉到身后有人靠近,回过头去,原来是自己那个忠心的护卫守护在身边,虽然衣服遮挡下,看不到满身的伤口,但卫宁知道,这个汉子为了他失去了太多东西,没有他或许自己现在也早就死去。

对卫三微微点了点头,卫宁又默默的抿了一口酒,暗自想道,“唉……卫三的确忠心,可是他的武艺还是不够保护我,如果还有下次,也定然只是白白为我丧命……我已经亏欠他们兄弟几人太多,不能再让卫三以身犯险了!唔……看样子必须找个强悍的保镖了,还是尽量让卫三好好活下去吧。”

“三国早死的强悍武将也有很多,枉死的更是不少,典韦,颜良,文丑,华雄这些人无一不是百人敌,可惜死得太早,本该有的光华只如流星,反倒成全了他人的名威。虽然不知道颜良,文丑,华雄是不是已经投主了,但典韦,不是在张邈那儿就是杀人潜逃入深山了……这样一个猛将,如果再跟随曹操被贾诩设计害死,太可惜了。”

脑袋思考问题之间,却没发现杨奉不知什么时候笑吟吟的抬着一碗酒来到了他的身边。

杨奉见卫宁眉宇紧皱,慌忙止住想要呼唤他的卫三,只一个人静静的矗立在旁。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如今应该思考怎样帮杨奉平定黄巾之乱,能够最快时间回到河东才是重点,有了卫家为基础,我也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唔……黄巾之乱过后,还必须首先考虑身体问题,保命还是要紧。”卫宁抿了一口酒,这才发现葫芦里已经没有那熟悉的液体,苦笑的晃了晃葫芦,这才发现杨奉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他的身边。

“呵呵,仲道为何在此一人自饮自酌?”杨奉笑了笑,也依着断墙席地而坐,看见卫宁晃动葫芦的动作,忙把自己手中酒碗递了过去。

卫宁微微点头,谢了一声,抬起酒碗抿了一口眼神却紧紧盯着飘忽不定的火影道,“将军一生有何志愿?”

杨奉闻言脸色微变,神色连连变换,却只盯着卫宁默然不语。

卫宁笑了笑,也不在意,“我知道将军心里绝不愿意只做那一介普通军官……如今黄巾四起,祸乱八州,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朝廷腐败,宦官当道,汉室威信在张角作乱之时已经开始隐隐倾崩。朝廷已呈暗弱之势,他日必定四方割据,不听号令。宁且问将军,愿做周公亚夫扫平天下,还是做春秋霸主割据一方,又或是……?”

最后一句卫宁没说,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也不敢去说,但,说到这个地步,杨奉也应该明白。

等到卫宁说完,杨奉看着他闪着精光的眼睛,魁梧的身体顿时一僵,眼睛闪过一丝复杂,似乎在争斗些什么,就连双手也是忍不住握紧成拳,半晌,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有些湿润,紧紧相握的拳头也蓦然松开,低声却又无力道,“杨氏在弘农是大姓,世代忠良,皇恩浩荡不曾绝过,我虽不才如今也做到了骑都尉一职……事实上,我以前却是很讨厌做官,甚至从没想过与家父,家祖一样征战沙场。但是,家族的命运还是将我推到了这个位置。我已经从军数年,却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军人该有的血液,武艺平平,兵法疏松,本以为将来不过就这样无趣的老死军营。但是,在张角叛乱之时,我却发现自己居然渴望战场冲杀,渴望建功立业,渴望用自己的实力丢掉家族给我的荣誉,一切都用自己的双手获取……”

卫宁愣了愣,很显然杨奉所说的话与他心中所想大为向左,按照常理来说,杨奉应该是一番豪言壮语好折服于他,却不想只是一些小人物般的倾诉。

叹了一口气,卫宁暗自想道,“果然杨奉并不是一个雄才伟略的霸主,终究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历史的验证终究还是没错,这样一个人物,或许能是一名好的将军,或是一方郡守,却不能成为枭雄英主。可是……这样一个人,或许对我来说却是更好的选择,至少这样一个直肠子小志向的人可以值得推心置腹!”

