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结良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结良缘-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啊。”蓉卿笑着道,“您且说与我听。”

“举贤不避亲。”鲍掌柜笑容略有些不自然,道,“不瞒小姐,我家中一共兄弟四人,我排老二,去年兄长意外病故了,如今家中还有三弟和四弟。”他说着微顿,又道,“我四弟这个人初见时,瞧着虽有些不靠谱,但他从小对做生意就有天分,在许多事情上见解和手段都要胜于我,这两年他家中遭了些变故,有些萎靡不振,这些日子刚刚好了些,就想找些事情做,所以小人……”

原来是要推荐自己弟弟,蓉卿笑着问道:“那他可做过成衣或是绸缎的买卖?”

“做过。”鲍掌柜道,“我当年来锦绣阁做大掌柜时,他就在我下面做副手,也做了十来年,一般的铺子不在话下。”

锦绣阁在北平城很有名气,蓉卿没有想到鲍掌柜还曾经做过他们的大掌柜,她不由笑着道:“既是这样,那让他到我这边来,到有些屈才了。”

“小姐客气了,做我们这行最怕的就是人走茶凉,尤其又是到了我们这样的年纪,轻易挪不了窝,若是小姐不让收他,他再有本事但想找个事情,也不容易的。”鲍掌柜说着站起来,朝蓉卿揖了揖,“小姐若是不放心,改天我带他过来让瞧瞧,若是觉得还成您就把人留下,赏他口饭吃,他定然全力以赴,若是瞧不中您也不用看小人的面子,直接撵了就成。”

“那好!”蓉卿笑着道,“改天您领了他到府里来走动走动。”

鲍掌柜立刻道谢。

过了几日,果然将他弟弟领了过来,与鲍掌柜白白胖胖的不同,他弟弟瘦瘦小小的但显得很精明,蓉卿隔着帘子和他聊了几句,越发觉得鲍掌柜没有虚言,对这个人生出几分满意来。

这样一来,成衣铺子的事情就交给鲍掌柜的弟弟鲍全明去做,找铺子定绣娘的事情也落在他身上。

北平一连晴了许多天,牛顺河夫妻又出了一趟货,蓉卿原以为棉袄定价比单衣高出许多,应该会难买一些,可因为相比其它铺子里的价格低了许多,质量又好反而比单衣卖的还快,牛嫂子高兴的到府里来和蓉卿说道:“……我瞧着,不如年前再赶制一批出来,等过了年也不用再做棉袄了,赶了两批货也就足够了。”

蓉卿算算还有不到一个月过年,就有些犹豫:“那些绣娘都是有家室的,家里的事情肯定也多,若不能及时交货,岂不是要耽误到年关?”她说着一顿,忽然想起来,做成人的衣裳布料多成本高,绣娘花的时间也多,那如果做孩子的衣裳呢……

“你跑几家绣娘那边问问,若是做孩子的衣裳,一套要用多少时间,到时候您算算,若是能在腊月二十前出货,那就让她们再赶一趟出来。”她说着一顿又道,“若是不成也不要勉强!”

牛嫂子听着就满脸的喜色,点头道:“成,我今天就去各处问问。”蓉卿笑着点头,就想到鲍全明的事情,和牛嫂子道,“原是想让牛大哥做掌柜的,可鲍大家的说的也不无道理,牛大哥一向做烧鸭生意,又是出来北平,不如鲍全明熟门熟路……等成衣铺子开业,若是你们不嫌弃,不如让牛大哥在铺子里跟着学学,将来便是你们不想做烧鸭铺子,也多一条门路不是。”

鲍全明的事情牛嫂子也早就知道了,心里到也没有留下嫌隙,毕竟他们才来北平人生地不熟的,便是蓉卿让牛顺河做掌柜他们也不敢担这个担子,如今蓉卿这样坦诚的说出来,牛嫂子心里说不出的舒服,她满脸笑意的道:“小姐对我们夫妻这样坦诚,我们也不瞒您,我们夫妻还是想着有朝一日能重新开烧鸭铺子,毕竟手艺是祖传的,不想丢了没了祖宗的招牌。”

蓉卿听着也在理,心中一动她问道:“那开个烧鸭铺子要多少银子,你们可算过?”牛嫂子也没有多想,笑着道,“在顺德街上开一间铺子,不过百十两银子就能开业,可是来北平城后我们就算开了眼界,北平的租子太高了,光一个月的租金就要几百两,我们实在是吃不消!”

