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穿越--恨嫁下堂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又见穿越--恨嫁下堂妇-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是奶娘有些明白,问句:“怎么直不见张东家?”

方秀娟勉强笑,道:“快过年,他和两位少爷往族里商议事情,几日都不在家。”

奶娘头,抚着方秀娟的手,道:“东家和少东家都有事情要忙,早生个孩子陪陪是好事,个奶娘比懂,回头找几个偏方来,试试,保管灵验。”

“那就麻烦奶娘。”方秀娟眼睛微微亮。

酒席过半,有管事来报,年货已经都清好,递上名单来,方秀娟亲自过目,又添几样,才问奶娘还缺不缺什么。

奶娘早已经目瞪口呆,连连推辞,是太丰厚,比原来想买的多出大半,方秀娟好歹,才让奶娘收下。巴月在边笑盈盈的,虽然嘴巴跟着奶娘样推辞几句,但是心里不知道有多乐意收下些东西,自家吃用不完,还可以拿去跟村里人打好关系嘛,绝对不会浪费。

临走,方秀娟还给份红包,沉甸甸的,离开张府后,巴月才打开来看,里面居然是个石榴形状的金锞子,足足有七八钱重,因时金子价值极高,和银子几乎达到比二十的比例,因而金锞子换成银子,少也值十几两。

奶娘看到么多钱,吓得魂都快飞,连连劝巴月不要收,给方秀娟还回去。但巴月盘算会儿,还是收下。

因为在方秀娟里耽搁许久,原来还打算买的坯布没有买成,只得先带着年货回转张家村,连夜和奶娘两个人,把给方秀娟量身订做的衣服都拾缀好,将烧红的碳放在葫芦瓢里,浇上热水,把衣服烫得整整齐齐。

第二巴月又起早,骑着借来的毛驴,滴溜溜的去常安府。方秀娟见新衣裳,十分喜欢,爱不释手,当场就换上。

巴月见喜欢,自己也高兴,毕竟两套衣服都是花无数心思,亲手设计出来的,可以,在个世界,只此件,绝对没有第二件,走在路上都不必担心和人撞衫。

离开张府后,巴月就去布坊,订购足足八十匹坯布,已经是全部的资金,些坯布买,昨才鼓起来的钱袋,就迅速的瘪下去,连空气都没剩下。还亏得有方秀娟的那个金锞子,否则,那资金,连半的坯布都买不到。

末,又拎着年货,跑去石匠那里,准备跟棵摇钱树联络下感情,进门,却见石匠坐在院子里,正对着块石材叮叮当当,整个院子里变化也没有,完全没有要过年的气氛。

“阿秀啊,儿怎么冷冷清清的?”

石匠张脸瞬间挂上几道黑线:“别叫阿秀。”

巴月嘻嘻笑道,耸耸肩道:“叫沐文秀嘛,不叫阿秀叫什么?”

石匠张脸更黑:“叫石匠就行,听着顺耳。”

“那多不礼貌啊,石匠是的职业,又不是的名字,再,底下的石匠多去,要是见个就叫石匠,以后谁还分得清在叫谁,是不是个理儿,阿秀?”

石匠头抬想发作,可是眼看到巴月手里拎的年货,心里软,只好叹口气,要叫就随去吧,自己只当没听见,带着阿Q的自安慰,他又低下头叮叮当当。

胜利!就知道个石匠老实好欺负,吃定。

巴月悄悄的比个V字的手势,放下年货,在屋里屋里转圈,出来道:“阿秀,怎么也不收拾下,要过年呀,好歹,把屋里打扫干净吧。”

石匠看看,无所谓道:“不用,反正也没人来。”

“不是吧,就没个亲朋好友来走亲戚?”巴月拍额头,有些不可思议,还只当世上只有个人是无亲无故的呢,呃……不对,至少还有个奶娘。

石匠学着的样子,耸耸肩,然后有些黯然的低下头,继续叮叮当当。

“还以为是世上最孤单的呢,没想到还有样棵土生土长的奇葩。”巴月摇摇头,挽起袖口,从墙角拎起只水桶,走到水井边边打水边道,“算同情,帮打扫下,不要太感谢,只要记得别把琉璃冻的做法外传,就算报答。”

人……到底是精明还是善良……石匠噎下,无可奈何的看着。

巴月冲他咧嘴笑,拎着水桶进屋。

石匠抓抓毛茸茸的胡子,坐在原地愣会儿,突然站起来,在墙角的杂物堆里翻来翻去,翻出把破旧的扫帚,用根竹杆绑,拿着进屋。

又见邵九郎

诸事不提,转眼就到过年,年前年后的几,是最忙碌的,虽然巴月不想做那些毫无意义的诸如祭灶神拜年之类的事情,但是不能拦着不让张三嫂和那两个老猎人不过年,再也禁不住奶娘唠叨,只得放巴月小染坊八的假。

