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6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能够使用这些巨型炸弹的,不仅仅是战略轰炸机。

后来,空军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投弹方式,即用载重能力超群的大型电动运输机从尾部舱门把炸弹抛出去。

只是,这两种炸弹问世的时候,所罗门群岛战役已经快要结束了。

打到这个地步,美军除了想方设法守住所罗门群岛之外,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要知道,在澳大利亚的民间反战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的情况下,美国没有退路,只能不惜代价的守卫所罗门群岛。如果所罗门群岛迅速沦陷,澳大利亚肯定会反水,至少会单方面退出战争。

结果就是,美军只能无所不用其极。

十一月三十日,弗伦奇就签署了太平洋舰队的总动员令,命令所有部队参与所罗门群岛保卫战。

当然,这只有宣传效果。

别的不说,当时弗伦奇就没有动用已经回归的第五舰队,并且顶住了白宫的压力,坚决不肯派第五舰队出战。

必须承认,弗伦奇非常理智。

以当时的情况,他真把第五舰队派出去的话,结果不会比第三舰队好多少,肯定会被中国舰队全歼。

要知道,中国海军的第一舰队一直没有进入珊瑚海,就是在等待美军第五舰队。

只是,弗伦奇也就只有这点能力了,除了保全第五舰队之外,他把能够调集到的所有战舰都派了过去。

当时,美军最主要的舰艇,就是数量众多的攻击核潜艇。

到二零五三年底,美国海军攻击核潜艇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一百六十四艘,在太平洋舰队里面有一百二十艘。这些潜艇中,至少有三分之二能够出海作战,另外三分之一要么在港口里维护,要么在返航途中。

也就是说,美军可以动用的战略核潜艇多达八十艘。

要知道,大战爆发前,美军拥有的战略核潜艇总共还不到八十艘。

这些潜艇中,有二十艘被派往澳大利亚,在珊瑚海与塔斯曼海活动,主要用来对付南下的中国潜艇。

其余六十艘,全部被弗伦奇派往西太平洋。

按照弗伦奇的部署,这些潜艇只一个任务:伏击前往所罗门群岛的船队与舰队,阻止中国海军向前线增兵。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策略。

到达旺乌努岛的陆战队只有四个师,不足以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因此中国陆战队要想继续进军,就得增派作战部队。即便中国陆战队不打算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而是以火力打击的方式压制该岛上的美军,也得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后勤补给的压力不会小到哪里去。

只要切断了海上航线,旺乌努岛上的中国陆战队就不足为惧。

只是,仅靠潜艇,显然不可能完全切断海上航线。

为此,弗伦奇开始在威克岛做手脚,在这里部署了数十架反潜巡逻机,用来监视从马里亚纳群岛到所罗门群岛的航线,主要是监视南下的运输船队,为潜艇提供战场信息,帮助潜艇作战。

当时,弗伦奇还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地区部署了一百多架反潜巡逻机,并且让这些巡逻机冒险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北上,在密克罗尼西亚南面、以及菲律宾海巡逻,搜寻从琉球群岛前往所罗门群岛的运输船队。这些巡逻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后来至少有六支船队遭到潜艇伏击与之有关。只是在这个方向上,美军巡逻机必须面对中国战斗机的拦截,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到所罗门群岛战役结束的时候,美军在这个方向上损失了近两百架巡逻机,以及大约一千八百名机组成员。当时,美军把前往密克罗尼西亚与菲律宾海搜寻运输船队的行动称为“死亡任务”,就是因为出动的巡逻机中,有四成无法返回基地,而且被击落的飞行员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打破交战是弗伦奇的一个办法,但不是全部办法。

到年底,聚集在澳大利亚的舰艇已经超过了八百艘,大部分都是小型舰艇,特别是导弹艇与水翼艇。后来,美军还利用澳大利亚的造船厂,大批量生产速度在六十节以上的新式水翼导弹艇。

这些小型舰艇对登陆舰队、运输船队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从某种意义上,其造成的损失超过了美军其他作战部队。特别是在夜间,这些由玻璃钢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小型舰艇很难被雷达发现、也难以被肉眼看到,往往能够出其不意的发动袭击。后来,美军还研制出了由燃料电池驱动的高速导弹艇,就更难以被探测到了,因为这种导弹艇没有明显的红外辐射特征,也就不容易被红外设备探测到,而在夜战中,红外夜视仪是最主要的探测设备。

