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军阀- 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国一直在等待机会,而日本也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现在还有四个强国没有参加到战争之中,也就是美国,中国,苏联和日本,四国的高层都清楚,这场世界大战绝对会波及他们,谁都逃不过去,不过究竟是谁会被先卷入进去,就是个未知数了。

其实最着急的就是英国政府,丘吉尔勉强带领着英国获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勉强阻挡了希特勒渡海攻击英伦岛的企图,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转过年之后德国的船厂就会建造出更新式的航空母舰,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时刻都受到了威胁,不过好在中美两国的态度已经越来越明确了。

大量的武器装备,军用物资都被送到了英国,而且中美两国也提供了大量的反潜装备,使得希特勒的狼群威力大减,尤其是俾斯麦号沉没之时,邓尼茨也在航母之上,他随同着俾斯麦号一同沉入了海底。

失去了这个优秀的指挥官之后,德国海军的攻击效率越来越低,已经威风不再,而且美国已经在大西洋上布置了五艘大型航母,随时能够参加对德作战。

罗斯福已经私下里向丘吉尔保证,只要德国试图登陆英伦,美国就会对德宣战,这让丘吉尔终于拥有了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心。

丘吉尔很清楚对英国来说,德国的航母是威胁最大的武器,只有打掉航母,才能够让英国高枕无忧,因此英国动员所有的情报力量,从空军之中选派最优秀的飞行员,组成了轰炸机编队,他们的使命就是突袭德国造船厂,就算不能破坏德国的航母建设工作,也要延迟德国的建造速度。

中国飞行员刘少卿等人都被选了进去,同时美国援助英国的飞行员也都陆续到位,同时美国还送来了B17,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空中堡垒,这也是美国最新研制的一款飞机,刚刚结束试飞,开始大规模的生产时间并不长。

美国急着将这款飞机派到欧洲,一方面是想要检验作战效能,另外也是为了表示对英国的支持力度,中国已经提供航母了,美国再不多提供一些看家的东西,如何保证英国和自己一条心啊。

美国也什么都不管了,开始全力武装英国,B17来到了英国之后,经过一番适应性训练之后,就和英国轰炸机一同组成强大的编队,对德国汉堡造船厂进行了空袭行动。

这次行动是夜间进行的,德国已经在造船厂周围布置了大量的防空火力,不过还是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轰炸机编队成功的轰炸了造船厂,另外还有一艘停靠的港口的油轮被击中爆炸。

火灾带来的破坏远超过轰炸,正在修复之中的提尔皮茨号再度被波及,不少维修工人都死在了火灾之中,另外正在建造的德意志号航母也遭到了攻击,甲板被毁掉三分之一以上。

虽然在作战之中德国击落了英国十二架轰炸机,但是造成的破坏已经产生,难以挽回,而且之后英国还会不计代价的这么sāo扰下去,德国的航母就别想轻松下水。

这完全是一场飞机和飞行员的消耗战,坐拥整个欧洲的希特勒并不惧怕英国,但是一想到英国背后站着的中美两国,他也是禁不住胆寒。

听到了造船厂被攻击的消息,希特勒懊恼异常。一个月横扫法国,辉煌的战果让他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之上,他成了德国有史以来最为杰出的征服者,第三帝国的版图终于囊括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现在欧洲之上能够和德国对抗的只剩下红色的俄国和英国。

不列颠空战的失败,使得希特勒对于空军已经丧失了信心,而俾斯麦号的沉没,以及英国对造船工厂的攻击,让他对海军也缺乏了信任,真正能够给德国带来荣耀的还是强大的陆军,是无坚不摧的装甲力量,希特勒迫切需要用更大的胜利来掩盖不列颠空战的失败。

侵略扩张就好像是毒品一样,只要尝到了其中的好处,就没有办法停下来,德国显然已经毒瘾入骨,难以回头了,其实这也不是德国能够决定的事情,你不打别人,别人也会打你的,谁都不会看着德国舒舒服服的消化胜利果实。

希特勒很清楚,德国只有一直打下去,打破旧的世界格局,打出一片新天地,击败所有的对手,不然所有强国都会成为德国的敌人,而且那些国家的战争潜力远不是德国能够比拟的。

位于东普鲁士的德军大本营之中所有纳粹高层都齐集一堂,他们正在商讨的事情就是是否攻击苏联,如何攻击苏联的问题!

