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多三国事件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多三国事件薄-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明在怪叔叔说到“字”的时候,把耳朵捂了起来,然后在心里默数到五,觉得还不太保险,又数到七,才放开耳朵。
  “小明。”
  “不要说小名,我问你大名叫什么,推荐人是谁啊?”
  又数到七下,看见怪叔叔闭了嘴巴,小明放开耳朵,怪叔叔嘴一张:“啊……”
  竟然被算计了。
  “跟你说我不是来考试的,我是来找人的。不和你说了,我自己进去。”小明头也不回,就往窄道里跑了进去。
  怪叔叔冲着小明的背影“嘿嘿”笑了几声,提笔在考试名册上,蒋干的名字后面增加了一个名字——“小明”。望了一眼桌上计时漏壶的刻度,又在名字后面写上进入的时间:辰时六刻。
  “太史慈小朋友,那你就再等一刻吧,不要心急啊。”怪叔叔对太史慈说。
  小明跑了没几步,就见到前面分成两条路,在岔道口竖了块牌子,上面写着:为了人类的正义,你知道该往哪边走。
  小明心里一阵郁闷,往哪边走和人类的正义又有什么关系?这学堂还不是一般的奇怪,前面有个招生的怪叔叔,里面还有这样的怪路牌。
  人类的正义,人类的正义?小明心里一股气涌上来,狠狠朝路牌呸了一口。细细看去,那路牌正中湿湿的,看来之前已经被好几个人吐了许多口水在上面。
  往左边还是往右边?左还是右?心里反复念叨了几遍,小明忽然想到,自古以来,左与右之间,向来右为正,左为副,右为上,左为下。难道说,所谓“人类的正义”,就是向右走?
  想到这里,小明抬脚就顺着右边的岔路向前走去。
  顺着右边的路,拐过一个弯,不远处又是一个岔道,一个干干瘦瘦的童子正站在那里,盯着面前的路牌发呆。
  走到近前,那路牌上赫然写着:“为了祖国的花朵,你知道该往哪边走。”
  那小童显然就是前一位考生,此时正对着“祖国的花朵”苦思冥想。
  小明终于明白,原来他已经在烧饼学堂的考试之中,这考试大概就是看你能在多久时间通过这迷宫一般的岔道,到达终点。
  见鬼,这样下去,前面不知还有多少莫名其妙路牌,一个学堂的人口竟然是迷宫,还真不是普通的奇怪,这已经是变态了。
  不对,照这学堂的变态程度,这场考试一定不只是看通过时间长短那么简单,这迷宫不可能真的大到让人走不出去的程度,跑得快的家伙随便乱闯,极有可能比那些苦苦思考的学童早到终点。
  这样说来,如果走错了,大概……不对,是一定会有可怕的陷阱等着。
  小明心里一阵后怕,还好第一个岔路走对了,否则一身三脚猫功夫的他,现在不知怎么样了。
  没办法,小明只好和身边那个苦思冥想的学童一样,开始郑重地考虑,为了祖国的花朵,他究竟是要走左边,还是走右边。
  刚才的关键在“正”字上,这次的关键在哪里。小明把“祖国的花朵”这五个字来回想了好多遍,终究遗憾地发现,这次没有一个字能和方位扯上关系。
  风中隐约传来哭声,旁边的学童抖了一下,一定是哪个走错路的学童掉进了陷阱。不过小明心里却反而稍安,还能出声,说明这陷阱没恶毒到要人命的程度。


第8章 诸葛亮,字孔明(2)
  五个字单独拆开不行,连起来呢?“国花?朵祖?”小明试了数次组合,然后又把主意打到了前一块路牌上。
  先是人类的正义,再是祖国的花朵。见鬼,这都是外面那块上对烧饼学堂的形容词,难不成接下去还有二十几个岔道不成,看来今天的中饭是吃不成了。
  不行,先回客栈取几个烧饼再说。做了决定,小明回头就走。
  再次回到怪叔叔处,小明一边暗暗诅咒一边狠狠地朝木牌盯了一眼,方转过身去,却又立刻转了回来。
  怪叔叔咳嗽了几声,对旁边的太史慈等几个学童说:“你们先到外面去,等我叫你们再回来。”几个学童应声走出窄道,小明心中暗喜,知道自己已经发现了通过迷宫的秘密。
  凑到木牌的前面,刚才那一眼果然没看错,在“祖国的花朵”下面,有一道细细的向左的箭头,而每个形容词下面,都有一道或向左或向右的箭头,那“人类的正义”下方,正是一道向右的箭头。如果不细看的话,决计发现不了,而这么无聊的木牌,又有几个人会细细盯着看?就算无意瞥见,只怕也多半以为是木纹吧。
  记住了所有的方位,小明再次回到迷宫。第二个岔道口,那小童犹在苦思,见到小明去而复返,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小明没有停留,直接在小童惊喜的目光中,向左边的岔路走去。
  小明知道那小童为何开颜,对他来说,自己就像一块试金石,只要小童仔细听听他的动静,就知道他有没有选对路。
  想占便宜?门儿都没有。小明本想发出一声惨叫,但本着做人要厚道的原则,他只是开始唱山歌。不过唱到一半,就忽然收声。
  如果是正确的路,为什么唱到一半就不唱,忘词了吗?如果遇上了陷阱,为什么没有惨叫声?这个问题,就留给外面的家伙思考吧。
  还考试一个公平,这不是很好吗?
