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卫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卫公子-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一股孱弱的坚强!一种稳重的魅力!

不知道是谁率先张开了嘴巴,随即又飞快的传遍了全军,一声又一声地宣扬,高过了天地,盖过了四野。

“……卫风

“……卫风

高举的河东战旗,一片肃然沉静。

卫宁孤独的身影淡淡地摆了摆手,诸军霎时停止了那热血沸腾的呼喝,卫宁才蓦然出声。大声道。“大胜者有功!有你们,才有河东的辉煌。依旧如此……本侯当让道诸将,先入城池!这是你们该享受的荣誉……!请!”

这是卫宁定下的规矩,有重功不分贵贱,必以他为首,送军先入城池!河东百官闻得卫宁那一声令下,当即人人退到道旁,成了真正的夹道相迎。

作为如今这个庞然大物真正的主人,让卫宁依道相迎,这样的荣誉何尝光耀?环顾整个河东地战争过程,也唯有黄忠在晋阳,得到了如此殊荣……而那一次,却是黄忠千里奔袭深入草原,斩杀了十数万记的鲜卑牧民,甚至一度威逼到了高柳北弹汗山,促使了与十万鲜卑人的战争赢得最后胜利的关键。

而这一场一统三州的大战,徐荣也终于有幸品尝到了这样的荣耀。值得一提的是,在他身后,还有黄忠,算是第二次,再度披上了这层光线的锦袍。

徐荣脸色潮红,高高举起那属于他的河东战旗,其余诸将有样学样挺起胸膛,同样举起属于自己地战旗,缓缓勒马,向着安邑走去。

没有将军的调度,麾下的兵马,也没有任何骚乱,没有任何人敢出丝毫纰漏,在卫宁赐予他们如此光荣的赏赐时……

卫宁已经退到了路旁,当徐荣高举战旗而来的时候,跳将下马,以示尊重,看向卫宁的眼中,已经是决然的敬服,没有丝毫杂念,只有绝对的效死……

所有马上将军,骑兵们,皆从卫宁身边走过,无一不是下马而行,也无一不是充满了发自骨髓里地崇拜和忠心。即便是对卫宁有些不满地徐晃,在卫宁这般动作下,也少了许多怨气,何况,是卫宁一手将河东带入了辉煌……

假设卫宁还能在杨奉身边……那该多好?徐晃下马牵着坐骑,回头看了卫宁一眼,充满了复杂神色。

马军下马而行,步军俯兵而走。

十月下渐进初冬,狂风呼啸,卫宁那孱弱的身板,在冷风地吹拂下,隐隐有些冷瑟发抖。而便是这样,卫宁也依旧没有半分退却的打算,已经淡笑着看着每一个从他身前路过的兵卒将

便是这一幕,深深的印入了所有河东军的心中,印入了所有大将的脑海……

为这样一个人,效死,值得!

比起珠宝,土地,女人来说,这些征战沙场的真勇士们,更渴望的是荣誉……渴望得到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们给予认同和尊重……

卫宁做到了所有人都不愿意纡尊降贵的事情,吴起为士卒吮脓而得以命相报,卫宁夹道候军相迎,同样也足够得到所有士卒们爱戴。

这便是军心的掌握!

徐荣领兵返回,不过两万人马,队列依旧庞大,卫宁在那被冷风吹呼了数个时辰,却还是强咬着牙齿挺了过来。这股士气,必然是需要由他牢牢掌握才行。

留在司隶,凉州,雍州的并上降军还有十万之数,加上关中无数天险雄关,足够震慑周围不敢觊觎。事实上,如汉中张鲁,益州刘璋之类也断然不敢来犯雍州,而袁术与刘表,孙坚打得热火朝天,最近新添了张济占据宛城,自然也没有心情再去图谋司隶。那十万人的作用,实际上也是为了帮助留守的卫宁亲信压制好当地的问题。

卫宁召回诸将,以及这部分强军,正是为了彻底清洗掉整个傀儡朝廷,随着各地流窜的朝廷百官回归,对献帝的掌控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而卫宁算定,见过了河东如此强势的局面,袁绍即便再少谋无断,恐怕也再也等不了了……那么提前召回将军们,也可以防范袁绍即将到来的强攻。

卫宁不曾发觉,在河东来迎百官的队列中,赫然还有一道身影,看着河东军如此威势,看着河东百姓如此欢悦,眉宇间,深深挂起了愁虑。

而卫宁召回这些只听从他军令的大将能臣们的作为,微微窥探到了那么一点,便将他背心惊得透凉……

这个人,自然便是伏完了……

第二卷 黄巾乱 第三百八十三章

自从卫宁决意出兵攻打雍州的时候,本来只是为了取献帝在手震慑袁绍,而兼顾夺取雍州长安钱粮来做未来大战根本虚度。但贾诩为了帮助张济跳出泥潭将韩马放入雍州,致使局势的变化,才不得不改变策略,反而将战火扩散到了整个凉州。

