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黄金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典当(黄金瞳)- 第7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诅咒这一类灵异时间。
  所以指挥部对于这次进入,也进行了足够多的保护措施,不仅紧急调用了一批防护服,还专门从内地空运过来一些便携的吸氧设备。
  为了不影响考古队人员从狭窄的密道中进入,这种氧气设备其实就是一件衣服,只不过里面是中空的,一个导管连接在了头上所戴的氧气罩上。
  “奶奶的,这玩意还真难受啊……”
  里面套着一层防护服,外面还有一层氧气服,即使地下潮湿寒冷,这穿在身上也是极不舒服的,加上密道狭窄,手上也拿着些工具,庄睿爬的很是吃力。
  密道本就是那些匠人们偷挖出来的,宽度和一般的盗洞差不多,加上千年来地形也有一些微小的变化,在最初发现这条密道的时候,有的地方已经窄的只留下拳头大小的洞口了。
  如果不是这几天在清理通道的时候,将这密道扩宽了一些,庄睿等人根本就无法进入。
  不过还好,密道也就是三十多米的距离,如同地老鼠一般往里行进了四五分钟后,庄睿前面一块一米见方的青石板挡住了庄睿的去路。
  对此庄睿早有准备,当下双手向前探出,把一根撬棍卡在青石板和泥土相连的缝隙处,两手用力一板,青石板微微颤动了一下。
  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庄睿也只能使用撬棍这么原始的工具,而在这样的墓葬里,这些工具也是最合手的。
  经过几天的勘察,尤其是发现这块挡路的石板后,考古队也探明了这个密道并非是盗墓贼遗留的盗洞,而是修建陵墓的匠人们所留有的“后路”。
  只是为何后世没有关于这座陵墓的消息流出?那些留下退路的人是否逃出?这些就都有待进一步的勘察才能得知了。
  在庄睿的身体的上方,一个摄像头对准了前方的青石板,在地面指挥部的专家们,紧张着盯住画面,当看到青石板松动的时候,指挥部内发出一阵欢呼声。
  “小庄,轻一点,不知道石板处于墓葬的什么位置,不要掀下去砸坏了里面的东西……”
  一位老专家的声音从耳麦里传入到庄睿的耳朵中,对于考古人员而言,即使是墓葬中的一个碎木屑,都有分析研究的价值,这位老专家不希望在进入时对墓葬造成任何的伤害。
  “我知道了,齐老,您放心吧……”
  庄睿对着嘴边的耳机回答了一声,不过心里却是有些不以为然。
  因为庄睿知道,这块青石板重达好几百斤,距离地面还有一米多的高度,想要完好无损的启开墓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这个墓室只是一个牛马殉葬坑,里面满是牛马尸骨,并没有多少考证研究的价值,即使损坏一些也无伤大雅的。
  嘴上答应着齐老,庄睿手底下可是一点没收敛,并且还加大了撬棍的力度,在将石板下面的泥土撬松懈之后,庄睿卡住了石板上沿,猛的一发力,整块青石板往后面倒去。
  “哎,轻点,让你轻点的……”
  “就是啊,年轻人怎么毛手毛脚的……”
  “都别说了,快看看里面有什么……”
  庄睿的这个举动让指挥部的老专家们大为不满,不过这些七老八十的老头子们也是无奈,自己下不去,说什么都是白搭。
  不过指挥部里更多的人,则是将注意力对准了石板后的墓室,庄睿头顶处的强光灯,形成一道光束,从石板撬开处的洞口,照亮了这座已然是封闭千年的墓室。
  就在石板落地的时候,墓室内厚厚的灰尘扬起,肉眼能看得见的灰尘在墓室中飘扬,其中还掺杂着那些被石板砸中的牛马尸骨。


  “大家小心一点,注意身上的氧气服不要被划破……”
  庄睿从嘴边的耳麦中发出了指示,他也没想到墓室中的灰尘会如此的大?不过这也说明墓室密封性极好,恐怕在千年内都没有空气流通,这才使得那些灰尘落入到了地面之上。
  庄睿的灵气虽然探得这里面并没有机关暗器之类的危险,但是他也不知道这些灰尘是否会传播什么病毒,这要是万一重蹈当年金字塔考古人员的覆辙,那可后悔都没地哭去了。
  对后面的考古队员提出警告后,庄睿小心翼翼的将手中的撬棍扔到了墓室里,他也是不敢有一丝大意,先把半边身子探出洞口,然后用两手支撑住,小心的将双脚踩到地面上。
  进入墓室后的庄睿,先是将洞口下方的地面上的尸骨将两边清理出来一块空地,这些尸骨中不乏尖锐的物件,他这是怕被后面的人给踩到了。
  清理完空地后,庄睿首先接过王记手中的摄像机,将墓室中的画面传到了地面指挥部之中。
  “这……这是殉葬坑……”
  “没错,应该是动物殉葬坑,人的骨骼没有这么大……”
  “用墓室的方式,而不是掩埋起来的殉葬坑,这在国内也是很罕见的……”
