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军阀- 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个时空里,中国也要走过这样一条路。没有办法越过去,当然有了乔宇提供超前的指点,中国付出了更少的代价而已。

“百里兄,我们起点太低也是一个原因,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基本上处于破产的边缘,这个时候在工厂之中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也是可以容忍的,只要能吃上饱饭,工厂就永远不会缺少工人。正是靠着这种牺牲精神,中国的产业布局才能够完成,我们亏欠这一代中国人啊!”

“苦一代人两代人并不算什么,不迈过这个坎,我们就要一直苦下去了。”蒋百里又问道:“大总统,战后中国的强国之路又该怎么走呢?是和美苏全面对抗,鼎足三分,还是坐山观虎斗呢?”

蒋百里所问的也是乔宇一直思考的问题,究竟如何才能够算的起一个强国,领土,资源,军事这些东西只是强大的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要有超强的工业生产能力。英国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靠得也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美国登上世界霸主也是靠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积累下来的庞大工业产能。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成为最大最强的工业国,拥有最庞大的产业集群,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推上世界霸主的位置。

“先成为工业霸主,再成为世界霸主,中国什么时候都要坚持实业路线,不然谁也供养不起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

目前全世界的人口总数加起来不到二十亿,中国拥有五亿人口,而且还在一个高速增长期,在二十年之内中国人口会突破八亿,再加上南洋的一些地区,人口总数会超过十亿,这绝对是世界上人口最庞大的国家。

要想让这么多的百姓过得好,就必须有庞大的工业产能,英国人在称霸之后,慢慢走向了去工业化的道路,开始依靠着金融也赚取暴利。简单的说也就是利用庞大的海军控制全世界的贸易路线,以此来向全世界收取保护费,然后再剥夺数量众多的殖民地,英国人过上了舒舒服服的生活。

后世美国称霸之后也是如此的路线,变得越来越依赖金融业牟取暴利。这种帝国都是寄生型的生存方式,完全是世界的毒瘤,他们走向衰弱乃至灭亡是不可避免的。在乔宇的规划之中,中国未来一定要坚持工业化为主的路线,只有实实在在的拿出产品,进行贸易,才是真正可靠的路线,不然世界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口去供养中国。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乔宇才愿意加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实际上就在几天前,中国政府代表在布雷顿森林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承认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之中的主导权力。

这场会议被罗斯福看成是美国最大的外交胜利,其实在德黑兰会议的时候,罗斯福和丘吉尔就因为国际金融秩序的问题发生过争吵,双方互不相让。

美国的行径等于是在挖英国佬的祖坟,丘吉尔绝对不愿意轻易妥协,为此他甚至向中国求援,希望两国能够联合抵制美国的计划。

不过经过一番思量,乔宇居然同意了美国的要求,如此一来英国孤掌难鸣,根本没有了和美国对抗的资本,只能拱手将世界金融的霸权让了出去,美国顺利的攫取了世界金融霸权。

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有这样几个要点:第一,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第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第三,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按照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结算的补充要点,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然后经过各国共同商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重要金融机构,前者向各国提供短期贷款,用来平衡国际收支,后者则是提供长期贷款,用来帮助各国实现经济复苏。

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毫无疑问都是以美国为主导,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中占据超过百分之十七的份额,按照规定,这个份额可以否决任何对美国不利的主张,也是罗斯福一力主张的。

乔宇自然不会让美国为所欲为,中国也拿到了百分之十四的份额,虽然中国还不能够否决一切提案,但是作为拥有第二大份额的国家,只要再联合一个发达国家,就能够轻易否决掉一些决议。

另外在世界银行的份额也是如此,中国紧随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力压英国。当然在这个体系之中,还是美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手握世界金融霸权。

这个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就意味着美国人可以通过不断印纸片来换取其他国家的货物,而其他国家想要进行国际贸易,就要先用自己的产品换到美元,然后再用美元去做买卖,在这个过程之中就要像美国输送物资。

当然各国原则上也可以将手中的货币换成黄金,不过在各国普遍承认美元的前提下,换成黄金说不定还会赔钱,因此美元就得到了美金的称誉。乔宇对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清楚了,这种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有利有弊,利就是原本国家间的贸易壁垒消失了,而弊端就是美国可以不劳而获,剥削全世界。

