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卫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卫公子-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羽的刀,张飞左顾右盼的贼眼……都深深的出卖了他们。

可怜四下左右,都充盈着一群为了过年欢欣鼓舞的百姓。本该闹腾拥挤的大道,偏偏三兄弟那却是空出老大一片。

刘备心思不在这上面,遥望皇宫所在,嘴角念念有词,关羽在一旁听自家大哥絮絮叨叨咬牙切齿,从开始一直仔细听了许久,也是义愤填膺。倒是张飞有些不满的小声嘟囔了句,“不就是那太监作樂么?我看,就在这洛阳也挺好……”

刘备好似被踩了尾巴的猫,一直失神之下。闻得这小声嘟囓顿时怒目而视,吓得张飞当即闭上了嘴巴。

摸了摸腰间钱袋,那干瘪得如同蜕掉地蛇皮,只让刘备一阵心疼,对张让和左丰的怨怒也越发升腾起来,“该死的宦官!早就知道他们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混账,在广宗害我恩师,现在却又将我置之不理!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我那一路大战。好不容易收刮出来的五百贯钱啊!……”

刘备越发愤慨。太监的不受信诺当真让他真正认识到原来这世界上还真有这样一群收人钱财不帮忙办事的无信小人!

回头瞥了一眼自己那两个壮硕兄弟。眼角瞥到他们两人的肚子上。刘备心里隐隐有些刺痛……

“不知道上次那个张大人为何还不遣人捎信与我……莫非当真不顾我三兄弟了?那什么孙坚,曹操,还有杨奉,各大参战之官将都得封赏,偏偏我还在这里听候!”刘备越发想念昨日遇见地那名和蔼可亲地郎中张钧。

三人漫无目标地在街上游走,却不想前面一阵喧闹,三人好奇挤了上去。左右皆尽惊走,根本没花多少气力,便走到了前面。

只见禁军兵勇围拢一间大宅,纷纷喝骂逮捕屋内之人,十数人蓬头垢面,加上锁链,在一群凶狠的兵勇催赶下悲愤无奈的缓缓走向囚车。

刘备心里一惊,看着宅邸颇为气派。自然不是平常大富之人所住。拉住一个躲避不及的行人问起来由。

那人见刘备三人吊儿郎当,又凶神恶煞的模样,颤颤巍巍的便道来。“这是郎中张钧张大人的宅邸,昨日,张大人怒闯宫内,大斥那群宦官,反倒惹怒圣上,这不……唉……”

郎中张钧……刘备脸色一片死灰。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到下榻地客栈,刘备还在琢磨着今天上街寻到的消息,本以为张钧因为他身份卑微,不曾出力,先在想来反倒正是因为自己让这个耿直忠良的朝臣落得全家入狱的下场。

想着想着,刘备越发愤慨那群宦官的所作所为,不仅因为贿赂左丰那五百贯钱而不为他办事,又压下他的功绩不得封赏,现在再添了一笔对张让等辈的怨念……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因为这小小事宜让刘备坚定以后再也不送贿赂的决心,以至于后来小小督邮索贿,刘备也铁骨铮铮地不鸟他,而落得丢官,跑路……

却说张钧皇苑怒斥张让,诤谏灵帝,虽然因为张让受宠,而反被捕下狱。但十常侍还是心里有些担忧,当晚暗议,“张钧今日如此大胆,想必定然是有破黄巾有功者,不得除授,故而心生怨言。前有封谞之事,惹得我等好不容易才喘回气来,倘若这些闲人又惹起麻烦,反为不美。不如权且随意给他等几个小爵,叫省家诠注微名,待后再与他理会不晚!”

“那刘备我却是记得,前段时日,我等让左丰借故敲打卢植老儿,回报时,却拿了三百贯钱来与我……这点蝇头也好大方拿出手来?莫非当我等是讨饭之辈不成?”倒是有人蓦然想起刘备这个名字,当即阴沉出声道。

“哼,如此小辈恐怕也就是个编席贩履地匹夫!权

,日后再与他算账!”张让脸色一寒,当即拍板道。

可怜刘备自幼家贫,市面没见过多少,能送出去的贿赂也就那么多点,五百贯在以前的日子是不敢想象地庞大数目……他哪能知道这些宦官到底有多贪婪……

一夜无眠,次日天明,客栈未开,却听得门外一阵吵闹,劈里啪啦的敲打大门。

客栈小厮一脸恼色,半晌才系带开门,迎面而来的却是某个高大的禁军兵勇,顿时吓得他面色苍白,慌忙跑到后堂招呼掌柜出来。

“这里可有一个叫刘备的人?啧……这里怎么一股怪味?”一队兵勇让开道来,倒是一太监张开公鸭嗓子倨傲的向那客栈掌柜问了起来,却突然拿起手帕捂住鼻尖一副厌恶的模样。

那客栈掌柜心下大苦,“刘备?不就是楼上那三个无赖么?在京师都敢提刀上街的滚刀肉!早知道他们不是好人!没想到居然惹来这些杀人不见血的主……莫非犯了什么天大人命?”

