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虎臣-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这样,我亲自带队上去,小虎坐镇后方。”

“这是火器部队,父亲您不如我熟悉,还是我去合适,您就别争了!”周虎臣不可能让周遇吉去,周遇吉指挥火器部队的能力绝对不如自己,这种作战对周虎臣来说不是问题。

周遇吉沉思片刻,想了想也对,不过周遇吉还是不放心,赶紧安排:“带上所剩的骑兵,所有家丁都随行,去吧!”

什么叫训练有素,什么叫轻装急行军,当军队开始轻装行动,周虎臣来给你演示。

除了骑兵,所有士兵脱掉铠甲,就是战盔都必须留下,士兵只需要带上干粮和火铳,带上一定基数的弹药就足够了,这种行动需要速度,就是要做到最轻便。依照训练习惯,迫击炮炮手们也需要跟上,他们更简单,干粮可以均分其他士兵的,炮手们只需要扛上迫击炮和炮弹就行。

周虎臣带领的军队绝大多数是老兵,是这军队的半数以上,这些老兵经受过太多次这样的训练,由他们带领那些新兵进行这种急

行军毫无问题。

急行军不是跑。是急行,就是迈开步子大步前进,八万军队行动起来,长长的队伍拉开足有几里之遥,这条长龙旌旗招展,斗志昂扬。不久之后,周虎臣开始了自己精彩的表演。

所有人都是步行,周虎臣的战马牵在一名亲兵手中,战马上驮着箱子,箱子中不用说。那是弹药。没有人会例外,周虎臣以身作则,所有的将领不例外,周虎臣的家丁也不会例外,因为战马可以运送更多的弹药。将领们不骑马和士兵一起步行还有更大的好处,会让军队的凝聚力更强,会让士兵充满力量。

这里是河南的最北端,虽然河南近年久经战火的荼毒,但这一代由于靠近山区。因此受到的荼毒要轻得多,百姓自然也就比较多。这支军队曾经经过这里,沿途的百姓知道这支军队,这衣服太熟悉了。只有大明辅成候周遇吉的军队才会穿这样的军服。至于军纪更不用考虑,这些可爱的士兵就是喝一口百姓的水都要给钱,骚扰和掳掠百姓的事情从来未听说,更不要说见到。

辅成候的军队要去反击建奴了。这传扬出的消息让出来看热闹的百姓越聚越多,不久,百姓已遍布在道路两侧。而周虎臣的军队仍旧在前进,前进的速度丝毫不减。

这是一支微笑的队伍,是一支对百姓秋毫无范的队伍,但。。。 这还不是全部, 最精彩的表演还在后面,周虎臣等待这个时刻多时了。

“歌唱祖国!预备~开始~”

华夏旗帜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河水流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华夏旗帜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自由生活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希望!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华夏旗帜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东方太阳,正在升起,华夏人民正在成长;

我们的祖国,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

华夏旗帜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这首歌曲是歌唱祖国,周虎臣改了词汇的歌唱祖国,但旋律没有变,周虎臣已经让手下士兵练习了半个多月时间。

这不是周虎臣一个人的表演,是所有士兵参与的表演,这个表演会让沿途所有人明白,这支雄赳赳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一支保卫国家反抗异族侵略的军队。

我们为胜利而来!为了守卫华夏而来!

八万人的声音响彻长空,它高亢震撼的旋律回荡在天地之间,飘荡在这片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天地为之变色,南侧隐隐可见的桐柏山脉用它的回响回应着这些英勇的华夏守卫者。

士兵们的血液开始沸腾,他们骄傲的昂着头呐喊,他们在咆哮。。。。。。无数人开始泪流满面,他们的泪水洒落大地,这一刻属于这些华夏的守卫者,也属于沿途的所有人。。。。。。(未完待续。。)

第271章 意想不到的局面

柳七到了,经过两天的飞奔,他终于赶到了舒城。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柳七没有发现黄得功的军队,更没有发现建奴军队的影子。

难道是错误的消息,可这也太诡异了,就是清军虚晃一枪没有沿江而上,那黄得功哪去了?他总不会飞了吧?

