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更加不知道的刘琮作为一个穿越者,在过去的三年里表面上看起来是要和魏国和平相处,私底下却无时无刻不在准备北伐!他等得就是一个时机——曹操去世!这在旁人看来或许有点虚无缥缈,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曹操的死固然是最佳时机,但你知道曹操什么时候死?
可刘琮偏偏知道,就算不能准确预测,也是猜得八九不离十,毕竟曹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突然间停下来开始享受帝皇的生活,自然就离生命的尽头不远了。这是曹操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而另一方面,也正是突然闲下来加速了曹操生命的终结!
大汉上下抱着必胜的信念,而魏国国内却有人开始犯嘀咕,曹操在时,也只是勉强抗衡刘琮。如今曹操病逝,曹丕军师才华明显不如曹操,而刘琮却是正当壮年。最要命的是曹彰这个王八犊子竟然擅离防区,在一些悲观的人看来,这无异于将整个关中地区拱手相让!
魏国能够与汉抗衡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魏国有强大的骑兵,而北方多平原。骑兵优势让刘琮无法孤军深入。但如果刘琮得到了关中,那么凉州也必定成为红之物。有了凉州,刘琮同样可以打造一支强大的骑兵。
与司马懿一样忧心忡忡除了曹丕还有三条战线的主将曹真、徐晃和张辽。尤其是东线的张辽。这些年来江东一直不曾太平,甘宁和陆逊二人一唱一和,将便将逐渐推至淮河地区,张辽所在的合肥已经成为了一个凸起,被庐江和建业包裹。
而刘琮在得知魏延派人抢占通关之后,便是要倾尽全力配合魏延实现当年的子午谷计划。所以在开展后不久,刘琮便移驾新野,号称要御驾亲征前往许昌。着关羽、于禁二人日夜攻宛城!
司马懿见自己预料不差,便是先哄着曹彰去夺回潼关,自己率洛阳、许昌守兵两万人火速赶往宛城支援徐晃。一场预谋已久的北伐中原的战斗就在曹操病逝之后全面开打。而且这一次,刘琮也没有再做保留,包括中路,尽调襄阳、江陵大军围攻宛城,目的就是要让东西两线安心攻伐,尤其是关中魏延,采取关门打狗!
魏国在关中、凉州地区原本有超过七万将士,在何重兵屯驻汉中的魏延虽然有差距,但至少可以坚守。曹彰的突然离去打乱了曹真的整个部署,而郭淮的快速败退让曹真不得已只能龟缩长安,等待安定、天水等城池的增援。
魏延当然不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潼关虽然险要,但也架不住魏军日夜攻击,所以他必须趁着中路被牵制,潼关、武关被掐死的这段时间将关中和凉州的魏军尽快收拾干净!
在抵达长安之后,魏延立即让庞德、黄忠率领一万步骑继续西进,截断增援魏军,自己与庞统、邓艾等人将长安四面围定日夜攻城。庞统原本想要仿效当年刘琮攻成都时才用孔明灯趁夜空隙,碍于长安人口众多,加上刘琮有过吩咐,魏延只得采取原始的功臣办法。不过相对于成都而言,长安虽然墙高城大,但士气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当年黄权在成都负隅顽抗,准备鱼死网破。而如今曹真手中的将士中有五千多人是新兵,完全没有战斗经验,在城墙上也只能做些辅助工作。另外五千人则是从长安前线溃逃回来的,他们亲眼见证了魏军占尽优势的情况突然被汉军破阵然后一顿绞杀!所以尽管曹真、郭淮等人率兵能力出众,但奈何樵夫难为无米之炊!
