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19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洋1917- 第4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俄对外政策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过!

而苏俄中央委员会的第3号人物雅可夫·米哈伊洛奇·斯维尔德洛夫的观点则未必如此,这位年轻的布尔什维克老革命于1885出生——1901年16岁时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5-07年在乌拉尔从事党的领导工作。曾多次被监禁和流放,长达12年。1912年27岁开始当选任苏俄中央委员。1917年起领导中央书记处,1917年11月8日当选为全俄中执委会主席。

在十月革命后,斯维尔德洛夫被任命为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以乌里扬诺夫同志的亲密战友的身份,被当做托洛茨基的军事接班人培养,据称当初冬宫的财宝都被乌里扬诺夫同志交给这厮保存,以备不时只需,可见乌里扬诺夫对他的信任,当然,在十月革命前乌里扬诺夫隐居时,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是事实上的起义的军事领导人和党中央的领导者。

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斯维尔德洛夫作为当仁不让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领导人之一,革命胜利后,32岁的斯维尔德洛夫当选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在党内的地位仅次于大他15岁的乌里扬诺夫。由于当时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斯维尔德洛夫事实上成为苏俄首位“国家元首”在王庚前世,几乎所以苏俄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中,一直以来,斯维尔德洛夫都被视为乌里扬诺夫的亲密助手,然而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俄罗斯《新闻天地》网站曾披露称,年轻气盛的斯维尔德洛夫在革命胜利后曾意图取代列宁。1935年的一天,一份极不寻常的报告出现在约瑟夫的案头,上面说,“契卡”(即全俄肃反委员会,克格勃前身)人员奉命打开了原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的私人保险柜,并有惊人发现:这个尘封16年之久的保险柜里塞满了金条、宝石、重要文件和外币,此外还有印着各种假名字的外国护照。

此前,苏俄宣传一向把斯维尔德洛夫描绘为一位革命的苦行僧,保险柜里的新发现却与此完全不相称。震惊之余,约瑟夫当即命令对上述报告内容严加保密。就这样,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直到苏联解体多年以后,有关秘密才得以公开。

事实上,围绕这个保险柜有多种说法,最流行的是,在俄国内战争最危险、最困难的时期,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对其地位稳固性及未来胜利缺乏信心,因而随时准备转入地下,做继续斗争的各种准备,为此就需要设“小金库”搞假护照。

但也有历史学家指出,乌里扬诺夫、约瑟夫及其他布尔什维克领袖在革命期间与斯维尔德洛夫处境相似,甚至更为艰险,但他们都没有类似的保险柜。毫无疑问,这是斯维尔德洛夫的“私藏”他这样做,很可能是出于个人目的。

其实,斯维尔德洛夫的保险柜里出现假护照一点不奇怪,这厮的老爹本身就是个伪造护照的专家,在沙皇时代没少为革命者们伪造过护照,斯维尔德洛夫不过是子承父业而已,至于保险柜里的金银珠宝,则是乌里扬诺夫当初一手交给他保管的克林姆宫财报的一部分,作为党的书记处书记而保管的党的秘密经费。

“托洛茨基同志,您觉得怎么样?当初和德奥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时,您开始就一直持反对意见的,这会儿,您觉得我们有能力对德奥说不么?全世界肯向我们提供武器和粮食的就剩下德奥同盟国了,当然,代价不菲,甚至很高,可那个伏尔加联邦,能像德国人一样卖军火给我们么?他们敢么?我们和他们的资产阶级制度完全不同,伏尔加联邦能真正的把我们当邻邦而不是敌人看待么?”斯维尔德洛夫没有直接回答乌里扬诺夫的问题,反倒想自己的顶头上司提出了一连串问题,事实上,斯维尔德洛夫提出的这些问题,恰好就是在座的乌里扬诺夫、季诺维也夫、布哈林和布勃诺夫心头同样萦绕不去的疑虑。

托洛茨基作为苏俄红军的缔造者和苏俄中央委员会的第2号人物,这些问题又如何能难得住他,虽然他心里并没有作出决断,却紧锁着眉头回答起斯维尔德洛夫的问题来,“我说同志们,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的疑问,我相信大家也有,其实刚才我也这么问自己,要说我们现在有没有能力对德奥说不的话,事实上,我们在乌法战役后,和协约国联军扶持的伏尔加联邦签订《萨马拉和约》这本身就已经是对德奥说不了的表现,要依着鲁登道夫的如意算盘,最好我们和协约国联军死掐到底才好,可是我们呢?我们一看形势不对,中央委员会果断的作出了决定,停战划界和平!不打了!”托洛茨基话音未落,这边季诺维也夫忍不住握紧拳头插嘴道,“托洛茨基说的对!当初我们不顾德奥的威胁和反对,坚持和协约国联军停战,和伏尔加联邦签订《萨马拉和约》这当然能算是苏俄对德奥说不!”“不,格列高利·叶夫赛耶维奇这话不准确,我认为那是我们对德奥说不,要知道我们虽然被迫和德国人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可我们只是寻求了和德奥同盟国停战而已,并且,伏尔加联邦也并未正式加入协约国并向德奥宣战,所以当初鲁登道夫和兴登堡才不得已默认了我们和伏尔加联邦停战划界互相承认的《萨马拉和约》”