紧急休整,柳七赶紧派人去询问附近百姓。

消息不太好,就在两天之前,几十万建奴军队攻击了黄得功驻守在舒城之外的大营,喊杀声和炮声整整响彻了一个上午。据一些百姓说,黄得功部损失惨重,但不知为什么,获得优势的清军突然间停止了攻击,随后撤离了舒城紧贴着江边直下无为州。靖南候黄得功的部队留下一些人收拾战场,随后紧紧追了上去。

柳七明白了,没有看到任何战斗痕迹是因为黄得功的后勤军打扫了战场。

消息传的太慢了,建奴已经跑了,已跑过去了两天时间,而且奔向了北方。建奴的逃跑路线没有选择舒城,而是选择了继续北上,建奴与黄得功的作战也属于牵制性,而无奈的黄得功只能追了上去。

无疑,建奴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线,前方到处是水和矮山丘陵地带,最佳路线是紧贴着江边下无为州,随后进入和州。和州与南京仅一江之隔,但建奴绝对不敢去攻击南京,因为有自己这些军队在后面追赶。建奴过了和州就会经江浦进入滁州,而滁州已经距离周遇吉的大本营扬州不远了,但建奴仍旧不会选择主动作战,他们会穿过凤阳府的最东端进入金湖县一带,随后过淮河北去。

这条路线非常难走,整条路线绝对不能向西行进,因为西侧是山区、湖水、河水与沼泽的天下,就形同迷宫。想要通过数也数不过来的河流、湖泊、沼泽和芦苇荡绝无可能。至于东侧更不要想,整个都是水。走这条路线只能向金湖县一带前进,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一个小错就会走上死路,这是没有向导不可能走的一条路线。

所以,建奴中一定有非常熟悉这一带的向导才行。

汉奸的力量太强大了!一定是非常熟悉附近的汉奸在给建奴领路。

被建奴甩掉了,柳七也没办法,自己的士兵很累,战马已经到了极限,除了休整别无他途。

在柳七的身后。周虎臣带领的长龙依旧在豪迈的歌声中前进,这首歌唱祖国震撼人心,让沿途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对朝廷军队战胜建奴开始充满信心。百姓是朴实的,他们的朴实表现在行为上,一个禽蛋,一块干粮,哪怕是一碗水都表现出百姓的朴实,这些河南百姓不富裕。连年的灾荒加上战争让许多人只是能够活下去而已。现在,他们拿出了自己仅有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对粮饷充足的周遇吉军队士兵微不足道,但这些东西是百姓的心。是实实在在的认可。

百姓的爱戴无疑让士兵们受到了极大的心灵洗礼,他们从未经受这样的尊重,从未让百姓如此爱戴,他们也从来没有如此为自己感到骄傲。

“我们经历这些!这一切将被载入史册!我们受到了百姓的无比爱戴!我们做到了。不是吗!?”

夫复何求!周虎臣在抒发自己的感情,历史上能够让百姓如此爱戴的军队屈指可数,自己的军队做到了。他因此而骄傲!

尽情的表演是为了获得认可,获得人民的认可!

周虎臣回过头,他激昂的声音传出:“我为你们感到骄傲!让我们再次唱起来,把这首歌曲唱给我们的父老!唱给华夏大地!唱给我们自己!唱给我们的祖国!”

……

闰六月十四,周虎臣带领八万步卒大军带着高昂无比的士气到达舒城。

周虎臣失望了,士兵们失望了,南阳距离这里还是太远,落后了整整六天,建奴已经离开了舒城六天时间。

阿济格太有勇气和决断力了!

完全的出人意料,建奴大军选择了一条意想不到的撤离路线。能够轻松击败沿路的明军不算什么,但不得不说,这条路线充满创意性和勇气。这是一条兵力极其空虚的路线,只要过了庐江县沿途根本没有可以阻挡清军的军事力量,清军唯一担心的只是这条路线不要走错,再就是身后追兵。

不是阿济格不敢与自己一战,而是他损失不起,一旦损失惨重,整个清军的军事力量的根基就会动摇。阿济格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明军的后备力量不是清军可以比拟,只有率领清军的八旗主力回到北方清军才有和大明继续争夺天下的资本,这个阿济格不简单啊!

阿济格跑得太快了,沿路明军太无能。这是一个很大的距离差,每天建奴就是行进四十里,六天也等于二百余里的距离,周虎臣的步卒军队几乎遥不可及。

建奴跑得太远无疑让士气受到了影响,周虎臣不能继续狂追了,他要调整,让士兵,适当的恢复体力,然后寄希望与黄得功和柳七的骑兵能够拖住建奴大军。最不理想,周虎臣也希望干掉绝大部分建奴的步卒,没有了这些步卒,建奴一样会伤筋动骨。

这种急行军的状态不需要安营扎寨,好在夏日的夜晚很好过,一张薄薄的毯子就是一切。

芜湖一带是黄得功的天下,在庐江县驻军的周虎臣大军正好利用了一些黄得功的补给,也终于吃上了最近几天唯一的一顿热饭,。第二日一早,周虎臣开始准备,他要再一次发力了。

出发的命令还没发出去,斥候飞马来报。

东阁大学士,加兵部尚衔,领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的何腾蛟到了。

何腾蛟也是一个牛人,他竟然带着近四十万军队追了上来,就在周虎臣身后二十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周虎臣都想不明白,四十万军队转战几百里吃什么?补给怎么办?