很多德国将领是坚决反对在征服英国之前去挑起苏德大战的,这样只会让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之中,重蹈一战覆辙。

不过希特勒却坚持己见,他阐发了自己的观点,第一点就是海空力量不足,使得德国无法快速征服英国,如果继续拖延下去,美中两国就会加快武装英国的速度,等到两国的战争机器完全启动之后,就会毫不客气的对德宣战,这和一战的情况完全一样。

第二点就是苏联,现在苏联实力正在飞速膨胀,斯大林已经下令将陆军扩大到五百万,苏联陆军的力量并不比德国少,任由苏联这么壮大下去,迟早苏联还会进攻德国。

第三点则是综合所有的情报,现在美国已经暗中接近苏联,试图结成一个共同对抗德国的同盟,一旦中苏美英四国联合起来,德国根本没有一点胜算。

所以希特勒最后就总结出一个获胜的方法,那就是用闪电战消灭苏联,灭亡法国一个月,灭亡苏联只要三个月。

只要苏联灭亡,中德就会接壤,两国要想开战,就是整个亚洲大陆去进攻欧洲大陆,战争规模之大无法想象。因此中国多半会顾忌损失,而不敢开战,美国也不会轻易欧洲大陆失去了支撑点之后,美国也不会轻易攻击德国,可以说只要德国消灭了苏联,就能够强大到美中都忌惮的程度。

也就能够获得宝贵的整合欧洲的时机,希特勒的一套说辞让很多人都开始信服,不过也有人极力反对,那就是龙德施泰特,这是一个老普鲁士将军,在德**队之中资历最深,他指出希特勒的方案完全建立在三个月灭亡苏联之上,实际上三个月时间还不够从苏联领土的西边走到东边,更遑论征服。

不过希特勒并没有听进去,他罢免了龙德施泰特的职务,开始准备大举进攻苏联!

第五百八十章珍珠港的火焰山

()希特勒的算盘打得很响,他希望在一两个月之内击败苏联,三个月就占领东欧,而到了这一刻德国就拥有了整个欧洲,如此庞大的帝国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不多见,而且空前的战略纵深能够保证德国的绝对安全,就算中美两国还想要和德国作对,但是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等到德国击败苏联之后,在从容不迫的收拾英国,德国就真正正在了世界的巅峰。为了实现这个战略规划,希特勒秘密向苏德边境线上集结军队,并且将部队编织成了南方、中央和北方三个集团军群,辖7个集团军、4个装甲集群,共152个师又三个旅,共计305万人,约占德国野战陆军兵力的95%。德军为进攻苏联准备了坦克3350辆、作战飞机3275架、火炮7146门。。。

另外意大利,芬兰,罗马尼亚等国也加入了德国一方,共同对付苏联,组成了堪称规模空前的一支陆军力量,而苏联在西线边境之上也部署了将近三百万的强大军队。

在这个时空之中苏联由于和中国作战的失败,使得斯大林十分重视装甲力量的建设,即便到了大清洗的时期,俄国装甲部队依旧在不断加强,对德国的情报工作也做得很详细,斯大林已经判断出了德国势必会进攻苏联。

因此在西线边境之上斯大林做了详细的战争准备,所有士兵都处于高度的战备状态,随时能够投入战争之中,另外苏联又构筑了大量的纵深防御工事,试图将德国抵挡在边境线之外。。。

不过德国的进攻能力还是出乎斯大林的预料,当德意志的战车开始碾过的时候。斯大林引以为傲的边境防线变成了纸糊的一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德国最远已经突进苏联纵深六百公里,苏联方面超过五十个师被消灭大半。

西线门户洞开,德国大军直逼基辅,一时间整个世界震动!

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苏联率先被拖下水。而且似乎要立刻被淹死,世界其他国家怎能不震撼啊,当然也有人高兴,那就是丘吉尔。苏德战争爆发,英国就拥有了一个强大的盟友,英国终于不是孤军作战了。

因此丘吉尔当即在议会发表演说:“在过去的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那样始终一贯地反对**。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再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任何对第三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跟着希特勒走的个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

当然目前的英国还是麻烦缠身,根本没有太多的能力帮助苏联,这种口号只能是口惠而实不至。最多就是表明态度而已。

而真正能够对苏联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两个国家还是美国和中国,其中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中国能够提供更方便,也更全面的援助。

就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初,乔宇就在议会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中国愿意与苏联一道,共同反对法西斯力量。

对于乔宇的表态,斯大林将信将疑,俄国对于中国的戒心一直没有消除,甚至说在德国崛起之前,苏联最大的敌人就是中国,而且两国又有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恩怨,特别是中国在苏联刚刚建立的时候出兵外东北,扶持起了远东共和国,让俄国数百年的殖民经营付诸东流。

斯大林坚持认为中国还会继续攻击苏联,中国的最终目的是把俄国从亚洲赶出去,因此苏联在远东地区常年驻守大量军队,现在德国进攻苏联,斯大林最担心的就是中国会不会趁火打劫!