针对美军的导弹艇突击,中国海军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

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由驱逐舰组成编队扩大巡逻范围,而且为驱逐舰配备专门用来对付小型舰艇的武器与弹药。最有效的武器,就是七十毫米电磁速射炮,所需要做的,只是为电磁炮提供高爆弹。

实战证明,密集的弹雨在对付小型舰艇时同样有效。

除了被动防御,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主动进攻,打击美军舰艇所在的港口。

从二零五四年四月份开始,在轰炸机群规模扩大之后,中国空军就开始重点轰炸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的港口,还数次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动轰炸机,长途奔袭新西兰,轰炸了惠灵顿等地的港口。

当然,袭击运输船队,也是打击美军的有效手段。

“金枪鱼”级全电动潜艇大批量服役之后,就集中在西南太平洋上活动,伏击美澳航线上的运输船队。为了支持潜艇作战,陆战队还随后攻占了新乔治亚岛,并且在这里修建了三座专门供远程巡逻机使用的机场。此外,海军在二零五四年,用大型电动运输机改装了航程超过两万公里的远程巡逻机,专门用在太平洋战场上,执行搜寻美国船队、协助潜艇作战的任务。为了掩护这些远程巡逻机,海军还在J…33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作战半径达到三千公里的J…33C。

总而言之,双方都在想方设法的压垮对手。

只是,到了二零五三年的最后一个月,另外一场重头戏开始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风雪

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风雪

戚凯威的大陆进攻行动原本计划在十一月底开始,只是受天气因素影响,被迫推迟到了十二月初。

十一月下旬,欧亚大陆遭遇了自全球自然灾害之后,规模最大的一场暴风雪。

这场暴风雪东起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西到东欧的波兰,覆盖了欧亚大陆北部地区,从十一月二十六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二日。在这七天内,局部地区的降雪量超过了五百毫米。有的地方,一夜之间的积雪深度就超过了一米。在十一月二十九日,新西伯利亚的降雪量更是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四百七十毫米。仅仅一个晚上,这座被战火彻底摧毁了的城市就被大雪淹没了。

伴随着暴风雪到来的是急剧降温。

十一月二十六日,俄罗斯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的温度就骤降了十七度,夜间最低温度为零下四十二摄氏度。在十一月二十九日,位于图拉北郊的一座气象站测得了除全球自然灾害期间,有气温记录以来的最低温度:零下八十四摄氏度,而当天受暴风雪影响的其他地区的最低气温都在零下四十度以下。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往常在这个时候,俄罗斯的平均气温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即便是最低气温也只有零下四十度。

恶劣的天气,带来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当时,中国陆军的寒带冬季作战服是针对零下四十度的气温设计的,而极限使用温度也只有零下六十度。在气温低于零下四十度的时候,寒带冬季作战服的保暖效果就会降低,导致官兵不适。

结果就是,在严寒中,官兵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气温比较高的室内。

事实上,就算解决了被服问题,大部分主战装备也无法在如此低的气温下正常使用,因为地面站平台的设计指标是在零下四十度以上,只有极少数极地型能在零下八十度的环境下正常运转。

显然,中国陆军不可能为二十个集团军全部装备极地型地面战平台。

当时,只有执行侦察任务的部队获得了极地型地面战平台,其他部队装备的都是普通的地面战平台。

这还不仅仅是地面战平台的问题。

在暴风雪的影响下,铁路肯定得停运。

虽然利用风暴间隙,可以让运输机起降,但是大型电动运输机的极限使用气温也只有零下四十度。

也就是说,气温再低的话,大型电动运输机就得停飞。

相对而言,中国军队的处境还是非常好的。即便不能长期呆在室外,也至少有一间温暖舒适的卧室,而且大部分活动能在室内进行。更重要的是,电能供应不是问题,能够确保空调与供暖设备正常工作。

在战线对面,美俄联军的处境就没有这么理想了。

俄军自不必多说,因为扩军的速度太快,后方生产又跟不上,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俄军官兵没有领到冬季作战服装,穿的还是秋季作战服装,只能在里面加上一件羽绒服,有的甚至只有棉服。

