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军阀-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炎先生,现在的社会和以往并不相同,组织宣传工作很重要,绝对不能够留下空白让别有用心之徒占领,要想全面管理社会,我们现在还做不到,因此我准备组建一个政党,进行执政,管理社会秩序,控制舆论!”

组建政党的好处章太炎和黄远庸自然清楚,能够强化西南政府的权力,也能够更好的和其他的势力进行对抗,只是具体cāo作起来就需要详细的规划了。

“钧座,准备建立什么样的政党,又准备采取什么主张呢?”

“我将这个政党命名为统一迷nzhǔ党,既要发扬迷nzhǔ精神,又要集中各方力量,建设我们的国家,主要政治主张有五条,第一条实现中国统一,实现国家真正独立,摆脱列强的控制;第二条是坚持发展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彻底转变中国的社会形态;第三条是坚持改善民生,实现百姓富裕;第四条是坚持民族平等政策,中国各族民众一视同仁;第五条是奉行一党执政,避免不必要的内耗!”

乔宇这五条主张一说出来,章太炎等人都有些吃惊,前四条还好说,都是应有之意,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也是大多数人的主张,只是第五条太过吓人了,竟然要一党执政,要知道现在苏俄还没有建立,世界上的主要国家还都是多党执政,你来我往,这也是被所有人认定是迷nzhǔ文明国家的标志,乔宇竟然反其道而行之,要一党执政,未免有些难以接受。

“钧座,您要仿制别人掣肘,我是很赞同的,但是世界各国都是多党执政,一党执政难免被人诟病,说您独断专行,而且只有一个政党也失去制约,难免失去了迷nzhǔ的本意啊!”

“太炎先生,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的大国,我们积累的治国经验远比西方列强深厚的多,迷nzhǔ是时代的趋势不错,但是迷nzhǔ并不一定能救中国,现在拉美各国也在施行迷nzhǔ体制,他们的国家什么样,我们都清楚,而且什么叫迷nzhǔ也不是西方人说了算的,中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我们要有自己的取舍标准,另外一党也不见得就不是迷nzhǔ,迷nzhǔ不是投票,也不是多党政治,迷nzhǔ是把老百姓装在心头,为了民众的利益执政,让民众受益,西方人过于在意程序上的东西,他们认为程序合理就能得到合适的结果,这完全是一厢情愿,想当然的东西。

中国是一个复杂无比的大国,发展程度千差万别,而且远远落后于世界,想要追上世界潮流,就要长远的战略规划,坚定的执行政策,允许反对党存在,事事掣肘,不免什么事情都办不好,轮流执政以后,难免政策朝令夕改,失去了长久的布局谋划,很有可能我们的国家就此永远失去复兴的机会,不管有多少人骂,一党执政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当然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内的迷nzhǔ,争取全面考虑,兼顾各方利益!”

“钧座,多党制之下难免互相牵制,推诿扯皮,要是国势兴旺还好说,现在的中国内忧外患,需要的就是万众一心,我看一党执政很有必要!”黄远庸很支持乔宇的观点,他在美国生活过,现在反思起来,选举总统看起来很过瘾,不过真能保证选出一个合适的人么?当然美国人可以浪费一个四年,在通过选票换个新总统,可是中国有多少四年能够浪费呢!

因此一个政党统管一切的大权是最合适的,当然这种体制最大的隐患就在乔宇身上,如果他想把这个政党变成他进行独cái的工具,自然贻害无穷,不过从目前来看乔宇是守规矩的,也是懂得时代大局的,这样一个开明的人进行一定程度的独cái统治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应该最合适!

“钧座,我还是有些疑问,美国是目前工业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也是列强之中最爱好和平的国家,难道不是迷nzhǔ制度带来的么,我们想要富强,直接效仿美国不是更好么!”喻培伦这个时候说话了,他和乔宇接触最早,了解的也很深入,乔宇面上虽然温良恭俭让,但是骨子里还是有一股子独断专行的劲头,将大权交到他的手中是否合适,他的心中也没有底。

“云纪兄,财富的积累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殖民掠夺,一个是老老实实的积累,而选票永远也不会带来真正的财富,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积累财富,让国家强盛,让我们的后辈能够享受更好的生活,我们没有美国那种优越的国际环境,无法缓慢积累,必须追求跨越式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控制住内耗的规模,其实我能猜到在坐的诸位会担心这是我施行独cái统治的一个遮羞布,不过我可以放心的告诉大家,如果有朝一日能够一统中国,领导人的终身制和世袭制一定会结束,只要不出意外,我绝对不会恋栈不去的!”