第七百四十四章(二)权宜之计

布哈林显然眼睛里不揉沙子,这位主管新闻和宣传,担任布尔什维克党机关报《真理报》主编的家伙不糊涂的时候脑子可是转的相当快的主,一张嘴就挑出了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话里的毛病。

“唔……这层窗户纸可没捅破,布哈林说的没错,现在我们和德奥是友好邻邦,但我们苏俄并没有加入同盟国阵营,那个从天而降的伏尔加联邦可是宣称自己是独立主权国家,但他们似乎也没有正式加入协约国联盟,布哈林的意思无非就是说,当初德国人默认我们和伏尔加联邦停战划界签署和约,是因为我们双方既不在同盟国阵营,也不在协约国阵营……”乌里扬诺夫眉头紧锁的一边踱着步,一边自言自语的道。

“那只是个面子问题,德奥通过《布列斯特和约》从俄国攫取了巨大的利益和土地,而当时协约国联军是在我们的境内和苏俄红军作战,无论我们丢失多少土地损失多少军队,事实上对德奥的影响微乎其微,除非我们被彻底颠覆失去政权,否则德奥由于无法兼顾东西两线,而在东线采取收缩的守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布哈林紧跟着道。

“托洛茨基同志,布哈林说的对,德奥可以默认我们和伏尔加联邦停战划界并签署和约,那是因为我们付出的代价都是苏俄自己的领土和地盘,对德奥的利益并没有损伤,而现在,在协约国联军已经向乌克兰发起全面进攻的今天,如果我们再自欺欺人的希望德国人对我们和伏尔加联邦结盟视而不见继续默认,这种可能性有多大?”说话的斯维尔德洛夫,这厮和托洛茨基一样,内心深处也并没有作出最后的选择,但是他更倾向于维持和德奥自布列斯特和约后形成的那种友好邻邦的关系,这样还可以得到军火贸易的渠道,在斯维尔德洛夫看来,保住下诺夫哥罗德可比布勃诺夫和季诺维也夫这俩乌克兰籍的中央委员整天念叨着打回乌克兰去要重要的多,紧迫的多。

“可能性有多大?”乌里扬诺夫停下脚步,盯山羊胡子的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和苏俄红军的最高领导人问道。

托洛茨基踌躇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道,“协约国东线联军和那个中国王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东线的版图和政治格局,我个人认为,现在不是半年前了,当初我们和德奥谈判,对方完全是最后通牒的架势,而且我们一旦不接受,四面八方的德军就继续进攻俄国,现在呢,德国人自顾不暇,美军主力已经源源不断的在法国南部登陆加入西线战场,鲁登道夫要腾出手来重新两线作战的话,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斯维尔德洛夫同志,托洛茨基的看法能给你的伏尔加河方面军足够的信心么?和伏尔加联邦携手的话,高尔察克的威胁根本不复存在,只要那个中国王停止向喀山供应粮食和军火,高尔察克拿什么和我们较量?要这么说,这可是个釜底抽薪的买卖……风险巨大,可一旦谈成了……似乎收益也巨大,起码我们一定可以消灭高尔察克匪帮!”这会儿,苏俄中央委员会主席也有点动心的架势,季诺维也夫和布勃诺夫则面露喜色,显然也认同乌里扬诺夫的描画的美好前景,只有布哈林撅着个嘴嘟囔道,“这太不靠谱了……伏尔加联邦本来就出自喀山自卫军的分支,那个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之前可是高尔察克的政府总理,我看指望伏尔加联邦抛弃对高尔察克的暗中支持,甚至帮助我们去对付高尔察克,根本是与虎谋皮的差事,怎么可能成功?”布哈林这么一说,在场的中央委员们的眉头都皱了起来,显然,要让伏尔加联邦帮着自己消灭高尔察克,这前景虽然美好的出乎想象,可是可能性能有多大?1%?还是0·5%?

