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结良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结良缘-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想了,你休息会儿吧。”苏容君拿了迎枕放下,指了指蓉卿的眼下的青黑,“瞧你这两天都瘦了。”

蓉卿点了点头靠了下来,苏容君则拿了本书出来,静静的看着,上了街面就时不时听到外面有人交头接耳的议论:“这是苏家的马车,要去京城了……苏家的四爷封了侯爷,苏家又能光耀百年了。”

“是啊,若不是四爷,苏家这一次就算是打回原形了。”

“八小姐也在里面吧?”不知道谁提了一句,大家忽然想起来,八小姐这次回来就是为了接太夫人和二夫人去京城的,就有人开始站在路边挥着手,“八小姐,一路平安!”

然后就是此起彼伏的告别声。

苏容君放了书超外头看了看,忍不住轻轻笑了起来,推了推蓉卿道:“百姓都舍不得你呢。”蓉卿用帕子蒙了脸咕哝道,“七姐姐耳朵一时聋不了的。”

“你啊!”苏容君笑着给她轻轻打扇子,“人家这样是因为你值得,哪有你这样躲着害羞的道理,这可不是你一贯的作风。”

蓉卿汗颜,别的事她能坦然,是因为她本就问心无愧,可这件事,她却觉得受之有愧,所以更无法用平常心对待了。

好在声音渐渐远了,马车出了城,行了五日车到了码头,鹿子租了两艘船,大家在码头停了半日将东西搬上了船,蓉卿和苏容君一起住在下面一层,将上面留给太夫人和二夫人以及蒋氏。

船出了海,在海上行了七天入了河,又在山东境转去通州入了运河……

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运河两岸风景美不胜收,就连太夫人还会每日在甲板上驻足一番,苏容君更是如此,铺了笔墨在房里写写画画,兴致极高!

蓉卿心里有事,又第一次坐这样的木船,颠簸的她整日里迷迷糊糊晕的不能动弹,只能吃些清淡的小米粥垫着肚子,不到十天原本就瘦的她,更是迅速的消瘦下去,蕉娘心疼的不得了,直喊着要下船改坐马车,蓉卿拉着她劝道:“这么多人,何必劳师动众的,我忍忍就好了。”

二夫人也担心她的身体,到德州的时候请了大夫上来,给蓉卿开了晕船的药,每日三剂药后她总算清明了一些,也能吃点东西,之后一路要轻松许多,五月底她们到了镇江!

平洲在马头接他们,一路上蓉卿几次想要找平洲说话,他不是正有事,就是顾左右而言他,蓉卿索性也不问了,等到应天,什么事她也能打听出来!

一行人浩浩荡荡走了七八天的路终于到了应天。

应天城比她想象的要繁华许多,一眼望去,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丝毫不见战火后的颓败。反而在硝烟弥漫间繁华屹立,处处显露着繁盛。

车行了一炷香的功夫,外面就逐渐安静下来,微微停了一刻颠簸了一下,蓉卿知道这是进了府里了。

果然,外面有婆子喊道:“七小姐,八小姐到了!”

蓉卿就和苏容君一起下了车,她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群的苏珉,他竟是在下颌处蓄了胡须,为他更添了一分硬朗粗犷,显得越发的沉稳内敛,负手而立竟有股临渊天下的气度,她泪盈于睫喃喃的喊了声:“……四哥。”

正在和太夫人说话的苏珉仿佛听到了一般,转目过来冲着她微微一笑。

笑容依旧憨厚。

蓉卿的眼泪顿时滑落下来!

------题外话------

明天男主出来,别着急哈…。

另外,弟一卷在蓉卿从永平到应天,行了千里寻爱人中结束了!这卷叫千里姻缘!