乔宇说出了这话之后,在场的众人都不免吃惊,权力可是最要命的东西,真的能够抵挡住权力的诱惑么,谁的心中也没有底,但是乔宇敢于说出来,就表明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这种想法,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大好事。

“除了我的保证之外,在制度上也会进行限制,统一迷nzhǔ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一共选举十三位执行委员,所有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事务采取迷nzhǔ投票的办法解决,所有的委员地位完全平等,相互协调,避免一人独断专行!”

乔宇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是对的,因此从建立政党之初就设立妥善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其他人听到这里也清楚乔宇的意志已经不可扭转,现在的问题就是谁会成为这十三位执行委员了!

第三百零五章出征

如果统一迷nzhǔ党完全掌控了西南的政局之后,这十三个人就是最有权势的人物,先要挤进这个圈子并不容易,首先要是党员,这当然是废话,其次还要有足够的威望和地位,而且还要有代表性,不是谁都能够当上执委的。

随着建立政党的消息传开之后,所有人都在热切的关注着宝座究竟会到谁的手里,乔宇并没有让大家等太久,十三位执委的名单很快公布出来,包括乔宇,黄兴,章太炎,张澜,罗长裿,喻培伦,杨庶堪,张百麟,任可澄,梁启超,冯如,詹天佑,蒋百里。

这份名单出炉之后,最令人瞩目的就是黄兴和梁启超的加盟,这两位本身都是威望极高,甚至都各自有着不小的势力的人物,这次竟然能够屈居人下,成为了统一迷nzhǔ党的执委,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

除了这两位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是西南政坛的元老,本来冯如和詹天佑是不想参加的,他们是搞技术的,而非是政治人物,不过乔宇考虑到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地位,增强统一迷nzhǔ党的代表性,也将这两位拉了进来,如此一来执委的阵容就比较强大了。

西南各界对于这个巡阅使主导的政党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其中,统一迷nzhǔ党的声势越来越壮,党员人数两个月之内就突破了十二万,这还是加以限制的缘故,不然能够扩张的更快,很多人并不是真心支持统一迷nzhǔ党大的政治主张,纯粹是为了迎合乔宇而已,统一迷nzhǔ党的章程之中已经写得很明白,这是一个以执政为目的的政党,如果加入其中,岂不是就有望成为官员么。

升官发财永远都是最有吸引力的内容,能够进入巡阅使的法眼,就能够更好的升迁了,当然乔宇对于这种情况还是严格控制的,必须是各行业比较优秀的人才方能够进入统一迷nzhǔ党,不过入党也成了西南最为热议的话题。

连带着北洋等其他势力也极度关注,政党的出现是不是标志着乔宇集团要夺取国家的政权,是不是要最终取代北洋,这些都是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外界猜忌不绝,西南却是我行我素,扩充军队,筹备参战军,吸收党员,组建基层党员组织,将统一迷nzhǔ党的势力深入到基层之中,宣传主张,吸收党员,扩大影响。

“乔主席,如今统一迷nzhǔ的发展势头十分猛烈,党员人数超过十万,这个规模恐怕是全国首屈一指了!”

梁启超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也是十分的佩服,本来他和乔宇之间还因为蔡锷的问题有些不合,不过就在不久之前蔡锷给他发去了电报,建议自己的老师到四川看一看,而后蔡锷又极力支持梁启超参加统一迷nzhǔ党,希望老师能够借助这个政党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正是有了蔡锷的劝解,梁启超才加入了统一迷nzhǔ党,到目前看起来乔宇的手段和影响力果真非常,能够让西南各界都接受这个政党,这份威望就足以让其他的诸侯望尘莫及。

“任公先生,一个政党的战斗力不在于人数,关键是要有深入人心的政治主张,要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现在的统一迷nzhǔ党只能算是一个初生的政党,距离成熟还很远,更需要好生经营才行!”乔宇说道:“我计划在两年之后西南展开全面的选举,届时就是检验统一迷nzhǔ党是不是真能够得到民众支持的时候,我们必须在这两年之中让西南的百姓接受认可统一迷nzhǔ党,顺利实现掌控政权。”

“两年的时间不短,但是也不长,的确需要多加努力才行。乔主席,我听说主席准备在军队之中派遣一部分党员充当政治教官的职务,向军人宣传先进的政治主张,解决军人的各种需求!”

“没错,既然我们已经准备一党执政,就必须要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不然执政的基础就要动摇了!”

