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卖试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不卖试试-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百草糖



☆、第1章  陈清

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陈清正在和面,手上沾满了面粉。听到铃声他愣了一下,用一旁的水盆把手洗干净。现在已经是深秋,天气凉的特快,从自来水管流出来的水冰的刺手。

“喂?”

“小陈啊,怎么这么久才接电话啊?”话筒里传来章翔的大嗓门。章翔是小陈的高中同学,两人同在一个城市工作。不过陈清是自己开了家小面馆,章翔在一家通信公司上班。虽然月收入相差不大,说是工作无贵贱。但在崔市人眼里,坐办公室的那就是有出息的,说出来也比卖饭的好听。所以,崔市人都以能坐办公室为荣,哪怕坐的是几十人一大间,仅用玻璃板隔开成小格子的办公室。

章翔也是这样想的。他和高中毕业就辍学的陈清不一样,是上了大学的。虽然在这时代,大学生遍地是,一样很难找到工作。但他找到了啊!所以他认为自己是比每天贪早摸黑,辛勤苦干才挣得和自己差不多的陈清混的好。每次单位里发一箱苹果橙子什么的,不说分给陈清一半,也会给他兠来一些。

陈清和自己一样没有女朋友,这是章翔把他和自己归为一班的重要原因之一。章翔一直很郁闷的事就是他快而立了,还没交过女朋友。是,他没车没房没存款。但走在大路上的,有一半和自己情况差不多吧?不说和自己一样的,就连身边很多没有他条件好的人,也都有了女友的,甚至还要结婚了!陈清?陈清是有过女朋友。可不是分了吗?所以章翔面对陈清是有些既欣慰又同病相怜的。

“在和面。”陈清性格木讷,一般都要人问一句,才会答一句。以前上高中的时候,他就这样,跟截木头桩子似的杵在那。正在运动地连每一根寒毛都冒热气的人瞟他一眼,就能感到一股死气沉沉的凉气儿。身上的汗一下子凉了大半,比吃冰棍儿都管用。所以,陈清一直是没有什么朋友的。或者准确来说,除了主动凑上来的章翔,他是没朋友的。

至于章翔为什么凑上来……那时候正是高二,班干部换届。章翔是从小就担任班干部的,从幼儿园的队长到小学的课代表,到初中的学习委员,到……他高一没能当上班长。做班长的是一个笑起来只见白牙的高大男生,具体名字已经不可考。章翔那个遗憾啊……他可是准备在大学进军学生会的。怎么能断在这里?

于是,在换届前,他开始拉票了。那时候的人也单纯,好收买。章翔搞定了班里几乎所有人,正心下得意,就看到了坐在台阶上,沐浴在教学楼阴影中的陈清。他就安安静静坐在那里,看别人打球,不发出一点声音。十六七岁的少年,身材瘦削,皮肤微黑,坐在那里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人!存在感太弱了吧!

立刻地,章翔感到了自己的使命——帮助陈清融入集体。当然,前提是他能当选班长。那时的班长也是个爱打篮球的,他乐得章翔做班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打球。于是章翔就这么上任了。他虽然有些虚荣和不知哪里来的优越感,看人都有种悲天悯人的感觉,但也真是一位负责的班长。

一上任,他就积极投身班级的建设中去——而且没忘了孤立于集体之外的陈清。陈清不说话?没事,他和他说。陈清没朋友?没事,他就是他第一个朋友。新任班长舍己为人,抽出自己大半时间陪着陈清同进同出——他是绝对不会承认那是“缠着”的。正好两人回家的方向顺路,于是之后两年。崔市一中的人都能看到陈清和章翔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上下学在一起,中午到食堂吃饭在一起,就连座位,都在章翔申请之后换到了陈清旁边。

陈清的脾气像他去世的父亲,说好听点是老实有毅力能吃苦,说难听点就是死眼皮子一根筋,大脑不会转圈,脾气倔起来跟驴似的。因为他一直记着父亲的教导:“少说。多做。”陈清升高中那年,他父亲去世了。他父亲爱喝酒,也抽烟,四十出头就有了脑血栓的症状,但一直不在意。于是在某天下午,陈清以为父亲像往常一样下地劳作的时候,父亲一去再没回来。遗体直接抬去了医院。脑溢血,发现的又晚,救不回来的。

陈清一直是有些怨父亲的,因为母亲去世没多久,他就梅开二度,给他找了个后妈。后妈人也没像故事书上说的那么坏,勤劳能干,对陈清比较客气,天冷了也会提醒他加衣服。但到底是没有血缘做纽带的陌生人,陈清冷着一张脸,连声“妈”都不叫,后妈也不会腆着热脸上去贴他的冷屁|股。