中国为了防备自己的劳工成果变成一堆废纸,私下里同美国还签订了一个密约,那就是中国拥有随时将美元兑换成黄金的权力,一边以一到两年为限,罗斯福仗着美国经济实力强大,认为中国想从美国弄到顺差还有困难,因此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在国际贸易的问题上中国配合了美国,让美国人能够顺顺利利掌握全球金融霸权,罗斯福也要投桃报李,另外罗斯福也希望让中国承担一部分牺牲,因此罗斯福正式向中国提出要求,让中国派遣一部分精锐兵力参加诺曼底登陆,同时美国还同意给予中国分区占领德国饿权力。

乔宇当即同意了,并且从登陆日本的部队之中抽出五个师的精锐力量,组成中国远征军,随即开赴英伦三岛,接受适应性训练,诺曼底登陆的大幕也终于拉开。

PS:这本书到了最后的一部分了,马上收尾。新书也酝酿差不多了,真心感谢大家对这本漏洞百出的书的支持,小的再三拜谢,大家赏点订阅啥的,咱们快快乐乐的开新故事。

第六百三十四章喷气时代

()中国在西欧并非没有力量,平远号和安远号两艘航母组成的战斗群一直停留在英国,帮助过英国守卫海疆,保护航道,另外中国还派遣了一批反潜舰只,再加上在开战之初中国就援助给英国的一部分飞行员,中国在英伦三岛有着相当的兵力。

如果这些海军陆战队再赶到之后,中国海陆空三军就都云集到了英国,并且将在反攻欧洲大陆的战斗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随同这股力量的还有一只庞大的专家学者,他们的使命就是追讨失去的文物。

自从鸦片战争一来,西方列强频频侵略中国,掠夺了数量惊人的文物,这些东西都是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怎么能长久蒙尘,落到这些西夷的手中,现在有了机会,乔宇自然要全面清理。

有些人也认为文物不能吃,不能喝,保存起来还特别困难,在国家还不富裕的时候,根本没有必要都弄回来。其实这些人根本不懂文物代表的真正价值,在这个世界上的主要强国之中都有自己的荣耀。。。

比如俄国人的禁脔就是领土,而美国人则是经济实力,到了后世则发展成了军事力量的强大和超然,日本人也笃信他们精湛的技术,就连韩国人都开始创造历史,来找一些虚妄的自尊。

相对于这些国家,中国传承五千年,没有断绝的历史就是所有中国人的自豪所在,也是民族感情的最终归属。而这些文物就承载着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看到这些东西,中国人就仿佛是在和几千年的前人对话,其中带来的民族的自豪是难以言说的。

至于后世经常出现一些丑类拼命诋毁中国历代英雄,又将一些祸国殃民的东西推上了神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把中国人的历史搞乱,把中国人的信仰搞乱,真不知道这些人拿的是美分,还是日元!

正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乔宇派遣了上百位学者,携带着超过两吨重的文字资料,电影胶片来到了英伦,要做的就是讨要中国失去的东西。

看到中国如此兴师动众。丘吉尔的脸色也发黑了,拥有中国文物最多的就是英国,现在要让英国将吃进去的东西都吐出来,那实在是太困难了。上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就弄回去了一批,现在又摆出这个姿态,让丘吉尔忍不住破口大骂,说中国是在趁火打劫。

而就在老丘愤怒异常的时候,苏联的斯大林却发表了声明,表示要将沙俄从中国掠夺的文物全部归还。他说这是帝国主义时代的罪行。苏联是一个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国家,绝对不会以这些殖民时代的奢华的破烂为荣。因此苏联决定将所有博物馆之中藏有的非法掠夺文物全部交还中国。

苏联的表态义正词严,掷地有声,而且马上就开始了行动,他们主动邀请中国专家前去清理。苏联当然不是良心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斯大林吞下了土耳其和希腊之后,将苏联的势力终于伸向了地中海,这是从彼得大帝时代起,就一直梦想的一个不冻港。