乱世之中军队是命根子,绝对不能够出现差池,现在要派遣大批的军队到欧洲作战,一旦一战结束,这些经历过一战烽火的优秀士兵绝对是以后中**队的主力,也是各方势力关注的核心,乔宇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地里长出别人的庄稼,因此利用统一迷nzhǔ党对军队加强思想教育,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时光飞逝,一九一六年渐渐的远去,这一年是残酷的一年,欧洲西线战场搏杀空前残酷,海上有日德兰海战,陆上有凡尔登和索姆河战役,东线战场也是残酷无比,俄国和奥匈帝国基本都打残了,上百万的伤亡让这两个底子本就不雄厚的帝国彻底露出了疲态。

德国也不好受,两线作战,没有外界的补充,国内粮食价格一天一个样,如果不是德军战斗力不弱,现在的拉锯战基本在外国,德国也早就挺不住了。

打到了这个地步,双方都在思考解决眼前困局的办法,英法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美国上面,现在只有将这个最强大的工业国拉入协约国一方才能够一锤定音,另外中国和日本也要极力拉拢,让这两个国家提供更多的物资和人力。

英法虽然窘迫,但是还有指望,可是德国人就没有指望了,他们被困在了中间,也别指望能够拉来别的盟友了,因此德国人剑走偏锋,开始对沙皇俄国的政权动心思了,这个泥腿巨人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依旧还有战斗力,作为一个老牌的列强,好勇斗狠的传统还是十分强大的,俄国还是足以痛扁奥匈的,说起来德国选盟友的本事真不怎么样,奥匈连沙俄都没有办法抵抗。

德国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办法,俄国多数党的领袖被他们发现了,有了这张好牌之后,他们正在策划如何让这张牌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如何肢解沙俄。

就在双方斗智斗勇的关头,中国的参战军基本训练妥当,四川在六个月之中一共扩军二十一万多人,其中要派往欧洲的一共是十三个师,加起来接近十六万人,由于运力有限,首先运送四个师的部队到欧洲,剩下的军队陆续再派往欧洲。

北洋方面的十万军队也差不多训练妥当了,比起四川的军队来说还是要差着一些,但是也算是一支少有的精锐了,倾注了段祺瑞和徐树铮的大量心血,这也是北洋重新崛起的基础,段祺瑞不惜重金加强参战军的装备,除了英法提供的五百万英镑之外,另外还有结余下来的庚子赔款,以及增加的商业税收全部用在了购买武器之上,总价接近一亿银元了。

段祺瑞一共购买了三百六十门一百五十五毫米的榴弹炮,还有四百门的一百零五毫米的加农炮,其他的机枪,冲锋枪,迫击炮,掷弹筒也购买了不少。

除此之外,按照徐树铮的建议北洋还组建起拥有三十架飞机的空军,还购进了十二辆坦克,一番折腾下来,北洋的装备彻底更新换代,比起以往的北洋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面对着这样一支强大起来的北洋军队,乔宇没有任何的恐惧,相反还盼着北洋能够采购更多的武器才好,目前来看,北洋和西南就是竞争对手,早晚要为了中国的权力大打出手,决定谁才是真正的主宰,北洋要是完全仰仗着西南的装备,那这场仗根本就不用打了,只要掐断武器供应,北洋就不战而败。

大肆和北洋进行军火贸易还能够将北洋积攒的资本全部转移到四川来,让这些资金为西南的增强实力,可以说只要北洋继续购买武器,他们就是西南谋求利益的一个工具,根本没有和西南对抗的能力。

段祺瑞也清楚这种隐患,因此也将原有的一些兵工厂进行整顿,不过这些兵工厂技术落后,产能很低,根本不能满足需要,当然还可以向日本购买,不过日本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而且还有名目繁多的附加条目,让段祺瑞更加难以接受。

因此暂时只能够这样维持下去,当北洋和西南都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正式代表中国向德国和奥匈等同盟国宣战,加入了协约国作战,这可是中国自从慈禧老妖婆对世界宣战一来,第一次正式对一个强国宣战,虽然中国人早有准备,但是真正宣战之后,还是让民众不住的讨论。

西南由于已经颁布了新闻处管理办法,各种杂音并不多,而且民众也都知道参战能够换来足够的好处,因此也没有太多的反对,而北洋的治下就什么怪话都有了,其实这些人多数是亲日力量,真正反对中国参战的就是日本。

日本这几年指着一战的东风,大肆出口商品,不只将日俄战争的漏洞全部填满,还反倒变成了债权国,日子越来越好,因此日本人就盼着欧战能够一直打下去,中国人派遣军队,要是让战争早点结束,岂不是威胁到了日本人的饭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