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卫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卫公子-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还能站着地,即便是卫宁的党系,也多为世家出身,他们哪个不是代表了地方上的利益,哪个不是他口中所说的豪门望族出身?

“宗正大人怎能如此出言?袁大人四世三公,如今更得圣上钦赐大司马,岂是宗正大人口中的逆臣?”当即便有人出声反驳道。

而更多的人,却是将眼光看到了卫宁身上。刘晔的身份是代表了皇室利益,即便这看上去不知死活的愣头青表现,也并不算稀奇。而要说起,世家大族崛起,压迫了皇权,取得了庞大利益,这朝堂上,自然有一个没人能忽视的代表人物。

不少人暗中冷笑连连,只叹刘晔这不明局势地愣头青竟然是如此不知死活,而刘晔地话已经说得清楚,天下大乱,竟是将大半过错推到他们世家大族的身上,而卫宁这个暗地里代表第一世族地领头人,又怎会坐视不理?

已经有人猜测,刘晔将会死得如何悲惨了。卫宁前翻的避让表现固然让刘晔风头强劲,但所有人还是知道,安邑这片天,四州之地,只有他卫宁轻轻挥一挥衣袖,便能翻云覆雨!而卫宁的一切利益,自然来自于世家大族,刘晔要触犯他,没有人会怀疑,卫宁会首当其冲的跳将出来。

“莫非,便是察觉到了刘晔有所图谋,他,才会出府上朝?”这是几乎所有人的共识。

但也有人发觉了其中的蹊跷,隐隐觉得事情决然不会那么简单!

刘晔的话,自然点破了大汉如今造成这等局势,要定天下,自然要防范未然,事实上,世家坐大,本就是藩镇割据的罪魁祸首,若不清楚,谁知道会不会出现第二个袁绍,第二个曹操,又或是……第二个卫宁?

但,这毕竟是触犯到了无数人的利益。他们来投奔朝廷,不是为了所谓忠君,也不是为了所谓大义,而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利益。

刘晔要剥夺他们的利益,他们会答应吗?

除了部分够身份的人直接出言呵斥反驳,更多的人,将目光放在了卫宁身上,只要这个安邑真正的实权者一句话,刘晔不过飞灰湮灭,分分秒秒。

第二卷 黄巾乱 第四百零一章 转移矛盾

两晋立国是依靠庞大的士族群体而窃取帝位,朝中权利被这些仕宦瓜分,所谓的官宦子弟才能良莠不齐,大多真正有才能者得不到晋升根本。甚至东晋时候还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正是这些士族坐大,奢华腐败糜烂整个社会,站在高位者,可以肆意践踏底层人民的一切,甚至是性命,出名的王恺,石崇斗福,王戎庄园遍及八方,钱多而锈,便是各种代表。

国家的利益大多被这些士族垄断,真正的朝廷却又被大多昏聩无能的人把持,五胡乱华带来数百年的祸乱,不单单是三国战乱人丁失却的遗患,说到根本原因,却更在于士族坐大,享受挥霍浪费的国家资源几乎到了发指的程度。而随着魏国渐渐的变质腐败,人才的大量流失,埋没隐遁,国家机器得不到真正有力的新鲜血液才会越发衰败不堪,要知道魏国初立,凭借一国,不仅仅是对吴蜀的压制,而北疆蛮人又岂敢南下牧马!战乱死人或许是五胡乱华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却始终在于士族的坐大。

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两晋使用,甚至如王猛之流的大贤,宁肯投奔北国胡人,也不愿南下东晋为官,不得不说是种悲哀。而在胡人南下的时候,甚至还有不少汉人百姓夹在其中,数目庞大不在胡人之下,官逼民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官僚都是一体的阶层等级,而这个阶层还垄断了国家大半的资源利益,珍惜自己的利益,视百姓平民如草芥。

卫宁不是悲天悯人的圣人,要去大胆妄为的站在所有士族地对立面上去,而却正是不解除这根本性的毒瘤。便根本谈不上未来的延续。说到更深处,饶是他卫氏一脉代汉而立,也不过是继续了魏晋地末路和破败。

在他看来。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魏晋时代可以说是最为悲惨的一个年代,整个社会风靡空谈,奢华成风,人丁稀少,有才的寒门子弟得不到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少数出身贵族的才干却也不得不跟随主流同流合污。如谢安。隐居之时不也还是因为谢家衰败而出山为官?