明天铺开第二卷……

群么么一个。

第一卷:千里姻缘109 相见

这座宅子原是宁王在京中的府邸,后宁王去了封地,宅子便就一直空置着,虽是如此但院子里一直有人打理,无论是屋舍还是花园都依旧如新,这样一次圣上大笔一挥,将宅子赐给了苏珉,蓉卿就觉得捡到了个大便宜一般。

五进的宅子,外院自不必说,内院以正院为轴一分二,左右各三间四合院,正院后是后花园,花园两侧还有两间客院。院子景致极好,能看出当初设计者的精心,假山流水花团锦簇,暗香浮动……

两边的六间小院,也是精致宽敞,六间耳房加上六间正房,三间倒座,院中还有个小小的花圃……

可尽管如此,苏氏两房凑在一处,还是有些挤。

大家在正院前的广厅坐下,宽敞的厅里挤挤攘攘的坐了十几二十人,丫头婆子上茶添水,孩子打闹嬉笑,可虽闹腾但气氛却不融洽,只因为两房的人多是听说,提起名字来能对的上,但却没有见过面……一家人尴尬的互相介绍寒暄。

蓉卿打量着太夫人下首的苏茂渠,想象中的苏茂渠是个官僚形象,矮胖肤白圆滑世故,抑或是被削爵位后颓废潦倒……可等见到本人却彻底颠覆了蓉卿想象中苏茂渠的形象。

身材清瘦挺拔,眉眼俊朗,精神奕奕如松般坐在那边,端茶轻啜举手投足仿佛一个在馆中教书的先生,温润儒雅满面的和气……这就是曾经在朝中叱咤风云的文华殿大学士,就是那个信中言辞犀利责备斥责她的大伯父,这就是两次被软禁被圣上斥责薅爵罢官的苏茂渠。

蓉卿挑了挑眉头,惊叹不已。

她移开视线去看他身边的大夫人。

穿着一件褐红色撒花滚边褙子,梳着圆髻约莫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却不显老态,笑容和蔼的招呼众人喝茶吃点心,几句话就将气氛松弛下来!

看得出来,是常经历这样的场面,说话拿捏极有分寸,蓉卿暗暗佩服。

相比二夫人却要生疏拘谨许多,尴尬的应付着大夫人,虽没有失礼之处,但却少了一分老道!

大夫人下首的则是苏峻,苏家长房嫡孙,与苏茂渠有几分像,清瘦温润有股书卷气,但蹙眉沉思时却露出一股若有似无的锐利,他身边的是大奶奶戴氏,三十几岁的年纪,瓜子脸丹凤眼很精明的样子……

二爷苏岚则与大夫人相像,圆脸浓眉有些白胖,五官算不上好看但瞧着一团和气,二奶奶连氏垂着头,身材小巧也不说话,显得温顺乖巧。

苏峪不在,但蓉卿见到了三奶奶欧氏,她想到宫中那位从皇后晋升为太皇太后,又从太皇太后变成太后的欧氏,没有生子的她能一直屹立在宫中,且外家经过此次兵变夺宫岿然不动,可见欧氏的厉害。

三奶奶个子很高,鹅蛋脸皮肤细腻,嘴角有一颗小小的痣,神色很温和,蓉卿的视线落在她的腹部,算着时间这会儿应该有四个月了吧,倒是没有看出隆起的样子……

蓉卿将人一一打量了一遍,想到已经出嫁的三位堂姐,若是都回来那可真是热闹了。

“娘。”大夫人笑盈盈的和说着,恭敬的去看太夫人,“听风院前些日子刚收拾好,按照慈安堂的格局给您重新粉了一遍,也不知合不合您的意,若是有哪里不妥,改明儿我们再重新置,您看可行。”

太夫人撇了大夫人,语气淡淡的道:“不过一个院子,没那么多的讲究,到是难为你想的那么周全。”又看了眼苏茂渠,“我原还怕老四没有经验,不会持家,幸好有你们帮衬着,才收拾的这样齐整。”

“瞧娘说的。”大夫人掩面而笑,看了眼二夫人,“这都是儿媳应该做的,侯爷一个人在京城,又整日里忙着朝事,我这个做伯母的也没什么别的用处,这点小事自是要做的。”

太夫人抿唇,似笑非笑的样子。

太夫人也不尴尬,转道去和二夫人说话:“不过现在弟妹来了,我这肩上的担子也轻了。”一顿又道,“弟妹,稍后我让人将家里的对牌和账册给你送过去!”

