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军阀-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谢总理,我现在就去写申请!”

“当年北洋也是聚集了全国的精英的,其中有不少可用之才,你也帮我出面劝一劝,尽量让他们都加入进来!”

掌控了全国之后,乔宇的眼界自然就不同了,如何平衡国内派系力量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川系和其他的派系如何形成一个平衡已经成为乔宇首要处理的任务,乔宇要做的是全国的总理,不是川系的总理,北洋袁世凯等人的错误绝对不能够重复,因此川系必须加以控制和制约。

保留北洋的老人宿将,让他们进入统一迷nzhǔ党也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当然川系如今已经十分庞大,不只是军事方面,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有着难以想象的影响力,一家独大的局面对于中国政局的安全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乔宇不止要用曹锟这样的人物,甚至要对江浙资本力量进行扶持,还要拉拢传统的晋商势力,让各地都孕育出自己的资本力量,在国内形成新的的平衡。

当然川系还是乔宇的力量来源,也不能够过分削弱,因此这个平衡是很微妙的。全凭着乔宇自己拿捏,将曹锟调到了北京之后,西北还需要其他的人员来管理,乔宇经过自己的思量。将山西督军阎锡山调了过来,任命他为西北行政长官,主管西北民政建设。

@文@阎锡山算是民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从辛亥革命开始,就当山西都督,一直控制山西到了49年,当了整整三十八年的山西王,和北洋抗衡。同光头抗衡,打过日本人,也对付过解放军,在他的治理之下山西这样一个内陆省份在民国期间民生居于全国的前列。而且教育水平也非常高,还能生产军火,算起来也是一个异数。

@人@阎锡山能够成为政坛不倒翁,其实还是和他高超的发展经济的能力很有关系,有了民众的支持。阎锡山的位置才坐得稳,坐得牢,不过阎锡山的眼界和心胸的确不够,一直被限制在山西一隅。如果他能够更加大胆,更有魄力。将河北或是陕西等地纳入控制之中,进而吞并整个北中国。只怕民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书@现在阎锡山在山西当政已经接近十年,根深蒂固,已经形同**王国,乔宇现在掌控了天下,对于阎锡山这种人才肯定要用,但是却要控制,因此将他从山西调到西北已经成为了必然。

@屋@阎锡山说实话并不愿意离开老窝,只是他现在也清楚自己根本没有对抗乔宇的本钱,尤其是兰州之战彻底震撼了阎锡山,自己也进行建设,但是自己这点成绩比起人家乔宇来说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前思后想了一整夜,在阎锡山的心中那杆小秤在不断的衡量,耳朵里也都是算盘子的声音,仔细衡量了得失之后,阎锡山老老实实的前往兰州,听从了乔宇的指令,临走之前阎锡山将老部下都叫到了一起。

告诉他们要主动配合,听从中央命令,不要和中央对着干,那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山西人不能做马家军第二,反复叮咛之后,阎锡山离开了主政将近十年的山西,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心中不断的盘算,乔宇调任自己当西北的行政长官,这个任命十分有趣。

目前中国的行政体系已经基本确定下来,省,市,县,乡,村,一共五级,根本没有地方这一级,但是偏偏给了自己这么一个特殊的位置,乔宇绝对不单纯想要架空自己,而是一定要有重任,要自己到西北做什么呢!

阎锡山的脑袋不住的转动,看来或许自己的机会已经到来了,阎锡山猛然眼前一亮,心中有了主意。

“百川,我等你很久了啊!”

“总理,锡山来晚了,还请总理恕罪!”阎锡山一看乔宇亲自到火车站接自己,也是有些受宠若惊,急忙小跑着来到了乔宇的近前,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样。

“一点都不晚,这些年你在山西的种种举措,我早就关注了,很受启发,在封疆大吏之中你也算是佼佼者,我这次让你来西北,有重要的任务想要交给你啊!”

“当不得总理的夸奖,总理治川才是真正的大手笔,更是奠定了中国工业的基础,做的都是锡山想做却没有本事做的事情,锡山从心底佩服总理的见识,总理有什么事情吩咐锡山一定竭尽全力!”

乔宇对于阎锡山这么上道,也是十分满意,从辛亥年崛起的各个地方都督之中,除了阎锡山还懂得一些民生建设之外,其余的多数都是武夫,旧官僚,对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根本没有任何的见解,这才是乔宇看重阎锡山的地方。

在兰州的临时官邸之中,乔宇和阎锡山对面而坐,乔宇仔细打量了一下阎锡山,说起来阎锡山长得的确不怎么样,土头土脑,就像一个老农民一般,不过眼神之中带着一种晋商特有的精明,善于算计,精于谋划,也的确是一方的人物。

“百川,这一次我任命你做西北行政长官,你准备怎么治理西北呢?”