而且后妈嫁过来没三年,就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取名叫陈晓宇。对陈父而言,大儿子小儿子都是他的儿子,一样疼。但对后妈来说,不管怎样,自己的骨肉都是要排在别人前面的。陈父不懂也不注意这些弯弯绕绕,于是陈清在这个家里就更沉默了,存在感也愈加薄弱。陈父的突然去世,遗产第一继承人自然是还在世的合法妻子。

陈家家底一般,在这个县级的省城里,算是中等偏下。所以其实并没剩多少东西:除了一亩半的地,就是一间一百多平的瓦房。陈家的房子盖的早,在街上还都是一层楼的时候,陈清的爷爷就盖了两层的瓦房,当时引来艳羡的目光不知道有多少。这房子传到陈父手里,陈清小学的时候,房子看起来就很破旧了。有些地方阴天下雨还会漏水——当然,后来有找人修的。但再修,老房子也整饬不出新房子的亮堂喜气。

时代在发展,陈父一家的生活慢慢变好,街坊邻居的生活更是迅速提升,相继盖起了两层小楼。如今,伫立在楼房中的陈家小楼依然显眼,却不是因为它的高大亮堂,而是因为它的破旧。所以,这房子其实是值不了多少钱的。

后妈的名字叫卢秀云,在嫁给陈父之前,她也是嫁过一次人的。要是黄花大闺女,也看不上带着拖油瓶的陈父。陈父死的干脆突然,留下他们——不说陈清吧,也是孤儿寡母了。自己的孩子怎么也舍不得丢,而且,自己也不年轻了。所以卢秀云倒是没有找一个人再过的心思,而是继续留在陈家照顾两个儿子。

有人夸卢秀云贤惠,丈夫走了,还能一如既往地照顾丈夫和前妻的儿子。有人说卢秀云倒霉,嫁两次都没能过上几年好日子。还有人说卢秀云傻,不卷了遗产走人还要辛苦拉扯一个大拖油瓶……后来这话被反驳了,有人讽刺说:卢秀云才不傻呢!她要改嫁,就不再是陈家的人。不是陈家的人,陈父的地和房子,还有剩下的钱,都没她的分。她儿子?她儿子是有,但陈清也是陈父的儿子,还是大儿子,这家产可是至少也要分走一半的!

这些风言风语连陈清都听到,卢秀云自然也听到了。但她还是如往常一样照顾陈清,脸色也和以前一样,不冷不热。卢秀云做的,陈清都看在眼里。所以高中毕业的时候,卢秀云提出让陈清放弃读大学,去读中专或者技校,早点找个工作的时候,陈清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他脑子不灵光,虽然努力不比别人少,成绩也只是维持在一个中等偏下的水准。这种成绩,上大学也只能上最差的那种。烧钱不说,也学不到多少东西。一纸三流大学的毕业证书,对找工作也未必能管多少用。最最重要的是,陈清十八岁的时候,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已经8岁了。8岁了,可以上小学了。养孩子最是费钱,小学学费是免了,但书本吃穿那养不要花钱?看着后妈三年下来明显增多的皱纹,暗黄憔悴的脸,陈清决定不再上学了。

陈清没去上中专或技校,一是因为家里的确经济困难,二是因为——陈清找到了一个不用花钱反而赚钱,还能学到本事的办法:那就是去饭馆里给厨师当学徒。

陈清的长相随他去世的母亲,有着江南水乡的柔美——虽然他脾气完全不是那回事儿。正在发育中的少年,因为营养不良而皮肤有些苍白暗淡,尖下巴,骨架也细,但一米七的身条也能和拂动水面的杨柳条儿相媲美了。而且陈清的一双眼睛虽是单眼皮,却很大,黑的部分多,有种水墨画的感觉——当然,饭馆的大厨不会这么诗情画意地形容,只是被这样一双眼睛认真盯着,就能感受到有种执拗劲儿在里面。很真诚。拒绝的话就说不出口了。

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但凡有点可做家传手艺的人,都是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的。而且自己年高位重,对方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就是学会了,也待几年才能混到自己的位置。那时候,自己老早退休享清福了。所以陈清就跟着大厨开始学。

学厨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别人也不会那么好心免费教你本事。陈清是先在饭馆又端盘子又洗碗又切菜,勤勤恳恳干了三年。掌勺的大厨觉得他品行也没问题了,才开始教他厨艺。陈清终于摸到了锅勺。

作者有话要说:这篇文会和《烂泥》双开~是一篇平淡温馨的狗血文,绝对无虐喜欢就先收了吧~

☆、第2章  SIM卡

有人说当上帝关上你的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教陈清的厨师,说是饭馆的大厨,又不是隐姓埋名的卧虎藏龙,也就是取得了一张中级厨师资格证。不过,在崔市这小地方,中级厨师谈不上罕见,也是很不错的了。一家饭馆,要是有这么一位厨师坐镇,生意总是不错的。陈清成绩不好,学厨艺也没表现出逆天的才气来,就是比一般人好了一些。

