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突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装突击- 第6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飞吓了一大跳,以为是高血压引起了并发症,马上就要给老爷子注射,可是指令还没下达,就看到血压奇迹般地直线下降,很快就降到了安全线以下。
  药效有这么快吗?
  叶飞狐疑地看了一眼监测情况,却发现降压针还没来得及注射,他顿时风中凌乱——这什么情况?这是血压吗?忽高忽低的,这是过山车好不好?
  “呃,谢老?”觉得谢教授情况不妙的叶飞试探着叫了一声。
  回神的谢教授满眼呆滞:“水银星,两个中子星系都有水银星!”
  “什么?您想说什么?”没听清楚的叶飞一脸疑惑。
  “我是说,水银星的出现很可能不是偶然!”谢教授完全恢复过来,一字一顿地说。
  “我没理解错吧?”叶飞诧异非常,“您是想说,超新星爆炸都会形成水银星?不对呀,船帆座脉冲星我也去过,那里没有水银星啊。”
  “三个中子星里的两个形成的水银星,这很说明问题!” 从呆滞中缓解过来的谢教授再次兴奋起来。“肯定有什么因素,导致了水银星的产生……如果参宿四在红巨化的过程中吞噬了三颗行星,第三残骸就是第六或者第七行星,一般来说,这个位置上的行星基本上都是巨行星……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三残骸,很可能是第六行星的固态内核!”
  “巨行星的固态内核跟水银星有直接的关系吗?”叶飞的天文常识还算过关,可是说到比较深奥的天文知识就会立马麻爪。
  他是个专门和地外文明死磕的军人,而不是专门搞研究的天文学家。
  “我猜测,可能性很高!”谢教授表情凝重,但两眼放光。
  叶飞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像说相声的捧哏一样说道:“怎么讲?”
  “星系形成的时候。重元素通常会在比较靠近恒星的位置形成类地行星,而轻些的元素,通常会在比较远的轨道形成气态巨行星,根据已知的星系形成规律。第三残骸的位置九成是一颗巨行星。而第一和第二残骸。也很有可能是巨行星留下的内核。”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的谢教授急不可耐地说。
  “前面两个残骸也是巨行星?”叶飞搞不明白,怎么第三残骸说到一半儿,又扯到了另外两个残骸上面。
  “有这种可能!”谢教授说。“当然了,那两个残骸到底是什么行星留下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宿四红巨化的时间少说有几十万年,而且红巨化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地慢慢膨胀,渐渐地将最靠近他的行星吞没。”
  谢教授越说越兴奋:“在红巨化的过程中,参宿四会向外大量地抛出恒星物质,太阳风和其它恒星活动剧烈得无法想象,虽然红巨化导致地质量下降会令行星的轨道外移,不过当扩张的恒星表面接近巨行星的时候……你说会怎么样?”说到这里,他的两只眼睛仿佛变成了两颗闪闪发光的恒星。
  “靠近恒星表面的巨行星……那不就是热木星吗?”叶飞哑然失笑,“别看我的知识水平不如您,但是我可是亲眼见识过热木星的人。”
  “那你肯定知道热木星会发生什么!”谢教授本能地引导着叶飞的思绪。
  教授原本指的就是在大学中执教的资深教师,因而谢教授在两人的交谈中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些职业习惯。
  叶飞毫不犹豫地回答:“加热行星,吞噬气体……是不是还有加速气体流失?”
  “基本上差不多。”谢教授赞许地点头,“热量会导致巨行星的温度升高,距离拉近到一定程度,恒星还会掠夺巨行星的质量,我认为,等不到恒星将巨行星吞噬,巨行星上的绝大多数气体就会被恒星吞噬,或者在强烈的太阳风中吹散,最后只留下固态的内核。”
  “巨行星的体积大引力强,在它的一生中不知道肯定也吞噬过不少的天体。” 说到这里,谢教授指了指屏幕上的第一残骸,“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巨行星内部的结构,如果巨行星的液态内层足够致密,那么它吞噬的大部分物质,都会按照密度的不同,在氢元素海洋的一定深度悬浮。不过我个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并不高,所有的物质全部沉入氢元素海洋的底部。”
  “所有的气体都被恒星吸走了,那些东西是悬浮还是沉底又有什么关系?”叶飞纳闷地问道。
  “确实没什么关系,呵呵,是我老头子太啰嗦了。”谢教授笑着说,“想想吧,一个失去了所有气体的巨行星,剩下的固态内核像什么?”
