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匪重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匪重生记-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娘现在不是现用菩萨现烧香的人了,自从李怀熙被老方丈救了以后她就信了佛,初一十五的香从没断过,这次又很虔诚的去了一次庙里,不过她走了菩萨的后门,从相熟的方丈手里单独求回了两串菩提子,然后回来挂在了两个儿子身上,大儿子一串,小儿子一串。

四月十九,李成奎没带着儿子去住店,因为林易辰早就说过要自己过来接李怀熙,结果这天上午李怀熙就拎着个小包坐上了县太爷的马车,这孩子看起来完全没把县试当回事儿,又有县官照顾着,所以全家人略微嘱咐几句就完了,完全没有当初李龙时候的如临大敌。

当着家里人的面,李怀熙表现得很是乖巧懂礼,可是马车离开村子不久,他就翻了脸,揪着县太爷的腮帮子使劲往两边拉,“林易辰,听说保媒拉纤的快把你们家门槛踢破了是不是?”这个消息已经传到了乡下,让他很不爽。

“松手,疼!”林易辰掰不开他的手,也不敢使劲儿掰,疼得直吸气。

“到底是不是?”

“是,是,可那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们家也不能不开大门啊,祖宗,你松手,一会儿还要见人的!”

李怀熙松了手,可是气鼓鼓的,在他眼里,这个小县官就是他的,等他长大了要用的,要是中途被别人劫走了他可有点不爽,从来只有他抢别人的东西。

“我对你什么样你还不知道吗?净想些没用的,我当年可是县首,你怎么样?”林易辰揪揪李怀熙的小脸,可惜不敢像李怀熙那样使力气。

“县首?手到擒来。”李怀熙正在气头上,想也不想的就回答。

“吹牛,我可不会徇私的,今年举荐上来的童生有一百多个,大话可别说得太早。”

“你考秀才的时候难道只有你一个?”李怀熙白了林易辰一眼。

林易辰一伸手把李怀熙抱到自己腿上,抵着额头说,“不生气啊,平时不见你着急,这会儿有人抢了觉得好了?我已经让我娘把他们都回了,除了你,我谁也不要,要不你把我身上烙个印?也打上你李怀熙的家徽?”

李怀熙看了他一眼,嘿嘿一笑,“好啊。”说完,小手一伸就把林易辰的肩膀露出来了,张着嘴就要去咬。

林易辰明白过来,赶紧往上拉衣服阻拦,“祖宗!等您长全了牙再烙吧,啊!”

李怀熙不等他说完已经咬了上去,林易辰咧着嘴做好了疼的准备,可李怀熙小猫似的趴在他肩膀上,只拿牙轻轻硌了他一下,然后还用小舌头舔了舔,又麻又痒。

虚惊一场的林易辰无可奈何地把李怀熙揪了起来,“祖宗,你饶了我吧,这样会死的。”

李怀熙装得一脸无辜,突然坏笑着往前一探,又在林易辰的嘴唇上轻轻舔了一下,县官哀嚎一声搂紧了他,“你就是来讨债的!”

讨债来的李怀熙当天晚上睡在县太爷床上,睡得四仰八叉,第二天精神抖擞的坐在了校士馆的考场。

林易辰穿着官服坐在前面做主考官,座位是抽签决定的,李怀熙的座位在中间,林易辰看不见他答得怎么样,不过看那些监考的夫子惊讶的表情就知道他考得不错。

三天过后,林易辰依依不舍的把李怀熙送回家,李怀熙仰着头问,“府试你送我吗?”

林易辰摇摇头,“我送不了你,我把马车给你准备好了,到时候让人过来接你们,那边的宅子也收拾好了,院试和府试中间只隔了一个月,你就别来回折腾了,天气越来越热,折腾病了就麻烦了。”

“好吧,我和我大哥一起去,时间太长,你给我安排好下人,我爹就不用跟着了,要不然耽误农活。”李怀熙理所当然地支使县官。

“放心吧,都给你安排好了,你只管考试就行了。我的小白狐,这次一走就是两个月,你想不想我?”李怀熙还没走呢,他已经开始想了。

“不想!等我考上了秀才,到书院去学习,一走就是好几年呢,没准儿我回来你儿子都会跑了。”李怀熙想起那些给林易辰提亲的就生气。

“呵呵,人不大,醋没少喝,行了,进去吧,要不然你娘又该瞎想了。”林易辰拍拍李怀熙的小肩膀,让他进了院子。

李怀熙县试完了的状态和之前没有区别,该调皮还调皮,该捣蛋还捣蛋,李龙却提前开始了考前综合症,每天坐立不安,放下这本拿起那本,觉得每本书都没读深入彻底。

十天过后,县试成绩出来了,为了显示公正,县试前三名的考卷被贴在县衙门外的告示牌上,李怀熙名列县首,第二名十六岁,第三名二十五岁,他九岁。

识字不识字的人们都围在告示牌前面,一个好事又识字的男人摇头晃脑的读着李怀熙的文章,一边读一边咂舌,“好文章啊!这字写得也好!真是好!”他这无异于废话,识字的不用他说也知道是真的好,而不识字的只关心这是谁家的孩子,谁又是这孩子的先生。