“其实,未必没有可能,根据我的分析,伏尔加联邦之所以会成立,是因为协约国东线联军和中国王,跟高尔察克的喀山政权之间有无法调和的矛盾,所以中国王才抛弃了高尔察克,转而扶持起佩佩利亚耶夫这个傀儡政权!”季诺维也夫再一次语出惊人道。

“话虽如此,未免太乐观和自以为是了,格里高利·叶夫赛耶维奇,那个中国王不满意高尔察克不肯接受和我们停战划界签订和约这事不假,可要说协约国联军和伏尔加联邦能下狠手帮着我们灭掉高尔察克,这怎么可能,他们都是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我们这边可是布尔什维克和工兵的政权,他们才是一路人,和我们怎么可能尿到一个壶里去?我还是觉得不靠谱!”布哈林固执己见,话说的也相当有水平。

这边斯维尔德洛夫皱着眉头想了半天,略带迟疑的道,“或许我们先试试看?先解决了南线2个集团军的困境再做其他考虑如何?”1918年7月30日23:30萨马拉协约国东线联军司令部。

“报告总司令,苏俄莫斯科方面紧急回电,他们声明擅自破坏伏尔加河左岸‘非军事缓冲区’规定的是高尔察克的哥萨克自卫军骑兵部队,兵力为两个骑兵师,傍晚后从西边突破了苏俄第8集团军的防线,接着袭击了拉舍维奇的集团军司令部,最后向东逃进了我们划定的非军事缓冲区!根据苏俄红军审问哥萨克俘虏的结果,对方的番号是自卫军顿河哥萨克骑兵第4师和第5师,第4师师长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皮亚托夫,第5师师长维拉迪米尔·维克莫维奇·拜拉莫,莫斯科要求我们恪守双方就非军事缓冲区所达成的共识,出动地面部队对进入该区域的高尔察克匪帮进行缴械和扣押,否则苏俄红军的第10、第8集团军将自行追击敌人进入非军事缓冲区!”这股子哥萨克骑兵进入非军事缓冲区后不久,就熄灭了火把偃旗息鼓不知所踪,由于1918年7月30日这天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三,虽然是晴天但月亮要第二天凌晨才能爬上天空,所以夜色还是相当的黑暗,隐蔽起来的地面目标相当不容易被空中飞行的夜航侦察机和预警机发现。

其实佩佩利亚耶夫这厮虽然身为伏尔加联邦总理和外交部长,这会儿联邦外交部的无线电通讯中心却是和联军司令部的无线电通讯机要中心在一个楼面办公,所有伏尔加联邦外交部往来的电讯第一时间同时摆到了联邦武装力量总司令和总理各自的案头,像之前以伏尔加联邦外交部名义发给莫斯科的外交照会,便出自王庚的授意,而佩佩则还挑着灯和蒋鸿遇这个联军后勤本部司令在为修路的夫役和铁路的运能问题挑灯夜战扯个不休。

“高尔察克的回电还没有来?”联军总司令轻轻放下钱田夫递上来的莫斯科回电,抬起头问自己的作战室主任。

原来一个小时前,王庚以联邦外交部的名义,同时给莫斯科的苏俄政府和喀山的全俄临时政府各自发了措辞强烈的外交照会,内容都是一个,抗议对方的武装部队擅自进入伏尔加联邦划定的伏尔加河左岸非军事缓冲区,并要求对方立即采取措施纠正这样的不理智行为,对方的部队必须第一时间撤出非军事缓冲区,并为此承担所有责任!

“还没有,总司令,咱们的电报是发给高尔察克在喀山的政府外交部,这会儿估计对方要联系上远在前线的高尔察克司令部,商量好了再回复过来,时间估摸就得多耽误不少,咱们为什么不直接给高尔察克的司令部电台发电报呢?”联军作战室主任参谋钱田夫不解的问道。

“呃,这个,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信函和电报往来,当然要双方的外交部门来沟通和协调,这也是对等外交的惯例,当然,今晚我们向他们发这两个外交照会,也是给我们的地面部队进入非军事缓冲区找个正大光明的理由,要不然人家说我们恃强凌弱欺负人可就不好了!”王庚一边笑着,一边摸出了一根雪茄烟,这边钱田夫忙不迭的给自家的总司令点上,给老总点烟这档子事,也不是谁都能轮得到的,讲的是一个眼明手快察言观色不招人嫌,事实上,王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己点烟,偶尔才顺水推舟的让部下给自己点烟,这也是总司令和心腹部下们之间的一种沟通和融洽相处之道。

“总司令……要说,这伏尔加河左岸的领土明面上得算是苏俄政权的吧,咱们在《萨马拉和约》里跟莫斯科划界就这么定的,中段以伏尔加河航道中心线作为界河,今晚咱们以伏尔加联邦外交部的名义给莫斯科的苏俄发外交照会自然说的过去,毕竟这非军事缓冲区的领土主权还是他们的,可咱们犯不着给高尔察克发同样的照会吧?那高尔察克也没权力说让我们派部队进入非军事缓冲区吧?”钱田夫虽然是个聪明机灵的作战室主任参谋,可毕竟不是搞外交出身的家伙,所以这方面显然有点不能完全理解王庚分别给莫斯科和喀山发外交照会的用意,好在这会儿两个副参谋长蒋方震和田中义一都不在,不怕人笑话露怯,这厮便寻根问底的请教起自家总司令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