更加令人意外的是,周虎臣刚刚与何腾蛟联系上,还没等何腾蛟过来,另一个督军人物却抢先跑了过来。

朱大典来了,这位同样挂着兵部尚衔的督军还活着,他收拢了一些军队追了上来。

够狠!朱大典这个人够狠!他竟然是吊着一只断臂跑了过来。

“小虎赶紧追!老夫的水军已经沿江而上,不能放跑了建奴,否则后患无穷啊!”这是朱大典第一次见到周虎臣,见到周虎臣,朱大典毫不客气的立刻就伸手指向北方。

周虎臣记得朱大典在历史记载上就是一个绝不向清军妥协的历史英雄人物,当清军不可抗拒,这位钢肠烈性的老人在金华府拼命抵抗后,好像是带领全家坐在火药堆上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这样的人需要尊重,周虎臣赶忙施礼:“小子见过老大人,靖南候的大军与我部柳七柳总兵的骑兵已经追了上去,领湖广等地的何老大人所率四十万大军就在身后,他马上就要到了,您看是不是我们合军后一起追击建奴!”

“何云从(何腾蛟字云从)也跟上来了?那就等等他,小虎。。。你说多少。。。四十万!”朱大典难以置信,何腾蛟竟然带了四十万军队:“这四十万军队怎么来的?何云从怎么会有四十万军队?”

“李自成的溃军几乎全归了何老大人,加上手下的几省兵马,恐怕不止四十万,应该还留有一部分军队在牵制四川的张献忠。”周虎臣赶紧给朱大典解释。

“李自成好像是真死了,这一次算是解决了朝廷的心腹大患,还有一个张献忠,不过,有何云从的军队,有小虎的军队,这个张献忠也就是苟延残喘罢了!现在收复北地是最好的时机,灭掉建奴指日可待!”

朱大典没提自己所督军队的溃败,周虎臣自然也不会提。这些拼凑起来的军队除了水军还有些战斗力,其余的军队在历史上被清军打的不是溃散就是直接投降,这些没有战斗力的军队除了能够在后面摇旗呐喊,根本就不堪一用,周虎臣懒得提他们。

“水军的速度较快,如果能够赶上去水陆共同夹击建奴再好不过,只是建奴的逃跑速度太快,我军沿途的兵力太空虚了,恐怕难以留下建奴的八旗主力,末将的水军虽然也在前方的水上堵截,可惜,这些军队不可能是建奴大军的对手,想要留下建奴主力恐非易事!”

周虎臣在担心,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他的水军刚刚成立不久,船虽不少,但武器装备和作战力在强大的建奴大军面前实在是不够一看。

朱大典无奈的点点头,他也明白周遇吉的军队在陆上可以纵横驰骋,但水军和陆军不是一个概念,草草创建的周遇吉水军不可能有特别强大的战斗力,何况是对付三十万建奴大军。

“老夫的千里镜遗失了,这东西太好用了,小虎赶紧给老夫准备一个。”不能立刻出发,战局无法掌控,有些无奈的朱大典转移了话题。

周虎臣笑了笑赶紧命人送上来一个千里镜,他明白朱大典的心思,这种溃败对他是一种耻辱,朱大典想要追上去,他要借助黄得功、周遇吉与何腾蛟的军队给自己挽回颜面。

半个时辰后,身边只带着几名将领、幕僚和少数亲军的何腾蛟上来了,而他身后,隐约可见的庞大军队铺天盖地。(未完待续。。)

第272章 我不介意

周虎臣也只有在宁武关前才见到过这么多军队,四十万人是什么情景?

眼前除了军队,你可以无视其它了。

何腾蛟骑着一匹战马精气十足的跑了过来,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很健硕,一张周正的国字脸很严肃,见到周虎臣和朱大典他一边下马一边开始叫嚣:“建奴跑出去多远了?朱延之(朱大典的字),你败的也太快了!这就是周小虎吧?”

朱大典满脸乌黑的道:“建奴已逃了六天了,我败的快,你跑得快吗?”

这两个朝廷封疆看来很熟,而且关系必定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