能够占领这里,就标志着斯大林已经可以和彼得沙皇向媲美了,虽然在他的手上失去了远东的出海口,但是土耳其的价值远比海森崴要值钱。而且按照目前的态势,苏联至少能和欧美各国平分欧洲。

苏联虽然承受了巨大的战争损失,但是这场战争也彻底将苏联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斯大林正享受着无与伦比的荣耀。当然斯大林也十分清楚,苏联大肆在欧洲扩张,就必须要面对美英的强力反弹,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得罪中国,那样苏联只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而且乔宇还向斯大林吐露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报,那就是核武器的问题,乔宇只是告诉中国即将研制成功一种跨时代的武器,足以将任何对手轻易击败。斯大林很清楚这一定是核武器,也只有这种还只存在于理论之上的武器才有这种可怕的威力,这让斯大林不得不投桃送李,老老实实将所有文物都交出去。

其实核武器对于斯大林来说并不陌生,苏联的科学家也进行过这方面的前期研究,而且苏联还通过强大的情报系统得知美国也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只是具体到了哪一步,斯大林并不清楚,也不清楚这个工程究竟能不能成功。

不过苏联虽然清楚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但是却对中国的核武计划一无所知,甚至都不知道中国进展到了什么程度,这样斯大林感到了由衷的恐惧,历来都是越神秘的东西就越可怕。

乔宇向斯大林吐露核武器的问题,显然不是想要换回点文物那么简单,他很清楚大国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其中核武器维持的恐怖平衡也十分重要。

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已经开始,乔宇也没有能力阻止美国拥有核武器,而且短时间之内中国也不可能获得足够灭亡其他国家的核武器,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让苏联也尽快拥有核武器,从而实现三国之间的平衡,共同维护世界的安定。

另外从心底讲,乔宇也不愿意滥用核武器,核武器带来的大量放射性物质有巨大的危害,不只被攻击国会遭到损失,放射性物质还会通过大气和水的循环影响整个世界。

辐射还会带来基因突变,搞不好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威胁,那时候就真的得不偿失了,大家都有了核武器,其实也等于大家都没有。各大国之间的斗争就能够处于可控的状态,这对于中国的长远利益也是好事情。

丘吉尔当然不清楚中苏背后的交易,他只知道现在苏联的行动将英国至于了十分不利的地位,苏联主动归还了文物,那么英国又该如何呢,要知道从开战以来,中国是最终援助英国的国家,而且现在中国海陆空三军还在协助英国作战,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

如果英国不好好表现,一旦出现什么不可控制的状况,那么英国就处境尴尬了。而且就在斯大林表态之后,罗斯福也宣布了类似计划,美国也将向中国归还文物。

美国能做出这个决定,原因也十分简单,那就是美国着眼于世界霸权,美苏两国争夺欧洲的行动已经展开,美国在这个时候,实在是没有必要再和中国发生冲突,能把中国拉过来是最好的选择,因此罗斯福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只是如此一来就把丘吉尔至于最不利的地位,美苏都同意了,英国还有什么了不起的呢!最后万般无奈,丘吉尔只好点头同意,同时四大强国又发表了共同声明,在反攻欧洲之后,散落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地的中国文物也要归还中国。

对这个决定最不满的就是zìyóu法国的戴高乐,在没有知会法国人的时候,四强就单方面决定了此事,戴高乐只觉得一股巨大的耻辱充斥胸膛,他愤怒的要死,不过却没有太多别的办法,这就是亡国的待遇。

文物问题还只是大国之间的一个插曲,最主要的精力还要放在反攻欧洲大陆上面,随着中**队的到位,超过三百万的大军云集英伦,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反攻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

美英在此之前还制定了庞大的卫士计划,目的就是将希特勒的目光吸引到加莱方向,然后盟军出其不意从诺曼底登陆,保证行动的成功。

等到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战斗正式打响,盟军铺天盖地的战斗机向着欧洲大陆方向杀了过去,无数的炸弹被倾泻到德军的阵地之上,掀起一阵阵的金属狂澜,无数的德国工事被摧毁,机场,公路,指挥所全都都在盟军的打击范围之中,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当然德国也是毫无还手之力,希特勒还有一个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