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10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在巴黎的活动一样,在柏林期间,随同裴承毅到访的共和国商贸代表团与众多德国企业签署了商业合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肯定是吉祥汽车公司与德国联合汽车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德国联合汽车集团是由梅塞得斯·戴姆勒公司、大众公司、BMW等数家德国汽车公司合并而来,为欧洲联合汽车集团下独立运作的子公司,也是德国唯一的汽车产业集团。吉祥汽车公司就不用多说了,在2050年之前就超越上海汽车公司,成为共和国头号汽车生产企业。两家公司并没像上飞与空客那样,在欧洲合资建厂,毕竟欧洲汽车厂的产能早就超过了销量,处于严重过剩状态,再建新厂的意义并不大。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吉祥汽车公司将以“技术换渠道”的方式,获得德国联合汽车集团旗下的营销渠道,而德国联合汽车集团得到的则是即将大规模投入使用的新式复合蓄电池的生产技术。因为涉及共和国的技术出口管制协议,所以德国企业只能获得组装技术,作为核心的16级复合蓄电池则由共和国企业提供成品。当然,德国联合汽车集团最需要的还不是车用复合蓄电池,而是磁悬浮推进技术。

因为德国是欧洲汽车产业的大本营,法国的PAC集团即拥有雷诺、雪铁龙与标志等汽车公司的法国汽车工业集团早已败下阵来,所以德国联合汽车集团此举,等同于向共和国企业打开了进入欧洲市场的大门。

结果可想而知,英国等国新闻媒体的口诛笔伐肯定不会迟到。

问题是,最让欧洲新闻媒体不解的是,裴承毅再次悄无声息的结束了对德国的访问。

9月24日,在意大利当局的安排下,裴承毅与数位随访官员搭乘由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设计生产的AC2050型高速商务专机从柏林出发,飞赴罗马。

这次,意大利总理没有遮遮掩掩,借出席欧盟首脑会晤顺道回国的名义,亲自去柏林迎接裴承毅,并且与裴承毅搭乘同一架飞机返回罗马。为了避免引起国人反感,意大利当局在公布此消息的时候宣称,这么做,是为了让共和国国家元首相信意大利制造的商务飞机的安全性。

也许有人会问,裴承毅放在好端端的元首专机不坐,坐安全性不高的商务飞机干嘛?

原因很简单,共和国的中航集团早就以认购的方式成为阿古斯塔公司的最大股东,并且以此打入欧洲商务飞机市场,向欧洲企业与富豪推销高性能商务飞机,而AC2050就是专门针对欧洲市场开发的一种高性能商务飞机,也是在欧洲市场上卖的最贵的商务飞机,如果能够得到共和国元首的信任,自然能够得到欧洲富豪的信任。换句话说,裴承毅是在为中航集团推销产品。当然,外界并不知道,送裴承毅去罗马的那架AC2050是由中航集团在国内工厂专门生产的,而不是在意大利生产的。可以说,除了外表之外,其他地方与量产型都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原因很简单,针对欧洲市场的AC2050做了很多简化,甚至连基本平台都沿用了前一代产品,而不是最新开发的。这也无可厚非,先卖落后产品,几年之后再以升级换代的名义推行最新产品,才能赚到最多的利润。事实上,50年前,欧洲的汽车公司,特别是最先进入共和国的大众公司何尝又不是这么做的呢?用中航集团董事长的话来说,要怪也只能怪欧洲的航空制造企业,如果能够生产出比AC2050(欧版)更加先进、更加出色的商务飞机,中航集团也不可能以次充好。

当然,卖几架商务飞机算不上什么大事。

直到这个时候,那些想方设法想挖出点新闻的记者才意识到,裴承毅在正式访问行程之外与受访国领导人进行了会晤,并且达成了秘密协议,因此正式访问活动与正式会晤不会有多少有价值的新闻。

问题是,商务飞机就那么几个坐位,而且就算有多余的位置,也轮不到新闻记者。

可以说,在裴承毅前往罗马的时候,那些追了他好几天的记者都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受此影响,9月24日这天,很多新闻媒体都对共和国当局的某些私下行为表示了愤慨与不满,并且在报道中反复声明,只有光明正大的交往,才能使欧洲民众认同与接受共和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任何灰色交易都会使共和国的形象受到影响,从而对共和国与欧洲的关系产生影响。

因为料到裴承毅在到达罗马前就与意大利总理谈了大事,所以那些从巴黎追到柏林的记者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租用高速商务飞机,一路追到罗马,半数以上的记者都取消了罗马之行,甚至退掉了预订好的航班机票。