  “明白了,像类地行星。”叶飞苦笑着回答。
  “没错,而且很可能比类地行星的体积还要大一些。”谢教授在第一残骸的图像外画了个非常大的圈,“固态内核在恒星的边缘运动,不断被高温影响,熔点低的物质会不断地蒸发散失,只有熔点高的物质才能留下来,我想,这就是你看到的行星残骸。”
  “那水银星呢?水银可是沸点还不到一百度常温液态金属!”说了半天,叶飞终于找到了把歪楼掰直的机会。
  “纠正一下,水银的沸点是三百多度。”谢教授呵呵一笑,仿佛没看到叶飞的尴尬,“水银星原本应该是距离恒星表层较远的巨行星,因为距离的关系,巨行星上的气态物质应该不是被恒星吞噬,而是因为高温而大量蒸发,很可能在超新星爆发之前仍然没有蒸发完毕。”(未完待续。。)


1229 行星残骸(三)

  叶飞脑海中出现了一滴水在炉火前不断被烤干的景象。
  “直到参宿四变成超新星,大量抛射的恒星物质和激波才把剩余的气态物质和部分固态物质一齐带走,超新星爆发时的温度绝对超乎想象,几个月的时间,足以将最后剩下的气态物质全部蒸发,只留下个残缺的固态内核。” 谢教授继续完善自己的推论,“至于汞到底是哪里来的我还说不清楚,不过我能猜测出一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原本就存在于巨行星内部的汞化合物被加热分离出单质汞;二是超新星爆炸时合成的汞元素被残余的巨行星内核吸引汇集……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要仔细研究研究才能确定。”
  叶飞虽然听懂了谢教授的意思,可是同样快让谢教授一套一套的理论给绕晕了,闻言不由地问道:“您打算到水银星上去看看?”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这个,暂时还不行。”叶飞委婉的拒绝。
  开玩笑,那可是表面流淌着水银河的水银星,水银这玩意儿密度在重金属中也是排得上号的高,能让水银在行星表面流动而不是渗入地下,行星本身的质地如何还用多说吗?那种极端的星体,压根儿就不是人呆的地方,真把老爷子送到水银星上去,鬼才知道会在那颗倒霉的星核上出什么情况。
  叶飞宁可扔掉两艘主力舰,也不会让谢老爷子跑水银星上去玩星际大探险。
  谢教授不死心地叮嘱:“什么时候可以。马上告诉我。”
  “您放心,我一定第一个通知您。”叶飞一口答应下来。
  虽然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可谢教授却怎么都觉得心里不塌实。
  不塌实就对了,叶飞也就是嘴上答应得痛快而已。
  按开发猎户座中子星时的经验,开发水银星这样的极端星体,绝不会使用人力,而是直接派遣特制的机械人,由机械人完成从采集分离到运输的全过程。
  既然无人登上水银星,那么他就可以用水银星不适合登陆为由阻止谢老爷子的探险计划——都那么大的岁数了,还是消停一点。别给大伙添麻烦的好。
  两人的对话告一段落。但是星系各处的数据仍然在不断地涌向新源号,除了确定星系物质的分布位置之外,每艘战舰都在进行全面的光谱分析,希望能够找到超重元素的身影。
  工夫不负有心人。一艘战舰很快就发现了光束晶体。也就是绿色超重元素晶体的身影。这个发现令全体官兵倍受鼓舞,仅仅几分钟之后,便收获了第一道传送晶体的光谱谱线。
  消息传出。整个舰队都沸腾了,各舰加班加点确认传送晶体的位置和含量,可是接下来叶飞得到的却是连续的坏消息。
  参宿四产生的超重元素虽然不少,但并不像中子星系那样集中在某个区域,而是以小天体的形式广泛分布于仿佛是光环的尘埃层之中,而且大多与其它物质交杂在一起,总储量肯定不少,可无论开采还是收集的难度都不小。
  如果这个隐藏在星云深处的星系一直无人打扰,或许无数年之后会形成无数蕴藏着超重元素的大小星体。
  叶飞立即决定在几颗行星残骸上投入工程机械人,进行机械人生产线的建设,然而第一批机械人刚刚送上行星残骸,就因为不明原因而突然出现的辐射暴而全部停止运作。
  这些机械人虽然进行了抗辐射改装,不过显然程度还不够。
  而且辐射暴并不是只发生一次,而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一次。
  谢教授认为,参宿四是通过辐射暴的方式释放超新星爆炸的残留能量,也有可能是什么东西被脉冲星的引力捕捉,坠落脉冲星表面——中子星的逃逸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儿,一个七十公斤的人落到中子星表面的能量相当于二亿吨的核心爆当量,足以产生一场波及全星系的辐射暴。
  那道无形的界线之内看似空旷,实际上并不缺小天体,随便哪块足球大小的重金属坠入中子星,就是一场无形的辐射暴。,
  叶飞才没有心情管辐射暴到底是如何形成,他只关心怎么才能解决工程机械人无法出舰的问题。
  叶大舰长最终采用了最直接的办法:命令各舰展开工程舱,对机械人展开进一步的diy改进,加强抗辐射能力。
  体形与人类相当的工程机械人限于体积,无论如何改装,其内部的电子元件都很难挡住强烈的辐射,除非像战舰一样覆盖厚重的铅壳。可是那样一来,苗条的工程机械人就会变成粗壮的胖子,无论手脚都是以球形为主的模样不像提干工程的,倒像是卖萌的宠物机械人。
  想尽了办法的叶飞最终下达了扩大机械人体积的命令,除了机械人的控制系统之外,所有的零部件全部重造。
  只凭舰队那不到二百人的队伍,压根儿就没法完成这样的高端工作,幸好机械人的改装也在工程机械人的业务范围之内,而且战舰的舰载计算机里储存着大量的设计图纸,直接对一款六米多高的机甲进行简单的改装,大型工程机械人便新鲜出炉。
  然而设计问题只是叶飞遇到的第一个麻烦,建造大型工程机械人虽然可以派遣普通人工程机械人完成,可是各舰内部的工程舱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空间,无法容纳新型机械人的制造。
  换成普通的星系,直接采取舰内制造零件,舰外组装的办法就可以,偏偏这里的环境辐射强度不允许这样做!