阎锡山一听乔宇这是在考校自己的本事啊,立即将腰板挺直,仔细斟酌了一下说道:“总理,我认为您让我到西北一共有三个任务,第一是发展经济,西北比起全国已经严重落后,民生贫苦,必须到了解决的时候。第二就是稳定地方,西北各个民族杂居,不同宗教在这里争端也比较多,从张骞开通西域一来。这一片土地就和中央之间时断时续,中央强盛,就归属中央,中央虚弱,这里就有离心倾向,尤其是现在国运衰微,西北从满清开始就出现了不稳的局面,这也是必须要解决的事情。第三个就是要对这里的宗教习俗进行彻底的改变,推行汉化,让西北完全融入中华文明的体系之中!”

听到阎锡山说出了这三个任务之后,乔宇脸上的笑意越发的浓了。“百川,你说的很多,不过光看到问题并不可以,还要拿出解决的方案,你这个西北的新长官准备拿出什么办法呢?”

“总理。西北虽然贫瘠,但是矿产丰富,只要能够打通交通线,就能够靠着地下的宝藏发展起来。如今兰新铁路已经进入准备阶段,如果铁路一通。西北的民生就能改善不少,另外新疆是一块宝地。日照充足,只要解决了水源的问题,基本上是种什么长什么,因此还要大力修建水利设施,先解决吃饭的问题,另外在黄河上游地区还能够建造一些水电站,有了充足的电力供应之后,我建议总理能够在西北建设一些大型的重工业企业,冶金,钢铁,甚至军工,有了大型企业就能辐射带动相当多的地区,西北民众的情况就能够改善不少!”

阎锡山的确在民生上面有些见识,开出的发展药方还是很对症的,“百川,前几天我去视察了一户农家,大白天里在炕上裹着被子躺着一个人,我以为她是病了,那家的男主人告诉我她没有病,而是没有裤子,全家只有一条裤子,男人穿了,女人就没法见人了,只能躲在被窝里,西北的贫穷可见一斑,我已经决定免除西北的农业税,你一定要在短期之内让西北的民生有一个大的提高,让老百姓知道跟着咱们走能吃饱饭!”

阎锡山对于地方的贫穷还是比较了解的,乔宇所说的情况并不是个别情况,而是一种普遍显现,尤其是马家军兴起的这段时间,更是搜刮无度,民力已经穷困到了极点。

“总理,锡山在这里立下一个军令状,三年之内修建水利工程五千座,推行以工代赈的办法,开发矿山,修建道路,让老百姓有工作,能够吃上饱饭!”

“有这个决心就好,不过西北的经济问题只是一个方面,重点的是如何让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能够真正心向中央啊!”

阎锡山也知道发展经济虽然有些难,但是找对了方向,再加上中央提供一些支持,就没有太多的难度,难的是如何消除民族隔阂,如何解决宗教的问题,如何推行汉化,这才是重中之重。

“总理,清真贵教教义极端,而且极度排外,不愿融入中华体系,想要改变并不容易,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字:杀!”阎锡山将手往下狠狠的一砍。

乔宇也很清楚自从清真教派产生之后,就冲突不断,尤其是这个教派拒绝同外教通婚,自成一系,难以同化,而且讲究血火传教,一旦占据了优势,就会大肆迫害其他外教之人,的确是麻烦很大,但是屠杀的只会制造更大的仇恨,而且后遗症很大,并不是太好的办法。

“坏分子一定要铲除,但是有伤天和的事情还是不能做,而且咱们国家太大了,难道各地都能靠着杀戮解决么,其他民族会怎么看,这样必定后患无穷!”

“总理所虑的是,那我认为就只能小火慢炖,立足长远的还是进行教育转化,让他们彻底认同中华,暂时来看我们可以移民实边,打破各地的固有联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边的民众也可以让他们迁到中原去,人口流动开来,他们的数量还是太少了,必定能够加速同化!再有就是通过经济发展,开启民智,让他们接受新的思想观念,破除旧习俗!”

