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卫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卫公子-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河东是曹操最想收入囊中的肥肉。而冀南同样也是曹操垂涎三尺的美味,再退一步说,徐州也是曹操最渴望得到地土地。这三者到了此时此刻,却依旧只能让他曹操干瞪眼的份,卫宁一人拥有河北中原两块宝地也就罢了,偏偏还不珍惜,轻易送个一个低贱的草民出身!河东给了他一棒子迎头痛击,邺城先前属于袁绍,且声势浩大,底蕴雄厚。同为一州之主妄动干戈。不是明智选择,现在更有卫宁亲自出面送给了刘备,还间接的用粮草这样一条枷锁使得他不能擅自动兵抢夺。曹操只能叹息,重新将目光放到东面徐州之上了。

刘备同样也是知道,如今自己一飞升天,不仅有袁绍这个未来注定了的死敌,不知道天下诸侯还有多少人红着眼睛看着他!别人不敢找河东卫宁这样一个巨头的麻烦。但他区区刘备,根基浅薄,骤然得到天降大财,但周边,无论袁绍。曹操任何一个跳将出来。都可以随意将他掐死在襁褓之中。

可以预见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也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了。

而他同样也很清楚,曹操对邺城的垂涎。卫宁将邺城一分为二,他得地方,曹操得粮,事实上,也正是有意无意的帮了他一个大忙,只要他能按照卫宁的意愿。抽调邺城余粮南下接济曹操。便始终压住那条恶狼的贪恋,没有扑咬上来地借口。毕竟当初邺城粮草充裕。卫宁也不曾将它全数搬走,留下地存粮足够接济曹操两个月的战期,而同时,刘备兵马不过几千,所需用度也不甚太多,只需要少量粮秣便能撑到秋收,其余部分大可全部借给曹操。等曹操也撑过兖州秋收彻底将吕布赶出兖州之后,那半年的岁月,也使他刘备有了些微的自保之力,那么他身后站立的河东集团,便能成为他最坚实的后援。

虽然饶是如此,从普通人一下子成为一方土地的郡守,还是天下最为富庶地几个郡的主人,刘备本来经过磨砺的心神,不觉仿佛如梦如幻。

宽广的城墙,占地庞大的都市,车流商队络绎不绝,人流你来我往,比起商丘,比起北海,比起蓟县,这些刘备征战到过地地方,仿佛唯有曾经地洛阳能给他带来这样繁华富饶的感觉。站在城门口中,刘备久久迈步动脚步,仿佛只要再跨前一步,这场迷梦便该醒来,重新回到那朝不保夕,在底层苦苦挣扎的流浪生涯。

刘备少有的失态了,一直昏昏沉沉的跟随着典韦,卫凯到了邺城郡守府中,一干郡吏早捧好了州府名册,百姓人丁登记,库房物资名表,各郡官员名单,防军调遣信令等等,从卫凯手中接过象征最高权利的郡守印绶,刘备终于缓缓恢复了从容。

暗中来说,其实现在的刘备算上去,应该也只是河东集团的附庸而已,毕竟河东现在还处在强势地位。刘备自然也清楚,卫宁将这样一块宝地拱手相让,也未必有多少好心。

事实上,现在地身份对比来说,卫凯为河东治中,为郡吏从事官衔,比起刘备郡太守地身份却是矮了半阶,卫凯虽已经将印绶交给了,刘备却不敢俨然邺城主人的架势,不为别地,单单卫凯一个卫宁堂兄的身份,刘备便不敢怠慢。

不论恭维应承,放低姿态,刘备依旧对待卫凯和典韦小心翼翼,那卑谦姿态,倒让老张颇为不满,自家大哥现在可是太守身份,还需要如此低声下气?