“我真的应该将他推到风口浪尖么,还是老老实实的顺应历史走向,投奔真正有前途的曹操,刘备或者是孙权?”卫宁苦笑的抿了一口酒,“曹操多疑好猜忌,虽然雄才伟略,但是跟随他却是最让人提心吊胆。刘备表面求才若渴,真情相待,但我看却是虚伪做作,加上日后诸葛孔明太过强势,就算我投刘备,也不免要和孔明争斗,古人的智慧不能小觑,就我那点水平多半还是失败倒霉的份。孙权多用本地豪族,我卫家虽然在河东颇有名望,在江东却是吃不开的,难免也是处处受制打压……”

“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摇了摇头,卫宁抛开自己的烦闷,对杨奉道,“将军推心置腹,卫宁感激涕零,将军志向既然只愿做一方大将,那卫宁便尽我所能辅佐主公便是。”

杨奉强笑了一下,“仲道之志从刚才所问我便已经知道,可惜杨奉不过一介凡人,唉……在我军中也是委屈你了。”

卫宁摇了摇头道,“天下能有多少人肯对他人推心置腹?既然将军不把卫宁当外人来看,知遇之恩,宁当报全!”

第二卷 黄巾乱 第三十六章 兵发长社

卫宁的灵魂本质毕竟是现代穿越过去的,却不像古人那样拘泥顽固。名留青史?恪守臣节?可以说对于任何一个现代人来说都不过是贻笑大方,稍微了解点三国的,都应该知道投降而得重用,后人赞扬的人比比皆是。武将如张辽,张郃,徐晃,庞德,谁不赞他们忠义?就连马超不也依然是阵前投敌?郭嘉也曾在袁绍处任职,沮授还曾帮助袁绍谋夺自家主公韩馥的地盘,义薄云天的关羽真实历史上还不是战败投降,不过因为和曹操争夺一个女人才重新回到刘备身边?

所谓挨上千古骂名,如吕布的三星头衔,也只是因为那厮改投的主公是千夫所指的人物,是一个历史的失败者。加上他每次叛主都顺便捎上一颗人头,这才背了千年的骂名。

卫宁是一个知道历史走向的现代人,当然知道以后到底谁是真英雄。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的家族是在河东,根基也是在河东,虽然可以举家外迁,但是现在卫家做主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老爹。他自己很清楚,虽然自己那个老父脾气温和,对自己也是多般维护,但是抛弃故土移居他地的想法是绝对行不通的。如今杨奉的确对他不错,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做一次贾诩?既然杨奉没有称霸的野心,或许还能改变杨奉那悲惨的一生……

次日天明,屋外一阵喧哗将卫宁从睡梦中唤醒,不满的蹬开被子,却还懒散的趴在床上,但见听緑萼急匆匆的跑来,“公子,外面有人传唤,说杨将军找您似有要事!”

“哦?”卫宁揉了揉眼睛,这才爬起身来,等到緑萼侍候更应完毕,这才走出门来,只见杨奉亲卫在门外恭敬的等候。

卫宁点了点头,“将军唤我?”

“恩!公子还是快随小人去吧,各部大人似乎都已经受召前去了。”亲兵一脸焦急,但见卫宁磨磨蹭蹭的样子,略有不满。

“哦!那走吧!”卫宁微微笑了笑,也不在意,点头道。

杨奉的居所比卫宁的房间大不了多少,只看这点,便可知道他对卫宁还是颇为重视。只见满堂众将端坐在杨奉左右,卫宁进来见了,却也有些不好意思。

“呵呵……睡过了,睡过了……”卫宁看出似乎众人已经来了有些时候了,只差自己一人而已,不由得连忙讪讪对所有人赔礼道,心里却暗想,“是了……现在我也算是军队里的人了,不能再过于散漫了……唉……可怜。”

杨奉笑着挥了挥手打断卫宁的歉意,一指身边空着的席位道,“我们都是武人,早已经习惯军旅。你不过只是一介文士,初来不习,这也实属常情!”

卫宁告罪一声,却见那空着的席位紧靠杨奉身侧,不由心里一阵恍惚,这架势明显的告诉众将杨奉已经把自己当心腹之人看待。环顾左右,只见众将却没什么不满,似乎是理所当然,卫宁颇为感慨,“原来不知不觉间,我还在军中有用了不小的威信……呵呵……”

于是当下也不迟疑,跪坐在旁。

杨奉见卫宁入席,这才翻开手中文绢,看了看左右说道,“数天前朱隽将军与黄巾反贼交战,却失利被困,皇甫将军收到急报,补足我部兵马,命我等率三千军马先行救援!依各位之意,当如何处置?”

“既是左中郎将之命,又有兵马补充,主公当克日开拔,奔赴长社,与那贼军决一死战才是!”当下便有人大声回道,引得不少人连连附和。

“不妥!各位却已忘记我军初战失利否?黄巾贼寇如今人多势众,又夹大胜之锐气,安能如此草率?”却又有人对于那一次失败有了胆怯心理,慌忙反驳道。

“我军急袭,内有朱隽将军大军,两相夹击,敌军破之易如反掌,莫不是一场兵败,就让你等胆怯不前?”主战派嗤之以鼻,嘲讽的回口道。

“哼!如今贼军数十万之众,与你三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