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谪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谪仙-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做好标记,亲自送到了卫贞贞的房间。



【总算是码好啦~~另外,浩子大呼一声,这两天点击增加了,为啥推荐没增加捏?】

卷五 江都风云

第一百一十六章 … 东山亭月

已是深夜了,摇曳的烛光印着书桌上的事物,朱浩搁下手中的狼毫,放松身体靠在座椅上,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轻轻的舒了一口气。

仰躺了一会儿,墨迹已干,朱浩轻轻合上书本,将之放到书桌一边的一叠新书上,扉页上赫然是手书的“天道概论&;#8226;卷三”几个行楷大字。旁边还整齐的放着一摞书,扉页上是“三国演义&;#8226;卷十二”。

弹出两缕指风灭掉烛火,书房立时暗了下来。一弯新月正值中天,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铺洒遍地,不远处的落瀑击石之声传入耳中,更添几分清宁谐静。

朱浩正要起身回房,忽然耳朵动了动,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贵客远来,何不进屋坐坐。”

窗外一道静立于院墙之上的灰影如同黑暗中的夜枭一般,轻轻掠过夜空,无声无息的落到书房外的假山上。

“冒昧打扰,还望见谅!”

朱浩长身而起,淡然道:“无妨!”

灰影从怀中取出一张暗红色的拜帖,低声道:“接着!”

“咻!”

朱浩轻描淡写的伸长右手两指夹住帖子,这拜帖看似来势疾速无比,却没有蕴含什么力道,也算是表达了来者的善意。

随手将帖子放到书桌上,朱浩微笑道:“不进来坐一坐么?”

灰衣人抱拳道:“多有打扰,后会有期!”

说罢又如起初那般,几个起落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打开明黄色的拜帖,上书“东山亭月”四个正楷字,观其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颇有王羲之余韵。相比之下,朱浩的那些字就有些不甚了了。习武之后对于精微力道的控制自然会更加精确,只是终究下的功夫太少,现在朱浩的字比起当初已经有极大的进步了,但与这几个字相比,却是缺少了几分神韵。

更重要的是,这几个字和上次寇仲带回来的那个写着“君婥已归”的纸条上面的字迹是一般模样的。

临江宫之东,是有一座风景明秀的小亭山,离宜情园只有五六里路。这山却是因山上几处颇有特色的小亭而闻名的,渐渐被后人叫做“小亭山”,后来也不知原名是什么,倒也是个夏日乘凉避暑的好去处。

“秦王殿下好兴致!”

朱浩飘然落下,负手而立,朗声道:“却是让在下好找一阵。”

新月当空,银辉映照的亭中有一人身着便服,正于石桌旁自斟自饮,自得其乐。细看之下,赫然前日退朝时候瞥见的秦王浩。

秦王浩回头微笑道:“独饮无趣,朱兄不过来陪我喝一杯吗?”

这人倒是不摆架子,朱浩信步踱入亭中,也不拘礼,就在他对面坐下,径自端起秦王亲自斟满的酒杯一饮而尽,咂着嘴道:“这酒还不错。”

上次只是匆匆一瞥,只看见这位闻名已久的秦王杨浩的面容,当时也只是感觉其长相英俊,并未看出有其他出彩的地方,仔细回想却又觉得印象模糊。自从修习长生诀第一图之后,朱浩对于一些特定场景是想忘也忘不掉的,比如说觐见杨广的时候,朱浩可以清晰的回忆起在场诸人的每一个表情,还有一些细微的动作,甚至还包括一些特别留意的人的精神波动,不过对于这位秦王浩却是回想不起什么来,这中情况只有一种解释——他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可以敛藏自己的精神波动。

此时此刻朱浩所面对的秦王浩身材修长,英俊潇洒,却是说不尽的儒雅风流。一双深沉的眼睛里似乎敛藏着无限的睿智,只是却不时流露出一抹淡淡的惆怅。

这一刻,朱浩才有些明白当日傅君婥为何会说他们两人有些相似,难怪连傅君婥那样高傲冷艳的美人也会钟情于他,这种成熟中带着沧桑的独特魅力应该是少有女人能够抵挡的。

杨浩同样饶有兴趣的看着他,半年前朱浩的面容说起来其实只算是比帅气,有棱角,又是当过兵的,予人以刚毅果敢的感觉,不过在修习了《长生诀》和道心种魔大法之后逐渐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时常在他身边的寇徐两人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并不会有多大的感觉,可是经过了时间的累积,实际上现在朱浩的面貌气质已经算是有了极大的变化了——就像徐子陵练习长生诀第七图的功夫,同样会产生气质和面貌上的变化一般。这种表现就是使他的面部线条缓慢的产生一些细致的变化,变得更加棱角分明,英伟不凡。加上长生诀所强调的仙风道骨的气质糅合着道心种魔大法产生的独特的魅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朱浩对于异性的吸引力绝对是直线上升的。