反正初来邺城,自家大哥又是这块热闹富庶之地的主人,老张便直拖着典韦满城溜达。两个凶神恶煞的大汉,领着三两护卫,走在邺城大街上,却不知道吓跑了多少平民百姓。

出乎卫凯意料的却是,刘备初来乍到,而当初不过区区县令出身,竟然很快便转化了自己现在的角色,虽然并没表现出太耀眼的手段,但处理起州郡事务却没有卫凯想象中的手忙脚乱。

有李典亲自带了两千人马北上,便是为了押解粮草南下救济商丘,曹操对这一批物资的饥渴,连带着李典也跟着满头大汗。不容得刘备磨磨蹭蹭,几乎是催促着刘备初主事便将全部精力处理在调拨粮草上面了。

可惜除了早年跟随刘备起兵讨伐涿郡的简雍,帐下便再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才。卫凯也知道刘备倘若要守住邺城恐怕其难不小。

不过,让邺城与刘备,也不过只是让他成为河东与袁绍之间的缓冲地带,同样也借邺城来牵制曹操的视线。刘备不过便是一只可怜的羔羊,成为两条猛虎垂涎的美味。即便刘备守不住邺城,能够争取个半年时间,也便足够河东恢复元气了。

何况,现在卫宁已经暗中增兵蒲州,战略重心将再一次放在雍州之上,东面的局势,有郭嘉布置刘备这步棋子,至少,河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可以高枕无忧。

且等西卷而回,无论是袁绍取得了邺城,还是曹操抢先攻打了刘备,已经对河东够不成威胁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不单单是为了求一个名分而已,尤其再天下诸侯还在各自逐鹿之中,战火纷争,没有哪家敢妄动肝火求逆名。

在邺城盘扎了几日,李典已经先行押运粮草南下,卫凯和典韦带着许多刘备解送的礼帛终于踏上了返回安邑的道路。

与张飞的重逢倒让典韦颇为畅快,盘桓邺城几日,便整日里打架喝酒,弄得满城鸡飞狗跳,倒是颇为欢喜。而同样,卫凯出使商丘,也是完美的达成了河东的既定构想。事实上,卫宁当初急于缓解袁绍的怒意,以及平衡吕布和曹操之间的实力对比,打的主意,便是,即便将邺城那些多余粮草送给曹操也是无妨。而卫凯一个借字在手,不提曹操日后会不会还,但终究是握住了一个把柄在河东手上。

一彪人马,缓缓向着安邑前行,过了河内,入得箕关。

不曾想,还未到得安邑,正见一骑令马插毛羽,佩令旗,分明便是八百里加急文告自北而来。

卫凯心中一惊,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拦下信马询问,但卫凯却敏锐的感觉到,似乎北方战局,已经趋于明朗,甚至,可能冀州幽州之间的战争,已经分出了胜负!

袁绍既已腾出手来,即便刘备已经被安放在了前面成为一根钉子,但这根钉子还为敲捶钉进,还是能被轻而易举的拔除!

卫凯不敢怠慢,本来悠哉行走的兵马终于开始扯开了脚步,匆匆向这安邑而去。

第二卷 黄巾乱 第三百零四章

“终于分出胜负了么……!”卫宁揉了揉脑袋,将急文甩到案几之上,叹了口气。

公孙瓒的败亡是难免的,穷兵黩武,悍勇而不通谋略,能够直爽的在正面战场上击败乌桓,鲜卑这样强大的马背民族,却终究难以抵挡,一个个智谋绝伦的算计。袁绍的智囊团体,在三国自然是赫赫有名,抛开争权夺利,拉帮结党来说,田丰,沮授,审配,许攸等等代表性的人物即便本身固有的缺点将会成为顶级谋士可以针对突破的致命伤,但他们的才学却依旧是不容忽视的力量。