上一次牛嫂子送来的烧鸭她没有吃,所以就不知道牛顺河的手艺到底如何,她心中微动笑着道:“……说起来,我还没有尝过牛大哥的手艺,改天他若是得空,能不能到府里来让我们也尝个鲜?!”

牛嫂子本来就打算过年的时候让牛顺河在蓉卿勉强露一手,现在蓉卿要求,她求之不得,立刻笑着道:“没问题,这两天他也没有什么事,明天就让他过来!”

蓉卿笑着应是,待牛嫂子离开蓉卿转头吩咐蕉娘:“……牛顺河明天来家里做烧鸭,您在灶台看着点他是如何做的,也不是让您偷师,只是看看他做的过程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蕉娘在灶台待了这么多年,蓉卿一说他就明白了,有的烧鸭烧鹅铺子,为了让东西好吃味道鲜美,在里头偷偷加一些西域进来的香料,那种香料不但香味好闻,而且越吃越想吃……吃多了还伤身。

蓉卿让她留意,蕉娘点头应道:“小姐放心,明天我一定留意了。”

等到第二日,牛顺河来府里做烧鸭,蕉娘装作好奇的样子待在厨房,前前后后看了个仔细,回来和蓉卿回道:“鸭子提前一天腌了风干,然后倒了作料在锅里煮,待作料煮开了再把鸭子放进去泡一个时辰,然后再拿出来沥干水隔着水在汤料上蒸熟……”蕉娘说着微顿,“我仔细观察了,他来的时候除了带了腌制好的鸭子,是空手的,并没有加多余的东西进去,鸭子出来后我尝了尝味道确实好的,肉有弹性肥的不腻瘦的不木!”

“那就好!”蓉卿放了心,也不急着说什么,在心里慢慢的打着腹稿。

腊月十五的时候,又开始簌簌的下着雪,蓉卿担心山海卫的事情,怕元蒙人真的侵犯,托周老去打听了数次,周老回来说今年元蒙许是有好收成,一点动静都没有。

蓉卿放了心,算着苏珉回来的时间。

“小姐。”明兰从外面进来,拍着身上的雪花,“按着您的吩咐,在花房里烧了个炉子,开了一个窗户,那些话应该没事了吧?”

蓉卿正在缝衣裳,揉了揉眼睛她点头道:“走,我去看看!”话落,她放了针线,明兰又给她拿了个敞篷披上,撑了伞两个咯吱咯吱的踩着雪去了花房,花房里因为烧了炉子,里面温度不冷不热的,牡丹和山茶依旧是叶绿枝肥的,她道,“先就这样了,等天气暖和出太阳时再把它们搬出去吧。”

明兰应是,蓉卿的视线就落在那株十八学士上。

自从买回来后长势一直很好,可就不见有开花的迹象,她蹲在花盆托着下巴,嘀咕道:“……难道是手法不对?”话落,她就想到十八学士进府那日,齐宵在外院的花园中和她说的话,面颊微红她尴尬的咳嗽了一声,竟动了要给齐宵回信的心思。

待回到房里,她找出齐宵当初来的信,隔了半个多月,应天也应该下雪了吧?

