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突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装突击-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两人的关系无形中缓和了不少。
  另外,吕剑向天军总部提出了补充光速鱼雷和安置烈士的要求。
  打了一场大胜仗,吕剑提要求的时候底气十足,若是天军总部连这么一点合理的要求都不答应,以后谁还肯出力拼命?
  舰队很快就得到了总部的回复。战机用的超光速引擎可以马上开始生产,光速鱼雷的补充也没问题,不过远征军第二舰队已经出发,第三舰队尚未成军,即使超光速引擎生产出来,短时间内也没法送到第一舰队。
  光速鱼雷同样如此,好在第二舰队齐装满员,四颗光速鱼雷可以分润一半儿给吕剑应急。
  安置烈士的要求因为同样的原因搁浅,气得吕剑在燕京号上骂了半个小时。
  不就是没运力吗?你们没有,老子有!
  吕剑第一次独断专行。命令彭泽湖号立即将舰内物资向太湖号转移。清空战舰后,带上返乡的烈士遗体及家属返回太阳系,再将舰队需要的物资载回来。
  虽说没经过实验,但补给舰装备了二十座聚变反应堆。总功率仅次于主力舰。理论上的速度上限高于34倍光速。而且空舰,速度应当还有一定的加成,必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往返。
  2205年6月14日。天军总部终于在吕剑提出意见后的第三天同意了返航计划,空载的彭泽湖号单舰驶离舰队,向太阳系返航。
  2205年6月15日,中途加速的远征军第二舰队提前抵达比邻星,与第一舰队成功会师。
  会师后的两支舰队并未统一指挥权,天军总部高度肯定了吕剑以比邻星作为人类深入宇宙跳板的想法,决定在比邻星建立永久性的大型前进基地,另外,远征军一、二舰队的下一步任务也同时下达。
  一是驻守比邻星,为新基地的建立保驾护航,做为太阳系防御体系的一部分,还要在基地建立的过程中,派出战舰前往沃尔夫359和天狼星,布置远程预警体网络,以便在敌人进入这两个星系时及时提供敌人的准确情报——外骨人大军来自于英仙座,恰好位于这两颗恒星的方向。
  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机械文明的情况上说外骨人的分布能够达到五十光年的立体空间,外骨人也不一定非得从这个方向来,所以建立沃尔夫359…天狼星预警系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继续完成巴纳德星、wise 1049…5319、拉兰德21185、鲁坦726…8、wise 1541…2250、罗斯154和罗斯248、天苑四等太阳系周边恒星的预警系统建设,最终将距离太阳系十六光年左右的50颗恒星全部包含在预警体系之内,建立完整的球形预警空间,将太阳系牢牢地守在正中。
  由于超光速飞行速度的大幅度提升,这套预警系统的建成时间将大大缩短,也许在建成之后,还会将预警范围进一步扩展,到那时,人类就能凭借有限的舰队进行大范围的机动迂回,抵抗外骨人的不断入侵!
  二是开赴格利泽581,赶在美国人抵达之前占据那里的宜居行星。
  根据中美俄三国达成的莫斯科备忘录中的先到先得原则,只要远征军抢在美国人之前抵达格利泽581,就可以合法地将那里的宜居行星纳入中国领土之中。
  而且占据位于天秤座的格利泽581只是第一步,距离格利泽581不远的天蝎座还有一颗恒星格利泽667c,那里拥有一颗潜在移居行星的格利泽667cc,两颗恒星的距离极近,而且都位于南天星图,方向恰好与外骨人的来向相反,若不是两颗宜居行星的诱惑,美国佬也不会直接派出远征军抢占。
  当年美国人放弃阻挡外骨人的抢占行为让中俄双方很是恼火,如今有机会合情合理地报复回来,军政两方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至于美国佬的反应……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没有实力就把嘴闭上,什么时候实力超过中国远征军,再来说话不迟!
  不过到那时,中国的占领必将成为既成事实,美国人除了打落牙齿和血吞,就只有开战一条路可走……美国人的实力增强,难道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天军会停滞不前?
  不管人口、技术还是经济,美国人统统落后一截,拿什么与中国对抗?(未完待续。。)
  ps:  嗯,铺垫尽量写得短些……求订阅支持!