继衙门里的县太爷之后,锦县地界又出了一个神童,这消息没过几天就传遍了方圆百里。李成奎的肉摊被围得水泄不通,也不知道是谁造的谣,说是李成奎家卖的肉好,吃了补脑。他们家的腊肉更是卖疯了,人们纷纷猜测这种与众不同的肉有着神奇的功效,剩到最后一块的时候,买的人还打了起来,有个机灵的扔下十两银子拿起肉就跑了,李成奎喊了半天也不见回来拿上找零的钱。

先生的门槛也快被踏平了,这位君子不得不派了自己的老仆站在门口阻挡前来报名的人,因为他最多只能收三十个孩子,而门外已经有了上百个家长,实在是吵得他头疼。

六月初,林家的马车过来接李家兄弟俩,李龙几乎把自己所有的书和笔记都带上了,而李怀熙只带了平时用惯的笔和砚台,林易辰给他在那边备好了书,他这个人看不看自己的书都没关系,他自己的书也是和新的一样,干干净净的,里面没有一句注解释义。

旅程从早到晚,李怀熙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马车,车里虽然舒适,可最后也被晃得七荤八素,晚上投店的时候他早早就睡下了,重生穿越以来第一次住客栈,连店小二长什么样都没看清。

第二天傍晚的时候,马车到了余川城里林家的一处宅院,李怀熙被一个丫鬟扶着下了马车,“我家公子怕您不习惯,所以早早差了我来,洗澡水已经给您备下了,现在天气热,您先养养精神再吃饭吧,要不然恐怕吃不下。”

李怀熙认识这个丫鬟,这是他当初第一次去林府给他端来杏仁奶的那个大丫鬟,这两年他到林府也一直是这个丫鬟过来伺候他,这是个极有眼色的,他的一些小习惯这个丫鬟都知道。

“我大哥也来了,给他的备下了吗?”

“备下了,都备下了,您放心好了,要抱您吗?”丫鬟笑着逗他。

“我九岁了!”李怀熙推开丫鬟的手,自己晃晃悠悠的进了院子。

府试是六月初十开始考,李怀熙舒舒服服的休息了两天就拎着东西进了考场,他是他们县的县首,所以和其它县的几个县首被单独安排在一间屋子考试,前面坐的是府尹大人亲自监考。

府尹大人似乎对这个九岁的县首很好奇,一直站在李怀熙身边看他答完了考卷,李怀熙暗笑,这要是换做他大哥被如此对待,肯定已经当场昏过去了,哪里还能考试啊。

李怀熙放下笔的时候抬起头对府尹一笑,府尹也对他一笑,还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李怀熙由此知道,他府试过了。

府试过后的一个月,李怀熙每天在家里温书,他的府试成绩名列第三,府尹大人说他的诗赋太过狂傲,不能被其他审卷认同,一群老头子有心打压他,府尹孤立难支,所以私下里提醒他院试的时候要收敛。

李怀熙想起林易辰的科举之路,深以为然,所以拿起春花秋月一类的诗词恶补了一番,连带着给林易辰回信都婉约了不少,本以为县官会感动,可不曾想把县官酸得倒了牙,再写信的时候很是嘲笑了他一番,说他被女狐妖附了体,李怀熙又赶紧拨\乱反正了一遍。

七月初十,朝廷派下来学政到了,院试开始了。

李怀熙和李龙的座位相隔不远,他终于知道李龙为何会大病一场了,这孩子才是当初他娘笑话他那样考试的,一手拿笔一手拿手绢,整个考试的过程中一直不停的在擦汗,擦得李怀熙都觉得心忙,这个时候方丈大师的呼吸法救了他,李怀熙冥想了一刻钟,再睁开眼面前就只有试题了。

院试的成绩出来的比较慢,李怀熙和李龙思家心切,考完了试就坐上马车回家了。李龙又病了一场,家里早有准备,不似当初那样忙乱,李怀熙在家安稳了几天之后又被县官接走,林易辰给他找了一个会内家功夫的师父,两个人一起练武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修稿慢了,晕晕有些力不从心,为了保证文章质量,有可能会停更两三天,但是时间不会长,亲们请耐心等待,抱歉了

38

八月十五;李成奎家双喜临门,李龙和李怀熙双双成了秀才,李怀熙是廪生,李龙是增生;而且李怀熙名列案首,比当初县太爷的成绩还好,县太爷第二。

李怀熙终于在院试的时候掌握好了诗赋的分寸,院试的试卷层层审阅之后,最后递上去十份考卷是学政亲自审阅的,学政看不见考生的名字年龄,据说之后也是大吃一惊。

家里最高兴的是李怀熙他娘;她不像姥姥那样舍不得,也不像李成奎那样的不放心;她像个后娘似的,巴不得让儿子赶紧离开锦县,不过李怀熙这回没觉得委屈,他知道他娘的心思。

李成奎又一次领着儿子去谢师,先生对他的名次并不惊讶,轻描淡写的给了他一张纸,“背会之后过来找我,不能迟于明年除夕。”