她失笑,磨了墨提笔给他写信,先说北平已经下了两场雪,外面天寒地冻的她都不敢出门,呵气成冰的,不过幸好当初他帮着建了花房,若不然那些花这会儿肯定都要冻死了,又说起成衣铺子的事,鲍掌柜新介绍了自己的弟弟过来,她见过觉得虽没有鲍掌柜沉稳,但人很机灵而且有种尝试精神,等过了年铺子寻好了,成衣铺子就要开张了,真希望能一帆风顺!

还有牛顺河夫妻,就是当初我刚来北平时认识的那对夫妻,他们的烧鸭做的确实纯正,我就想着不如投了股份,让他们在北平开一间烧鸭店,我让蕉娘在北平城转悠过,仅有的四家烧鸭店也都买回来尝过,都没有他们的味道好,你说这个生意能不能做?

四哥还没有回来,山海卫静悄悄的,可我心里总是有些不安,你到是好了在应天,就是打起来也打不到你那边去……不过圣上怎么也没有动静了,我听说辽王并没有派人去京中奔丧,圣上怎么也不发怒?

还有我三哥,天气这么冷,你若是得空记得帮我去看看他。

你说的那位华小姐,说好与我联系的,怎么我等了两个月也不见她给我来信,这事情靠不靠谱,你只与我一提我却当了真……

洋洋洒洒,蓉卿写了三页纸,先是将这里的情况说了一遍,又询问他意见的,忍不住抱怨华小姐的事情……待落笔她轻轻笑了起来,忍不住在后头加了句:若依旧是一百二十个字,那你索性省点纸墨罢!

将信封好,她又犯了愁,要怎么送去京城,难不成要找周老?周老定然又会打趣笑话她一番!

果然,周老拿了信暧昧的朝着她一笑,打着保票道:“放心,这信年关一定能送到。”

蓉卿愕然,从北平到应天一封信半个月就能到了?

信送走了,她就开始和蕉娘准备腊月二十三除尘的事情,恰好那一天天气极好,大家就将家里里里外外清扫了一遍,连躲在房里偷懒的周老都被蓉卿揪了起来,让木椿几个人将他借住的客房清扫了一遍。

苏珉和齐宵的房间,则是蕉娘带着人亲自打扫的,蕉娘回来和她抱怨:“齐公子房里本来就没有东西,上一次郡主来砸了一通,这会儿更是空荡荡的了,他人不在房里这样空也太不像样子了。”

“那等小年前,我们去逛庙会吧,去买些有趣的小玩意回来,正好我房里也要添置东西。”蓉卿笑着说着跃跃欲试,蕉娘点着头道,“成,不过要请周老一起才成。”

蓉卿笑着应是。

因为苏珉不在,又不是在本家,祭祖的事情就免了,大家清扫完了都累不行,洗漱完就早早歇下来了。

腊月二十六过小年的时候,正好是世子府小公子的百日,蓉卿提了礼又去了一趟世子府,杨氏见她和赵玉敏依旧不说话,就笑着道:“……我们也不是外人,那我让人带你去书房里看书吧,一会儿开席了再请你过去。”

蓉卿笑着点头,跟着丫头去了书房,看了一个上午的书,中午和赵玉敏隔着桌子吃了酒席,蓉卿就和杨氏告辞,杨氏送她出门,叮嘱道:“听世子爷说你四哥这两日应该就会回来,你在家若是觉得闷就到我这里来坐坐。”

蓉卿应是,行了礼和杨氏辞了回府。

第二日,蕉娘带着青青和灶上的几个婆子开始准备过年的食材,蓉卿看着缝的第三件道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练了这么久总算是做了一件像衣服的东西出来了。

“小姐。”明兰提了个包袱进来,笑着道,“咱们过年的新衣服送来了,您要不要看看。”

府里没有养绣娘,蓉卿只得将大家的衣服送去针线班子做,又去的匆忙所以一直拖到今天才将衣服都送过来,蓉卿笑着和明兰明期点衣服,又喊来青竹:“把大家的衣服都分发下去!”