饶是褒贬不一的北宋,却也是中华少有经济繁荣地年代。他不同样也经历了五代十国地战乱?但两晋时代,无论军力,政治,经济,各方面。可以算的上是历史上少有地破败。

不单单是为了国家,为了这个民族,就算是为了他们卫氏一脉,卫宁也决然要掐断这个萌生的祸根。

而现在的萌芽,不正是因为战乱之后,带来的大片权利空白么?卫宁自然不会大张旗鼓的开始整顿清洗,毕竟现在还需要依靠这些士族来加强稳固统治,但在同时,却也是无论如何需要抑制他们地坐大和膨胀。

他可以妥协。但却也是需要在抑制住士族野心的前提下达到妥协。但卫宁也是知道,即便要做到抑制也是困难重重。稍有不慎将这些世家大族的矛盾揭开,必然大火蔓延到他的地盘上去。

所以卫宁才会迂回路转,将刘晔抬将出来,充当吸引火力的点来。刘晔自是皇室代表,与世家大族有利益之间的牵扯,但涉及到了皇室的利益,站将出来说话,却也是理所当然。

充当先锋,自然免不了承受了大多数的压力,刘晔并非不明,但却依旧能够接下这个重责,一方面却是为了得到卫宁的信任,而另外一方面,却也正是为了一展自己地报复,投身到卫宁地大计当中何尝不也使他震撼不已。

用整个皇族来担当炮火的吸引口,刘晔承当地恐怕还有不少危险,他的坚持倒是也让卫宁颇为感激。

而卫宁的所作一切,正是将众人的视线吸引了过来,将他看做与刘晔有过某种秘密协议,至少不会让人以为是他卫宁在背后做了主动,即便有心人能够看出问题,但却也不是堂而皇之。

为刘晔的造势,看现在的情况,却已经算是达到了卫宁的期望。至少,如今几乎所有人都将他看做皇室利益的代表人物,这样便能直接或者间接的缓解卫宁与士族群体们之间的矛盾,卫宁不需要直面承担压力。

根本便不等卫宁出声,现在朝中的舞台依旧还是刘晔做主,人人虽看向卫宁,刘晔却又不知道从何处翻出无数纸帛。随着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雍州,司隶,凉州一带当地土豪乡绅强并土地,私占资源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满朝上下,几乎人人听得心中一凛。

战乱过后的权利空白,势必引起大部分人的觊觎,而这些或多或少代表了地方利益的人,又如何不清楚这些事情?这些东西或许可以再暗地中交流,寻求其余人共同加固利益上的往来,但必然不可能明目张胆的跳将出来。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单单损害的是汉室的利益,更是连卫宁这个真正主人的权益也给侵占了不少。即便他们自认为自己劳苦功高,理应获得这些东西,但毕竟是没有经过卫宁明面上的认可。

如今被刘晔赤裸裸的挑了出来,所有人的脸上终究是一片阴霾,而这大半部分人,赫然还是卫宁的嫡系!

在那书帛中念来,司马朗代表的司马氏,裴潜代表的裴氏更是各种代表!这两人一个受命坐镇凉州统筹,一个受命治理司隶,自然也是将家族的权益伸到了地方上去,而被刘晔赤裸裸的挑到了明处,两人脸色大变,惶恐看向了卫宁而去。

可以说,现在的司马家和裴家在决定追随卫氏以后,便已经脱胎换骨,能跻身到卫宁的心腹一列,地位,权势蒸蒸日上,加上他们的经营,几乎可以说,便是未来的门阀雏形。

毕竟是触犯或者是窃取到了卫宁的胜利果实,他们这些打工仔或许可以从暗中伸手,甚至可以说,就在暗地里和卫宁协商也受不了太大的怪罪,但决然是不能明目张胆的摆了出来,尤其是在这代表权力巅峰的朝堂之上!

两人凶光逼人,心中对刘晔已经恨不得生吞剥肉,但更多的是惶恐不安的等待卫宁的出言,事到如今,卫宁将他们召回本就不明所以,可现在的模样,更让人胆战心惊。

老实说,他们对于本家来说,两个并没有做到什么胆大妄为,但依附在他们之下的当地小士族一但汇聚在一起,便是一股庞大的数量,甚至没有刘晔点破出来,他们都还不知道这等权势何等庞大了。

卫宁一直站在前列,闭目不言,而他越不吭气,放任刘晔畅所欲言,更叫人心惊肉跳,担忧不已。

刘晔直面攻的不仅仅是其余普通的人了,一但将司马朗和裴潜为代表的卫宁集团也牵扯了进来,即便是刚才有所疑虑的人也纷纷打消了卫宁才是真正黑手的事实。

事实上,刘晔的作为,不单单是刺痛了所有人的利益和脸面,更多的却也是让人不解和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他不惜得罪所有人,也要赤裸裸的站将出来挑衅,又或者可以说是和卫宁达成的某些暗地利益,足够让他有雄浑的底气?亦或是,刘晔依靠什么理由,来让卫宁达成了某种妥协。

不知不觉,所有人已经将卫宁放在了被胁迫者的地位上,却不知道,真正的发动者,却反而是他!这个不惜牺牲固有利益也要推翻,士族未来磅礴发展的幕后黑手!

