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军阀-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皙子有何教我啊?”

“大总统,西南局势十分微妙,我还拿捏不准,但是还请项城不要轻视了乔宇,要是打压蔡锷过度,让乔宇窜了起来,就不妙了,以我看来乔宇的威胁更大。”

杨士琦微微笑道:“皙子多虑了吧,乔宇长于内政,精于谋算,但是你别忘了他只是一方诸侯而已,要是比拼政治手段宫保占据了中央大义名分,完全可以一点一点的消除他的影响,反倒是蔡锷要不加以限制,凭借滇军的强大加上地理优势随时能够叛乱中央啊。”

袁世凯也是微微颔首,看来他也是很赞同这种观点,老袁宦海沉浮多少年,比起乔宇一个毛孩子可老辣多了,还能够怕他么,杨度心中却有一丝不安,他去过四川,对于乔宇这个年轻人杨度一直看不透深浅,在心中一惊将他列为第一号的威胁,不过仅凭着直觉是无法说服老袁的。

“皙子,你的担心也有道理,川边似乎还不平静吧,把这里完全交给乔宇,用这个拴住他的手脚,无论好坏,都有办法处理他!”

老袁这句话一出口两大谋士立即清楚了老袁的谋算,这第一个大棒还是要打在蔡锷身上,而川边问题就是给乔宇挖下的大坑,做好了高升,将他调离四川老巢,做不好就地贬职,拿下川督位置,怎么样老袁斗不吃亏,两位谋士也深感老袁算计无双。

很快关于西南的冲突老袁给出了处理意见,先是严厉斥责了乔宇和蔡锷私自开战的行为,然后任命唐继尧为贵州都督,尽快恢复贵州秩序,同时任命张百麟为黔西镇守使,负责黔西北治安,杨荩诚则被老袁调到了北京任职,滇军尽快撤出四川,结束战争状态。

老袁的通电一出,乔宇,蔡锷,唐继尧等人纷纷通电表示服从,川滇的战事彻底结束,不过贵州却是分裂开来,大约四分之三的地盘归了唐继尧统辖,张百麟只占据了四分之一,还要仰仗着川军的支持才能够维持局面。

在外人看来此次西南大战云南方面占了大便宜,过于又扩充了一个省份的势力,将贵州纳入控制之中,不过乔宇知道自己开战之前的打算基本达到了,六盘水地区已经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且越发强大的滇系恐怕会受到老袁的重点照顾吧。

袁世凯轻松结束西南大战,某种程度上也是向天下诸侯示威,老袁威服天下,号令群雄,对于这种效果老袁也是十分满意,他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到组织内阁之上,唐绍仪被老袁任命为内阁总理。

其实老袁是有意让陶成章就任总理的,不过陶成章拒绝了,他虽然支持老袁统一军政,但是老袁是什么人物,陶成章也十分清楚,自己要是这样入阁只怕会一直被老袁挟制,因此陶成章全力筹备统一党的建设,准备在议会选举之中一举获胜,到那时他就能够顺理成章的成为总理,而且有了议会作为后盾,也能够理直气壮的制衡老袁。

陶成章毕竟和袁世凯还是两路人,老袁没有办法只好任命了唐绍仪,由他来组阁,乔宇结束川滇之战以后,一面全力恢复叙府已经川南等深受战祸之地,一面加强对张百麟的支持,让他能够在黔西立足。

处理这些事情之后乔宇就回到了成都,另外一件大事也到了不得不处理的阶段了,就是川汉铁路的问题,乔宇将蒲殿俊,罗纶等人抓捕已经足足有三个月了,四川的报纸也不时传出川汉铁路的消息,其实这也是乔宇故意的,他也担心川汉铁路公司问题会影响到民心士气,就缓缓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免得老百姓一下子接受不了,不过现在满清已经彻底完蛋,是该给老百姓一个交代了。

乔宇回到成都之后立即公开开庭审讯蒲殿俊等主要股东,将他们贪污挪用川汉铁路公司股金的事情公之于众,大量详实的证据无可辩驳的将蒲殿俊等人打入深渊之中,万劫不复,而川汉铁路公司还有四百万的亏空难以弥补,乔宇宣布由政府承担,同时由四川投资银行出面重新建立四川铁路公司,负责川汉铁路的筹资建设工作!

