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汉-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攻击朝廷命官,甚至欲夺荆州是为犯上作乱。而孙权有诏不奉更是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而刘琮便是正义的化身,皇道的守卫者!替天行道,替朝廷讨伐逆贼这一切都是刘琮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样一份檄文,就连曹操看了都想立刻跑到江东生劈了孙权。这孙氏一家三人对大汉朝廷,对天下百姓都干了些什么啊?偷玉玺,投伪帝,驱命官,劫豪族……如今更是自立为王!这让曹操这个准备篡汉的人都看不下去,何况天下普通的士子、百姓!

看了这檄文,刘琮也是很满意,不得不说刘巴的骂人本领可是日趋成熟,当年对付刘备可是骂得刘备无敌自溶。刘琮无法想象孙权接到这份檄文之后是怎样一副表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必定会极大鼓舞荆州将士士气的同时,极大的打击江东集团,而江东的百姓听闻因为孙权成晚从而给他们带来战乱,想必也会在心中怨恨孙权。

这就是刘琮希望打到的效果!

发布檄文之后,刘琮便下令大军开拔,水军方面,以甘宁为前部先锋,徐庶为军师,领兵三万,战船三百浩浩荡荡的杀向柴桑。刘琮自带关羽、蒋钦、于禁、法正等人率兵五万紧跟其后,而刘磐、张颌、张松则从长沙出发,率步兵三万向南昌进发!水陆共计将士十一万,募集民夫五万,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留荀彧、诸葛亮、黄忠守襄阳,黄祖接替关羽守章陵,而文聘极其属下将士则一个未动。益州魏延、张任等更是原地待命!

经过两年的准备,刘琮麾下将士激增。尤其是水军方面,自从刘琮领兵救援江夏,在沙羡城外接应黄祖一来就很少打过打仗。前些年刘琮入川中,水军几本没有损失。也就是说从刘琮在江陵建立水军答应以来,甘宁已经训练了有足足八年的水军!这一次几乎倾巢而出,目的就是为了扫平江东!

而刘琮麾下的名将中,除了甘宁、蒋钦,就属关羽水军比较在行,所以刘琮让关羽从章陵先前抵达武昌。这样虽然有点冒险。但刘琮赌得是曹操短时间内拿不下汉中!而且三年和约尚有一年的时间!虽然宛城司马懿与新野文聘对峙。但汝南曹军相对薄弱,加之章陵离得襄阳并不远,虽是可以增援!

第三百八十八章 初次交战

刘琮大军一路经夏口、路口,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进入了柴桑界,而先锋甘宁部队已经于吴军交上火。刘琮站在高高的楼船上依稀能够听到远方的厮杀声!于是下意识的催促部队加速前行!

而此时柴桑城北十里之外的江面上攻防双方开始了试探性的接触。了鲁肃也不想坐以待毙,在柴桑北面的江面上布满了各式战舰和上万精锐水军。而从丹阳赶来增援的吕蒙屁股都没坐热便支援南昌去了,陆路上,刘磐的行军速度比甘宁还快,兵锋直指南昌!

好在柴桑两面有水,北面长江在柴桑拐了个弯,由原来的西北…东南走向变成了西南…东北走向,而柴桑城的东南面便是宽广的鄱阳湖!

江面上,喊杀声连绵不断,战舰上,不断有凄厉的惨叫通声喊杀声响起,在这么近的距离内,这些声音已经清晰可闻。

两支水师不断的碰撞到一起,连弩和弓箭的声音连绵不绝。

鲜血和尸体混合在一起,不断落到江水中。

旗舰上,大汉水师都督甘宁和军师徐庶,这时卓立在船楼高台上,居高临下看着自己方面取得了局部胜利,松了口气。

江上冒起几股黑烟火焰,两艘战船底部朝天,另一艘缓缓倾侧沉没。就在半个时辰前在甘宁指挥下,水师几次突入吴军舰队,已经多次积累小胜了。

甲板上,徐庶笑着说:“大都督,敌舰沉三,又是一次胜利,可喜可贺。”

甘宁答道:“这是主公运筹帷幄之运,孔明先生连弩之功。”在徐庶面前,甘宁可不敢居功,荆州水军几斤几两,甘宁自然清楚,今日初次与东吴水军接触完全仰仗着这全新装配的连弩。

“主公早在南郡时就下大力气打造水师,当年孙权偷袭江夏,黄太守兵败弃城,结果主公及时率我等赶到打败孙权,从此奠定了水师根基。”,“再说这连弩,初次发威是曹操南征时,我军当时装备还不到两千。往昔水战,第一个要点就是船高船大,可容更多的士兵,这种船只有江陵和沙羡几个船坊才能建造;并且建一船需要半年以上,我军就算日夜加班,也难以超过东吴的楼船数量。

何况前些年主公的重点战略是西征川中……第二就是拥有大批久在江湖上,不怕不怕风浪的老兵,以能在甲板上作战如在平地为标准,这一点如果没有主公的高瞻远瞩。现在就算有战船也没有士兵能够配置。”