算算日子,卫宁还是颇为安慰,因为郭嘉的一手布局,偷袭了整个冀南,将邺城收入手中,更以赵云每每以诈兵游走,终于还是大大的延缓了袁绍和公孙瓒之间决出胜负的时间。

即便后来文丑领兵南下收复了魏郡,邯郸,朝歌等地,但冀南依旧有邺城生生被郭嘉从袁绍身上撕裂开去,这便是一道难以弥补的伤痕了。

安邑郡守府的议事堂中,终于第一次,让卫宁觉得有点像是个商议大事的地方。

想想往日里,典型的武强文弱。左右两列分文武,武官那边席位上除了赵云一个俊俏小白脸以外。其余地坐满了一排五大三粗。面目狰狞地肌肉男。

典韦,黄忠,赵阳,赵云,徐荣,徐晃,张燕,张杨等等一字列开。很是霸道。反观文士那边一片惨淡凄凉,除了郭嘉,卫凯,陈宫三个强撑场面,形单影只,孤单无助,一排席位空旷无比,便是拿来凑数都显得艰难……

卫宁有时蓦然觉得,当初自己还在杨奉帐下任职的时候。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可以和对面那群凶神恶煞的筋肉人对视?

现在经过一番挖掘,卫宁有些感动得热泪盈眶,文官席位也终于可以凑上个正经八百的数字了。有郭嘉。陈宫,卫凯,刘晔,司马朗,裴潜,吕虔有资格入席当中,虽然还是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却比起昔日好上了太多。不过其中吕虔本是武官出身。入席文官之列,倒显得有些突兀,不过卫宁见他内政同样不俗,为了凑个人头,便还是让他入了左席。

“咳咳……既然公孙瓒已经败亡,幽州已入袁绍之手!诸位以为,袁绍接下来。将如何行动?”卫宁在那神游物外。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发觉了数十双眼睛就这样盯着他。不禁尴尬的揉了一下额头,当即环顾左右当即问道。

卫宁没有将希望放在那群肌肉男的身上,眼光炯炯有神向文官群体扫去。

倒是现任并州主簿的刘晔微微皱眉沉吟了一下,当即出言道,“公孙瓒昔日雄霸幽州,麾下骑兵纵横草原甚是骁勇善战,与袁绍冀州之争初,便压制袁绍苦不堪言。饶界桥一战,白马义从大败,但袁绍所伤必然不小!而后有公子决断,以赵将军骚扰冀南,袁绍腹背堪忧,行事不免畏首畏尾,致使大战拖延迟久……公孙瓒如今虽亡,但已过久战,依在下所观,袁绍见兵将必然困乏,必然需要稍事休整才能南图!”

“下官以为,主簿大人所言不错!袁绍大战一年,久战而不断,饶是冀州富庶,先有赵将军夺邯郸,魏郡,朝歌,邺城四郡,尤以邺城为冀南粮仓,我军掠其粮秣甚多,袁绍可供大军所需,不过信都之存粮,何堪一年之战?何况袁绍灭公孙瓒而得幽州,尽降其众,此兵初降,袁绍必然还需时日休整调度,何况兵增,而粮耗更甚。袁绍如今兵将疲乏,秋收未到,又暂无粮草,难有南下之力!”刘晔话毕,当即裴潜又出言附和道。

卫宁点了点头,事实上,他也是如此觉得。同样,袁绍暂时不能南下,不管是对于他扶植地邺城刘备来说,争取到了数个月的发展良机,还是对于他即将展开的雍州攻略,抢夺献帝大作战来说,都是最好的局面。

“不然……!”正在这时,陈宫摇了摇头出声道,“冀州虽兵疲而粮尽,但我军攻取邺城,又将其拱手相让于刘备,必然大搏袁绍脸面。何况赵将军昔日邺城一战,重伤其爱将文丑,杀散麾下兵马甚多,其人好名而自负,我军如此羞辱于他,又如何能按捺下这般怨怒?”

说道此处,陈宫又看了看郭嘉一眼,又道,“袁绍帐下能臣谋士多不胜数,田丰,许攸皆谋国之士,审配,郭图也是智计百出,如今刘备初入邺城,根基浅薄,其帐下能人又岂会不知?”