“嗯,百川民族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复杂无比的事情,我相信你能够拿捏好分寸,俄国已经发生了革命,西北是面对俄国的第一线,我们必须建设一个繁荣富裕,安定和平的西北,只有这样才能够和俄国进行竞争!”。。)

s

第三百五十六章进京赶考

乔宇很清婪多数堂的本事,虽然他们过于急躁,留下了不少后患,但是短时间之内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对于贫穷落后的中国还是十分有吸引力的,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中国建设的比苏联更好,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力的防止苏联的渗透。

两个大国一旦相连,就会本能的产生不安全感,既然命运将中国和俄国放到了一起,那就只能够尽力争取优势,争取最后的胜利。

乔宇又向阎锡山仔细交代了许多事情,甚至乔宇都觉得有些絮絮叨叨,但是他太清楚西北的重要性了,这里是整个中国版图之中的最薄弱环节,却又是中国对抗外国的第一线,深处内陆,经济先天不足,如果没有得力的人手主持,乔宇是真的不放心。

对于乔宇的不厌其烦,阎锡山感觉到的是沉重重的压力,不过这也是自己的机会,大展才华的最好机会,在这个时代谁的心中没有雄心壮志啊,因此阎锡山也是极为珍惜这次机会,准备甩个子,大干一场!

乔宇又将张孝淮找了过来,“闰农兄,接下来还要给你一个任务啊,现在还是冬天,不便于行军,只要天气转暖,我们就要面对俄国红军了啊,我想让你去新疆去辅佐一下刘湘,你看如何?”

虽然乔宇趁着俄国的内战的机会将巴尔喀什湖东南的地区都拿到了手中,甚至将势力伸向了中亚,但是由于交通限制,在这里和俄国作战,中国并不占优势,而现在新疆之中除了有刘湘的雍咐军区的老部下之外,还有新疆督军杨增新,陕西督军陈树藩,甘肃督军张广建三位大佬,部队杂乱,难免就会发生指挥不便的情况,因此统一整编,加强战备十分必要。

不过乔宇几经考虑,刘湘的能力绝对没有问题,而且又是自己川系的心腹,虽然论起名头刘湘可能比不过张孝淮,但是乔宇也要考虑”系将领的情绪,东北的巡阅使被张作霜得去了,蒙古方面交给了徐树铮那么长时间,现在西北民政又交给了阎锡山,那”系将领就不能独当一面么?如果在让张孝淮当了主帅,那些心腹将领还能不能有出头之日啊!

因此乔宇必须要给他们足够的舞台才行,这次让张孝淮给刘湘当助手,就是这个目的,让川系将领安心,张孝淮并没有想明白乔宇这种安排的目的,他一心只想着能够到边疆建功立业,这正是大丈夫的作为,就算是当今昏手也没有什么,况且刘湘当年在平定西藏叛乱的时候就立过大功,自己给人家打下手一点都不屈。

“总理,我一定竭尽全力,给刘湘当好参谋!”

“嗯,闰农兄,现在的俄**队并不同于以往,多数党有着沙俄无法比拟的执行能力,对于军队的控制也达到了相当严密的程度,面对这样的对手你们千万要小心,不能有任何的轻视,除了正面作战之外,还要善于利用中亚地区,民众对于俄国残暴统治的不满,发动民众的力量,侧面牵制红军,不能光把眼光盯在战场上,要学会不战而屈人之兵!”

张孝淮本来满脑子都是如何排兵布阵,现在一听乔宇的提醒,也是茅塞顿个的确不光考虑战争,更要考虑战争以外的东西!

“总理,您放心吧,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西北的事情都交代差不多了,乔宇觉着时机已经差不多成熟了,自己这个总理也该进京了,只要真正到了这个政治中心,自己的政府才算名正言顺啊。

不过这次进北京意义可是十分重大”,系取代北洋成为天下第一大势力,自己这个川系的首领也成了内阁总理,正式进入北京,就是在宣示新政权的威严,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能不能坐稳北京的宝座就全看乔宇自己的本事了,回想来到这个时代的十年时间,自己终于走到了这一步,能不能带着这个国家继续走下去,乔宇的心中也在不住的画问号。

这一次等于是政治中心整体搬迁,大量的官员拖家带口都要搬到北京去,说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乔家也是一个大户,人口众多,也要进行妥善安排,乔宇离个州之后,先到了武汉,等待了老爹还有一家人前来汇合。

火车站之上戒备森严,乔家老少都到了汉口火车站,乔宇立即小跑着过来搀扶着老爷子乔光远,此时的乔老已经年过古稀,不过老头精神还是十分健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没有任何的不适。

“舜卿,你老爹还没老呢,快去看看你的宝贝儿子吧,孩子可是念叨你一道了!”乔宇此时也注意到了,在乔老的身后,是自己的老娘白氏,白老太太的身体也不错,就是眼神稍微有些花了,此时卢婉晴正在搀扶着她,在卢婉晴的身后还站着一个怯生生的小孩童,正是乔宇的宝贝儿子,小家伙还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显然有些认生,并不是很活泼。

乔宇上前来,一把将儿子抱在了怀中,小家伙沉甸甸的,完全是一个小胖墩,“想爹没有?“

“想了,天天都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