当然,这些记者并没料到,罗马之行,将是裴承毅访欧的第二个高潮。

第23章 安全事务合作条约

2057年9月26日,对干刚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炎热夏季的罗马市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舒心惬意的日子,为了照顾去梵蒂冈拜会教皇的共和国国家元首,意大利当局耗费上千万欧元,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夜间搞了次人工降雨作业,将罗马的气温降低了好几度,使罗马市民提前享受到了难得的秋爽天气。

对教皇保罗十七世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他即将接待的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访问梵蒂冈的共和国领导人。虽然共和国不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共和国当局仍然没有向梵蒂冈敞开国门,但是作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共和国对梵蒂冈的认可,已经是个了不起的进步了。

保罗十七世没打算去东方传教,也没有打算让共和国的近千万天主教徒听从梵蒂冈的号令,他只希望通过这次世俗交往,让梵蒂冈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多一个支承点,平安度过大争之世,在下一个盛世中,仍然是天主教徒心目中的教皇之城。

当然,他更加希望,当和平再次降临时,天主教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宗教。

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如果保罗十七世认为共和国元首能使梵蒂冈棚壁生辉,那他注定要失望。

在大约3个小时的访问中,裴承毅只与保罗十七世打了个照面,随后就在教廷人员的陪同下,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了圣彼得大教堂、圣天使城堡、埃塞俄比亚学院、教皇科学院与美术馆,然后就离开了梵蒂冈,跟随等在教皇城外面的意大利官员去了意大利总理府,参加由意大利总理为他举行的盛大午宴。

将宴席安排在午间,也是在照顾裴承毅。

据传闻,在制定裂承毅访问罗马的行程安排时,意大利当局从驻华使领馆召回了数名在华工作10年以上的外交人员,详细了解了共和国的民俗风情,并且据此精心编排共和国元首的访问活动。将宴席安排在午间,就是因为在共和国的风俗中,遇到重大事情,宴请亲朋好友,一般都安排在中午,而不是晚上。

意大利当局处处照顾裴承毅,已经远远超过了外交礼节的范畴。

这种态度,说得好听一点,是高度重视与华关系,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卑躬屈膝。

如同中航集团通过收购阿古斯塔公司以超高价格在欧洲销售落后的商务飞机一样,意大利当局近乎奴颜索欢的态度,主要得从自身寻找原因。之前提到过,在欧盟“三架马车”中,意大利的实力最差,几乎就是用来充数的。准确的说,是法国与德国的两足关系,不足以在两个大陆强国中形成平衡,法国畏惧德国的综合国力、德国忌惮法国的战略实力,而意大利起到的作用就是粘合法国与德国,形成三足鼎立的稳定局面,消除欧洲大陆强国之间的矛盾。

当然,要想当好粘合剂,肯定需要足够的实力。

不管怎么说,胶水就是胶水,而不是清水。

单就实力而论,意大利在欧洲肯定能进前五。经济方面,早在21世纪初,意大利就超过英国,入围欧盟三甲,而且从未被超越过,到2056年仍然是欧盟第三。政治方面,凭借南望北非、北抵阿尔卑斯山、东眺巴尔干半岛、西指直布罗陀的地中海最佳战略位置,至少在南欧与环地中海地区,意大利拥有非常高的声望。军事方面,凭借仅次于英法的海军、稍差于德法的陆军、超过西班牙的空军、以及略见端倪的天军,意大利在欧盟一直处于坐四望三的位置。人口方面,凭借8200万的总量,意大利早已超过法国与英国,在欧盟中仅仅排在德国身后。就综合国力而言,意大利肯定排在法德英之后,西班牙之前,为欧盟中的第四号强国。

问题是,这个第四与前三有本质区别。

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欧洲列强中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只有英国、法国与德国。昔日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在工业化革命浪潮后沉沦,威尼斯这样的国家甚至成为了历史。虽然在更加久远的历史中,亚平宁半岛上的罗马人创造了人类史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但是近现代的意大利与历史上的罗马帝国几乎没有任何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意大利的统一过程过于平顺,远没有北面的德国那么艰难,意大利的现代化也过于简单,远没有邻近的法国那么壮烈。总而言之,意大利从来就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即便在经济实力超过英国之后,仍然被看成是一个以旅游、时装、跑车闻名的国度,而不是一个由军舰、战机、坦克标榜的强国。正是如此,在近现代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扮演的都是可有可无的次要角色。