卫宁脸色微微一变,陈宫的话,恰恰点到了他最担忧的事情上面。比起曹操,袁绍来说,卫宁帐下郭嘉虽为顶级之才,陈宫也有大能,可一人终究分身无暇,袁绍帐下人才济济,确实显得有些势单。而田丰沮授许攸,卫宁一直觉得,抛开他们本身一些缺陷,看待战局的敏锐眼光,已经足可跻身三国前列。

正如陈宫所言,郭嘉定计让邺城,是放到明处的阴谋,而强迫刘备和曹操咽下这块诱饵,那么袁绍帐下一干谋臣,又岂会看不出卫宁的意图?

便是以旁观者地立场来看待,卫宁也觉得,即便袁绍现在已经没有再来一场跨州大战的基础储备,但也不能坐看刘备这个他的附庸在眼皮地下安稳发展。更应该将他还未扎下根来,扫地出局!

卫宁皱了皱眉头,见陈宫一席话来,让其余人也暗自沉思起来,显然是刺到了要害之处。念及到此,卫宁这才将视线放到一次不曾出声地郭嘉身上。

郭嘉轻轻敲点了一下膝盖,又捻了捻那让卫宁颇为羡慕的小胡子,察觉到卫宁的目光,沉默了半晌,这才这才出言向卫宁问道,“兄长以为,袁绍帐下何人性格最为刚直?”

“自然是田丰!”卫宁不假思索回道。

“那兄长以为,袁绍可能听犯上之言?”郭嘉微微一笑,当即又问道。

“哦……?”倒是一旁陈宫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转而从刚才的得意陷入了思考。

“袁绍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重名而不求才,听善而不喜忤……田丰刚硬,必然触怒于袁绍!”卫宁回道。

“既如此……袁绍帐下众人,又是否同心协力?”郭嘉又点了点头,两眼炯炯有神。

卫宁眼中闪过一丝精锐,“奉孝之意……?”

“田丰刚硬,而其帐下各为一党,互相争权夺利,互不相服!嘉昔日定计扰乱冀南,袁绍平公孙,唯有田丰,沮授二人力谏袁绍全力北伐,袁绍果不听,而使文丑兵马邺城!虽被其二人言中,但想必袁绍自负,必然心生嫌隙……而田丰沮授言中,其余如审配郭图之流,必然不愿再使两人争功……”郭嘉终于正了正身子,娓娓道来。

一旁陈宫终于想彻,下意识便脱口接道,“田丰虽能看破,其人刚直,必然出言求战,袁绍即便有心报仇,因田丰进言而心中不喜……”

话刚出口,陈宫这才觉得自己颇为失礼,不由尴尬看了看郭嘉一眼,却见后者微微一笑,没有半分不喜,反而示意他继续说完。

陈宫正了正身形,事实上,在卫宁入主河东之后,表面上他的地位没有半点削弱,但结果卫宁却更多亲近于郭嘉卫凯等人。陈宫要想继续作为,那必然要从卫宁手中得到足够的信任以及倚重,也正是如此,却有刚才的失态,而显得确是显得有些急功了。

他却是不知道卫宁如此倚重于郭嘉,不仅仅凭的是危难当头地投奔,更是在另外一个历史上郭嘉闯下的赫赫名头。先天上,陈宫的竞争力便要弱上了一头。

“再有审配数来与田丰不合,必然从中作梗,反其言语,袁绍本是好谋无断之人,必当左右彷徨,难下定论……”陈宫接着又道,“而我军可大胆示弱于其,以使袁绍生疑,不敢轻动!”

卫宁眉头微微耸动,郭嘉的推断合情合理,而对于袁绍帐下各个谋士之间水火不容的关系更是推敲的七七八八,惊讶之中,卫宁却终于放下了心来。

只要袁绍暂时不会进攻,那么他接下来真正要部署的战场便也将要拉开了。

第二卷 黄巾乱 第三百零五章

卫宁眉头微微耸动,郭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