这一场的变化让河东空前的膨胀开来,恐怕便是最初的导火索源头贾诩也是没有料到的事情。而河东诸位帅才,猛将,谋臣,倾注了无数心血调度兵马,设置谋略,将这场本来预计中会有不少损伤的大战,竟然压缩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也就是说,河东除了失去了那近两万的嫡系部队外和河东八成的存粮外,便再没了其余的付出。而收获之庞大,足够让所有人喜笑颜开。

长安的财富与粮草之巨,乃是集合了大汉两都所有的精华所在,不仅填补了河东的虚耗,还多出了不少。

而正是如此,河东急速膨大,原本最根本的目的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献帝已经到了手中,可本来的最大运用是来压迫袁绍,却反而因为实力的强大而没有了顾虑。

袁绍以两州之地,十万兵,来碰卫宁四州之地,数十万强兵,力量的对比陡然扭转了过来,却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而献帝的诏书没有在袁绍身上起到作用,反而是为了河东吞并凉州作出了巨大贡献。

天子在手的好处,很快便传扬到了天下所有诸侯耳朵中。

尤其以袁绍,最为气急败坏。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另外一个时空,曹操挟持天子迁都许城。得到了莫大好处,让袁绍后悔,而作书以兵威来逼迫曹操,妄图从曹操的手中将献帝迁徙到邺城来。最终曹操不敢以当时地实力和袁绍硬碰,只能服软让出自己的大将军头衔给袁绍。满足他地虚荣心,这是不得已而忍气吞声。

而如今袁绍后悔,但他还有资格用所谓的出兵威胁。来迫使卫宁让出献帝么?

现在的卫宁,却不是那个曹操,而现在的袁绍,也不是那个掌握河北四州之地雄瞰天下的袁绍。

他能有资格来威胁卫宁么?

卫宁自从接过了献帝,迁徙安邑,在当初应急地征调了杨氏族群旧宅合并一处在外围修建了一圈宫墙,作为皇帝的行宫。()现在看来,却颇为寒酸了。而后有不少从各地散乱投奔而来的大汉遗臣纷纷不满。要求卫宁将皇宫修缮,建造宗祠,各部司院,卫宁不胜其烦,便大笔应允,反正现在河东地剩余劳动力还有不少未曾转化为固定居民,而当初建设安邑,几度扩建,便是按照洛阳。长安的规格建造的,空余土地不少,也足够建立这些建筑了。

在杨氏族群旧宅的基础上,再次翻修宫殿亭台,弄得热火朝天,而各部司院却也优先开工,渐渐有了雏形。

何尝想到,安邑也能有一天成为一朝国都的所在?

而现在走在街上。大可看到当地的居民脸上总是洋溢着欢悦自豪的笑容。而整个安邑,在添加了皇宫。朝廷各司部门,也越发有了威严。

卫宁感慨万千的坐在马车上,放下了马车窗帘,安邑越发繁荣,已经取代了洛阳,长安,成为天下第三个雄威地城池,作为政治,商农百业的聚集地,有他卫宁和卫凯两兄弟付出了无数的心血,这股成就感,也是在心中久久无法挥去的。

不得不说,在这安邑城中,还有一个特别异类的特殊建筑,便是被卫宁亲自命名为医学院的地方,在卫宁真正掌握住了河东的权柄后,他的这区区任命虽然人人大不以为然,却偏偏在很快的时间内集纳了无数游方行医入驻其中。

这种被人们视作卑贱职业,却偏偏有了卫宁在其上正名,一时间天下贱业无数皆往河东汇聚而来。

卫宁昔日地谋算,却也是到了此时此刻,才显出了真正的价值。以医道而来带动其余人的价值认识观念,更何况卫宁将其纳入政府体系,自成军开始,有随军军医在,几乎就没发生过几次因为尸体遍野而形成的大规模瘟疫发生。

有了这些措施肯定功劳,顶上了军队的名字,郎中这个职业却也渐渐的脱离了卑贱的行列,至少也可以跻身入了士农工商的第二等级。

卫宁要做地东西很多,还需要将马钧这类研究科技地家伙正名,剥夺别人的有色眼光,无疑便是需要他如今强横地权柄

河东嫡系固然无人敢反他,但若是由朝廷亲自出面支持的话,那边更具有说服力,即便这所谓的朝廷支持,不过是他的意思罢了。

今日早朝,卫宁是等候了许久,要彻底扫除一切挡在他前头的人,非到必要,恐怕还需要动用他一直以来都不愿意的暴力。

“公子!到了!”马架旁,传来典韦那粗犷的声音,卫宁从沉思中回应过来。

下得马车,便见有无数人早已经等候多时。而卫宁敏感的发现,那些打听到献帝在安邑而从四面八方围聚过来的朝官们围拢一圈,小声窃语,眼神时不时从他身上扫过,不由的冷冷一笑。

这些家伙哪是抱着忠君的意思而前来投奔,不过是看着如今皇帝身处安邑这个安全的地方,想要分走果实而已。且不说李郭肆虐,韩马攻长安这个局势不明的时候,他们在哪,一看河东掌控住了局势,便纷纷冒出头来,抢占朝廷官爵。这样的尸位素餐之辈,今日便是理所当然打倒的对象。

而另外一边,如徐荣郭嘉等人也是早簇拥成团。一见卫宁到来,纷纷上前恭敬行礼。他们自然是知道今日到底是来干嘛,看着那群汉朝遗民地眼光也多有不善了。

倒是郭嘉阴阴一笑,鬼鬼祟祟上前对卫宁道,“兄长……今日恐怕是要杀不少人了哦!你可别怯场啊!”

