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黄金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典当(黄金瞳)- 第7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庄睿眼中的灵气如同触手一般,继续往下延伸着,不过超出二十米之后,他就只能用地底灵气的强弱,来判定底下物体的存在分布。
  “咦,这是什么?”
  在前面四十米的地方,庄睿的视线里里一直都是毫无色彩的黑暗,不过当灵气渗透到四十米开外的时候,庄睿的眼前突然一亮,由各种灵气形成的色彩,充斥在了庄睿的眼帘之中。
  各种强弱灵气凝聚而成的色彩,充斥在地下的每一寸空间内,这让庄睿根本就无法去一一辨别这些物体的形状,也无法去感受所谓的地下“日月山河”,因为在那里,每一处都是凝聚了前人心血的无价珍宝。
  庄睿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无奈之下,只能将灵气的范围扩大,他想准确的感应一下,地下这座封闭了2000多年的地宫,究竟有多大。
  四十米深的地下,一处东西长近200米,南北宽150多米的墓室,在灵气反馈过来的信息下,形象的出现在了庄睿的脑海里,地下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高度大约为15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了。
  一千零九十二
  庄睿用灵气鉴物,这几年也分出了一点儿规律,年代越近,物件价值越低的东西,一般表现出来的灵气色彩就越淡,像清末民国那会的东西,大多都是呈白色的灵气。
  而清中早期到明朝的古玩,色彩就逐渐加深了,从淡黄|色到橙色再到红色,极其珍贵并且经常被人供奉把玩的东西,有还会呈现出深红淡紫的色彩。
  而明朝以前像三国唐宋时的珍品,往往呈现出的都是紫色,至于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更是以深紫色居多,并且还出现过紫金色彩,长久以来,庄睿都是用灵气的色彩在鉴别古董,但是今天,这个方法却是失去了效果。
  因为在四十米的地下,那犹如宫殿一般的秦始皇寝宫内,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呈现出了紫金色,浓郁的灵气充斥在庄睿的眼中,暖洋的很是舒服,即使在布达拉宫或者是海盗宝藏中,庄睿都未曾见过这么充裕纯净的灵气。
  “穷一国之力,秦始皇到底搜刮了多少珍宝啊……”
  由于灵气触及之处,几乎全都是奇珍异宝,所以想辨别出地宫内的东西是很困难的,庄睿慢慢的静下心来,他想尝试着分辨一下地宫内这些物件究竟是什么,毕竟千百年来,秦始皇陵中的珍宝,让许多盗墓贼和考古专家们趋之若鹜,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解读地宫内的情形。
  “这个……应该是竹简,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莫非他将竹简都搬入到了地宫里面?”
  庄睿感觉到灵气进入到了一个地宫寝室内,虽然入眼感觉到处都是紫金色的灵气存在,不过庄睿发现,在这些灵气中间,似乎有一条条的分割线,从一根根细长物的体型来看,像极了战国以及秦朝古人所用记载文字的竹简。
  这个房间的面积大约有三四十个平方,里面几乎堆满了类似竹简的物件,让庄睿不禁浮想翩翩。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的时候,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这两个神棍所引发的惨案,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秦始皇之所以被后面朝代冠以“暴君”的名头,就是因为这件事情,“焚书坑儒”一直是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被后世天下学人唾骂了两千多年,以至于现在某些人一想到这个历史事件,仍然耿耿于怀,恨不能掘墓鞭尸,恨不能穿透两千多年的时空,对秦始皇敲骨吸髓。
  不能否认,秦始皇的这个决定,让很多记载了中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那个灿烂文明的书籍绝迹,现在了解的很多秦之前的典故,还都是从后面出土的春秋战国古墓中得到的信息。
  但是同样,焚书坑儒对中国文化统一,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并且使得后面郡县制度得以顺利的推广,造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格局,所以谁是谁非,后人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定论,在学术界的争议一直都很大。
  不过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么一件事情,那就是从李斯的上书可以看出,当时秦朝所有的书籍,包括明令烧毁的在内,在皇宫中都留有完整的备份。
  只是2000多年过去了,谁都没有发现这些书籍的踪迹,有些史学家论断,这些书籍藏在阿房宫内,被项羽一把大火付之一炬了,也有史学家怀疑,这些记载了诸子百家争鸣的书籍,是否被秦始皇收入地宫之中?