苏联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就在一年多之前苏联自己就是这么干的,和德国一同瓜分了波兰,别看现在中国是反对德国的,但是苏联一旦露出颓势,中国未尝不会趁火打劫。

当然这是俄国人自己做贼心虚,乔宇可不会犯这种短视的错误,眼下最主要的敌人还是德国,在德国被消灭之前,中国绝对要和苏联合作。

不过乔宇也不会放弃这次机会,因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一个中苏历史及边境问题处理意见,其中就包括重新确定永久边境,保证远东共和国完全独立地位,并且参加国际组织,中苏在边境线一百公里之内不部署军队,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贸易。

这些条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将中苏边境彻底稳定下来,避免两国爆发战争,当然这个时候核定边境很显然是对中国有利的,而又不会超出苏联的承受底线,时机和火候拿捏的正好。

斯大林接到了中国的意见之后,也陷入进退两难之中,他也知道接受了中国的意见,苏联会很吃亏,但是德国大军已经杀入了苏联腹地,苏联迫切需要缓和同中国的关系,甚至获得中国的支持,中国的条件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就在斯大林犹豫之时,日本也坐不住了,一个月之前日本又有两艘航母大凤号和信浓号下水,到目前为止日本已经拥有六艘大型航母,还有三艘轻型航母,另外两艘轻型航母正在建设之中。

这些年日本海军不断的扩充力量,训练更多的飞行员,另外也研制出了新型的舰载机,所有海军航空兵都进行了换装,日本多年压榨国内,抢掠南洋,得到的财富全部变成了这支全新的联合舰队,日本的全部希望也在于此了。

就在德国发动侵略苏联的战争之后,美英两国首脑共同签署了大西洋宪章。中国也在积极协调同苏联的关系,很快一个针对法西斯国家的强大联盟就会出现,日本也要效仿德国的速战速决,先解决美国,然后再解决中国。

日本早在一年之前就开始酝酿如何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现在时机终于到来了,不过日本人还想对美国进行战略欺骗,派出了特使莱西三郎前往美国,商谈太平洋和平问题,并且要求中国一道参加。

此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在矛盾之中,他迫切希望美国能够参加战争,防止德国做大,对于日本这个国家也是充满了敌意,但是又不希望战争规模不可控制,毕竟美国国力如何强大,支撑两个战场都很吃力。

因此罗斯福接受了日本和谈的提议,而中国方面对于这些却是不屑一顾,乔宇已经通过秘密渠道得知日本正在鹿儿岛秘密训练海军航空兵,这里的地形与夏威夷瓦胡岛比较相似,看得出日本的假想敌就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在这之后日本航母又向北方集结。

多年以来乔宇都投入了巨大财力物力去经营在日本的情报网络,因此能够掌握到全面的情报,日本种种动作已经证明他们正在酝酿着对美国的偷袭。

日本还是将美国选为了第一目标,这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情,这股祸水要祸害美国了,中国就能够继续坐山观虎斗。

因此乔宇是绝对不会将情报和美国分享的,如果美国不倒霉,中国又怎么拿到想要的东西呢!

不过乔宇也知道中国绝对不能大意,因此下令东部各战区都进入一级战备装备,航母编队也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谁知道日本会不会抽风一样先偷袭中国呢。

此时的北太平洋上,一支由六艘航母为核心的强大舰队正在劈波斩浪,向着珍珠港方向驶去,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正在甲板之上眺望着茫茫大洋,他的心中也像大海一样,起伏不定,难以平静。

在中美日三国之中,美国拥有十二艘航母,中国拥有十艘,日本只有六艘,数量的差距就好像是一块大石头一般压在了日本的心头,抛开账面上的数字,日本同中美两国的战争潜力差距更是惊人。

自古以来以弱胜强的例子不是没有,但是想要同时对付两个强大的敌人,山本五十六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就算能够取得暂时的胜利,日本能够撑过接下来的战争么!

山本五十六怀着忐忑的心情,经过了一周的航行,日本联合舰队终于成功接近了珍珠港,在次日拂晓,日本酝酿已久的攻势终于开始了,第一波次一百四十多架舰载机升空,呼啸着向珍珠港冲了过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