不过这种吸引却与男女之间的倾慕却有一些差别,道心种魔产生的魅力是吸引女性,而长生诀的精神力却是让人崇敬而疏远,就如同人们会膜拜神仙,却不会爱上神仙一样。

各自收回目光,杨浩开口道:“这是凡间俗物,自然是比不上天界佳酿的。“

朱浩将酒杯放回石桌上,笑道:“这酒想必是宫中窖藏已久的佳酿,殿下倒是有心了。“

杨浩再一次将两只空杯斟满酒,打趣道:“这么晚了还邀朱兄出来喝酒赏月,朱兄不会介意吧?“

朱浩淡然道:“早盼与殿下相见,自然求之不得。”

“我也是!”杨浩手执酒杯,道:“君婥到洛阳之后,倒是让本王好奇,朱兄这样神仙似的人物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浩举杯道:“是不是见面不如闻名?”而后将杯中美酒饮尽,笑看着对方。

杨浩深深的回望他一眼,摇头道:“未见面只觉得朱兄智深似海,深不可测;如今却是真正认同君婥所言。”

不待他说话,杨浩便继续道:“朱兄说自己不是神仙我也不信了。”

朱浩挑了挑眉头,好奇道:“这又是为何?”

杨浩一边亲自斟酒,一边道:“张须陀之事或为人谋,龙船之前已非凡人,当日邗沟之上,本王可是跪过‘谪仙人’的。”后面一句“谪仙人”三字咬字极重,那仿佛可以洞彻一切的目光让朱浩连分辨都懒得去了。

朱浩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反而道:“我听闻张须陀与瓦岗军当日战况,想必殿下也不是直接告诉张将军的吧?”

秦王浩道:“你可是神仙,这些还不是掐指一算就知道了,何必问我?”

朱浩摇头苦笑,“要真是神仙就好了,我又何必这样劳心劳力的。”

(注:此文中的小亭山非绍兴那个小亭山)

=

【今天写这章实在没感觉,就如同前面写练兵一样的,没啥味道,也不好意思要票票了,咳咳,只希望新读者花几秒钟时间来收藏本书来着。。。】

卷五 江都风云

第一百一十七章 … 隋宫辛秘

秦王浩忽然长身而起,到亭边指着茫茫夜色中朦胧起伏的江山,回望朱浩大笑道:“朱兄神通绝世,可否算算这锦绣河山,什么时候才会太平?”

朱浩给自己斟满一杯酒,把玩这手中的青瓷杯,淡然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天下又何时有过真正的太平?”

杨浩自嘲的笑了笑,低声道:“天下又关我什么是?”

“杨家的天下关不关你的事呢?”朱浩放下酒杯,冷然问道。

杨浩回身坐下,一边自己给自己添满酒,一边道:“朱兄不是说过‘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么,这句话本王也很认同,天下又如何会是一姓人家的天下?王朝霸业只是过眼烟云,穷图毕生精力。”

“这句话倒颇有看破红尘之意。”朱浩忽然问道:“殿下是信佛还是信道?”

杨浩一怔,方才答道:“父王信佛,我亦看过一些佛教典籍,却是什么也不信,只信自己。”

“好一句只信自己!”朱浩赞道:“这份见识却是世间少有的了。”

杨浩目光炯炯的看着朱浩,一字一句的道:“那朱兄是来拯救大隋的还是来拯救天下百姓的呢?”

朱浩毫不示弱的回望,微笑道:“谈不上拯救不拯救的,我的肩膀承受力有限,担不起那多重责,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让天下百姓所受的苦难再少一些……仅此而已!”

杨浩默然半响,方才摇头自嘲道:“本王终究是放不开啊!”

两厢缄默,各自闷头饮酒。过了一阵子,朱浩忽然笑道:“鲁妙子曾言秦王俊也是他一生也未看透的人之一,殿下能不能说说当年宽恕仁爱的秦王俊是怎样的人呢?”

这却是当时朱浩与鲁妙子在安乐窝闲聊之时,无意谈论起文帝杨坚几子的时候,从鲁妙子口中得知的原话,只是没想到却引出了三十年前的一段奇异的隋宫辛秘。

乍听鲁妙子的名字,杨浩诧异道:“鲁大师尚在人世么?”

朱浩回想起在飞马牧场度过的那些短暂的时光,一时有些走神。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禁感慨鲁妙子的学识智慧,真的难以想象,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鲁妙子只是学识渊博、无所不会、无所不精的“天下第一巧匠”而已。

以朱浩的眼光来看,他绝对是当时当之无愧的最博学的博士,最杰出的发明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最伟大的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当然还是医学家、美食家、地理学家……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就算除开前面用于修饰却毫不夸张的“最”,这一系列的名头也足以让无数天才中的天才穷极精力、奋斗一生了。

可惜的是,这样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修饰的绝世之才在这些人眼中的地位却是与他的能力极度的不相匹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本是足以让万世敬仰的人物!