  看见庄睿传递过来的画面后,指挥部里的专家们,马上开始了分析,牛马的骨骼很容易辨认,很快专家们就得出了结论。
  家畜殉葬,在古代是极为寻常的事情,就是一般稍微殷实一点的人家,也会陪葬一些鸡鸭鹅之类的,但大多都是将其挖坑掩埋,很少有独立开辟一间墓室的。
  像秦始皇陵内,也有活物殉葬,但是就如上面所言,都是挖一个很大的坑,将动物推入到里面后,再用泥土填埋,然后用奔马将地面踏实,如此而已。
  不过这个殉葬墓室的出现倒是很好解释,因为这座墓葬本身就是极为特殊,它并不是由地面挖掘出来的,想用常规殉葬比较困难,所以才会用墓室代替了殉葬坑。
  地面的专家们在对画面进行着分析,地下的考古小队也没闲着,等到八个人都进入到宽广的墓室后,一条连接着外面抽风机的通风管道,也被最后一个进入墓室的考古人员带了进来。
  由于各人携带的氧气,只能维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所以按照之前的方案,每清理出来一间墓室,在查明墓室内的物体结构后,就要对其空气环境进行净化。
  当然,如果墓室内保留有竹简或者织帛类的物件,那就必须要先做防腐处理,虽然开启墓室也会有空气流入,但在这百米地下,条件有限,也只能如此处理了。
  “陶云,金城,你们两个拼凑出一副完整的动物骨骼,把它们带出去,其他人将这些尸骨清理到墓室东边的角落里,任博士和我寻找通往别的墓室的墓门,大家分头工作吧……”
  庄睿在人员都进入之后,开始安排起了工作。
  虽然庄睿比较年轻,但是这副总指挥也不是白当的,在这几天的准备工作当中,庄睿提出的不少意见都得到了采纳,也建立了足够的威信。
  在庄睿的安排下,考古队员们各司其职,纷纷忙碌了起来,两个央视最出色的摄影记者,则是将带有强光灯的摄影机对准了墓室,每一个细微的角落都没有放过。
  当然,通往另外一间墓室的墓门,还是被庄睿给找到的,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在找到墓门后,众人就退出了墓室,并没有急于进行勘察。
  在后面的一个多星期里,地下考古队的工作进展并不是很快,因为靠近密道的几间墓室,都是殉葬墓室,虽然考古价值不高,但清理起来特别的麻烦。
  (PS:谢谢朋友们的月票,今儿是周一,大家把推荐票也投出来吧,今儿到现在居然没有一千张,拜托大家了)
  一千一百七十四
  靠近密道的几个墓室,都是不太受人关注的动物殉葬室,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让那些修建陵墓的匠人们轻而易举的开辟出一个逃生密道来吧?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些匠人们费劲心机挖出了这么一条隐蔽的逃生通道,却没成想自己等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其中,陵墓竣工之日,也就是他们丧命之时。
  这些动物殉葬室的研究价值并不是很大,但是清理起来相当的困难,由于地形限制,要分批次的将其运送出去,也减缓了考古队工作的进程。
  而且在运送的这个过程中,还要尽量保证尸骨的完整,因为这个地下陵墓,在日后极有可能建成一座地下宫殿,成为像明十三陵那样的旅游景点。
  作为陵墓组成部分,这些已经化为枯骨的牛马尸骨,在日后还要在这里进行还原,以带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历史印记。
  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众人发现,在这个地下陵墓之中,墓室与墓室之间的距离,都是紧挨着的,并不像其它的一些大墓,在两个墓室之间有着长长的甬道,这倒是给发掘工作带来许多的便利。

()好看的txt电子书
  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考古工作都停滞在整理和发掘密道周边的墓室之中,一共八间殉葬坑,只有一个装满了陶瓷器的墓室,具有着比较高的研究价值。
  考古队发现的陶瓷器陪葬坑,其实也就是庄睿之前关注的那个放置满了宋代陶瓷器的墓室,那些琳琅满目的宋代官窑瓷器,让众多考古专家们,差点认为这是一座宋代帝王墓了。
  瓷器易碎,不能像对待那些牛马尸骨般处理,而且瓷器在密封的墓室见到空气后,会由于氧气的变化而产生褪色,必须要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养护。
  所以庄睿等人这两个星期中的大多数时间,倒是在这个墓室中度过的,一件件精美的宋代瓷器的出土,也让人们心中对于这座墓葬,给予了更高的期待。
  ……
  “庄睿,怎么又去遛马了啊,老师们都在等你呢,快点,就等你一个人了……”
