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突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装突击-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实体武器却不然,经过严格的计算,完全有可能将炮弹、导弹准确地投送到敌人的舰队之中。
  确定实施方案之后,三国立即分头行动,用最快的速度改装出数千枚洲际导弹,每一枚导弹都携带着大当量的核弹头,它们将在发射后飞向预定空域,遭遇敌舰队后予以敌人无情的毁灭打击。
  仅仅有导弹还不够,不知道谁想起了改造火星时用的办法,提出以小行星撞击的方法阻击敌人,这个方案马上得到了全票通过,小行星带迅速掀起一阵改造浪潮,各国的矿务部门在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将引擎安装于小行星之下,启动引擎,将小行星推向预定空域。
  无论导弹还是小行星,都要经过几个月的飞行才能抵达预定空域,为了保证阻击效果,所有的导弹和小行星,都预留了足够的机动燃料,确保发生变故时能够及时调整方向,完成阻击任务。
  第三个方案,也是当务之急,则是剿灭依然盘据在外太阳系的外骨人残余,如果将入侵的外骨人残余清剿一空,也许对外骨人来说也是个不小的震慑,说不定能让外骨人误判人类的军事力量。
  哪怕最终外骨人还是跑到了太阳系,起码也让他们知道人类不是软柿子,让外骨人心存顾忌。
  能够确定为外骨人占据的星体不多,外太阳系实在太大了,根本无法判断究竟有多少颗天体被外骨人占据。很多人推测外太阳系那几颗矮行星已经被外骨人占据,比如阋神星,比如塞德娜。
  但谢国辉谢组长则认为占据矮行星的可能性很小,因为矮行星的体积较大,引力也比较强,如果是一颗拥有生态圈的宜居星,那没什么好说,但是外太阳系是什么地方?冰冷,黑暗是那里的主旋律,哪怕是外骨人,也绝不愿意生活在那种地方。
  因此,中等大小的天体,才是最有可能被占据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不断的争论中,新的战斗命令下达——命令月球基地的突击队员立即完成战备集结!


143 老骥伏枥

  新队员的选拔训练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但毕竟还没有结束,命令来的十分突然,令所有人都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不过命令安排得十分详尽,稍候就会有人接管训练工作,绝不会影响集结。
  命令十分详细,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准备。
  所有人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叶飞自然也不例外,将全部资料分门别类地一一放置,只等接管人员到达。
  很快,几艘漆着天军标志的穿梭机抵达月球基地。
  穿梭机就是来往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小型飞船,当初新兵训练结束,叶飞就是坐着这玩艺儿到的月球基地。
  前不久,这些穿梭机还不断地往返于地月之间,送来新兵,接走淘汰者。
  然而这一次,穿梭机上走下来的人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随即肃然起敬。
  第一个走下穿梭机的是一位身穿笔挺的突击队常服,半边脸庞都覆盖在金属面具之下,只剩下一条胳膊,胸前挂满陈旧勋章的老兵。虽然他看上去还很年轻,但岁月的风霜已经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花白的头发无言地述说着主人的沧桑,令人一眼望去,就能下意识地感觉到他至少已经年过半百。
  第二个下穿梭机的同样是一位老兵,但他不是走下来,而是坐在轮椅上被人推下来了,他胸前缀满了早已不再闪亮的勋章,四肢仅仅剩下一条左胳膊。
  第三个,第四个……
  所有人都有共同的特点:军装笔挺,勋章满胸,伤残却满身。
  他们是曾经的突击队员,因为伤残、衰老和其它原因离开突击队的功勋老兵,很多人的脸上已经布满了岁月留下的沟壑,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超过八十岁才会步入老年的行列,他们究竟是什么时候的突击队员?
  以十八岁入伍计算,这些白发苍苍的老队员的入伍时间起码在六十年前,其中不乏肩缀将星的老将军!