  所以当庄睿感觉到这些散发着灵气的竹简状的物件后,心里不由自主的激动了起来,对于考古学家而言,在考古发掘中,再也没有比文字资料更加贵重的宝贝了。
  因为再珍贵的物件,那始终都只是玩物,充其量也只能说明当时先进发达的铸造工艺,但是一段文明如果从记载中消失了的话,那是很难复原的,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在中国秦朝之前,就有很多谜团泯灭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庄睿现在几乎可以断定他,所感应到的这些东西,就是当时被焚毁的书籍,庄睿相信,如果这些竹简可以出土的话,对于史学家们而言,那将是一场文化盛宴,将代表着许多消失了的历史真相得到解析,这个发现的重要性,绝对会不亚于上个世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问世时所引起的轰动。
  不过可惜的是,庄睿只能通过灵气感受一下这些曾经一度被认为消失了的文明,他也没有办法将之完好无损的从秦始皇陵中取出,因为在庄睿用灵气往下勘测的过程里,他能感受得到,在地下二三十米深处,的确是有一层水银的存在。
  这些水银并非是像史料中所说形成山川大河,而是已经深入到泥土之中,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没有挥发掉,足足有好几米深,不管从哪个地方开始挖掘,都要先接触这层水银体。
  虽然以现在的科技,是可以消除这些水银的毒害的,但是谁都没有把握在接下来的发掘中,能将地宫中所有的物件完好的保存下来,因为这些两千多年前的物件,只要一见空气,恐怕立马就要变质腐烂的。
  别的不说,就是庄睿所感应到的这些竹简古籍如果损毁的话,那绝对称得上是一个灾难,估计这也是现代考古学和领导们未下决心开掘秦始皇陵的主要原因。
  强忍着将这些传说中的文明发掘出来的冲动,庄睿很艰难的把灵气转移到了别的地方,一一感应了起来,只是单凭灵气感应形状,他只能粗略的知道,在地宫的正中,摆放着一具巨大的黄金棺椁,那浓郁的近乎实质一般的灵气表明,这应该就是千古一帝死后的栖身所在了。
  “看来从秦以后流传下来的典故,大多也都是杜撰的……”
  感应到这具黄金棺椁后,庄睿记起《三辅故事》中的一个记载,说的是秦始皇死后,曾经有一个放羊的牧童,在追逐自己羊儿的时候,无意间坠入秦始皇地宫内,为了寻找丢失的羊只,燃火照明,将始皇帝的棺椁烧毁掉了。
  这个传说在历朝历代也是有着一定的市场的,不过耳闻不如目见,庄睿现在却是坚信,2000多年来,从未有人进入过秦始皇地宫之内。
  “小庄,怎么了?一个人在这发什么呆啊?”
  正当庄睿沉浸在千古一帝那充满奇珍异宝的寝宫之中的时候,任博士的声音传了过来,让几乎不能自拔的庄睿猛的惊醒了,遍布在地宫之中的灵气水银泻地一般的回到了眼中。
  庄睿自嘲的笑了笑,半真半假的说道:“没事,任哥,我正尝试着是否能和秦始皇交流呢,这不……被您给打断了掉了……”
  “那敢情好,你小子问问秦始皇这地宫是否留有通道,咱们也下去参观一下……”
  任博士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他曾经和孟教授在2006年通过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地宫进行过全方位的勘察,结果表明,想要让地宫问世,只能用大揭棺的手法,将泥土一层层的去除掉,只是这样却是会造成出土文物的损毁,被众多考古学家们一致否决了。
  “放心吧,任哥,咱们有生之年,一定有机会见到秦始皇地宫的庐山真面目的……”
  庄睿的这句话,听在任博士耳中只不过是个玩笑,但是任博士没有想到,庄睿并非是无的放矢,在见识了地宫那浩瀚的文明遗迹之后,庄睿已经决定在未来亲自发掘这座承载了太多人关注的千古帝陵。
  其实挖掘皇陵,从技术上而言,并非完全无解,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先进行挖掘,在临近地宫的时候,在整个挖掘场地的上面,建造成一个真空室,这样就能保证接通地下宫殿之后,所有的文物不会因为空气流通的原因损坏掉。
  不过这个办法只适用于庄睿而言,并且投资巨大,还要争取国内专家和高层领导的同意,并非是一朝一夕能进行的,所以此刻庄睿只能将其深深的记在心底。
  任博士突然想起一件事,看向庄睿说道:“对了,庄睿,我刚才见到昨天那个小日本了,他在皇陵处晃悠了一圈,见到我们几个人就鬼鬼祟祟的离开了……”
  (PS:最后两天双倍了,朋友们要有月票,请支持黄金瞳,双倍期间投出,才能让月票效用最大化,先谢谢朋友们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一千零九十三
  “你说的是那个叫中川的日本人?这么快就放出来了?”