归根结底,缺乏实力,自然没有话语权。

众所周知,在10年代末爆发的全球性大萧条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也改变了欧盟的政治倾向,更改变了欧盟的内部结构。单纯从国家利益而言,在欧盟的众多成员国中,只有两个国家从中获益,一是趁机扩大了政治影响力的法国,二是增强了经济发言权的德国,其余国家均是大萧条的纯受害国,意大利也不例外。拿数据来说,2018年,意大利在欧盟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为13。2%,排在前面的德国与法国分别是21。7%与17。4%,到2024年,大萧条的影响最严重时,意大利的比重降到11。4%,德国与法国分别为24。8%与18。3%,到2037年,即大萧条结束的时候,意大利的比重为11。7%、德国与法国分别为26。4%与18。1%。由此可见,如果单纯按照比例计算,意大利一直在走下坡路,而且与德国的差距由大萧条之前的39。2%扩大到了55。7%,相当于以德国为基础的话,意大利的经济下滑了近20%,即便除以两国的人口数量,意大利的人均国民产值也仅有德国的六成左右。即便到2055年,意大利的人均国民产值也只有德国的七成左右。可以说,如果不是人口众多(到2055年,意大利的人口数量为8200万,仅次于有9400万人的德国,超过有7000万人的英国、6800万的法国与6400万的西班牙,为欧盟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意大利早就被英国反超,被挤出欧盟三强了。

更加重要的是,意大利的经济“成就”还主要依靠外来资本。

因为意大利是全球第一大奢侈品出口国(在2017年超过德国),而大萧条期间,奢侈品市场萎缩八成以上,所以意大利经济几乎遭受灭顶之灾,比如在经济危机最严峻的2024年,闻名遐迩的米兰时装周就因为参展商不足而被迫取消。与急剧萎缩的全球奢侈品市场相比,虽然共和国的奢侈品市场也大幅度萎缩,但是收缩幅度小得多,仅有四成左右。因此相对而言,共和国不但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还是大萧条期间少数几个保持了相对增长的奢侈品消费国之一。毋庸置疑,共和国的市场对意大利的众多企业有着非同凡响的重大意义。拿名贵服饰来说,在2024年的时候,共和国就取代美国,成为意大利主要服装品牌的最大消费市场,到2035年的时候,更是占到了意大利服装品牌出口市场的八成左右,养活了上百家意大利企业,以及数万名从业工人。

在这个大背景下,意大利与共和国的关系自然非同一般。

早在2025年,意大利就利用欧盟进出口管制条例中的漏洞,率先与共和国签署了一份意义重大的双边贸易协议。正是依靠这份协议,共和国的中航集团才趁此机会收购了意大利的阿古斯塔公司,并且使这家即将倒闭的百年老字号企业萌发新生,在短短数年之内就成长为欧洲最大的商务航空设备制造企业,并且使意大利成为欧洲的航空强国。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20世纪与21世纪初以生产奢华跑车闻名全球的法拉利公司就在2027年与共和国的上海汽车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获得了最顶级的车用复合蓄电池,保住了全球头号跑车生产企业的桂冠,不然“法拉利”这个品牌,很有可能像德国的保时捷与美国的野马等众多跑车品牌一样,在大萧条中永远成为历史。

实事求是的讲,如果没有来自共和再的资本,意大利早就倒下了。

问题是,共和国的资本家不是慈善家,更不是专门到国外行善的国际慈善家。

在帮助意大利当局度过难关、拯救意大利企业、为意大利人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共和国的众多企业也获得了进军欧盟市场的机会。虽然与整个欧盟市场相比,意大利的国内市场算不了什么,但是已经在南亚、东南亚与东北亚小试身手的共和国企业获得了丰富的国际扩张经验,清楚固本的重要性。正是如此,在进军欧盟的时候,绝大部分共和国企业都首先扩大在意大利的占有率,并且借助意大利当局的众多优惠政策,形成一定的规模、树立起良好的口碑之后,再向其他欧盟国家拓展市场。根据意大利当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早在2055年之前,共和国企业在意大利32个主要行业中的平均占有率超过了35%,在其中11个行业中的占有率更是高达50%。

密切的贸易往来,自然而然的将两国经济、甚至政治联系在了一起。

根据意大利当局在2056年初公布的相关数据,2055年,意大利仍然是欧盟区内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对外出口国,而最大的出口对象就是共和国。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仍然是欧盟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人民币与人民币资产占的比重高达60%。

总而言之,除了希腊、罗马尼亚等几个东南欧地区的“穷国”之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