几,奶娘带着祭神,到村长挨家挨户的拜年,张家村有百来户人家,以前直觉得是个小村子,到拜年的时候,才觉得,个村子很大,大得过份,挨家挨户的拜过去,个月也拜不完啊,可不想把宝贵的时间全部浪费在上面,跟奶娘好歹,才把亲自上门拜年的人家限制在跟奶娘的夫家有亲戚关系的门户里,外加村长家,其他人家,送年礼就算。

期间,又抽时间跑趟常安府,给方秀娟和石匠拜年。是真心诚意的,除那些不得不巴结下的乡邻,只有两个人,是真心想关心下的。

前者,先给许多帮助和关心,所以,懂得还报,后者,是要紧紧攒住的摇钱树,定范围内的感情投资,也是保证棵摇钱树不会长脚跑掉的预防措施。当然,里面也不排除同病相怜的感情因素在内,虽然石匠是土生土长的本地货,但身边个亲人也没有,整与石头为伴,也怪可怜的。而自己身边,好歹还有个奶娘,还有个方秀娟,怎么着也比石匠强些啊。

假期结束,巴月就带着张三嫂和那两个老猎人加班加的赶制那八十匹布,虽布是多,活也重,但是浸染着色和晾干都需要时间,时候又没有电风扇,能把布吹干,碰上下雨阴,更耽误时间。不过最耗精力的,反而是布上的印花,虽然巴月和张三嫂两个人,已经是没日又没夜的在布上面画,但到底全靠双手,哪里有模版刷起来快,等把所有的布都上完胶画好印花,两个人的手腕都快断掉,两只眼睛看什么东西都是蓝白二色。

因此,虽然加班又加,但是等八十匹完全染制好,正月早过,日子进入二月底。

因些布是分批染制的,染制完成的时间是错开的,所以从正月到二月底,张掌柜从里陆续拉走三十匹六匹布,按照约定,巴月还欠张记成衣铺四匹布,虽然里还剩下五十二匹布,但巴月死活没让张掌柜拿走,只用十份衣服的设计图稿,代替欠着的那四匹布。

当然,那十份设计图稿,用的不是树皮,没有找到合适的纸张,只得下狠心,将自己以前那些不能穿的衣服,挑几件纯色的给剪,直接在剪开的衣服上画出来的。不管怎么,画在布上,比画在树皮上,能见人多。只是代价昂贵,心疼得巴月直咬手心,差没咬破层皮。

剩下的五十二匹布里面,其中五十匹是留给邵九的,按着三月之约,再过几,邵九就该来,至于那二匹零头布,是巴月留下来以防万,村里已经有几个年轻姑娘来求着给做身衣裳,可以不赚个钱,但是邻里关系是定要打好的。

别的不,至少在阿禄嫂背地里坏话的时候,也有人来给通风报信。就是巴月开始进行打好邻里关系的行动之后,目前得到的最明显的收获。的下个目标,是在阿禄嫂坏话的时候,有人能站在边帮着几句话,而不仅仅只是通风报信。

任重而道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就在巴月自安慰通之后,某个阳光灿烂的早晨,邵九带领的商队轱辘辘的来。

还是那袭青衫,还是那副精明干练的模样,站在阳光之下,全身都泛着金光,是金子的金。

“八姑娘,在下如约而来,不知八姑娘的花布,可曾全部准备妥当。”邵九带着个伙计,微笑着走进巴月小染坊。

巴月笑得矜持,伸手做出里面的姿势,道:“邵管事,请验货。”

见胸有成竹,邵九眼睛亮,大步走进巴月收拾出来的小仓库,里面,五十匹蓝印花布,摆放得整整齐齐,空气里,充满染料特有的味道,中间还夹杂丝阳光晾晒后的清香。

邵九捧起匹布,打开来看几眼,摸摸,微微头,然后却略略提高声音,对着门外道:“十六弟,请万里师傅来。”

“是。”门口传来声应,随后便是阵小跑的脚步声。

巴月挑挑眉,没话,原还以为跟着邵九来的是个伙计,没想到居然是他弟弟,啧啧,邵家到底生多少个儿子啊,都排到十六去。

邵九看看,又笑道:“十六是族弟,今年刚满十八岁,次是带他出来见见世面,日后,少不得也要独当面的。”

巴月也笑笑,道:“们家兄弟真多,过年那会儿,定很热闹吧。”

邵九先是笑,继而又苦着脸:“是啊,十六后面,还有七个弟弟九个妹妹,都是没有成年的,每年光是给岁钱,就差让去当裤子。”

噗哧!

巴月听他得有趣,忍不住笑出来。

“邵管事,太不知足,兄弟姐妹多,做生意的时候帮手也多,怪不得邵记商行能做到南南北北,几乎没有们到不的地方。”

很明显,在三个月里,巴月已经打听过关于邵记商行的事情,知道自己次是抱到如来佛的大腿,所以才拼命也要把五十匹布给赶制出来,甚至连欠张记成衣铺四匹布也不在乎。

“哪里,不过是长双会跑的腿罢……”邵九到里,声音微微顿,因为他已经看到邵十六领着万里师傅过来,便转过话头,“万里师傅是们邵记名下染坊里的老师傅,布匹的质量如何,还需请万里师傅把关,八姑娘,不介意吧。”

巴月扬扬眉,头道:“是应当的,何来介意之。”

反正现在已经弄明白,蓝印花布的关键是琉璃冻,而不是染制方法,所以现在完全不怕被个老师傅看到染坊里的所有东西,那些琉璃冻,早就让收起来,就连张三嫂也不知道,拿着画印花的液体,究竟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

“万里师傅,请!”