  恐怕他们叱咤风云的时候,突击队目前的三大军长还只是和叶飞一样的小兵蛋子,甚至有可能还没入伍。
  这样的资历,足以傲视全军,哪怕只是一位军士,也经得起将军主动敬礼,叫一声老班长。
  “敬礼——”
  一百多只右手整整齐齐地举在额前。
  叶飞的胸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翻滚涌动,整个胸口涨得满满的。
  身在地球三十万公里之外,叶飞虽然对地球目前的乱像有所耳闻,但天高皇帝远,道听途说根本没有切身体会,可是看到这些老兵,他却觉得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尽管他根本说不清究竟明白了什么。
  几个推着输送车的军需官一拥而上,为伤残的老兵配上合用的机械假肢,很快,整齐的方阵列队完毕。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一天是突击队员,一辈子离不开突击队。即使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真正的档案也永远只会保存在天军的机要部门,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会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再次穿上久违的军装,拿起封存的钢枪。
  老兵不死,只会凋零。
  他们仍然是纵横捭阖的突击队员,也许,他们从来不曾离开过这里。
  叶飞的右臂都举得酸了,也没等来礼毕的口令,带队迎接的胡天伟大步出列,满肚子的话却不知道该从哪句说起,最终全部换成了四个字:“欢迎回家。”
  “虚头巴脑的形势不要搞了。”一位精神焕发的老将军大手一挥,“老子不是回来看你表演的。”
  “是!”胡天伟屁也不敢多放一个,马上安排交接工作。
  甭说他一个刚晋升的中将,就是国防部长见了这位,也得跟见了猫的老鼠一样夹住尾巴。
  整个基地立即忙作一团,但忙而不乱。
  叶飞的办公室迎来一位中年军官,他只戴着中尉军衔,显然离开的时间很早。
  同行的还有六位年纪一大把的军士。
  叶飞用最快的速度将情况交待一遍,不等中尉清点完毕,马上带着同伴赶到集结点。
  需要交接的工作很多,时间又太紧,没时间再等下去了。
  集结点设在基地的停机坪,就是平时停放战舰的地方,俗称“舰窝”。
  叶飞分队赶到的时候,大多数队员已经赶到,正在组织登机。
  奇怪的是居然不允许携带任何武器,只允许携带战斗装甲,这让大家都觉得很奇怪。
  不过没人多嘴问为什么,顶多私下里猜测一番。
  训练有素的军人绝不是乱哄哄的平民可比,登机的速度很快,不过半个小时,就轮到了叶飞的分队,穿梭机飞离基地时他才发现月球上空不远停泊着一艘巨大的飞船。
  穿梭机飞近,叶飞才恍然发觉,这艘飞船居然比空天母舰还要大几倍,要知道空天母舰已经是现役战舰中体积最大的飞船,即使民用的大型运输船,最多也就是与空天母舰体积相当,这是什么飞船?
  穿梭机靠在巨型飞船一侧,就像西瓜旁边放了颗豆子。
  进入船腹中的巨型船坞,放下队员的穿梭机立即离开,队员们被统一安排,离开船坞后进入一间像生化培养室的地方,在这里,指挥员下达了一条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命令:“脱,一丝不挂,把装甲放在指定位置,所有人,都给我钻进冷冻舱躺下。”
  冷冻舱?
  叶飞突然想起一个民间传说。
  据说许多年前,中国的深空计划,曾经秘密派出过两支移民船队,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向太阳系外移民的船队。具体的细节他已经记不清楚了,但当时听得有鼻子有眼儿,煞有介事。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移民飞船使用了人体冷冻技术,移民的时间被低温的液氮固定住,足以抵消漫漫旅途的消磨。
  他一时好奇,曾经寻找过与移民有关的资料,可是无论任何地方,都查不到确切的人体冷冻资料,网上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没想到军方竟然真的有人体冷冻技术,是不是说,传说中的移民也是真实存在?
  深空计划虽然一直没停止,但公开的资料上,却从没提起过移民的事。
  冷冻舱盖缓缓合上,突然一股刺骨的寒意贯穿全身,接着叶飞的思绪凝固了。


144 第二生命

  叶飞再次感觉到血液的流动时,飞船已经抵达了土星基地,突击队员们将在这里换乘战舰飞往遥远的外海王星区。
  在人类的眼中,海王星轨道之内,勉强还算人类的地盘,跳出海王星轨道之外,则是完全的蛮荒星域,未经开发的处女地。
  但迄今为止,人类的脚步尚不能遍布土星轨道,哪有那份多余的精力觊觎外海王星区?