卫宁白了他一眼,听得这话。却还是有些默然,正如同郭嘉所言,今日是要全力打清洗。那些人决然不会就这般甘愿被卫宁赶下金字塔来,而如伏完董承之辈恐怕更不愿意让卫宁彻底掌握住皇帝。最让卫宁赶到为难的,实际上还是他那个岳

卫宁叹了口气,这才道,“这终究是不得已而为之啊……你还想想等你地封爵出来了,怎么去处理得好吧!”

郭嘉脸色一变,哭丧道,“兄长。你可别封我大官啊!就给我给小爵位就行了!要不我哪有时间再去窜门?”

“是调戏娘家妇女吧!?你明明已经娶妻了,却还为何和那些士族女子纠缠不清?若你喜欢,不如纳了也好!”卫宁给了郭嘉一个暴栗,断然道。

郭嘉这才脸色恢复一正,倒有几分温馨的味道,“她虽样貌不出众,也非名门,但终究还是我结发妻子……若是再娶,恐怕是委屈了她……”

卫宁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郭嘉虽然看似风流,但却并没有真正的混迹花丛。别人不知道,卫宁却清楚,郭嘉的家中实际上却只有一个庄农出身地女子,谈不上美貌,但却多为贤良。或许郭嘉只是为了防范当权者害怕他们这些智谋之人与他人结姻联合,又或是用花天酒地来减低主公的猜忌,但如今郭嘉那温馨脸色露在卫宁眼中。却觉得。或许郭嘉可能真是个真丈夫吧……

这时,宫廷大开。宣召百官进殿。或有人色变担忧看了卫宁一眼,或有人心中窃喜大步向前。

卫宁在城外弄出的那样大动静,敏感地人,已经能够猜到,今天的朝仪决然不会平静。

卫宁先入了宫廷,而后诸将诸官相继而入。

众臣伺立,半晌小皇帝才慢条斯理走入皇座,群臣高呼万岁,得赐依次跪坐。

卫宁环顾,却见伏完,董承等人眉宇担忧,同样也在打量他,几双眼睛交错,伏完等人纷纷色变避开。

卫宁冷冷一笑,这才从袖口中取出早就准备好的榜文出列,当即道,“启禀陛下!我军蒙圣威,平定凉州,雍州,司隶三地反贼,得蒙教化,三军将士劳苦功高,特请陛下大加封赏!”

献帝微微正了正身子,看了是卫宁出列,倒是没有什么不悦,事实上,卫宁对小皇帝却是有求必应,让献帝对卫宁倒是颇为信赖,已经将他当作亲信来看待了。

如今卫宁出列,高举求功书帛,小皇帝当即便差近侍接过,拿来胡乱看了一眼,当即便打了个哈欠,道,“诸将兵勇建不世功勋,扬我朝廷威武,正该大赏,朕允了!”

卫宁脸色不变,却是伏完,董承慌忙道,“天子赏赐,乃是自行做主,哪容臣子求官求赏?陛下还请仔细批阅,再做定夺!”

“河内侯,你便自己将这书帛所求官职念与百官,让群臣讨论吧!”小皇帝却也不会不重视自己两位国舅的意见,这才道。

卫宁微微一笑,当即道,“将士有功,若朝廷封赏不公,如何威信天下?”

重新取回那请封书帛,卫宁当中摊开,高声念道,“求封卫凯为大司马,赏阳谷侯。封黄忠为司隶校尉,洛阳令,平乡侯,赵云为奋武将军,典韦为河东校尉……,………,………封司马朗为侍中尚书令,封刘晔为侍郎,中书令,陈宫为司空仓曹攥,郭嘉为行军祭酒,领黄门侍郎,封吕虔为典农中郎将……,……封毋丘兴为护羌校尉……,随着卫宁一字一句下来,伏完,董承等人的脸色霎时雪白。

名单上赫然有数十人的封赏,全部皆为他的亲信,而朝廷中如节制奏折,掌握仓库,粮草,工,农,吏,弹劾,刑法等等重要位子几乎都被卫宁的人所全部占满!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堂中蓦然有人出声道,“卫侯救驾大功,平定叛逆当属首位,才应大赏!”

“卫侯才略,功绩,满堂群臣何人胆敢比肩,为臣请陛下封赏!”

“当封……“

无数人冒出声音,只让伏完,董承终究心如死灰。

看着样子,卫宁已经决意要动手了……

朝堂中,人人骚乱不已,伏完,董承还欲反对,却是献帝道,“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河内侯劳苦功高,正该有所提拔!诸位,以为何职可封?”

“若无三公之衔,何以配卫侯之功!?为臣敢请陛下赐封卫侯为大将军,领太尉事,假司戍!统御朝廷兵马,为陛下征讨四方!”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