守城双方的骑兵都很难发挥优势,曹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长安的城墙出现一段一段的豁口,看着自己的一万五千将士一日比一日的少下去。魏延五万大军攻城,长安四周十分空旷,坚持不到半个月,长安南门就被魏延等人突破,随后数万大军涌入城内,曹真终究还是没有等到援军的那一天。
第四百四十八章 兵行险招
刘琮抵达新野之后便开始陆续向湖阳等地派兵,准备夺取周边县城之后对宛城形成合围。司马懿为应对刘琮大军亲自镇守宛城,遣大将徐晃吞并涅阳(今镇平)互为犄角之势。宛城屯兵四万,徐晃领兵两万。
为了适应实时变化,刘琮将大营前移到邓县,同时下令原先攻击宛城的关羽取道涅阳,自己则厉兵秣马,准备与驻守在宛城的司马懿一决死战。在刘琮的计划里,如今魏国内乱,司马懿是大魏国的柱石,如果能够击败司马懿,甚至比占领关中还有震慑力,能够加速魏国从内部瓦解。就算不能全歼敌军,如果能够抓住司马懿对曹丕的打击绝不亚于死了父亲。
只不过不同的是,刘琮想打,司马懿则做出一副全力防守的样子,他深谙用兵之道,知道现在这个时候时间就是拯救魏国的良药。只要之际在宛城稳住阵脚,刘琮中路大军就无法抵近许昌,那么邺城就会安全无忧。许畅无忧,那么无论是西线还是东线都暂时威胁不到都城。魏国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全国调集兵马应对。
宛城虽然属于荆州,但自从张绣投靠曹操之后就在曹操的控制下,加上这些年来一直处于前线,所以驻守宛城的大将无一不在自己任上加固城墙。如今司马懿更是囤积重兵,想要短时间内取得战果不大现实。但如果让曹丕缓过劲来,说不定将会陷入更持久的战争当中,所以刘琮现在迫切希望能够迅速加以突破。
面对司马懿的严防固守,刘琮和法正等人也一筹莫展,多次进行试探性和全力的进攻,都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不得不说,面对司马懿这位统帅型的将才,不论是作战指挥、谋划对策、战略布局都能做到独当一面,就算是守城方面,也不比在行的守将差多少。
时间过的越久,刘琮越焦急,不仅是司马懿这方面给他带来的压力,就连消失已久的曹彰,也让他寝食难安,曹彰是刘琮三路伐魏的最大变数,如果曹彰带着兵马从罗阳光迅速折返,潼关方面张任必定吃紧。如果司马懿为了确保中路,让曹彰增援宛城,那么宛城将会更加牢固。
“主公,社旗丢了。”随军的监督司马拿着刚从前线方面送来的急笺步入堂内,向着正在与法正交谈的刘琮言道。
刘琮此刻正在与法正探讨着下一步的作战方针,并且聚拢在一张图纸上不断的圈圈点点,当听到传令官带来的消息后,刘琮脸色骤然一变,双眉紧锁在一起,眼中也露出了一丝不敢置信。
看来司马懿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老道,社旗表面上看起来是无关紧要之地,但现在刘琮将目标锁定涅阳的徐晃,社旗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司马懿这个时候派人夺取社旗就确保了宛城左翼两翼的安全,就算有一侧再次被刘琮夺回去,只要掎角之势还在,宛城守军的威力就能全部发挥出来。
“主公,关将军来报进攻涅阳受阻……”
“主公……”
陆续有不利消息传来,进攻涅阳受阻还算是在刘琮的预料当中。原本驻守涅阳的徐晃就是镇守宛城多年的徐晃,关羽在兵马步占优势的情况下占不到便宜也算正常。但如此一来,就等于逼着刘琮带着大军去打司马懿那个乌龟壳!这样的伤亡肯定是汉军大,而且进展肯定缓慢。
刘琮也知道此时不是发脾气的时候,深吸了几口气,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说道:“万万不能让魏军将宛城和涅阳、社旗全部占据,否则对我军的打击太大了;我们承受不起。”
“可是此刻,司马懿一直固守,我们根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破城。”
法正深思片刻,向着随军司马问道:“徐晃麾下共有多有兵马?”
司马答道:“丹阳青州兵有三千之众,普通兵马也有两万之数。”
“青州兵,天下有数的精兵啊,战力堪比锦衣卫,没想到徐晃手中掌握着一支数量如此多的青州精兵。”刘琮叹道。
想起历史上曹操手上就握有一只强劲的青州兵,刘琮就是一阵羡慕,只不过也仅仅是羡慕,刘琮自认为自己的王牌部队锦衣卫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绝对可以击败所谓的青州兵。不过锦衣卫有他们的分工,用来正面战场作战有点太浪费了。
“主公,我有一计可以击退徐晃。”法正眼中精光一动,缓缓的说道。
刘琮看了一眼法正,并没有因为法正想出解围的方法感到高兴,反而更加的担忧了,说道:“孝直,虽然我不知道你有什么办法,但一定相当冒险吧。”
法正一愣,没想到刘琮会如此说,但还是点点头,无奈道:“险中求胜,不外如是,主公,我们在此坐失良机了。”
所有人都因为法正的话感觉呼吸沉重了几分,是的,现在不知道关中与扬州方面的形势如何,司马懿坚守不战,徐晃也是固守涅阳,到时候刘琮方面的压力将会逐渐加大,如果现在不想办法破解,等到对方合兵一处时,刘琮绝对没有半分胜算。
“是什么办法?”最终,刘琮还是问出了口。
法正看着绘满了河洛地形、河流、城邑的图纸,伸手指向一处,说道:“主公请看,徐晃在此处,曹彰在洛阳附近徘徊,想要增援宛城也必须经过这条线,如果我们打通涅阳然后向鲁阳进发,截断宛城的后勤补给线……
刘琮等人纷纷看向图纸,法正指的地方线路曲折,而且地形极窄,旁边也有标明地名。
“石子冈?”刘琮说道:“从地形上一看就知道是一条充满了崎岖险恶的山道,孝直莫非是想在这里伏击徐晃大军。
“没错。”法正点点头,道:“当然,征有信心将徐晃从涅阳城中引出来,当然只是伏击还万万不够,必须还要有绝对的兵力击垮他们。”
“绝对的兵力。”刘琮嘟囔一句,随即目光中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道:“孝直,你认为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完全的击垮徐晃大军?”