  庄睿骑着追风,从远处疾驰而来,冷不防任春强出现在道路的旁边,害的庄睿拉住马缰,使得追风人立而起。
  “任哥,我这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也就现在能放松下,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作为此次考古工作组的副总指挥,又是现场考古的领队,庄睿的责任要比一般的工作人员大许多。
  往往别人工作八个小时,他却要在里面待足了十六个小时才成,而且现场的一些临机决断权,也都下放给了庄睿,这让庄睿同学很是苦不堪言,他打理自己的企业也从来没有如此上心过啊。
  正如庄睿所说,他每天除了四五个小时的睡眠之外,也就是骑着追风放松一下了,两个星期下来,这方圆几十公里执勤的士兵们都对这一人一马十分熟悉了。
  庄睿从马上跳了下来,拍了拍追风的屁股,极通人性的追风打了个喷嚏后,自行走到庄睿所住的木屋前,俯下身体闭目休息了起来。
  由于这次考古行动特殊的地理条件,极有可能进行很长的时间,如果算上近期赶来的一些建筑专家们的规划,这次行动所衍生出来的项目,或许要维持三五年之久。
  所以在这短短的两个星期的时间,原本空旷的河边,已经是搭起了两排小木屋,以供专家们休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住的习惯帐篷的。
  作为此次考古行动的副总指挥,庄睿自然也分得了这么一座木屋,说老实话,这些真正是实木搭建的木屋,住起来的确是比潮湿狭窄的帐篷要舒服的多了。
  会议还是在帐篷内召开的,庄睿进去之后,偌大的帐篷里已经坐满了人,除了此次考古队几位正副指挥外,还有京大建筑学院的几个教授和国家旅游局的两位领导。
  庄睿进去的时候,来自京大的吴教授正在说着什么,坐在首位的孟教授见到庄睿后,连忙招了招手,说道:“小庄,来,先坐,听听吴教授对这座陵墓的看法……”
  庄睿这两个星期以来的工作,众人都是看在眼里的,任劳任怨不说,单是庄睿几次临机决断,就让考古工作避免了重大损失,其经验之丰富,比之一些老科考专家也是不遑多让。
  那是在开启陶瓷器陪葬品墓室的时候,由于石门下的卡槽出现了问题,怎么都推不开,而且石门厚度达到了50公分,即使用工具凿开也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于是当时地下考古队中的一个工作人员提出爆破,将石门给震碎后打开。
  由于之前接连几个墓室里都是动物殉葬品,如果下一间也是的话,爆破并非是不可行的,地面的一些专家经过讨论,有好几个同意了这个方案。
  不过当时在地下的庄睿,表示了严重反对,并用自己副总指挥的身份否决了这个方案,到最后硬是将地面的青石板撬开,打通了石门卡槽将其给推开的。
  打开这道石门之后,满室的宋代精美陶瓷器在让众人惊叹之余,也均是心有余悸,如果真是进行了爆破的话,恐怕石门被震碎了,这满室珍贵的瓷器也保留不了几件完整的了。
  俗话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在国内这些科考界顶级人物汇集的地方,学术氛围相对还是比较纯净一点的,庄睿的坚持使得考古队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成绩。
  所以这件事情发生以后,那些老专家们对庄睿是另眼相看,在进行工作会议的时候,都是将庄睿当成了平辈来交流。
  而原本考古队内一些年龄比庄睿大,资历比庄睿老,并且也曾经在各地相关的考古部门作出过一些成就的的工作人员,也收起了自己的老资格,从心底承认了庄睿副总指挥的身份。
  是以虽然现在一帐篷的人都在等待庄睿,也没有人对庄睿的迟到提出批评,如果换成另外一个年轻人,恐怕早被这些老头子们骂的体无完肤了。
  正在进行演讲的吴教授,对后来的庄睿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在这片草原的地下,是由锡林郭勒杂岩构成的,它是中亚造山带面积较大的强变形变质地质体,该岩石的沉积成岩年龄晚于晚奥陶纪,地壳变动的可能性极小。
  所以这里是可以仿造北京明十三陵的地下宫殿那样,打开一条通道,修建一座地面和地下相连的建筑群体的……“
  这位吴教授的话,庄睿大半都没听懂,不过最后几句听明白了,敢情是开会讨论成吉思汗陵的旅游规划的。

()
  庄睿不由撇了撇嘴,在场的这些人连墓葬主人的身份都没搞清楚,就想着后面的旅游前景了,典型的官僚主义。
  “吴教授,这里的地形比较复杂,不仅有岩石层的存在,更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