万里师傅是个头发胡子都花白的老头儿,双眼睛却异常的精亮,目光在染坊里扫视圈,居然隐隐约约还有些不屑。

巴月也不介意,谁让个自封的染坊确实又小又简陋,如果人家的染坊是工厂,个顶多就算个手工作坊。

将万里师傅请进仓库里,老头儿看到那些蓝印花布,起先还不甚在意,待随手从里面取出几匹布,打开来,看到上面各种不同的白色印花之后,老头儿的眼神才有变化,就好像两个四十瓦的电灯泡,下子突然变成百瓦的电灯泡样,亮得巴月都担心老头儿的眼睛会不会突然爆掉。

“好,好,是个新鲜玩意儿。”

老头儿盯着布上的白色印花又看又摸又闻又舔又搓,也不知道他琢磨明白些白色印花是怎么弄上去的没有,反正到最后,他就么句。

然后他在仓库里面又转圈,在每匹布上,都用手摸把,才对邵九微微头,也不理会巴月,就背着双手慢慢走。

“八姑娘,看来万里师傅对些布的质量都认同,里整整五十匹布,全部是帛布,按照们约定的价钱,里是四十两银子,银货两讫,八姑娘清下,若没有问题,便要让伙计过来取货。”

“不必,邵管事,信得过们邵记商行,也信得过。”巴月大大方方的接过钱袋,然后退后步,让出门口的位置才道,“可以让伙计来取货。”

“八姑娘爽快,在下佩服。”邵管事拱拱手,眼中露出抹赞赏之色。

巴月嘿嘿笑,爽快个头啊,又不是锤子买卖,邵九次要是敢少给,下次就别想要的布,再,邵九也不是那种贪小便宜的人,眼力劲儿还有,不至于看走眼。

当,整个张家村都轰动。

婚姻问题

邵记商行的伙计,从巴月小染坊里搬走整整五十匹布,只要长眼睛,是人都看到,而巴月从邵九手里收下四十两银子,看到的人不多,也就个奶娘,个张三嫂,外加两个老猎人,奶娘就不提,张三嫂是村中三姑六婆中的员,两个老猎人虽然有残疾,但很明显,他们的眼睛还是亮的,嘴巴还是会话的,于是不到半工夫,整个张家村的村民就都知道,住在村外那个坡地上的李家弃妇,在短短三个月里,赚四十两银子。

哪,哪里是什么弃妇,压根儿就是个财神爷啊。

其实也是传言传夸张,巴月是挣不少钱,但哪里有四十两银子么多,些辈子靠山吃山的村民都忘,做生意还有本钱,事实上,巴月可是把自己的离婚赡养费全部投进去,还有方秀娟给的那个金锞子,才换来四十两银子,再加上从张记成衣铺那里收回的货款,其实也就小小的赚九两多而已,还没到十两呢,还亏不用付运费,染料也不用成本,张三嫂他们三人的人工也是极其低廉。

看,赚的真的不多啊,巴月同志对奶娘么的时候,嘴巴都咧得快到眼角上去。九两是不多,也就是供个五口之家,丰衣足食的过上整整年,呃……或许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能下趟馆子,家里每个成员再做两套新衣穿。

巴月真是爱死块坡地,甚至考虑到村长那里再签个文书,以坡地为中心,多划出几亩地,全部种上蓼草。些草可都是不用成本的啊,旦长出来,就能收,收再种,种再收……不过冷静下来后,想想自己人手不够,还是打消个念头。

做生意最忌好高骛远,才刚刚发展,眼下最重要的是维持个产量,等站稳脚跟之后,可以雇人手,开荒种草,也可以向村民直接收购,要知道,虽然张家村的村民基本上都不以种地为生,但是每家每户,还是有几分自留地的,平时多半种的是些日常食用的葱啊蒜啊大白菜什么的,些菜除自家吃,种多也没人买,吃不完最后还会烂掉,如果腾些地方出来种蓼草,反而能给村民带来些额外的收入,还不用交税,也算是两全其美。

巴月的如意算盘打得嘀嗒响,美好的前景让成都精神饱满,以十二万分的热情投入到布料的染制中去。

不过在又批布料染制出来的时候,终于遇到难题,染料不够,而新生的蓼草,会儿才长半,还没有成熟呢,就算肯花本钱去别处收购,那也得有得收啊,哪儿的蓼草不是刚长出来。

巴月后悔自己思考得还是不够周密,拍着自己的脑袋瓜子,到底还是刚开始做生意,没经验啊。

雪中送炭的还是邵九,就在巴月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时候,位精明干练的邵管事,拖两大车的蓼草过来。

“上回万里师傅看过的染坊,口断定时会缺蓼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