回过神来,对上秦王浩古怪的目光,朱浩不禁歉然道:“想事情出神了,还望殿下勿怪。鲁……嗯,鲁大师一切都好,现在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安享天伦之乐。”

杨浩放下酒杯,道:“这就好,没想到时隔多年,他老人家还记得父王……”

精致的酒壶里的酒已经干了,杨浩放下酒杯,走到亭边,呓语道:“恐怕不知情的世人眼中,父王就是少年英雄,越到后来就越糊涂骄奢罢!”

“可是又有几人知道!”杨浩手背青筋凸显,手中的那只精致的青瓷酒杯忽然“喀嚓”一声,化作细微的齑粉循着指间的缝隙滑落。

杨浩回身目视朱浩,大声道:“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父王一生从未负过任何人!”方才还温文儒雅、风度翩翩的皇室贵胄这是却有些面目狰狞,胸口剧烈的起伏着,显示着他此刻情绪的激动。

朱浩只是平静的与他对视,并不作色。

对视片刻,秦王杨浩颓然坐下,另外取出一壶酒一只杯给自己斟满,而后一饮而尽。

杨浩苦笑道:“对不起,是我失态了。只是今日想起往事,忽然觉得心中不平,让朱兄见笑了。”

朱浩亲自添满酒,敬道:“无妨,殿下可继续说下去,这些事憋在心里总是不好的。来,我们先共饮此杯!”他的话似乎蕴含这一丝魔力,秦王浩当即与他干了一杯,继续道:

“当年文帝依靠慈航静斋的支持以隋代周,而后广播佛道,连父王几兄弟也是从小都接触佛教典籍,有慈航静斋安排的高僧授以高深佛法。当时父王和当今皇上都是天资聪颖,甚于当时的太子殿下,而父王更是自小便崇敬佛道,后来还曾经请求文帝削去他的王位共鸣,甘愿去做沙门,不过文帝并未应允。后来文帝知道了一些事情,渐渐开始疏远慈航静斋,几位王叔的佛法课也取消了,只是净念禅院的一位高僧还是将父王收作记名弟子,暗中传授了一些佛法武功。”

不用猜,杨坚疏远静斋无非是察觉了一些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灭佛兴道的原因,以及两人蹊跷的暴毙——承圣元年(公元452年)中常侍宗爱暗杀了正值壮年的拓跋焘;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宇文邕兵分五路北伐突厥,还未出发却突然病死,时年三十六岁。

两人有几个共同点,一是都是一代英主,文治武功足以横扫天下;二是两人都生活简朴,体恤黎民;三是两人都提倡灭佛兴道!四是两人都英年早逝,而且同样死的离奇古怪。

这样一联系,恐怕就是傻子也猜得出慈航静斋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讲到这里,杨浩长叹一声,又连续喝了几杯酒,才惆怅道:“后来便是隋灭南陈,文皇帝命当时的晋王杨广,也就是当今圣上,还有清河公杨素以及父王为行军元帅,分八路攻陈。自出兵之后,各路大军皆势如破竹,惟独父王这一路所率的率水陆军十余万进屯汉口,攻占樊口,未有多大作为。却不知父王这一路牵制了所有陈军水陆师南下的兵力,总数超过二十余万!”

杨浩再次放下酒杯,怅然道:“而后父王暗中单骑入陈营,晓以利害,令陈军大将周罗睺主动投降,而后又遣周罗睺游说荀法尚陈慧纪等其他几路赶去勤王的大军相继前来投降,兵不刃血的完成了之前拟定的战略部署。可是父王不知当时是如何想的,竟派使者上陈文帝他未有尺寸之功,都是几位陈将自动来投的。”

“后来我也隐约知道当时的一些状况,没想到算来算去,这其中还是因为有了慈航静斋的介入。”

朱浩目光一闪,张口道:“肯定是和和氏璧有关的事了!”

秦王浩看了他一眼,道:“没错,正是和氏璧!”

=

【状态逐渐恢复中,这一章又是翻资料查历史,不过总算是找回了点儿感觉了~~~】

另外,隆重的推荐两本书,《日出厓山》1044226,很神奇的一本书。今天我就看了这本,觉得很不错~

还有就是上次介绍过的《新天龙慕容复》,也很好看~

卷五 江都风云

第一百一十八章 … 和氏玉璧

回想起往事,秦王浩有些出神,过了片刻又开口道:“那时候当今皇上表面上崇敬佛道,暗地里却得到了魔门的支持。魔门素来最多才智高绝之辈,所以当时他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人才,还得了好名声。慈航静斋一直是全力支持前太子勇争夺王位的,对于晋王叔的强势颇为忌惮,奈何当时两次灭佛之后,天下佛教实力大减,其时魔门又疯狂反扑,静斋为首的白道势力自顾不暇,也就形成了当时相持不下的局面。”

“其时若不是当时魔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