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突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装突击- 第5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劳无功,什么也没能找到。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可以确定考查船的的失踪,种源号在封雷的无奈和失望中调头返航。
  考查船的失踪在军方的档案中变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
  2220年2月24日,种源号结束历时三个半月的考查任务返回蓝光星,此时新型超光速导弹已经进入了装备阶段,正式命名为磁能导弹。作为全军唯一一艘半机械半生物战舰,种源号立即被拉回一号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的维护和改造。
  叶飞和他的战友们正好趁这个机会休息一阵子。
  由于2219年年底针对亚特兰蒂斯首都星的破袭行动取得了意外的成功,2220年年初人类与亚特兰蒂斯人之间出现了难得的和平态势,双方都没有主动挑起战斗,共和国趁着这段宝贵的时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装换装,全军的战斗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全军的改装换装行动将一直持续到2220年年底,改装和换装消耗了大量的军工产能和资源,再一次拖延了第五舰队的成军时间,令计划中的第五舰队又一次暂停,私下里许多人戏称第五舰队为难产舰队,甚至军方高层也有人这样说。
  新型导弹的试验型采用了传统的金属结构,但是量产型对弹体材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将导弹的外壳改成了多层高分子材料的复合结构。
  磁能导弹发射之后直接进入超光速。不需要以常规速度突破光速,所以对材料的强度要求可以放宽一些。而且使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也可以节约大量的金属资源。
  一线部队的官兵只看到了导弹的表面。实质上导弹内部除了磁力引擎必须使用金属的部件之外,其它的零件凡是可以用塑料树脂或者其它材料代替金属的,全部取消了金属零件,就连包裹弹头聚变材料的外壳,都是采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出来的。
  磁能导弹成品上的非金属材料比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八,是人类历史上采用非金属材料最多的武器。
  使用了大量非金属材料之后,研究人员发现磁能导弹的最高速度突破了一百倍光速!
  这个发现实在是太令人意外了,经过细致的研究分析之后,磁力引擎方面的专家恍然大悟。确定磁能导弹的速度提升,与大量采用非金属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
  金属对磁力有着一定的干扰作用,而非金属材料很少会与磁力相互作用,而磁力引擎在干扰比较少的情况下,性能会更加地出色。
  可惜战舰这样的庞然大物,主体必须使用大量的金属来建造,这个成果只能用于导弹。
  不过也没关系,毕竟这个发现给研究人员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不必再盲人瞎马地碰运气。
  这个发现还造成了另一个后果。那就是军方一直对半生物战舰持保留态度,哪怕种源号成功地执行了几次任务,也没能改变军方高层总体的态度。
  可是在发现磁力引擎有提升的潜力之后,人为地加强磁脏的能力。组建半生物实验舰队的提案摆上了军方高层的会议桌。
  还是因为磁能导弹的正式服役,2204年共和国远征军第一次成立就是舰队主力装备,历经无数战火。为人类立正汗马功劳的光速鱼雷退出现役。
  体积比光速鱼雷小,但是携带了低当量聚变弹头的磁能导弹。完全能够替代体积大,发射时间长的光速鱼雷。
  从此以后。共和**方的主力武器就是射程三光分左右的磁能导弹,除磁能导弹之外,导弹类的武器就只剩下行星爆裂弹这一种。
  而以往做为主力武器定向能武器,包括激光炮、微波炮在内,则彻底变成了二线的辅助武器,或者说是自卫武器。若不是战舰内的空间能够携带的磁能导弹数量有限,军方恨不得取消这些定向能武器,空出空间来全部装满磁能导弹。
  自此以后,共和国舰队的战斗方式开始全面向超光速对抗转变,其意义不亚于热兵器取代冷兵器。
  光拥有强大的武器只是第一步,武器再强,打不中敌人也是白搭。
  三光分的有效射程远远超出了现有探测设备的能力,加强战舰的探测能力迫在眉睫。为此军方在磁能导弹基本型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侦察型。
  侦察型磁能导弹比基本型要长四分之一左右,主要功能是用来代替以往的侦察舰,通过弹体内的紧凑型共振通讯仪向战舰发送侦察数据,属于用后即抛弃的一次性侦察设备。
  与此同时,出于节约的考虑,可以重复使用的新型无人侦察舰也完成了设计定型,这种舰的长度只有一百多米,现役战舰可以采用外装甲挂载的方式大量携带。
  这两种侦察设备的设计定型,得益于量子通讯技术的又一次突破,或者说是人类突破了机械文明的通讯技术留下的瓶颈。
  以往的共振通讯技术,只能在两台共振通讯仪之间实现,所以必须在基地星建设储存了大量共振终端的通讯中心。
  但是新技术可以令共振源在某个固定频率持续震动,两个采用同样频率震动的共振源,可以立即形成量子纠缠状态,从而实现即时通讯。