390 目标——格利泽581

  经过谨慎的考虑,并征集了十四位舰长的意见之后,吕剑最终选择与美国人争夺格利泽581。
  远征军第一舰队绝大多数将士都与外骨人有刻骨的血海深仇,若不是仇恨的支持,第一舰队大部分成员都不可能主动报名参加远征军。
  这样一支军队注定要成为最锋利的矛,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支守成的部队。
  第二舰队虽然也想争取格利泽581的任务,但天军总部最终还是选择了战斗经验相对丰富的第一舰队。
  确定下一步的任务目标后,舰队立即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由于速度的提升,地球对比邻星空域的补给不再困难,而此次任务的目标远在二十光年之外,补给相对困难,于是第二舰队向第一舰队移交了大量战备物资,塞满了第一舰队所有的仓库。
  与此同时,第一舰队开始对除恒山号之外的所属战舰进行全面的维修保养,令战舰保持最佳状态。另外,还要对远望号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提高远望号的飞行速度,使其能够跟随主力一同飞行。
  第二舰队派出大量人员帮忙的同时,展开了一场从上到下的挖角行动,舰队司令郑国亲自找到吕剑的门上,希望能从第一舰队交换一批拥有实战经验的官兵,提高第二舰队的战斗力。
  吕剑对郑国的挖角十分不满,并明确予以拒绝,然而郑国居然把事情捅到了天军总部。并且扣上了传授经验、提高友军战斗力的大帽子,居然得到了天军总部的支持。
  总部的决定吕剑不得不支持,不过总部也不能一纸命令,就把第一舰队的战斗骨干全调走不是?毕竟第一舰队是远征军最有战斗力的的部队——也是唯一一支与外骨人展开连场大战的部队。
  郑国自问易地而处,他绝对没有把握打完比邻星战役却不沉没任何一艘战舰,就凭这一点,也必须挖几个人才行。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天军总部居中调解当了一回和事佬,吕剑不再阻止郑国的挖角,不过为了照顾吕剑的情绪。也不是想要谁就给谁。必须在本人自愿的情况下才能调入第二舰队,而且必须严格控制总数,绝对不能影响第一舰队的战斗力。
  这样的条件双方都能接受,想走的。今天勉强留下。早晚也是离开。不想走的,撵也撵不走。
  郑国也十分满意,晋职晋衔。安置家属,条件随便开,就不信挖不来人!
  两支舰队的明争暗斗摆上了台面,几乎瞬间传遍全军,第一舰队中不乏意动者,不过郑国也不是什么人都想要,结合比邻星战役的作战记录,他锁定了一批优秀指挥官,叶飞的名字赫然名列前茅。
  单舰拖住骨冢,且最终予以歼灭,这样的指挥员谁不想要?
  郑国亲自找叶飞谈话,优厚的条件允诺一堆。
  叶飞听得怦然心动,不过长江号上有他生死与共的兄弟,自第一舰队成军后,吕剑也多有照顾,他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惋惜地拒绝了。
  郑国比叶飞本人还觉得可惜呢,不断地腹诽吕剑走了什么狗屎运。
  不只叶飞,郑国锁定的其他中高级军官一个也没答应调入第二舰队,尉级军官倒是有几个愿意的,可是人数太少,完全是杯水车薪。
  失望的郑国干脆来了个广撒网多捞鱼,这才又挖到几个人,不过军衔最高的也不过是少校,而且在比邻星战役中大放异彩的突击队员一个也没捞到,很是让郑大司令失望了一回。
  2205年6月22日,比邻星防御系统突然探测到大量超光速飞行引起的空间波动,预警系统立即将消息传回舰队,舰队立即停止休整进入战备状态。
  很快,一支舰队脱离超光速状态,出现在半人马双星范围之内。对方战舰那熟悉的流线型外观,让所有远征军官兵为之一愣,怎么是巨鲸级?
  通过预警系统发回的实时画面,远征军发现了来舰舰艏下方的俄天军标志,这才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难道俄国人又造了一批改进型巨鲸级?
  比邻星是走出太阳系的跳板,俄国人有想法也不奇怪,而且这里没有宜居行星,没必要抢地盘儿,也不属于莫斯科协议中的先到先得原则,不具备占据为系外飞地的条件,因此任何一个国家进入比邻星之后都有停泊进驻的权力。
  消息闭塞的远征军中不止一个人这样想,不过吕剑和郑国都是明白人,隐隐地意识到了对方的来历。
  毕竟身处同一星系,再说盟军还没解散呢,双方隶属同盟,怎么也得打声招呼。因超光速实验提前完成全舰维护的恒山号立即开赴双星,受命与对方接触,询问对方的来意。
  经过两天的全速飞行,恒山号接近俄军,拉近距离之后,于海懿恍然发现这支俄军的战舰多有损伤,经过仔细的询问沟通,最终确认对方是派往沃尔夫359的俄国远征军残部。
  俄远征军于2203年七月出发,2204年六月抵达沃尔夫359,因作战失利,舰队损失惨重,装备共振通讯仪的俄军旗舰在沉没前将战败的消息发回地球,之后便与地球失去联系。
  时间是2204年7月7日上午9点23分。
  从那以后,人类只能通过机械文明得到一点俄远征军的消息,再也没有直接与俄国远征军恢复联系。没想到一年之后,他们居然出现在比邻星!