第一百三十八章赵尔丰的锦囊妙计

大批的川民都有川汉铁路公司的股票,大家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心血化为乌有,因此才会爆发保路运动,可是自从乔宇主政四川以来,川民切实的感受到了生活的巨大变化,现在乔宇在四川民众之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乔宇威望提升,直接带动了四川政府的信用提升,这种信用的提升带来的就是原本因为无法兑换成银子的股票一下子就变成了香饽饽,有四川政府和四川投资银行双重保险,这些股票顿时有了价值,而且詹天佑亲自主持的川汉路修建工作也全面展开,民众也知道成渝铁路很快就要开始破土动工。

这些利好消息传来,让老百姓手中的川汉铁路公司股票价值飞涨,按照乔宇的政策,民众可以选择向政府兑换股金,或是换成等价的新的四川铁路公司的股票,起初还有一些人换成了真金白银,不过很快大家就都清醒过来,纷纷换成新公司的股票,甚至不少大商人还要高价收购这些股票。

四川民众的利益算是保住了,而且有些人还因此小赚了一笔,四川社会之中一个巨大的隐患被彻底解决,按照原本的历史之中在民国成立之后,川汉铁路依旧按照满清的方案收归北洋政府所有,而北洋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北方,这条铁路一直无法修建,成了川民心中的百年伤口,如今乔宇靠着自己的力量完全解决,同时四川铁路公司开始大范围的募股,川汉铁路终于有了希望,四川经济也有了腾飞的保证。

成都到重庆这一段多是平原地带,修建铁路比较容易,詹天佑带着几位工程师还有乔宇从美国聘请的工程师组成了考察队,很快将铁路线路最终敲定,紧接着移民工作就开始了,老百姓虽然安土重迁,但是进过保路运动之后,大家都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为了自己在修铁路,因此四川民众很是支持,主动搬迁,有些地区已经开始修建路基。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交通问题一直纠缠着四川人,虽有丰饶的成都平原,但是丰富的物产却不能够很好的运出去,四川民众心头的压抑渴求之情难以言说,所进过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屯都有大量民众义务劳动,参与到了修建工作之中,有了民众的理解支持,詹天佑信心更加充足,不远的将来一条交通大动脉就要出现在成都平原之上。

“老大人,要我说您老就在四川住着吧,我好孝敬您老!”乔贞得到蒲殿俊被判处无期徒刑之后,就来向赵尔丰通报,顺便看看这位老大人,此时的赵尔丰比去年更加的衰老,头发全部变成银白,脸上爬满了老年斑,背也驼了,不过精气神还很不错。

“致卿,我自己有家,也有儿女,住在四川像什么话,你这份心意我记住了,咱们曾经是上下级,这往后就是忘年交,你有血性,识忠义,比你那个三弟强多了!”

乔贞一听老赵这么说老三,也是一阵挠头,老赵一直把乔宇当成乱臣贼子。

“致卿,成都血案还在耳边,我这么离开四川,就是有些对不起那些死者啊!”

“老大人,您放心吧,成都血案您老不过是奉命而行,那些百姓的都是满清的债,现在满清亡国了,一切就过去吧!”

赵尔丰微微长叹一声:“老夫从今之后一心吃斋念佛,在我佛之前为枉死者祈福吧,愿他们来生能够生在太平盛世之中,不再禁受这改朝换代之苦!”

乔贞扶着赵尔丰在花园之中缓缓而行,就在此时家人前来禀报,说乔宇前来求见,赵尔丰看了一眼乔贞,“你家老三来了,你替我把他请进来吧,我在凉亭等着他!”

随着蒲殿俊等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保路运动的问题也就画上了一个句号,对于各方都有了交代,乔宇也知道赵尔丰也到了离开四川的时候了,对于这位老人家乔宇还是心中十分钦佩的,因此也前来见上一面。

“老先生,身体可好?”

“我老头子死了和活着没什么区别了,大清亡了国,我是亡国之臣,我这一把老骨头不能够以身殉国已经是最大的罪过了!”

乔宇心说这位老先生倒真是愚忠愚孝,“老大人,你看这民国初建,万象更新,这天下不比满清的时候好多了么?”

赵尔丰拿起盖碗拼了一口香茶,冲乔宇一阵冷笑:“小子,你当老头子这双眼睛真的瞎了么,这天下的确是变了,不过可是说不上好来,你说四川变好了,老头子信,别的地方就未必了,你裁减了厘金,改革了盐政,四川老百姓算是能够有条活路了,可是其他地方呢,凭空多出几十万的军队,这都要老百姓供养吧,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厘金关卡也越来愈多,说实话老百姓的生活不见得会比大清好吧!”

乔宇顿时也没有了话说,老赵说的就是现实情况,尤其是民军四起的南方各省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了,而且他也知道老百姓还有更大的苦难在等着他们呢,不过在这位大清遗老面前可不能承认。

“不乱不治,大乱大治,自古以来改朝换代总要经历一些阵痛的!”

