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河血- 第7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作为日军在东北最后一个真正据点的“新京”,就此完全孤悬在松辽平原上了。有人称之为“死城”。有人称之为“陆上孤岛”。而坐镇这里的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称之为“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信誓旦旦的宣称要与新京“总玉碎”。
    这是一座死城,同样也是一座堡垒,要塞。
    十二年前,“新京”不过只是一片田地,在日军选定这里为“满洲国国都”,实施国都建设案期间,为阻挡义勇军的进攻,其在市郊挖掘壕沟、坑道,构筑许多永久性工事。而市区内的那一栋栋看似壮观的“兴亚式”建筑,从布局到构造,都充分考虑到军事的意义。城中心的关东军司令部、在乡军人会、宪兵司令部,等等无不是米把厚的花岗石墙,钢筋水泥屋顶,中型炮弹不能损坏。楼房地下室,有钢筋水泥坑道通到大马路,彼此相通。其中有笨重的大铁门,可以相互隔绝。各主要街道宽度都在一百米以上,可以充分发挥火力,重要街口还有水泥掩盖的地堡。
    在辽阳会战期间,制定了以长春为坚固堡,全力阻止华军北上的梅津美治郎,又沿着环城公路市添筑了大量的工事,而在城市中亦许多碉堡和工事。其中,仅满洲国中央银行周围修筑的永久性工事,就有150多处。
    而按照关东军司令部的说法是“新京”防线为“坚冠亚洲”,实为不可攻克之要塞。工事坚固,守军也很顽强,守卫新京的日军都已经获得知,他们的能否坚守这座城市,关系到整个日本帝国的命运。再则,即便是不这般宣称,也没有日军会主动投降。
    面对要塞化的长春,原本就无意在城市展开攻坚战从而增加部队伤亡的高胜仑,自然没有去硬碰硬,在请示参谋部之后,他便制定了“围城战”,采用围而不攻的方式,以断绝城内对外联络的立体包围进行这场战役。
    “困死、饿死日本鬼子!”
    对于执行封锁饿死日军的计划,高胜仑并没有一丝心理压力,在战役开始前,航空队便将数以百万计的传单空投到长春,要求百姓撤出长春,而日军出于节约粮食的目的,也开始驱赶百姓,在高胜仑指挥的东北方面军两个集团军,将长春层层围困时,长春城市内的人口尽管仍有80万之多,但除去日伪军外,其它大都为撤往新京的日本侨民,以及极少数伪满铁杆分子,至于普通百姓,早在数周前就已经或主动或被动的离开了新京。
    东北方面军两个集团军组成的围城大军,进入指定地域。六个预备步兵师在前面组成第一道包围圈。各师以三分之二兵力,以五十米一个人的密度,对城内进行封琐、监视,余下为预备队。张学良率领的第32军以主力布置在城北和西北敌人主要突围方向上,其余在其它方向进行策应,构成第二道防线。
    开头,包围圈达200多华里。而为了进一步压缩敌军空间,从而形成有效包围,第六装甲师在步兵部队的配合下,连续拔除日军城外据点,各师立即如法炮制,在装甲部队的掩护下,清除环城高速外日军据点,从而将包围圈缩减到100里左右。双方最近处只有百把米,彼此吃的什么饭都能看见。
    隆隆的爆炸声,隐约在城市周围炸响,偶尔的空中还会传来几声爆炸声,显然是航空队在阻止试图进入或离开长春的敌机,在漆黑的夜空中,那高射炮爆开的炸焰,几乎映亮了整个天空,在长春陷入包围之后,哈尔滨的日军航空队,从没有放弃过对长春的补给,尽管他们不断努力试图对长春实施空投,为了避免遭到拦截,其选择在夜间进行空投,但部署在长春城外的近五百门88毫米高射炮在雷达的指挥下,却如长了眼睛一般,将一架架飞机变成空中燃烧的焰火,那飞机燃烧的焰火有如礼花一般在空中散放着炫目的光彩。
    在地面,日本人修建的用于阻挡义勇军进攻的环城高速,自此成为了其画地为牢的界线,在在空中由战斗机、高射炮以及夜间战斗机组成的封锁网,阻断了新京的对外航线,新京自此完全成为一座“陆上孤岛”,一座死城。

第1138章 孤岛内的人们
    一马平川的原野上,暖风吹拂着绿色的草和彩色的花。比·奇·中·文·网·首·发鲜花绿草遮掩着一条条通往前沿的交通壕,终点是长达百里的环城壕沟,沟沿上耸立着铁丝网。风把蔓科植物吹到铁丝网上,铁蒺藜上开着香艳的花。
    “金汤之固,非粟不守;韩白之勇,非粮不战。”