越想那掌柜越发害怕……脸色卡白。

“放肆!公公问你话呐!”见那掌柜目瞪口呆,左右当即有人对他大吼一声,那掌柜才哭丧回道,“是有此三人在小店居住,公公啊,小人实在与他们三人没有半点关系啊……”

那太监厌恶的看了他一眼,尖声道,“既然在此,那快叫他们出来领旨谢恩!”

刘备三兄弟同住一间小房,明里是兄弟相亲,不离不弃,实际上是钱包干瘪,分不出房来。早听楼下动静,刘备想起张钧之事,还以为惹怒张让,早就做好跑路打算,不想却是柳暗花明。

不等那小厮上楼呼唤,领了关羽张飞便冲下大堂,对那太监赔笑道,“小人就是刘备……”

“快跪下领旨!”那太监眼皮也不抬一下,翻开盒匣便取出一卷金丝绢,尖声道。

刘备慌忙领了兄弟两人伏倒太监脚下,心里却是狂跳起来。

“%#@%……#……郡刘备,因破敌有功,黎阳大战,扬我军威,今天下大定,特除授刘备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克日赴任!钦此!”似乎再也无法忍受这客栈那股酸臭味道,那太监匆匆念完,慌忙将手中文告,印绶让人塞到刘备手中,风风火火别离了客栈出去,例行的收取跑路费工作也不干了,显然,住在这么个地方的人物,能有几个钱送?

骤逢惊变,刘备还未从惊喜中回过神来,双手抱住那匹柔软细腻的圣旨文绢木然还跪在地上。张飞看自家大哥发愣,不由得推了推他的后背,嗡声道,“大哥!那太监都走,我等还要跪上几时?”

“哦!!快起来!快起来!”刘备讪讪笑了笑,爬起身来,倒是一旁那掌柜小厮早就换了一副笑脸,打扫前数日狗眼德行,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刘备扫了他们一眼,也不理他,神色凝重的引了自家两个兄弟回到房内,“那张让这番做法是为何故?昨日张钧皇苑怒斥,不仅落罪下狱,还连累一家。这除授我官职,其中有何蹊跷?”

“大哥!我等这便收拾行装,去那什么安喜么?”见刘备久久坐于席上不语,张飞耐不住,又嗡声问道。

刘备看了他一眼,心道,“我等盘桓京师已快月余,现在才得除授官职,却不过区区县尉而已……那,想来该是张让怕再有人当众冲撞圣上……唔,也罢!等我到了安喜,远离京师,也不怕他!”

“二弟,三弟,我等速速打点行礼,即刻赴任!”事实上,刘备授官,两兄弟多日来的颓丧也终于渐渐消去,两人点了点头,这便忙碌起来。

“却不知道那安喜要走多远,大哥!是不是还要买些干粮?这县尉是何职啊?比上次见的那曹操黑脸的济南相大么?”张飞一边忙碌,一边又憨厚的问道。

这句话却是揭了刘备伤疤,闻言当即恼道,“收拾你的长矛去!不要多话!”

“曹操家门深厚,又同是宦官之家出身,能得一郡之长,也不为过!还有杨奉……哼,恩?杨奉?”刘备暗自恼,突然想起了点什么,这才蓦然对关羽和张飞道,“我等先转到河东,再去安喜!”

徐晃回归,那日,刘备却也在军中……

“公子……马匹已经备好,是否出发?”安邑,卫宁打了一个喷嚏,琢磨这是不是应该再添点衣物,这才听卫三恭敬道。“不必了!出发吧!”卫宁挥了挥手,当即回道。

第二卷 黄巾乱 第一百四十一章 冶铁锻兵

东地处黄河主干交汇之处,又是黄河大弯东进的转折时北方少有的平原之地。往东以太行山为屏障,箕关作为分界线,这才渐渐多了些山谷。

卫宁一行,除去典韦,卫三兄弟,剩余四五十人,皆是卫府一等一的勇士,背弓佩刀,策马而缓奔,倒也显得声势浩然。

离了城门,行走游商看见卫宁跃马当头,风采不俗,又见后面浩浩荡荡一支人马,皆惶恐退避在旁。不知者当以为是某个官宦公子出外游猎,等有知情者告之,这便是当今圣上钦点兰陵侯卫宁之时,大多因其年纪惊愕不已。

安邑以东,有一山谷,在几个月来,却已经被卫家渐渐疏理开去,在外人眼中,里面多是卫家商号货物以及秋粮囤积之地,外围层层把手,尤其在黄巾多事之秋,自然是防备严密。

实际上,卫宁到得阳翟之时,便曾作书告知其父,让他多收轻壮男子养于谷中,作为他日家中扩充实力之用。不大不小的山谷,分开无数茅庐,平日里,便让这些人开垦谷中荒地,耕种粮草,多建冶兵之场在内,收罗兵甲藏于其中。