赵尔丰微微摇了摇头,“小子,当年李鸿章说现在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看这句话现在依旧有道理,可是我那个老亲家有这个本事驾驭天下大局么?李鸿章是个裱糊匠,他也就是老马破车勉强维持吧,想要革新天下他还不行啊。”

这赵尔丰和袁世凯还是儿女亲家,故此老赵才这么称呼袁世凯,其实晚清的很过官僚就靠着各种各样的关系结成了一张巨大无比的网,老袁本身就是这张大网之中的一员,因此北洋很大程度上承袭了满清的官场陋习,老袁和老赵都身在网中,在原本的历史之中袁世凯将尹昌衡调到北京,差点杀头,就是要为赵尔丰报仇。

老赵身处这张大网之中,对于事情看得也分外通透,而世事的发展也确实如同老赵的判断一样,乔宇也不好继续辩驳,只好笑着说道:“老先生,晚辈准备在川边为您老树立一块石碑,纪念您老的功绩!”

赵尔丰寿眉一挑,紧接着将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般,“燕然勒功那是古之名将所为,老夫不配,再者老夫是忠于大清的,也是为了大清戍边,分内职责,你给我树碑立传,就不怕民国的这些人物会不满么?”

“老先生,不过您是怎么想的,藏地能够保全,您老功不可没,此功劳乃是对于国家,对于民族而言的,乃是千秋不朽,哪怕是千百年之后其余人都会被历史遗忘,您老依旧名标青史!”

老赵第二次听乔宇如此说话,显然是听到了心中,不过老人又摇了摇头:“还是那句话我不配,我要是能树碑立传,四川的老百姓会唾弃的,不过老夫一生似乎就是在川边做对了,小子既然你这么看重川边,老夫这里有三条计策可以平定川边,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听?”

第一百三十九章冯如来了

“您老的金玉良言晚辈自当洗耳恭听!”

“图谋藏地的主要就是英国人,为了能够霸占这块地方英国人用尽了心思,以往藏地的居民都用川地产的茶叶,可是英国人发现之后就在印度山地广泛种植茶叶,如今xīzàng多半已经喝印度的茶叶了!见一斑而窥全貌,英国人经营日久,中国又国力贫弱,想要保住藏地并不容易!”

赵尔丰久在川边,说起话来还是直指核心,解决xīzàng问题的关键就是排除英国的势力干扰,但是如今的英国人还是世界第一大强国,殖民地遍布世界,不是轻易能够得罪的!如何处理川边问题就极为考验人的指挥,乔宇现在十分期待老赵能够给自己什么好主意。

“老夫多年思量,不过就是上中下三策,下策是拉拢亲近中央的贵族喇嘛,加强贸易,渐渐将英国人的势力顶回去,如此川边自然安稳,不过这样速度最慢,而且不能够严密掌控,早晚还是麻烦。

中策就是派出大兵强行驱逐英国势力,让藏地感受到中央的强势,然后彻底改土归流,中央直接派遣官员管理,不过这样做就要和英国人直接碰撞,而且藏地处在雪域高原,补给最是困难,而且还有高原反应,要想派出一支可战之军,需要耗费的财力绝对惊人,而且稍有失误就会弄巧成拙,也容易激起当地的贵族的反对。”

“老先生说的是,我原本打算也是中策和下策一起使用,有机会就用强力,要是没机会就来水磨工夫,总之不能让藏地独立,但不知老先生的上策是什么啊?”

赵尔丰微微一笑,从嘴角之中蹦出了两个字:“废奴!”

乔宇的心中顿时一震,老赵的眼光绝对毒辣,现在藏地还处在农奴制之中,有上百万的农奴正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只要废奴就能够将这部分人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等于凭空多出百万民兵,藏地的叛乱迎刃而解,就算还有一些上层不知好歹,那也是螳臂当车,蚍蜉撼树,不过是跳梁小丑,而藏地却彻底消除了分离的风险。

这一点已经被后世的历史所证明,老赵能在这个时候看到这一步,这眼光见识确实非凡。

“老先生所言在理,只是废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等于是和全体藏地贵族喇嘛作对,砸破了他们的饭碗,是要拼命的!”

赵尔丰微然一笑,“说的不错,但是虽然得罪了一小撮人,但是上百万农奴都会站在你这一边,有了这些人的支持,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老先生高见,晚辈受教了!”

“哎,不过是说着容易,想要废奴,就要和千百年的传统作对,必须要有强大的执行能力才行,大清就是做不到这一点,不过我希望你小子能够做到,老夫半生的荣辱都在这雪域之上了,替天下人守好她!”

“老人家,我记住您的教诲了!”

乔宇辞别了赵尔丰,这位老人无声无息的离开了成都,直接回到老家,每日里青灯古佛,甘老泉林。

不管怎么说还是保住了赵尔丰的性命,乔宇心中也是了却了一桩心事,就在此时唐逸升传来了好消息,冯如已经坐船赶到了四川,正要拜访乔宇。

对于这位中国飞机设计师,乔宇心中还是存在着崇敬的,政治人物都免不了有腹黑的一面,而这些搞技术的相对纯粹的多,而且冯如英年早逝更是让人唏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