  庄睿闻言愣了一下,不过他此时的心神都沉浸在地底始皇寝宫之中,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国内那些官僚们一向是外软内硬,庄睿早就猜想的到这种结局了。
  “那小子鬼鬼祟祟的不知道想干什么,庄哥,要不……我追上去问问?”
  彭飞等人见到庄睿站起身来,也都围了过来,刚才庄睿坐在一处石头上闭目不语,他们都没敢打扰,以为庄睿在考虑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算了吧,咱们又不是警察,管一次还能管得第二次吗?”
  庄睿摇了摇头,他心里也有点奇怪,如果按照那位熊副所长的说法,中川应该是被罚款了,不知道这个日本人为什么还有闲心到处游玩?
  不过庄睿也懒得在一个日本人身上浪费心思,颇为留恋的看了一眼脚下的大地后,在心中暗自思量起来:如果依照自己之前的想法,在挖掘处建立一个真空室的话,究竟需要多大的开支?
  想要完好无损的发掘出这个地宫,恐怕放眼全世界,也就庄睿能够办得到,因为只有他才能准确的掌握到地宫的具体方位,才能有选择性的决定什么时候才是打通地宫的最佳时机。
  这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因为在真空环境中工作,是要穿戴宇航服的,这就会给挖掘工作增加难度,并且进入地宫后对文物进行防腐处理的时候,都必须在这种环境里进行,这在前期,需要大量的理论论证和反复研究。
  庄睿心中已经下了决心,等回到北京之后,就由自己出资金,将其列为一个课题研究,只要出了研究成果,自己就向国家申报,他真的想在自己有生之年一睹秦始皇陵地宫中的真相。
  “走吧,晚上争取到兰州住下……”
  庄睿将发掘始皇陵的野望深深的埋藏在了心底,或许他下一次再到西安的时候,可能就是沉寂了2200多年的秦始皇陵地宫问世之时,庄睿有信心将这中华文化的瑰宝展现给世人。
  庄睿等人的下一站目的地是甘肃,从西安出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途径宝鸡天水到达兰州后,天色已经全黑了下来,找了一家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在兰州白塔山、黄河铁桥、五泉山、隍庙、白云观浏览了一圈。
  当然,也不忘品尝一下著名的兰州拉面,还有那绵软润滑、酸辣可口兰州酿皮,都吃的庄睿等人大叫过瘾,而作为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冲的兰州,也给庄睿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兰州短暂的停留两天之后,庄睿等人重新踏上了旅途,从兰州一路高速,沿途经武威、张掖、酒泉来到了地势险要,巍峨壮观著称于世的嘉峪关。
  嘉峪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
  整座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见这关如此雄伟,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的诗句,使其和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庄睿一行人在关城内的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游玩了一番,然后才西出玉门,经瓜州再行驶了两个多小时候,终于来到了庄睿此行的第三个目的地敦煌。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四周全部都是戈壁沙漠,由于敦煌有1400平方公里的绿洲,虽然仅占敦煌总面积的4。5,但仍被称之为“戈壁中的绿洲”。
  车子行驶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中,境内古道长城、烽燧驿站星罗棋布,由于敦煌沙漠绿洲的特殊位置,使其成为了古代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镇,自汉武帝建郡以来,这里不仅是开拓疆土、经营西域的前哨阵地,更是古代华戎交汇的大都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