  通过进一步的沟通,远征军总算搞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俄远征军失利后撤出战场,外骨人紧追不舍。最后还是机械文明的先锋九出手接应,这才逃出升天。
  之后全军尽全力抢救战舰,然而损失的战舰总数仍然超过半数,不过外骨人似乎对俄军沉没的战舰没什么兴趣,于是俄军隐藏起来,不久后外骨人离开,俄军才返回战场搜寻幸存者,并拆除沉没战舰上仍然可用的设备,七拼八凑地修复了几艘战舰。
  要面子的北极熊打了败仗,不肯直接返回地球。听先锋九说人类的另一支舰队抵达比邻星。这才下定决心飞向比邻星……说穿了,就是没脸回地球,跑比邻星来求安慰。
  碰上个这么二的指挥官,真是让吕剑哭笑不得。身为盟军又不能不管。感觉就像自己家里突然来了一群八杆子打不着的穷亲戚。
  不过俄军带回的消息却让吕剑和郑国不得不重视——据俄军称。原本他们还想在沃尔夫359再停留一阵,但是另一支外骨人群落的到来,令他们不得不提前离开。
  中国远征军已经消灭了两个外骨人群落。这是第三个掌握了确切消息的外骨人群落!
  吕剑与郑国商量了一下,联名将情况上报天军总部,并通报了俄远征军残部的消息。
  天军总部迅速回复:第一舰队按原计划执行,由第二舰队守卫比邻星。
  回复中明确要求吕剑尽可能帮助友军提高战斗力,并转达了俄方发给俄远征军的密件。
  很显然,第一舰队连下三城的战绩给了总部极大的信心,认为远征军目前的编制,一支舰队足以对抗一个外骨人群落,第二舰队守住比邻星绝无问题。
  可惜郑国本人不这么想,他认为第一舰队的胜利有着太多的偶然性,根本无法复制,于是又一轮疯狂的挖角再次展开。
  2205年7月23日,经过一个半月的34倍光速飞行,彭泽湖号补给舰抵达太阳系,为防止其它国家发现彭泽湖号返航,进而发现超光速飞行的秘密,彭泽湖号秘密停靠土星基地,装载补充的光速鱼雷和部分小型超光速引擎……时间太短,尽管土星基地全力以赴,也只出产二百七十部小型超光速引擎,缺口高达一百多,而且战机的作战强度大,小型超光速引擎和战机发动机一样,必须有一部分余额储备,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实际上的缺口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为安全起见,彭泽湖号于土星基地进行了一番全面的维护,土星基地毕竟是天军最大的外空基地,保障实力无比强劲,仅仅五天的时间,就将十六公里长的巨舰修整一新,甚至还进行了小幅度的改造,在舰内增加了两座专为超光速引擎供能的聚变反应堆!
  也就是补给舰的舰内空间充足,才能找到适合安装反应堆的空间,换成其它战舰,根本就不具备改造的条件。
  六天的时间里,土星基地的生产线又为彭泽湖号增加了六十多部小型超光速引擎,缺口缩减一少半,考虑到远征军离开比邻星后远离太阳系,再次补充十分困难,胡中海请示吕剑后,决定再等一段时间,将需要的物资补全。
  2205年8月9日,停泊十七天的彭泽湖号终于满载,第二次飞离太阳系。
  然而彭泽湖号并未飞向比邻星,而是飞向天秤座的格利泽581!
  天秤座位于赤经15h,赤纬…15度;比邻星位于赤经13h,赤纬…50度。
  两个星座虽然不在一个角度上,但方向大差不差,若是将地球与二者画成三角形,比邻星的位置正好在最大的钝角上!
  从比邻星出发飞向格利泽581,距离大概17光年左右,而地球到那里的距离约20。4光年,所以彭泽湖号必须先一步出发。
  2205年8月17日,远征军第一舰队完成维护离开比邻星,舰队没有直飞格利泽581,航向垂直于地球与格利泽581的连线。
  2205年9月9日,提高航速的彭泽湖号以四十倍光速的飞行速度率先抵达汇合坐标。
  2205年9月12日,远征军第一舰队主力抵达汇合坐标,舰队齐装满员。直飞格利泽581。
  2205年10月下旬,第二支来自沃尔夫359的外骨人群落飞抵比邻星。
  第二舰队欲仿效光速鱼雷战术,却未能击中骨冢,完好无损的骨冢出现在半人马a三合星之内,遭到中俄两国远征军的迎头痛击。
  两国舰队紧密合作,经过一个多月的联合剿杀,截止十一月底,该群落的主力舰队大部被歼,因为采用灵活机动的游斗战术,远征军第二舰队只损失一艘驱逐舰。俄军由于战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