“我水师无论是战舰数量还是恩能够够作战的水军将士,这两方面远逊色于吴楚,但是现在有了这新式连弩;无需接船战,船就不需要大船,而有这连弩,虽然看起来挺沉,但正好与将士们的体重一样,越沉在甲板上的稳定性就越好,士兵也不需要精练能在甲板上作战如坦平地的水兵,这差距就一下子弥补上了。”

“造现在规格的战船,小而快速,就容易多了,大体上,商家的大船,就是这规格,上次一次就征集了二十艘,生产的船坊也处处可见,生产时间也不只需要二个月就出一批了。”

“你想,东吴虽经营已久,有大船精兵,但补充也不容易,沉一条少一条,死一个少一个,而我军船小,生产容易,又有着大量弓弩;士兵只需要能在甲板上射击就可,这就使补充来源广泛,源源不断……”

“你看,今日初次交锋我军实际上损失也大,前后已经死了一千人,伤者三千,可现在各舰满装满员,打完了立刻有补充相信永不了了多久,吴军在补充方面就会源源落后于我军。只要水师失去优势,那么东吴拿什么抵挡我军优势步兵?”

徐庶边听也是边点头,这番话,言语不古雅,确实直透中窍。江东自孙策开始便是以水军见长,累计至今对外号称有各类战舰一千五艘,带甲二十万!刘琮主政之后虽然也十分重视水军,但毕竟与曹操抗衡和攻伐益州消耗了刘琮的大部分精力和财力。

南阳会战之后,徐庶等人都曾经一度认为五年内刘琮不会对江东开战。按照正常的追赶速度,就算接下来的几年全力发展水军,也很难在规模上压倒江东。

但战船的选择以及诸葛连弩对连弩的进,让刘琮占了现金。根据情报,江东目前就算没有他们自己号称的那么多战舰,五百艘应该是有的,而江东水军的常备规模也是五万人左右,如果考虑到埋怨加上楼船的运兵优势,武装十万人是有可能的。

而刘琮将新式连弩配置到水军上,这样在战船的选择上就放弃了大规模依靠楼船作战的的思路。以往水战都是刀斧手和长弓兵的配置。而长弓兵一般是采用抛射,在江面上风大浪急很是影响命中率,所以东吴水军大多依靠大船接近后肉搏或者靠着船身挡住风。

连弩的自重让弩手们更加容易在船甲板上稳住身形,而连弩的平射则很好的克服了江面作战不利因为,对吴军杀伤力够大!刚一开战,连弩的优势就让吴军吃了大亏。而随后步兵在连弩的掩护下登船破坏了吴军三艘战舰。

而恐怕鲁肃也不会想到,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战争的持续消耗,双方的补给就完全不是一个级别。荆州步兵在船上持弩射击都不难。也就是说只需稍加训练,荆州所有的将士都能上船作战!

而东吴走的是精兵路线,加之扬州人口远远不如荆州,战争消耗下去肯定对东吴不利。这也是甘宁对水战充满信心的原因所在!用造楼船的前装备连弩,这种战术上的改变也是刘琮只用了两年时间准备就发起对江东战争的原因。

他当然知道北方曹操的强大,但如果等到曹操占据了汉中,必定会再次尝试南征,威压之下,孙权有可能选择称臣,坐山观虎斗。虽然曹操不惧怕曹操,但如果双方消耗过大,指挥便宜了孙权!

而如今曹操年事已高,一旦死了,北方就有可能大乱。这时如果孙权还在必定会和自己争相蚕食。一场混战下来,就真的有可能三国鼎立,虽然北方的地盘小了,但很有可能孙权的地盘却变大了!

当然前面半年的离间、策反运行相当有效也是刘琮最终决定发动战争的一个主要原因!诸葛瑾和陆逊的投靠让刘琮对荆州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对江东的精兵路线的弱点也是有了更深更直观的概念。

刘琮选择在春夏之交开战,就是想着在汛期来临之前歼灭江东水军的有生力量。

第一天的会战确实让鲁肃有点紧张,他在此前虽然也和甘宁交过手,不过那时候双方还没有撕破脸皮,甘宁、鲁肃也是怕伤了陆逊和诸葛瑾二人,所以双方摆开了架势,但还是留了点力气。

但这一次不同,双方一上来都卯足了劲,派出的都市精兵强将,鲁肃甚至出动了一艘楼船。甘宁还是上次见面的那些战船。但双方一开战,鲁肃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双方的船在江面上颤抖,风大,浪急,刀斧手不到跟前根本发挥不了作用。但东吴将的长弓手抛射和荆州的连弩手比起来命中率就要差了很多,而荆州的战船上甚至在外围设置了城墙上一样的箭垛。连弩本来就沉,再往箭垛上一架就不怕船摇晃了。

双方在江面上摆开了大约两千步的阵势,一通互射下来,江东水军损失了近两千人,伤兵更多,伤亡率几乎是敌军的一倍。鲁肃虽然之前也有心理准备,但是没想到双方的差距这么大。柴桑的三万水军大部分都是新兵,那些久经战场的老兵都被调去跟曹操对峙了。现在正在赶往柴桑的路上!