  侦察导弹和无人侦察舰上的通讯仪都是采用这种技术,在出发前临时与战舰构成通讯状态,任务结束后予以取消,不必再像第一代共振通讯仪那样,一旦输入的能量中断,共振源就会脱离量子纠缠状态。
  更神奇的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让两个以上的终端同时进入纠缠状态,实现多方即时通讯,绝对是人类通讯史上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此时此刻还没有人意识到,以磁力引擎技术和新型量子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两项技术相继突破,预示着人类又一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未完待续。。)


1064 变天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2220年的下半年。
  新式磁能导弹已经全面装备部队,如火如荼的战舰改装计划也进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
  做为全军的主力王牌,前进舰队第一批完成换装改装,在种源号还在一号实验室进行改装测试的时候,叶飞就开始指挥舰队磨合新装备,并于2220年4月末形成战斗力,开始执行战备值班任务。
  借改装换装的机会,军方对现有的舰队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将每支舰队的战舰数量由三十艘削减到十五艘,五大舰队外加克隆人舰队改编成十四支新舰队。
  每支舰队的战舰数量虽然降低了一半儿,但是磁能导弹大幅度提高了战舰的综合战斗力,由十五艘战舰编组而成的新舰队,战斗力比以往三十艘战舰的舰队要高出一大截。
  虽然战舰的总数没变,可是同一个级别的职务却因为改编而增加了一倍,许多因为职务不足而得不到晋升的高级军官,因此而获得了崭新的将星。
  前进舰队也一分为二,由于以往的辉煌战绩,这两支舰队分别获得了解放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的番号,前者代号惊雷,后者代号疾电。
  惊雷疾电两支舰队外加代号霹雳的第三舰队共同组成太阳系集团军,三支舰队的指挥官清一色的少将,第一舰队的指挥官由洛伟担任,第二舰队的指挥官由姜宇飞担任。第三舰队指挥官由何舟担任。
  何舟也是叶飞的老熟人了,当年叶飞在吕剑手下担任长江号舰长的时候,何舟在同一支舰队里指挥潜艇。
  叶飞则出任太阳系集团军的司令官。舰队旗舰种源号。
  据说以种源号为原型的新式战舰已经进入了建造阶段,未来将首先做为旗舰装备各舰队的司令员。
  改编方案一公开。就惹来了许多的非议。
  番号前三的三支舰队同时驻守太阳系,背后的意义不言自明。
  很多人认为地球坐标暴露后已经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既然共和国已经在基地星安家,无论军政都该以基地星为主,地球虽然是人类的摇篮,可是该放弃的时候就该果断放弃。
  但目前生活在基地星上的人基本上者是从地球迁移出来的,无论军政两界还是民间舆论,不愿意放弃地球的大有人在,哪怕基地星建设得再好也改变不了保守派的观点,恐怕只有等基地星出生的第二代移民成长起来,保守的风气才会慢慢地转变。
  蓝光星集团军、基地星集团军与太阳系集团军同步组建。除了这九支舰队固定番号之外,其余的五支舰队共同组成了总部直属战略机动集团。
  所谓的战略机动集团,就是负责中东区的集团军,只不过直接取名中东集团军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才换了个不那么敏感的叫法。
  人类在难得的平静期中厉兵秣马积极备战,亚特兰蒂斯人和商族却一直没有新的动静。
  叶飞不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亚特兰蒂斯星国已经乱成了一团。
  俗话说得好,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亚人目前的情况非常直观地印证了这一点。
  从叶飞偷袭亚特兰蒂斯首都星到现在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战斗刚刚结束的时候,亚人还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可是救援首都星的过程中,靠近蓝巨星的几条航线连续损失了十几艘飞船。这个异常的情况引起了亚人的高度重视,担心是人类卷土重来,亚人马上派出舰队调查飞船失踪的原因。
  然而调查舰队也失踪了。除了一艘战舰在失踪前发回了“友舰信号消失”的通讯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线索。
  十几艘战舰就这么失踪了。与遭到人类的袭击非常相似,控制首都星的奇伦一怒之下派出由近千艘战舰组成的强大舰队。希望一战消灭小动作不断的人类舰队。
  亚特兰蒂斯舰队与共和国交手数次,对共和国舰队的三板斧十分熟悉,因此在行军的过程中不仅拉开了战舰的间距防止偷袭。
  这个阴差阳错的因素,使亚特兰蒂斯舰队在遭遇超新星风暴之后,只损失了三分之二的战舰。
  损失惨重的舰队带回了超新星爆炸的消息,立即引爆了满目疮痍的首都星。
  听到这个消息的奇伦整个人都傻了,他好不容易才控制了首都星的局势,只等新的大执掌来拉拢他这个实权派,却怎么也没想到新的大执掌还没就职,首都星就要面临又一次灭顶之灾。
  如果六大防御基地还在,顶过超新星风暴绝对没有问题,可现在的情况是六大防御基地已经彻底毁掉,完全没有修复的可能性!