  偏偏外骨人就藏在那里,逼得人类不得不将目光投向神秘的太阳系外层。
  同船抵达的不仅仅是即将开赴外海王星区的突击队员,还有补充给土星基地的大量战舰操作人员、突击培训的f-440飞行员等等。
  叶飞无意中听到的消息,说这艘为军方运送兵员的飞船,实际上是一艘刚刚完成建设,还没来得及完成磨合的星际移民飞船,就是飞出太阳系那种。
  他不由地感到一丝震撼,这么大的飞船,满载起码能装个十几万人吧?运到土星基地的不过万把人,简直就是杀鸡用了牛刀,还是犀牛用的。
  与上次相比,返回土星基地的突击队员们感触良多,整个土星基地像精密的齿轮一般飞速运转,原本空荡荡的空港内,两排新出厂的巨鲸级战舰排成了行,同行的舰员和飞行员,将配属于这些新建战舰。
  叶飞数了数,足有二十多艘。
  二十多艘巨鲸级战舰,这是什么概念?如果土星战役有这支舰队,完全可以将外星舰队挡在火星之外,战况也不会那样惨烈,牺牲更会少得多。
  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如此多的战舰,可见土星基地使足了全力。
  大部分巨鲸级战舰将在接收后返回地球,正式列装天军的舰队,界时中方第一支快速反应舰队将在月球成立。
  其中两艘,将搭载突击队员,前往遥远的外海王星区,汇合仍然在那里坚持战斗的战友,向更深更远的外空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新建的巨鲸级战舰,居然也搭载了冷冻舱。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叶飞一想到躺进冷冻舱时那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就混身打颤,好像躺进的不是冷冻舱,而是太平房的水晶棺材,特别是冷冻舱和停尸间一样低的温度,想想就让人心寒。
  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感觉。
  战时军队的效率极高,抛开一切繁文缛节,用最快的速度接收完战舰,大部队飞离土星基地扬长而去,仅剩的两艘战舰则飞向相反的方向。
  叶飞则又一次躺进冷冻舱。
  据说两艘战舰上携带了许多支援前方的军备和给养,如果没有冷冻舱,必须腾出相当多的空间用来装载途中消耗的给养,但是有了冷冻舱之后,只需保留少量飞行人员值班,给养的消耗降到了最低点。
  不过并不是所有与航行无关的人员全部进入冷冻,还有一部分突击队员担负战舰的保卫工作,不必进入冷冻。
  可惜叶飞运气不佳,没他的份儿。
  短短的时间内两次冷冻,叶飞似乎开始习惯这种感觉,不再觉得那么可怕了。
  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他再次从冷冻中苏醒,同时解除冷冻的除了他的小队之外,还有另外两支分队。
  一位少校军官耐心地等着复苏的队员们恢复状态,直到所有人恢复正常,他才把大家带离冷冻舱,直接带到武器室,开门见山地说:“你们除了执行警卫任务之外,更重要的是熟悉最新配置的武器,以便在接下来的作战中使用它们。”他指着一排步枪说。
  新武器?
  所有人脑中都冒出了问号。
  少校提起一支外形与88式5。5毫米突击步枪外形十分相似的步枪,举着枪在大家面前说:“这是最新改进的88d型突击步枪,其实也没什么太多的改进,最大的不同就是扩展了口径,现在用的是12。7毫米重弹,穿甲型的,和它比起来,5。5毫米的子弹简直弱得像个小妞。我保证你们中的任何人,都能用一发大口径子弹打穿外骨杂碎。都小心点儿,现在的弹匣容量只有35发。它将是你们之中绝大多数人的标配,嗯,我个人很喜欢它,希望你们也是。”
  队伍里一片粗重的呼吸声,所有人的眼中不约而同地喷出炙热的目光。
  “还有这个。”少校换了一把机枪,“是不是已经有人看出来了?没错,这是86式机枪的改进型,没说的,一样的12。7毫米,它将成为所有火力支援手的武器,从现在开始,全面淘汰加特林。很不幸,它的射速比加特林低得多,你们需要习惯它的低射速和高威力——外海王星区实在是太遥远了,我们的补给线拉得太长,所以你们必须学会如何节约子弹。”
  黑熊的目光凝固,眼睛发直。
  “霰弹枪,这个不用多说了,基本上什么都没变以,就是增加发射药,换用大号镖弹。”少校接着又指住狙击步枪,“这个本来就是用12。7毫米子弹,所以没有太多的改动,只是取消了5。5毫米子弹的发射结构,现在它只能使用12。7毫米子弹和激光。”
  说着少校停在叶飞身前:“好消息是弹匣容量增加到20发,如果有必要,也可以使用步枪的35发弹匣。”
  少校对各种武器的数据如数家珍:“说完了你们的伙伴,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支援武器。这是改良型单兵激光炮,降低了威力,但增加了射击次数,十发,打穿巨虫的甲壳毫无困难;还有这个,我个人隆重推荐的新式武器,刚刚装备突击队的强力打手,94式单兵导弹巢!”
  少校举起一个大家伙,这个东西足有一米多高,左右各有一个硕大的发射箱,中间是接口。发射箱的正面布设了三排发射也,每排七个。
  少校将整个导弹巢扛在肩膀上,一声轻响将导弹巢卡在装甲上:“这东西一共能带42枚微型导弹,是防空和打击地面目标的不二选择,相信我,如果可以,我真的想娶一个导弹巢回家……现在,开始熟悉你们的装备,你们的时间不多,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战士仍然冻在棺材里,你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