    这句话去形容围城战,到是再确切不过了,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尽管早在辽阳战役期间,确定了“以新京为堡垒”基本作战思想后,关东军司令部立即开始着手作起准备,在短短的三个月内,超过10万吨粮食以及数万吨煤炭被运进城内,如果不是因为航空队的轰炸,或许他们还能运进更多的物资。
    而为了节约粮食,其甚至“响应”华军航空队散发的传单,强迫城内的非日侨离开新京,从而减少粮食消耗,但关东军司令部的计划,却因为数十万侨民的涌入,被打乱了,数十万日侨历经劫难从辽宁各地撤至新京,日军可以尽情的驱赶中国人,但却无法驱赶这些侨民。
    十万吨粮食看似很多,但相比于近百万军民来说,每天都需要消耗近千吨粮食,加之轰炸造成的损失,在围城战进行到第六十天时,新京城内的粮食便开始紧张起来了。
    煤烟,笼罩着半个新京,那时两天前,一座暴露的煤仓遭到了中国飞机的轰炸,在数十燃烧弹的攻击下,那座能容纳上千吨煤的煤库被引燃了,上千吨煤炭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在呛人的煤烟中,数十万逃入城市的日本侨民,用绝望的眼神望着那煤烟,而在城市粮食发放站,人们看到每人领到的粮食仅只有不到半合,相比于昨天,粮食又减少了许多,不过日本人的纪律性,却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有的只是眼中的绝望更浓了。
    对于这些日本侨民来说,他们唯一能依赖的就是政府统一发放了食物以及燃料了,可是随着粮食的减少,他们知道,在冬天到来的时候,日子也许会过得更难,在人的求生本能下,许多人开始提前做起准备,一开始,他们只是将被中国飞机炸断的树木带回“家”,然后他们又从那些窃居的中国人家中,找到菜刀、斧头之类的工具,砍伐着树木,在东北生活多年的他们知道,一但天气冷下来,没有燃料取暖,很有可能会冻死。
    而更多的人,则是试图在公园中种植一些什么,新京那超前的人均绿地,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像像大同公园这样的公园被开辟为庄稼,而在许多道路与人行道间的绿地被开辟成为小菜园,小型的街心公园变成土豆田,甚至就连同房顶以及家中的花盆,亦被他们种上了青菜,求生的本能驱使着这些日本侨民,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
    背负着一袋泥土的美穗将泥土铺在楼顶上,在楼顶的平台上还有不少人和她一样忙碌着,看着属于自己的那片“田地”中长着的青菜,美穗的脸上露出一丝灿烂的笑容,尽管她知道到了冬天的时候,这些青菜就不会再生长了,但至少现在,这些青菜可以代替一些粮食。
    “姐姐,快点下来,你看我抓到了什么!”
    就在美穗将土倒在楼顶的时候,便听到楼下的弟弟在那里兴奋的喊着她,朝着楼下看去,美穗看到弟弟的手中提着一个用竹子编的小笼。
    “哇!是野兔!”
    看着笼子中的野兔,美穗的眼中同样放出光彩来,太郎竟然抓到一只野兔,就在美穗想仔细看看子,一旁正在收拾着菜园的静子太太走了过来。
    “太好了,竟然是一只公兔,太郎,隔壁的大岛家有一只母兔,如果有足够的草,我们可以养起来,再过一两个月大家便都有肉吃了!”
    尽管这些日侨都是从各地逃至新京,被军队安置在这些空置的中国人家中,但是军队还是按照日本本土的方式,在侨民中建立了“邻里会”,从而让这些人们互相帮助,这使得军队可以从侨民安置中抽开身来,同时征召更多的男人接受训练补充部队。
    “嗯,到时候,就有肉吃了!”
    提及肉,太郎的口水都要流出来,尽管还要一两个月才能吃到肉,但等待总是值得的,而原本那些正在晒着菜干的孩子也纷纷跑了过来,现在他们有了新的任务拾草,在路边的很多地方,都有被挖出的枯草。
    而带领孩子们去找草,自然成为了只有十四岁的美穗的任务,当她背着包和弟弟以及邻居家的孩子们在街道拾草的时候,越朝外走,在接近城市外围的时候,听着空气中传来的爆炸声,她的心头不禁一紧,朝着爆炸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在心底忍不住为父亲祈祷。
    “爸爸一定要活着啊!”