随着刘晔字里行间的铿锵有力,满朝文武人人义愤填膺与刘晔互相攻起来,甚至少部分依附在刘晔麾下的汉室利益集团也不得不出面反对了起来,但他身上担负的毕竟是汉室皇族的脸面,所有人已经隐隐将矛头直指向刘姓一脉。

郭嘉在官僚群体的中央处,贼眼直转,心中大笑,脸上却是波澜不惊,只看着满朝文武面红耳赤,而那司马朗和裴潜更是猪肝色,可怜巴巴的看向卫宁等着他出面做主。几乎已经笑翻了天,这些家伙,又如何知道,他们希望用强势压迫刘晔出头的卫宁,却才是这一切的真正发动者?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怒斥和希冀,卫宁慢条斯理紧闭的双眼缓缓张开了。所有人心中大喜,什么事情,必然是需要有分量的人物出面带头,刘晔是皇族,又是献帝亲自承认的皇叔,皇室宗正,他们不敢奈何,但卫宁却是有足够的本钱让他屈服。

这些士族的代表人物,已经决意在卫宁发难的时候火上浇油,将刘晔挫骨扬灰了!

“唔……!”卫宁睁开了眼睛,朝殿上众人纷纷闭上了嘴巴,气氛陡然一凝起来,等他说话,却半晌一声沉吟,只让人焦火不已。

环顾众人,卫宁却是不知道刘晔竟然做得如此出色,却也不禁越发感激,毕竟挑动了所有人的怒火转移到他身上,承受的压力何等庞大,而这一切本该是他卫宁该承担的。

卫宁缓缓张口道,“司马大人与裴大人忠心为国,宗正大人所言恐怕是过了……!”

众人心中大定,却看卫宁眉头微微一皱,话风一转,心中却是又提到了嗓子,瞳孔瞪大,却听卫宁又道,“不过……”

第二卷 黄巾乱 第四百零二章 受害者和上位者

“不过……”卫宁话风一转,皱眉环顾众人,却又说道,“不过,我手中,却也有人上报,地方政令不齐,当地土豪乡绅欺压百姓平民……!强并土地,豢养私农,不少人,目无王法,这便是不得不查了!”

卫宁的话一出口,众人好不容易好转的脸色霎时又微微一黑。心中颤动,刘晔的话,并非没有作用,卫宁固然是士族权利阶层的第一人代表,但更是这四州之地真正的拥有者!

而未上报与卫宁,却私自吞并资源,人力,这无疑便是犯了大忌讳,一项大罪过。于情于理,没有人会觉得,卫宁会容忍下去。这些潜规则,本身便是瞒住上位者而私下行动的,但刘晔捅破了出来,卫宁说出的话看,也是理所当然。

而这个态度,似乎也表明了,卫宁对地方手脚伸得太长而有些恼怒了。

当其冲,便是司马朗和裴潜两个地方首长额头霎时冒出几缕冷汗,充满怨毒的看了刘晔一眼,惶恐无比道,“下官受命治理州郡事务,大战才熄,稍有安定,政事繁冗,难能察觉四处,委实不知下面世族的动作……还请卫侯恕罪,请陛下恕罪!”

卫宁这一表态,倒真吓坏了不少人。如今摆明了刘晔代表皇权捅破这些暗中的规则,而实际上也是侵吞了卫宁这个四州真正主人的利益。或许在场众人并非利令智昏之辈,手脚轻巧没有太大动作,但依附在他们麾下的利益集团,一但汇聚起来,才是一片数目庞大的骇然。倘若有时间让他们抽出时间去注意和整顿,或许能将一切掩盖过去,但刘晔的骤然发难,便连大部分人都对这些数字而感到心惊肉跳。

卫宁摆了摆手,脸上平淡波澜不惊。道,“两位大人为朝廷出力甚大,本侯也并不会轻易听信那一面之词……不须如此惊慌……”

司马朗。裴潜等人微微抹了一把汗水,连称不敢。

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在刚才一派对刘晔的攻后。有卫宁出声,便已经注定了,这一场朝仪。不会那么轻松。一但事情放到了明处,点破了。也决然不可能就这么不了了之。

而更多的人,飞快的旋转脑袋,思索卫宁可能采取地压制,力度的大小和凛冽,又或是面对皇权之下质疑的维护和对自己利益地秉持。而同时。这些人也在盘算,等着如何面对卫宁的怒火。

当然,刘晔毕竟是给整个士族群体带上了一个大帽子,所有人毕竟还是将卫宁看做是他们的首领,无论这些家伙是否是侵吞了他这个真正四州主人地利益,那也先要同抗外敌才是。这个外敌,自然就是从今天起变成士族眼中钉的刘晔了。

“地方豪门目无王法,劣迹斑斑,却是不可不治。”卫宁瞥了司马朗。裴潜等人一眼。这才又重新将目光放在刘晔的身上,蓦然出声道。“却是不知,宗正大人,有何妙策可解?”

受了万千怒目相向,刘晔竟是面不改色,依旧凛然不惧,绕是卫宁地询问,却也“丝毫不让”,蓦然道,“妙策不敢当,但下官却也有所计较,可让陛下与卫侯斟酌一番!”

小皇帝却是成了摆设,只愣愣的看着底下吵成一团不知所措,刘晔将皇帝抬出来,分明便是提醒诸人他皇室宗亲地身份,不由得让人又是一阵牙痒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