  叶飞迫切地需要一个低辐射的场所进行建造工作,可是一时半会儿让他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地方?总不能拆了战舰吧……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叶飞就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点什么,仔细想一想,突然间计上心来。
  他首先命令两艘战舰停在第一残骸的轨道附近,接着在旗舰新源号附近集中了几艘战舰,命令舰上所有的工程机械人准备出动。(未完待续。。)
  ps:  大年三十,提前给大家拜个年,祝各位书友新春愉快……没结婚的找个如意伴侣,结婚的早生贵子,有孩子的健康成长,老人家祝寿绵长!


1230 铅壳威武

  “所有战舰马上启动工程机械人,快快快!”叶飞连用了三个快字,附近的战舰不敢怠慢,马上释放全部的工程机械人,并将指挥权交给旗舰。
  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麻烦,舰队这一次携带的工程机械人都是安装了飞行装置的改进版。
  旗舰的舰载计算机通过无线电控制着工程机械人扑在新源号球形的外壳上,接下来,机械人立即投入了拆卸新源号外壳的战斗中去。
  大伙看到这一幕,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可是很快大家便意识到了叶飞想要什么。
  参宿四附近的辐射强度无法威胁战舰,就是说,战舰并不需要外面那层厚厚的铅壳装甲,而附加的铅壳装甲组合起来不仅是完整的球形,内部还有长达十余公里的广阔空间,只要拆掉了舰外的装甲重新组合起来,不就是一处防辐射的空间工厂?
  环境不要太好!
  附加装甲的安装拆卸都非常简便,而工程机械人的效率又非常之高,只用了几分钟,第一块装甲就拆了下来,不到二十秒,第二块装甲也离开了新源号。
  大群的工程机械人立即兵分两路,一路仍然附着在新源号上拆卸装甲,另一路将装甲送到距离战舰仅十余公里的位置,马上开始组装。
  工程机械人的飞行装甲功率不高,数百个工程机械人推动一块装甲飞行,速度也不比蜗牛爬快到哪儿去。铅装甲的拆卸和组装都不难,反而是运送成了最消耗时间的环节。
  大概半小时之后,位于第一残骸轨道上的两艘战舰同时送来了遭遇辐射暴的预警。
  叶飞马上向全部机械人下达了返航的指令,原本像工蚁一样辛勤忙碌的机械人立即化作鸟兽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十分钟后,热火朝天的现场再也找不到一台工程机械人。
  又过了两分钟,辐射暴才姗姗来迟。
  辐射暴来也快去也快,等空间辐射水平降到正常值之后,大量工程机械人再次涌出战舰。继续完成未竟的工作。
  就这样。通过前方战舰的不断预警,工程机械人躲过了一次又一次辐射暴,前后耗费了七个小时,才将新源号的外层附加装甲重新组装好。变成了一座空无一物的空间站。
  后续的工作就简单了。舰队最初的任务就是开采超重元素。因此携带了建设空间基地需要的各种物资。
  工程机械人将动力设备、制造设备等统统运进球状的壳子里安装调试,参宿四的第一座现代化重工业空间工厂在壳中诞生。
  舰队的战士们给这座工厂取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铅壳工厂。
  铅壳工厂的完工代表着舰队在参宿四有了第一个立足之地,直到这个时候。叶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