青竹笑着应是,提了包袱出门,可还未到门口她就去而复返,满脸笑容的道:“小姐,四少爷回来了!”蓉卿听着一喜,忙丢了手里的衣服跑了出去,果然看见苏珉正大步进了院子,她满脸的欢喜迎了过去,喊道:“四哥!”

苏珉一把拉住她:“地上滑,你怎么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话落又道,“也不怕人笑话。”

蓉卿就呵呵笑着道:“没有人瞧见,谁会笑话!”说完拉了苏珉的袖子,“正念着你怎么还没有回来!外面冷,您快进去暖和暖和!”

苏珉却是没有动,回头去看,蓉卿不解也顺着他的视线去看,随即就是一愣,满脸惊讶的看着门口。

“五哥!”蓉卿惊喜的说不出话来,他没有想到苏峥会来,她看看苏珉又看看苏峥,问道,“五哥来,您怎么也没有率先打个招呼?”

苏峥穿着一件连青色夹棉直缀,样子没有多大的变化,却比以前更多了一分成熟,她笑着又喊了声:“五哥!”微微行了礼。

“八妹。”苏峥打量着蓉卿,满脸的笑容,“长大了,我都快不认识了。”

“进去说吧。”苏珉笑着看着两个人率先进了暖阁,蓉卿和苏峥也跟在后面进去,明兰和明期上了茶,蓉卿就忍不住的问苏峥:“您是要在这里过年了对吧?家里好不好,七姐怎么样,岑姨娘怎么样,母亲好不好?”她连珠炮的问着,苏峥不由失笑。

“都很好。”苏峥说着,从怀里拿了两封信出来,“这是母亲和七妹给你的,母亲还给你带了些东西,一会儿你让人抬进来。”

蓉卿应是,笑着接过信并未着急看,而是看着苏峥接着问道:“您怎么会和四哥在一起,来北平的事情祖母知不知道?”

“好了,好了。”苏珉打断她的话,笑道,“你让五弟歇一歇。”

蓉卿吐了吐舌头不再说话。

“没事。”苏峥始终笑着,回道,“是我写信给四哥的,说和他一起回北平来看看你。”一顿又道,“祖母并不知道我来北平,我只说去一位同窗家过年,等过了年我再回去。”

不让太夫人知道也好,免得她对苏峥也生了怨怼。

蓉卿又问了许多府里的事情,这才想起苏珉来,道:“是不是年前没有动静,今年就算太平了?”苏珉摇摇头,“也不是,元蒙内部似乎也出了矛盾,这段时间正闹着分家呢。”

闹分家,那是不是就没有精力骚扰大夏了?蓉卿松了一口气,“京城呢,圣上可有新的动向?”

苏峥微有诧异的看了眼蓉卿,苏珉笑着和他解释:“她一向如此,凡事都要问个清楚,心里有数才成,若不然就整日里胡思乱想的。”

苏峥微微颔首,以前蓉卿在家里时他到是没有发觉,没有想到她对局势也这样在意。

“大夏现有十四位封了封地的王爷,郡王到后陆续已有十一位王爷或是的郡王到了京城,如今只有病重无子的宁王以及辽王未到,如今朝堂政局渐渐稳定,宗人府已经提审过静慈,想必开了年就会审问三哥,倒是偶圣上什么动向也就明朗了。”

他怕蓉卿担心苏峪,又道:“……腊八的那天,宫里还赏了粥给大伯。”

天家恩赐,即便是一碗粥也是无上的荣宠,看来,圣上还记着苏茂渠,若是这样,那么苏峪的安全也就有保障了!

晚上蕉娘亲自下厨,蓉卿兄妹三人热热闹闹吃了饭,苏峥见到蕉娘时也愣了半晌,听了蕉娘的解释,他眼角微红,抱歉的道:“……只怪我无用。”

“五少爷休要自责,当时太夫人和二老爷下的令,您若是违背,不但救不了我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