  不过,如果那小子是个冲动鬼的话,只怕头也不回就往右边去了吧,那样的话,可怪不得我哦。小明得意地想着,在下一个路牌“为了百姓可以吃饱穿暖”处,转向左边。
  走过了约十三四个路牌,前面的路牌上写的是:为了拯救地狱的罪人,你知道该往哪边走。
  这地狱是什么地方?小明不太明白,尽管他算是见多识广博闻强记,这出自遥远异域宗教教义中的名词,还是不曾听闻。但这并没有关系,他记得这里该向右走。
  正要往右去,却听见身后一阵轰隆隆的响声,由远而近。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小明正惊疑不定,左侧不远处的砖墙却轰的一声破了一个洞。一个人影从洞里穿了出来,直撞在前面的墙上,那墙立刻出现了个人形的窟窿,紧接着,前面又是一声轰响,那人又冲破了一面墙。
  灰石四溅之间,小明依稀分辨出,正是那个名叫太史慈的小童。没想到这太史慈看上去斯斯文文,性子竟是这般悍勇,看这架势,他是从第一面路牌处就直闯了进来。莫非他看到正义的正字,就决定走“正”面?
  这迷宫由一道道砖墙组成,虽然每道并不厚,可这样一口气不停势如破竹连闯十几道,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厉害的内功外功,真是惊人。
  小明跑到那个窟窿前,就这么喘几口气的工夫,太史慈已经又撞破三道墙,眼看就要把这条直线通道打通。
  还没决定要不要跟着太史慈走捷径,只见太史慈撞到下一道墙的时候,虽然一样砖石四溅,传来的声响却是闷闷的,小明张大了嘴巴,看着太史慈整个人嵌在墙里,然后缓缓仰天倒下,已是晕了过去。
  再看那面挡住了太史慈的墙,外面的砖碎了以后,隐约可以看见里面黑黑的东西。
  铁板!
  那铁板纹丝不动,不知有多厚,也不知埋得有多深。
  变态的学校!变态的学校!同为爱算计的人,小明知道,这迷宫的制造者已经考虑到太史慈这类考生的出现,故意在快到最后关头,太史慈提气要一举冲破所有墙壁时设下陷阱,让他撞正铁板。
  而不知从什么地方迅速出现的泥水匠则让小明肯定了自己的看法。
  小明转头走向右边的岔道。做人要老老实实。
  走出最后的岔道,迎面就见到仰天躺在地上犹未醒来的太史慈,脸上多已撞破,鼻梁歪了,鼻血乱冒,嘴唇也破了,紧紧闭着,不知门牙还在不在。
  旁边一张桌后坐着的白胡子老头正在一边看着地上的人史慈,一边提笔写着什么。见到小明出来,点了点头,道:“你是小明吧,不错,不错,甲二。”
  “甲二?什么是甲二?”
  “甲二就是甲等二级,你可以成为我们甲等二级的学员。像他,”老头一指地上的太史慈,“就只能是甲等三级。”
  “什么,他这样也算通过,还是甲等?”小明奇怪。
  “当然。”老头微笑,“这迷宫有许多种过法,有些照着规矩来,有些不照规矩来。你觉得规矩重要吗?”
  小明摇摇头。
  “很好,果然该是甲二。如今,不照规矩要比照规矩更能适应啊。如果他能再沉稳些,就不会躺在这里,也不会只是甲三,而和你一样是甲二。”
  小明开始觉得这烧饼学堂果然很有意思。
  老头手一指,道:“你看他。”
  顺着他的手指的方向,小明望见在迷宫的入口处,一个人影正站在墙头,直接看准方向用轻功纵跃过来。


第8章 诸葛亮,字孔明(3)
  “当他把所有的规矩踩在脚下,一条捷径就产生了!”