李怀熙可不认为先生只让他背一张纸,打开一看果不其然,满满的一个条目,列满了他未来一年需要看的书。

先生和李成奎聊了一会儿,最后又把李怀熙叫到跟前,摸着他的小脑袋说,“为师知道你聪明好胜,但是你要知道,欲速则不达,两年之后的恩科你不可以下场,当今圣上没有点易辰做状元,那就更不会点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余川书院冬暖夏凉,藏书甚多,你在那里衣食无忧,这五年正好可以用于安心学习,练练书法,照如今的情况,五年以后的恩科你也许可以下场一试,不过,如今还不好做定论,到时等为师斟酌之后再做决定。”

李怀熙明白先生的爱徒之心,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五年之后就有了斟酌的余地,既然圣上不会点年纪小的做状元,那五年之后他也只有十四岁,比林易辰做探花时还小两岁。

从先生那里回来之后李怀熙骑上自己的小马去找林易辰,林易辰这个大嘴巴在某种场合一向口无遮拦,可不会像先生说的这样隐晦。

林易辰果然没让他失望,两个人洗完澡后躺在床上,林易辰一边摸着他的小手占便宜,一边压低了声音回答他的问题,“当今圣上今年都六十多了,招了一帮道士在宫里炼仙丹,想要飞升呢,飞升以后可能登基的有两位皇子和一位王爷,两个皇子就是当今的太子周珏和三皇子周琦,王爷就是我原来说的南边那个镇南王周铮。

这三个人,太子掌握着朝臣,三皇子掌握着禁军十万兵权,镇南王手里现在据说有四十万的大军,这样几年之内,天下必然大乱一场;至于几年之后,这三个人无论谁当上皇帝都对你有利,太子师从太傅司马阳,主张变法改革,三皇子为人刚正,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也绝不会指鹿为马,而镇南王的政见与太子同属一路,最忌讳中庸。

先生最是聪明,肯定也是算到了这些才这样叮嘱你,那你就照办好了,早三年最好也就是个和我一样的探花,晚三年倒是真有机会谋个状元当当,等当今圣上一飞升,新皇开恩科你就下场,到时候我再让我爷爷给我换个京官,咱俩给朝廷省一笔钱,要一个府邸就行了。”

“林易辰,你怎么比我娘还大不敬啊,现在就算计老皇帝蹬腿以后的事儿呢,那三个里,你支持哪一个啊?”李怀熙前世听说古人都很忠君,可是他发现在林易辰这里完全没这回事儿,这让他很奇怪。

林易辰在黑暗里撇撇嘴,“我一个小小的县令支持谁,我谁也不支持,支持也没用,人家看不上眼。你才大不敬,我好歹还称一声‘当今圣上飞升’,到你这儿就变成‘老皇帝蹬腿’了。”

“意思都一样,先生好像也没教过咱们忠君啊?”李怀熙又想起这样一位奇人。

“那是先生的君子信条里没这一项!先生家的祖上还是前朝的大官呢,自己带头就反了,做了本朝的开国元老,先生也是不愿意伺候现在这个皇上,自己从正三品上退下来的,他们家就没有忠君的。”

“你说先生是正三品退下来的?”李怀熙大为吃惊。

“对啊,他自己不干的,退下来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呢,去了书院没几年也不干了,老头倔着呢,我跟你说,当初……”两个人嘀嘀咕咕的聊着先生的八卦,有些跑题,过了一会儿李怀熙又把话题拉了回来,“你还没说你自己呢。”

林易辰把他的小手搁回被子里,小声的问他,“你听说过一个万万岁的皇帝吗?”

“我听说过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李怀熙闷笑着回答。

“那不就结了!忠君?那都是骗傻子的,人前喊几句就行了,被窝里忠个屁啊,我太爷爷发家的时候,大周朝还没开国呢,那时候前朝的皇帝也说自己是真龙转世,可我太爷爷亲眼看见他被土匪出身的圣祖皇上砍了头,喷出来的血颜色没和别人两样。”林易辰说到这里更压低了声音,“我们林家的商队遍布大周朝周围十几个国家,有的国家根本就没有皇帝,我小时候跟着我爹去过那样的国家,人家那里没皇帝过得也挺好的,回来我就开始觉得我们的‘忠君’思想实在是可笑,傻得可怜,我爹在世的时候也常常跟我说,人活一世,忠于自己的心就行了,这天下江山百姓是不变的,至于换谁来统治这些江山百姓可不一定。”

李怀熙对林易辰的前卫思想大为折服,也大为放心,他本来以为碰上个‘逆臣贼子’,将来恐怕要被连累大干一场,就像某网站的穿越男主一样。现在看来,身边这家伙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