卫家在河东势力颇大,外围做得也是严密深防,河东一地的首领郡守,自然也没有心思去查探里面动静。

却不知道这里面已经渐渐形成了一具颇具规模的小型堡垒。

卫宁此去,便是这个山谷。

行了数个时辰。卫宁的视线也缓缓出现了一排哨塔般地建筑,巍巍小山,倒似太行的支干,延伸出来,环抱溪地,围而成谷。当头大门,守住入谷要道。

卫家私兵见远远处卫宁等人的身影到来,早得告令。当即慌忙吩咐打开寨门。将卫宁迎了进去。

里面一切有条有理。与卫宁自己所臆想的不同,虽然多仓毂,又有冶炼之所,但实际上,放眼去,上百亩农田交汇股错,周围不少农夫虽然衣衫单薄。但多是欣慰笑意,显然很满意这样的生活。这似乎像是个世外农庄,更胜过自己需要的私家兵站……

“公子……这些便是早前家主让小人招募的轻壮流民。这里有八百人,少部分是黄巾起事前招募,等山东大乱之后,到处都是流民涌入河东,招募人事也多了起来。只是按照公子要求,性格敦实。身体强壮之辈实在难有几人。即便河东涌入流民成万,小人也只招募到这些人来……”那管事之人自然是卫家心腹,见卫宁愣然。不由得慌忙解释道。

事实上,在卫宁想法中,这些人自然是以为专门为卫家安全而设立的军队,自然该时时操练才对,即便自己没来,也不应该整天扛着锄头到处跑才对。

半晌,卫宁一拍额头,这才了然。职业军人,并不是现在这个年代所具有地。汉末三国地时候,所谓地雄兵百万,大多都是放下兵器便是农夫的男子……

卫宁挥了挥手,便对管事之人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正值中年,腰腹却略微显得有些发福,这在当时饥饿横行的年代,作为一个下人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很显然,其人作为卫父心腹,是很得看重的人物。

听到卫宁问话,那人慌忙有些不解的回道,“小人卫平,自小便跟随家主操持卫府一些杂事……公子以前应该见过小人才对……”

卫宁老脸一红,实际上,在以前整日里都窝在屋子里偷懒睡觉,偌大宅院,家仆成千上百,却是不能将所有人姓名全部记下,但作为自家老父铁杆心腹,没道理不知道才对……

卫宁尴尬的咳嗽了一声,又道,“既然你自小便跟随我父亲,那该是我地长辈,对我不必如此拘谨才是……恩,这山谷里有冶炼之所,且带我前去一观,如何?”

卫平闻言,大为惶恐,连称不敢,但眼角里倒闪过一丝欣慰。听到卫宁出言,慌忙叫人先去通告,自己便领了卫宁等人向着冶兵所而去。

在东汉末年乃至于曹魏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冶铁行业都属于官营为主,一般地方世家惟恐牵扯到政治高度,即便利润滔天,却也甚少涉足。所以卫家训练私兵无妨,但私设冶铁,炼兵之处才是最为需要小心的地方。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即便是汉军之中,也有不少装备还用铜器,铁制兵器大多只有精锐部队可以装备,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国混战短短几十年里,战争这一剂巨大有效的催化剂,却使得后期居然有了钢这样一个材料雏形的出现。

卫平带领卫宁入内,自然不会让他去观摩那些匠人打造兵器,里面燥热难当必然不是卫宁所能忍耐。有介于卫宁公子身份,卫平便将他引入兵库之中,稀稀拉拉的兵甲陈列在其中,倒让卫宁颇感兴趣。

无论剑,戟,刀,枪,这兵库之中却也一概俱全。

卫宁兴奋的跑到其中陈列朴刀的地方,伸手便欲将其中一把大刀抓拿起来,却不想,这刀颇为沉重,半晌双手用力才颤巍巍地将他举起。

卫宁大为尴尬,连柄刀都几乎提不起来,脸色都快绿了。

倒是卫平慌忙出言到,“这些朴刀多为十多斤地重量,公子小心……”

“靠,十多斤我都拿着吃力,你这是贬低我么?”卫宁颇为不爽,一把便将那柄朴刀丢在地上,回过头来便吼到,“卫三,试试这把刀如何?”

这兵库虽大,但也紧紧限于十来人站立其中,除了典韦,卫三等几人,剩余护卫皆把手门外,但见里面兵器不少,这些武人也颇为失望。

闻到卫宁呼唤,卫三也是一脸兴奋的跑了上前。将地上那柄朴刀抬起,“锵”地一声,将它拔出刀鞘。

一抹寒光,闪耀雪白刀身,

为这是是柄好刀,但却见卫三本来兴奋地神色颇为失嘴,意兴阑珊的将它重新插了进去。

卫宁大疑。便出声问道。“如何?莫非这刀不堪使用?”

卫三摇了摇头。恭声回道,“并非此刀不能用,只是锋口太细而脆,倘若比斗,或许无碍,但若征伐,必然崩起许多缺口。不能久用……比起我等所配之刀实在差了许多……”

“你们的职责是保护我,武器当然是要最好的!我这是私家作坊,又不是专业的,你不是说废话么!”卫宁白了他一眼,眉头却微微皱起,“那么照这样看,这些东西却是难以成批的装备军队了?”

就在卫宁皱眉懊恼的时候,倒是卫平听卫三不客气地贬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