  小明收起了嘻皮笑脸,他开始想,在这里做学生,似乎是件不错的事情。
  老头话锋一转:
  “不过,自以为已经站在了顶端的时候,很容易忘记一些东西,他觉得已经把一切踩在脚下,但其实,在他的顶上,并不是没有东西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当你跳出一个框框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在一个新的框框里面。一个框套着另一个,当然,如果你连前一个框也跳不出去,你就不会知道外面还有一个框。”
  话音刚落,那人影已经跳进到迷宫的中段,正跃在半空的时候,一棵大树的树冠里忽然弹出个大网,那人毫无悬念地被套住,手舞足蹈地跌下墙去。
  “不照规矩来,真的是很危险。”小明喃喃道。
  “那是自然,规矩外的风险要比规矩内大得多。”
  “如果他能避过那张网,也至少会是甲二吧。”
  老头摸着胡子说:“当一个人站在顶端的时候,其实还是要注意脚下的,注意脚下稳不稳,安不安全,被踩着的,常常会反抗的。”
  小明眼前立刻闪过两幅场景,一幅是那人一脚踩到纸糊的墙头,另一幅是一脚踩到一根长长的尖尖的钉子上。
  “怎么样,要不要在我们这里读书啊?”老头笑眯眯地问小明。
  “可是,我原本只是想来找这所学校的创始人。”小明把自己的初衷告诉老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块烧饼,递给小明。
  这是一块看起来很寻常很不起眼的烧饼,但小明只闻气味。眉头已经舒展开来,等到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一眨眼的工夫,烧饼已经只剩嘴边的一点碎屑,小明拉着老头的衣襟,急切地问:“是你做的吗,是你做的吗?”
  老头急忙挣开,青色衣襟上已经多了一大块油渍。他说:“不是我做的,是学堂的一位老师做的,他教学生食之道,顺便负责学生的早餐。”
  “就是他,一定是他,能让我猪猪烧饼王甘拜下风的,还能有谁?”小明兴奋地说,“但什么是食之道?”
  “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没吃的时候怎么找吃的,能吃的时候怎么吃。这就是食之道。”
  小明沉默了,他没有想到,那位烧饼隐士,现在所追求的,已经是远在烧饼之上的东西。
  “你的理想是什么?”老头问。
  “把猪猪烧饼发扬光大,走出荆州,走向全国。”小明昂起头大声说。
  “那你知道烧饼学堂的理想是什么?”
  小明摇摇头。
  “让全天下的人都能吃上烧饼。”。电子书下载
  “就只是烧饼?”小明问。
  “你觉得,让全天下的人都吃上烧饼,容不容易?”
  从富庶的荆州地区一路走来,小明看过太多连饭也讨不到饿死在路上的人,所以他只是略一思索,就回答:“很难。”
  “如果你能让天下人都吃上烧饼,那么让猪猪烧饼走出荆州。是不是就很容易?”
  小明笑了,老头在偷换概念,这其实是两个问题。如果说他原先的理想,是在那迷宫中走出一条通路,而老头则想让他把目光投到迷宫矮墙之上的那一片天空。那片天空下,除了迷宫,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
  很多很多。
  “好的,但是,我要做甲一。”
  “甲一?”老头笑起来,“这场过迷宫的入学考试,成绩再好,也只能是甲二。”
  “但我是甲一。”小明肯定地对老头说。
  “甲一啊……”老头看了小明许久,问,“先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大名。”
  “诸葛亮,字孔明。”
  “好。”老头点了点头,从怀里摸出一串锦囊。
  “要做甲一,你需要通过学堂的特别考试。你抽一个锦囊,那里面是试题。”
  那串锦囊从上到下分三层,第一层两根线挂着两个锦囊,每个锦囊底部的两边各有两根线,左侧锦囊的左端吊了一个锦囊,右侧锦囊的右端吊了一个锦囊,而靠内的两根线的下端却并在了一起,又吊了一个锦囊,所以第二层是三个锦囊。而在这三个锦囊的下面,则密密吊了十几个锦囊,组成了第三层。
  小明盯着老头捏着这串锦囊的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要一。”
  “你选了最难的一个。”老头松开手,只用拇指和食指捏着线头,露出了原本藏在手中的那个锦囊。
  他把这个锦囊解了下来,递给小明。
  小明从锦囊里摸出一卷绢,展开,上面用朱砂写着:“让烧饼学堂自动迁出长安。”
  小明的眉头狠狠皱了起来,果然很难。
  关键在于“自动”二字。这意味着硬的不能用武力,软的不能用胁迫。他必须造出一种形势,让烧饼学堂不得不自动迁离长安。
  也就是说,他所需要做出的努力,并不是让学堂搬迁这一层面的,他要改变的,是上一层面的东西。
  上一层面一旦改变,下一层面的一切事物,当然会随之改变。所谓自动,其实是应势而动,也是不得不动。
  小明忽然兴奋起来,甲一,他已经隐约猜到,如果他能通过甲一的测试,他将在烧饼学堂学到的东西,会把他带人多么广阔的一片天地。
  烧饼学堂的上一层,到底是什么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