法正信心十足的说道:“越多越好,最少四万”
“四万!”刘琮咽了一口唾沫,自己之前分兵两万让关羽袭击涅阳,于禁带着一万人在宛城东面准备夺回社旗,,如果再拿出四万伏击徐晃,那自己手中的兵马也只不过区区一万人五千人,这点兵马怎么应付司马懿啊!
“好,就依孝直的意思,只不过谁去对付徐晃!”刘琮权衡了一番后,目光闪过一片坚定,还是赞同了法正的建议。
法正率先言道:“我亲自前往。”
刘琮仿佛早早料到法正会主动站出来,闻言只是深深的点点头,道:“有孝直亲自前往坐镇,我料徐晃大军肯定不是其对手,只不过此次伏击徐晃,难免会有大战发生,我就让廖化跟你一同前往。”
“多谢主公。”法正眼中闪过一道感动,他知道刘琮让廖化跟随前往,其实是为了贴身保护自己。廖化虽然年轻,但身长力壮,又跟随赵云习武多年,尽得赵云真传,却是使命不错的贴身保镖。
“主公,如果从军中抽调四万兵马,城内兵力肯定空虚,此事,万万不能让司马懿发觉。”法正想了想之后,慎重的提醒道。
刘琮也知道事情的严重,但为了不让法正担心,便拍着胸膛道:“孝直放心,我自[WWW。WΓsHU。]有妙计应付司马懿。”
法正还想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瞧见刘琮一副满不在乎的目光,最终是摇摇头,说道:“既如此,嘉就去准备了。”
法正微微的向着刘琮拱拱手,便向着外面走去,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似是有些迟疑,然后走到赵云旁边说道:“子龙将军,只要三日,我便可击退徐晃大军……在此期间主公的安慰就要交给你了。主公,你要多加保重。”
不知为何,听到法正有些语重心长的话语,刘琮心头一跳,一股不好的预感冲上心头,目光看着法正那逐渐远去的单薄的背影,竟然有些茫然。倒是赵云显得十分淡定,别说城中还有一万精兵,就算是他和刘琮二人两骑,从邓县到新野只不过几十里,赵云有信心凭借自己的勇武和主公刘琮的身手应该可以轻松杀出去顺利回到新野。
所以赵云看着刘琮心事重重的样子,言道:“主公放心,有孝直亲自出马,相信一定会成功。”
刘琮收回目光,缓缓的点头:“希望如此!”有赵云在,刘琮对资深安慰还是比较放心,只是这司马懿也不是那么好骗的,不知道这家伙会不会闻风而动,如果法正一走他就前来,那还真是要小心防范才行。
很快,一个时辰之后,法正带领着死万大军悄悄从涅阳出发,奔赴石子冈。
城门之上,刘琮望着法正连一声招呼都不打的背影,目光流露出难言的复杂,从法正临走前那无可奈何的眼神中,他知道法正这一去,肯定是凶多吉少。但法正和庞统就是这一类人,擅长用奇谋,和诸葛亮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不过这些年也正是法正和庞统等人的奇谋帮助刘琮很快奠定了基础让他有资本与曹操对峙。如果按照诸葛亮那谨慎的性格,只怕现在还在攻川路上。
第四百四十九章 空城计
只不过从始至终,刘琮都没有说什么,也没有阻拦,因为形势所迫,在加上对于法正表现出来的的信心,刘琮只能去选择相信,希望法正此次能顺利拿下涅阳,击溃徐晃。只要徐晃一败,法正与关羽兵合一处,可以分兵迎接可能增援的曹彰,也可以绕道鲁阳对宛城进行合围,截断宛城的补给线,好处自然足够值得冒险。
法正走了之后,刘琮立即收缩仅剩的兵力,满打满算加起来也仅剩下一万五千之众,这点兵马,守城都不够用,就不要说对付司马懿了。
所以,因为兵力的不足,刘琮也没有再继续对司马懿进行强攻,但是如果一反常态,引起司马懿的猜疑那就不好了,所以刘琮开始采取疑兵之计,不断的在司马懿所驻守的宛城十里之外故布疑阵,多竖旗帜,掩人耳目,接着开始大造声势,锣鼓齐鸣,一副准备随时强攻的样子。
这个办法虽然有效,但是效果不长,司马懿是什么人,鬼精鬼精的,他虽然没有立刻看出破绽,但是刘琮一反常态的表现,也已经让他心中起疑。
在过了一天之后,刘琮的兵马还是一副即将要打又迟迟不动的样子,司马懿终于发觉了问题所在,开始派出兵马出城前去试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司马懿一方面的兵马刚刚出城,刘琮一方马上开始鸣金,大军宛如海水退潮般一溜烟的就撤回了邓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