  首都星的六大防御基地是集中了整个亚特兰蒂斯海量的资源和大量的时间布置出来的,别说奇伦没有调动全国资源的能力,就算他掌握着国家的绝对权力,能不能赶在超新星风暴抵达前调集到足够的资源都不好说,压根儿就没留出建造基地的时间。
  悲催的奇伦只能无奈地宣布放弃首都星,向全国各个星域救援,希望能赶在超新星风暴抵达之前,将首都星上所有的人员撤走。
  距离远的星域来不及赶到首都星,只有距离近的行星才能派出救援舰队,没过几天,附近几个殖民星的舰队就赶到首都星。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亚特兰蒂斯人虽然也没有近距离接触过超新星爆发,可他们同样能计算出超新星风暴的大致范围。
  除了距离蓝巨星只有一光年的首都星之外,五光年之内还有另外两颗移民星,虽然超新星风暴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抵达,可是这两颗行星上居安思危的亚特兰蒂斯人在了解到情况之后,马上出现了大规模的外逃风潮。
  恐慌不断地蔓延,有钱的亚人乘坐私人飞船,没钱的亚人疯狂涌向航空港,飞往外域的飞船一票难求,各个移民星当局不得不派出军队才勉强控制住局势。(未完待续。。)


1065 变天(二……状态极差)

  奇伦的计划是将首都星上的民众先运到附近的几颗行星,这样一来就能争取到几年的时间,有了足够的时间缓冲,就能等到全国各星域的救援舰队抵达,到时候就可以将首都圈附近所有移民星上的民众全部运走。
  可惜他一点也没有应付过大规模骚乱的经验,低估了民众在危急情况下的自律性。
  距离首都星最近的两颗行星一向有陪都之称,来自于这两颗行星的救援舰队在飞行了两次之后,突然停止了救援行动。
  不是这两颗行星的官员渎职,而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首都星民众送到这两颗行星,彻底引爆了民众的情绪。
  能够住进首都的都不是普通人,首都星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一股子高高在上的傲气,哪怕是陪都的民众,也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现在倒好,以往高高在上的家伙们全都变成了丧家之犬,还要占用大家逃离陪都的飞船,这怎么能行?
  普通的民众才不管超新星风暴到底需要多久才会抵达,只晓得越早逃走越好,为了尽早离开,陪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飞船被急于离开的民众强行占据,救援首都星的行动被迫中止。
  首都星十光年之内一共有七颗移民星,这股逃亡潮像最具传染性的瘟疫般迅速扩散到其它的几颗移民星上,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大,没过多久,就连距离首都星足有一百多光年的移民星上也出现了零星的逃亡。
  每个国家的首都都是全国最最精华的地区,亚特兰蒂斯人也不例外,大范围的逃亡潮重创了亚特兰蒂斯星国的中央星域。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原本不受重视、难以吸收移民扩展星域的偏远星域这下可算是咸鱼翻了身。使足了力气吸收来自于中央星域的移民,摩拳擦掌地准备一显身手。
  为了尽快结束混乱的状况。逃出首都星的亚人高层在距离首都星只有十四光年的一颗移民星上重建了新的首都星,希望新首都星与超新星的距离可以安宁其它移民星上的民众。
  新一代大执掌终于出现,接管了亚特兰蒂斯星国的军政大权。
  可就在亚特兰蒂斯高层准备拔乱反正的时候,亚人的四十多个附庸族里有十几个秘密串联起来,进行了一次雪上加霜的大范围起义。
  这些附庸族袭击了所在行星的亚人官员,驱逐了亚人民众,抢夺亚人战舰,宣布脱离亚特兰蒂斯人的压迫。
  原本不在超新星威力范围内的亚人星域也乱了起来。
  因为大执掌的陨落,新任大执掌又是一个事急从权的产物。中央星域对各星域的控制力空前衰弱,各星域各自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