“大嫂客气了。”二夫人笑着回道,“我才来什么都不懂,恐怕还要请您多劳累几日!”

大夫人直笑,勉为其难的点头:“什么劳累不劳累的,弟妹太客气了。”一顿目光在众人脸上一睃,朝蒋氏看去,问道,“哥儿呢,怎么没瞧见。”

“路上累了,让奶娘抱去歇了。”蒋氏起身,轻声细语的回话,大夫人点了点头,又转目问太夫人,“娘,您累不累,若不然儿媳伺候您先回去歇歇脚?”

太夫人睃了眼苏茂渠,微微颔首道:“也好。”话落伸手让陶妈妈扶着起身,大夫人立刻上去扶了另外一边。

太夫人由大夫人扶着出了广厅,大家又重新坐了下来,苏茂渠和苏珉说话,“你临时从衙门回来?若有事就先回去处理好,晚点回来也无妨,别耽误了正事!”语调关爱,全然没有当初书信中对蓉卿的那种严厉,仿佛很欣赏关爱的样子。

“是!”苏珉颔首应是,恭敬的回道,“衙门没什么事,我已和太子说过,明日再去无妨。”

“那就好。”苏茂渠端茶自饮,这边苏峻问苏峥,“……听侯爷说,你打算再等三年下场?”苏峥点头回道,“是,明年有些仓促,想要再等三年。”

“也好。”苏峻目光微凝,若有所思的道,“圣上登基后,废了诸多法令,若是没有把握不如静观其变,三年后再试。”苏峥点头应是,“大哥说的是!”

几个男人在一起说起科考的事情来。

这边大奶奶戴氏和二夫人说话:“应天入了四月,天气就有些热,婶婶可还习惯?”二夫人抿唇微笑,淡淡的回道,“到也还好,与永平的天气相差并不大。”

“那就好。”戴氏笑着道,“还怕你们不习惯呢。”又问起蒋氏来,“你生平哥儿时,我给你写信,怕你年纪轻害怕,就和母亲商议请个医婆送过去养着,原是请好了的,谁知道半道上那婆子又病倒了,一来二去竟是耽误了!”

蓉卿听着眼角一扬,这个戴氏挺有意思的,人没去好事没做全,说了有什么意思,她却是郑重其事的提了出来,她不由去看蒋氏,只见她笑着道:“一直没有机会谢谢伯母和几位嫂嫂,我怀孕时对我诸多照拂,若不然我生产时也没了那样的底气。”话落,她起身朝戴氏,连氏和欧氏各福了福。

三个人又起身回蒋氏的礼,蒋氏一惊忙过去扶住了欧氏:“三嫂可千万动不得!”小心翼翼的扶着欧氏坐下,欧氏面颊薄红,微笑着道,“多谢五弟妹关心,我真的没事!”

蒋氏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戴氏接了话道:“五弟妹说的对,你这是头胎可仔细担心着点好!”

欧氏垂着头点头应是。

坐在一边的连氏,一直未曾说话,时不时拿眼眸朝门外去瞅,看着几个玩疯了的孩子。

“好了好了。”戴氏笑道,“咱们可不能一直说孩子的事情。”又指指苏容君和蓉卿,“还有两位妹妹坐在这里呢。”说话,以袖掩面轻轻笑了起来。

蓉卿适时的红了脸没说话。

这边欧氏若有所思的转目过来,看了蓉卿一眼……

生涩的寒暄后,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下来,蓉卿支着耳朵去听男人们的聊天,苏茂渠正与苏珉说起内阁的事情:“董阁老乃我朝首位状元郎,学识自是不必说,为人亦颇具文士清傲,崇明元年还曾因修撰《宋史》一事与太祖在金銮殿上争执不下,事后太祖亦曾夸了他一句”赤子清官“。他若是再演一次”以死为谏“,事情就无法收场了,所以齐家的事情你切不可与他正面冲突,圣上如今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未猜透,唯有静观其变,才是上上之策。”