大厨看他是个良善又实诚的,也就慢慢以诚相待,把自己掌灶多年的心得经验慢慢传授给他。陈清也没让他失望,不说能马上学以致用,那一天一个脚印的进步也是能看出来的。陈清是知道自己木讷不讨喜,脑子又不聪明,但他能吃苦,说的少,做得多。就这样学艺三年,陈清也24了。

做学徒的时候,管住不管吃,工资一个月只有300。在这种小地方,300元也就只能管一个月的伙食费,这还需要紧紧。崔市虽然不怎么繁荣,但居民不少,又邻近松程市。松程市,那可是一个比中型城市还大点的城市。虽然从崔市坐车到松程市需要两个小时,但两地中间是建有一个飞机场的。所以连带着崔市也慢慢发展起来,建设什么的发展还看不到,不过,消费价格是首先提上去了。

陈清是个不讲究吃穿的,他从到饭馆当学徒起,就没再向卢秀云要过生活费。一个月300元他省了又省,硬是省下来了100。要不是正在长身体,他还可以再省下50。陈清是有点营养不良,倒不是卢秀云虐待他,正长身体的半大少年多有些营养不良。三年下来,陈清也攒了3000元,只是穿在他身上的衣服,颜色陈旧,衣袖处已经露出细瘦苍白的手腕。这三年,到底营养跟不上,他只长高了4、5厘米。

从跟着大厨学起,陈清的身份就从学徒变成了助手,工资也从一个月300涨到了800,翻了近两倍。陈清总算是有闲钱添两件新衣服和两双新鞋,他那双旧运动鞋已经后脚跟漏风了——这三年他脚没怎么长,过去的鞋还能凑合着穿。就这样又三年下来,陈清攒下了两万。离开饭馆的时候,陈清还记得师傅——是的,虽然大厨没正式收他,陈清的确认为自己是他的徒弟——叮嘱他去参加厨师的正规培训,考个初级厨师资格证回来。

崔市过去没那么讲究,有些厨艺的就能自家开个小饭馆做生意。但随着近些年各种饮食隐患出现,相关部门查得也就越来越严。没有厨师证的人是不能开饭馆的,被查到罚钱不说,还会禁止营业。没查到?那是你运气好,但到底是违规的。就连到饭店找工作,别人也是首先要管你要厨师证的。

陈清花了几千块钱报上厨师培训,又在一家小饭馆任职2年多,一番辛苦下来终于拿到了象征初级厨师资格的绿皮证。这时候,陈清已经快27了。他在小饭馆里掌厨,一个月工资2500,除掉住宿费和伙食费,一个月下来能攒近2000,两年下来,就攒了4万多。4万,在这个小城市,也算一笔不少的钱——虽然对陈清来说还不够,但马虎一些也能简陋着用了。

陈清彻底从“家”里搬出来了。对他来说,父亲去世后,那个家就越来越失去家的样子,自己像是寄住在别人家的小孩。卢秀云没什么技能,陈父去世的时候,陈清15,陈晓宇才5岁。虽然留下的有些钱,但给陈父办完葬礼后基本不剩了,卢秀云只能做主把家里那一亩半分地卖了。卖的钱,她抽出一部分做了进货的本金,学别人开起小超市来。

说是小超市,其实就是好听些,本质和小卖部差不多。卖些零碎的生活用品,像手套、洗发水、调味料……都有。一个月下来差不多也能赚2000。陈清高中毕业后不再向家里要钱,卢秀云也就保持沉默。她只是一个中年女人,还带着正要上学的孩子,钱只会嫌少不会嫌多。她也不是圣母,自己的骨肉当然要比陈父和前妻的儿子重要。再说,她也没亏待他啊。晓宇要是吃雪糕了,她也一定会给陈清买一根。就这也没见那孩子给自己个笑脸。

陈清就用这4万块钱做了本金,拿出一万付了半年的房租——他在比较繁荣的街道上租了一个50平的店面,一个月租金1500。又把店面略微装修一下,买桌椅瓢盆,蔬菜米面……一番准备下来,4万花的几乎不剩。到工商局注册,办了相关证书,等证书下来,这店就开起来了。

陈清的小饭馆名字简单,他没有取名的才能,就和别人一样,在馆子前冠上自己的姓,叫“陈记面馆”。因为陈清主要卖面食。近十年的努力,就是没有过人的天分,陈清的专注和努力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那手艺是毫无疑问。店面的位置不错,向东200米就是一所中学,这条街也是学生必经的路。

不到两个月,陈清的生意就慢慢好起来,只是他只有一个人,生意再好,赚的也有限。陈清没有请人帮忙扩大店面的意思,为人又老实不和人起争执,左邻右舍对他倒是没什么意见。就这样两年下来,陈清29了。他的店月收入也稳定下来,每月差不多能赚五六千,除去房租本金也就净赚四五千。在崔市,也算是中等收入。

不过,陈清的弟弟也上大学了。大学一年学费加上生活费住宿费就至少要1万,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