如果照这个速度损耗下去,柴桑坚持不了一个月!所以鲁肃在短暂交锋之后立即鸣金收兵。上百战船很快退入水军营寨,放弃迎击,想要依靠营寨的防御工事减少伤亡!

柴桑水寨从孙策时期大力兴建,历经周瑜、鲁肃,多年来不短的扩建、加固已经绵延数千步,犹如一条长城一样横在柴桑城北保护着柴桑成,也是柴桑水军的主要训练基地。

营寨虽然是依江而建,但栅栏、箭楼一应俱全。若不是水面上波光粼粼,初一见还真以为这就是平地里的营寨呢。为防止中了鲁肃的埋伏,甘宁并没有率队孤军深入。而是退回长江北岸,准备在北岸扎下营寨,一面不断试探,一面等待刘琮大军到来!

这柴桑是江东的门户,想要轻易攻下也是不易。这一点甘宁也知道,临行前,刘琮也有所交代,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划为36郡,设有九江郡。西汉时,九江始建县,称柴桑。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车骑大将军灌婴在此凿井筑城戍守,称位城,又称灌婴城。

柴桑曾是兵家逐鹿的战场。从西汉初年刘邦派车骑大将军灌婴追击九江王英布。周瑜因为此地北面临江,西面有山相隔,东面是鄱阳湖,而选择在此建立水军。

第三百八十九章 二乔之忧

“我一定会得到你的!哈哈……”

“啊!不要!”伴随着一声惊呼,本在酣睡的小乔犹如条件反射般倏然起身。虽然很快意识到刚才只是做了个噩梦,但是回过神来的她心绪却依然难以平静,剧烈的心跳声连自己都听到了。

好奇怪的猛,自己的夫君已经过世五年了,这些年一直寡居,倒是时常梦见夫君周瑜的音容笑貌,可是今晚小乔却是梦见了“荆州恶人”刘琮。梦里面,这刘琮不但席卷了,孙权一族都被斩杀。

但这恶人路从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将自己的姐姐和自己搜罗到一起,意图霸占!小乔自然不从,没想到这恶人居然想霸王硬上弓,这才将小乔从梦中吓醒!

太奇怪了!我怎么会梦到这个恶人?虽然小乔未曾与刘琮见面,梦里面也只是个模糊的影像。身后摸摸自己的后背,已然湿透了,这觉怕是没法睡了。

“娘亲,发生了什么事?”听得动静的周瑜长子周循从隔壁房间爬起身来过来看望母亲。周循是个大孝子,年幼时父亲病故,母亲时常思念父亲,半夜哭醒。这周循因而晚上睡觉都不敢睡死,生怕母亲什么意外。

“没什么?”小乔摇摇头回答道。

“又想起父亲了?”周循也知道父亲母亲感情很好,这么多年了,母亲一直放不下。只是造化弄人,原本母亲姐妹二人嫁了江东二杰,可是羡煞旁人。

可转眼几年过去,却又双双寡居,如此变故,任凭多坚强的女子只怕也一时难以接受。好在周瑜给小乔留下了儿子一女,长子周循,次子周胤。

尤其是这长子周循自幼聪明好学,周瑜去世时才七岁,如今却颇有周郎年轻时的风范,这也让小乔暗自下决心要好好活下去,将这三个子女抚养成人。

“循儿,江东是不是与荆州开战了?”小乔此时已经没有睡意,便顺口问起儿子外面的事情。

“是的,我听孙绍哥哥说这一次我们可能有大麻烦。鲁都督已经多次向吴县求援。吕蒙将带去两万精兵尚且不能解围。如今程普老将军又带着两万水军支援柴桑去了。

如此一来,丹阳、吴郡可就只剩下一些郡兵了,且不说曹操突然发难,怕是这其中那个郡县有人作乱都会酿成大祸……”

“吾儿长大了,知道关心家国大事了。”小乔很是欣慰的揽过周循,摸了摸小家伙的头继续问道:“那孙绍哥哥还跟你说了些什么?”

“哥哥还说,这是天理报应,孙权无道,逆天而行,妄自称王,结果导致朝廷上下齐心的报复。怕是那曹操这回也要坐山观虎斗……”

“黄口小儿!怎么可以直呼主公的名讳?此乃大逆不道!”小乔刚刚还十分欣慰的看着周循,可周循刚才这番话却是让他吓了一跳。这显然不是孙绍那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能够说出来的话。

言语之中丝毫没有对长辈和主公的尊重。小乔心想着肯定是孙绍从张昭哪里听来的,又原封不动的讲述给了自己的表弟周循。心中不免对张昭产生了一丝抱怨,这朝堂之上的事情怎么可以说给孩子们听?

不料周循却一本正经的说道:“大逆不道的是孙权,他先是谋害姨夫好父亲。如今又称王称霸!”

“循儿!不可胡言乱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