齐家的事?蓉卿听着心里咯噔一声,不由朝苏珉看去,苏珉点着头回道:“……我曾问过太子,太子的意思也是以不变应万变。”

“嗯。”苏茂渠微微颔首,“你遇事多与太子商议,毕竟你们在潜邸时就有交情,再说,齐宵也并非尔尔,他恐已另有安排,你切不可妄自插手。”苏珉点头应是,回道,“侄儿知道了。”态度非常的恭敬。

到底出了什么事,就连赵均瑞都不方便插手?

蓉卿心中焦急,恨不得立刻拉着苏珉细问。

“父亲。”苏峻凝眉,沉声问道,“您看要不要去找找马庆元?他在户部时曾与董阁老有些私交,又都是常州人或许能说上话。”苏茂渠听着就摆摆手,“这件事你想的太简单了,董阁老虽有资历可还指使不动那些御史……”

苏峻听着一怔,便是连蓉卿也微微心惊,苏茂渠又道,“圣上刚登基,众臣对圣上的脾性并不熟悉,我们在猜圣上的心思,他们何尝不是!”

所谓知己知彼,苏茂渠的意思是,这一次齐宵和齐皓的事情,就算是圣上登基后,君臣之间的一次互相试探?

蓉卿暗暗着急,有些坐立不安的喝着茶,这边苏容君扯了扯她的衣袖,低声道:“母亲要回去休息了,我们也回去吧。”蓉卿点头应是,跟着众人起身送二夫人,二夫人和苏茂渠打招呼,又受了几个侄儿的礼,才由胡妈妈扶着出了门。

蓉卿和苏容君跟着蒋氏一起,朝苏茂渠以及几位兄长辞行,苏茂渠微微颔首视线便落在蓉卿身上,视线微眯一股凌厉飞快的划过,继而温和的颔首道:“都回去歇着吧,有什么话我们晚上再说。”

蓉卿心中暗喜,拿眼睛去瞄苏珉。

众人就都起了身,一时间纷纷抱拳蹲身融成一片,方才散了出广厅。

蓉卿和苏容君的住处在正院的右手边,一间名叫清溪苑的小院,蕉娘早就带着青竹和红梅圆月玄月将里面收拾了一番,蓉卿进了次间里头,就见里面摆设和永平相似,一张八步罗汉床,两侧摆着博古架,架子上瓷器玉玩虽非珍品但亦是出自官窑,博古架边则是两个添了红漆的柜子,柜子里摆着茶碗瓷碟……

蓉卿在罗汉床上坐下,就迫不及待的吩咐明兰:“去看看侯爷在做什么。”明兰知道蓉卿的心思,忙躬身应是退了出去。

“人都来了,你就不要胡思乱想了,看四哥的样子,应是没什么事。”苏容君将茶盅递给她,打量着房间,“大伯母真是能干,才数月的功夫,就将这里收拾的这么妥当。”

蓉卿也赞同的点点头,她们到时太夫人问起院子的事情时,大夫人就很精明的问太夫人如何安排……早就知道这么多人来,她不可能不安排好,却在这个时候还记得问一声太夫人的意思,可见她的仔细精明。

“三哥怎么没回来。”苏容君好奇的问道,“不是说领的詹事府的闲职吗,侯爷有空他怎么没有空。”

蓉卿回道:“不是说陪着太子去江宁县了吗?说是明儿才能回来。”蓉卿说着话不停朝外去看,苏容君见她心不在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