更要命的是,在如此恶劣的气象环境下,俄军还得应付神出鬼没的中国侦察兵。

当时,获得了极地型地面战平台的侦察部队没有闲着,几乎每天都要出动,侦察只是次要任务,主要就是骚扰美俄联军。

结果就是,驻守一线的俄军军官用枪逼着士兵去冰天雪地里放哨。

很多时候,清晨去换岗的俄军士兵发现,在夜间执勤的岗哨已经被冻成冰棍了。大批俄军官兵,就这么被冻死在了哨卡上。

到了最冷的十一月二十九日,俄军在室内也不安全。

当时,俄军甚至没有足够的燃料用来取暖。

为了应付严寒,俄军开始焚烧一切能烧的东西,包括搭建营房的木板、铺设在泥泞路面上的毛毡、甚至是牲畜的粪便。

结果就是,很多困在房间里的俄军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这场暴风雪,至少夺走了十五万俄军官兵的生命。

事实上,美军的处境也不容乐观。

虽然得益于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而且早就有所准备,美军为每一名官兵配发了两套冬季作战服,但是其设计指标也太低,无法低于酷寒。所幸的是,美军部署在战线后方,不用冒着风雪去站岗放哨,而在营地附近放哨的哨兵,每两个小时就轮换一次,被冻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只是,美军也遇到了难题,即电力供应不足。

当时,美军还没有小型聚变供电设备,主要依靠燃油发动机供电,或者直接从俄罗斯的国家电网获取电能。

显然,这无法满足所有取暖设备的电力需求。

结果就是,美军开始用油炉来取暖,大量宝贵的作战用燃油被用掉了。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这一周里,近六十万美军官兵烧掉了一百二十万吨燃油,还有六十万吨燃油“借”给了俄军。

要知道,向乌拉尔前线运送一百八十万吨燃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如此,在暴风雪过去之后,仍然有百分之四十的美军官兵染上了肺炎,俄军的患病率更高。

事实上,中国军队里也有不少官兵染上肺炎,只是比例低得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军队的营地里有完善的供暖设备与通风设备,不需要在室内升火取暖,能够保证室内空气清新,也就降低了疾病传染的概率。此外,中国军队的物资供应非常充足,不但有足够的口粮,还有足够的药品,患病的官兵能得到及时救助。当时,前线部队中,每一千名官兵里有十八名军医,每座营地都有一间设备齐全的战地医院,而且病症较重的官兵都能及时送往后方的大型综合军事医院。毫无疑问,在美俄联军中,显然没有如此好的医疗条件。

俄军就不多说了,俄军每一千人中,只有六名军医,而且大部分军营没有医院,只有简陋的医务室,很多重病患者根本无法及时后送。用一些俄军官兵的话来说,如果在部署期间患了肺炎,向上帝祷告都比向医生求助有用。

美军的情况稍微好一些,千人中有十四名军医,而且军营里有较为完善的医疗条件,只是受气候影响,很难及时把重病患者送往后方。所幸的是,美军储备了大量药物,能够控制患者的病症,等到天气转好后再送往后方。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暴风雪,就是对双方后勤保障力量的考验。

当然,这场暴风雪还带出了一个之前被很多人忽视了的问题:战地医疗。

此后,中国军队开始完善军事医疗体系,并且大大提高了战地医疗的地位,向前线派遣经验丰富的军医。在后方,中国则加大了对军医的培训力度,首先从民间招募有工作经验的义务人员,后来还专门开设了为期一年的军医培训班。在整个大战中,中国总共招募了五十四万名军医,相当于每四十个军人中就有一名军医,千人中军医达到了二十五人,一直居于各国军队之首。

数量众多、能力突出的军医,成为了中国军人最贴心的“卫士”。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大战中负伤的一千二百万名中国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得到了军医的及时救助,才活了下来,并且在战后成为了国家重建的主要力量。

事实上,美国也非常重视军医。

到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招募了五十万军医,千人中军医达到了二十二人,仅美军的四所医科学院就培养了近二十万军医。只是在战略上走下坡路的情况下,美军所做的努力所产生的效果并没有中国军队这么明显。特别是在军事医疗设备、战地救助条件等方面,美军与中国军队的差距非常明显。

当然,重视战地医疗,不仅仅是陆军,甚至可以说,不主要是陆军。

最先重视战地医疗的是海军与陆战队,大战爆发的时候,中国海军就在每支舰队里编了一艘医疗船,大战爆发后又紧急征用了八艘大型邮轮,并且改装成了医疗船,专门为陆战队服务。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国海军与陆战队的医疗船达到了四十八艘,总共有三万六千张病床,能同时收治五万多名官兵。

有趣的是,在整个大战期间,中国军事医疗船收治的战俘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