    在草丛披着伪装网的狙击手,据着28式狙击步枪,透过其瞄准镜观察着战场,这是一片很少发生战斗的战场,尽管在封锁线上,狙击兵到处猎杀着敢于冒头的敌人,但是在这里,这似乎是一片被人忽视的无人地带。
    就在狙击手感觉有些乏味的时候,突然他的视线中出现了一名军官,军官穿着身和普通士兵别无二致的单薄的黄色秋装,头戴着日式军帽,暴露他身份的是身上背着的牛皮挎包,那是军官与士兵最明显的区别。
    轻轻的扣动扳机,“砰!”伴着枪响,一发7。92毫米子弹以800米的速度飞了出去,瞬间,那发依然灼热子弹从军官的侧腰穿透,正在奔走的军官突然像软面条一般的摔倒在草地上,腥红的血有瞬间涌了出来。
    没有人注意到这片非交战区域的这场单方面的战斗,静待了一两分钟后,草地中一堆枯草动了一下,卧在草丛中的狙击手朝着周围观察了一下,见没有任何异常后,便端着枪、猫着腰朝百米外的日军军官的尸体跑了过去。
    和过去一样,首先取过军官的文件包,或许这里有什么情报,接着狙击手又翻了一下他的口袋,翻出了他的军官证后,仔细看了一下。
    “是个中尉!不错,今天个的收成不错!”
    继续翻下去,狙击手在日本军官的胸袋中翻出一个薄薄的战地日记本,仔细翻看了一下,日记本上记录着每天发生的事情,虽说这个狙击手并不认识日语,但狙击手还是在纸上看出一些汉字,像“米”、“豆”之类的字样。
    “这是什么?……”
    “这是我们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一份情报!”
    张学良拿着手中的那个日本记,消瘦的脸庞上带着笑容。
    作为围城总指挥,他一直在焦急的等待着,等待着日本崩溃的那一天,等到日军饿的撑不住的时候,他就可以向司令部要求进攻了,他知道,现在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等待着他犯错,或许其它人可以犯错,但对于他来说,那怕只是一个小错,都有可能倒置全盘皆输,所以,他才会按奈下心头旁思乱想,一门心思的困死长春,当他的耐心在一点点的耗尽时,现在,这份日记却又让他看到了希望。
    “在围城开的时候,日军每周还能吃上一顿大米饭,一个月前,正规军每人每日定量一斤五两,高粱大豆各一半,每周一顿米饭,而辅助部队的则为正规军的70%,但一个星期前,食物减少了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什么?”
    翻看着这手中的日军日记,张学良得意的又抖了一下,因纸质粗劣的缘故,纸张甚至没有发出声响,就像草纸一般。
    “这些问题充分说明了一个现实!日军的粮食越来越少了,长春变成死城,精兵变成困军,“坚冠亚洲”的工事,自然也成为无用之物。”
    在道出这句话时,张学良甚至有些兴奋的站起身来。
    “再这样下去,不出两个月,日本人就会饿的撑不住,到时候,咱们就能一鼓作气拿下这里!”此时的张学良整个人都显得很是兴奋,这正是他等待已久的消息,先前确定长期围困的计划之后,他甚至觉得这是高培伦在给他下绊子,在辽阳战役时,32集团军打的并不差,而现在,他却把32集团军和一帮子预备军扔在长春,而长春的日军却有十几万吨粮食,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困死、饿死小鬼子,恐怕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根本就做不到,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他一直在等着,等着适当的机会跳出这个死城,可现在,这个日记本却在表明日本人的粮食没有情报处想象的那么多。
    “现在新京差不多80万人,一天就需要上百万斤粮食,照这样下去,最多再过两月,小鬼子,就撑不住了!”
    面对着司令的欢喜,一直沉默不语的吴化文却在一旁倒起了冷水来。
    “副座,我觉得事情没那简单,他们降低粮食配给是因为战斗并不激烈,他们减少3分之一,就能多坚持一两个月!”
    盯着司令,吴化文用颇为无奈的口气说道。
    “小鬼子能拖几个月,可问题是,咱们能拖几个月吗?到时候,致命是长春不战而下,可没准,这东北都让高培仑给光复了!”

第1139章 政治的延续
    沈阳!
    作为最早光复的几座大城市,因为又地处铁路枢纽,而成为东北方面军的总兵站,日本人设立的满铁医院以及大同医院,现在则是陆军的后方医院,而城市中的正值暑假的学校以及体育场,则作为临时军营,供从前线撤回修整的部队进驻修整,以重整旗鼓再次向日军发起进攻。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
    十数万军队不断的轮流在此修整,却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在城市的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穿着黑色军装的华北军人,这些军人们拿着“流通券”到处购买着纪念品,以寄给自己的家人,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军人的消费迅速令这座城市再次繁华起来。
    与此同时对于当了12年亡国奴,心里怀着“想中央,盼中国”的老百姓眼中,这些赶走了日本鬼子的军人,则是他们眼中的解放者,尤其是那些女学生,看着那些脱下野战服,换上一身帅气的军常服的军人,更是眼睛放起光来,无不以嫁给军官为荣,而百姓也以找到这样的乘龙快婿为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