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时代之酋长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石器时代之酋长女-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君女,我可以进去看他吗?”一旁的姜宜闻言,心里松了一口气,急忙问道。

“当然,这几天宜大嫂还得留下来照看他呢!”姜婐笑道。

“谢谢,谢谢!”姜宜欢喜的道谢。

“宜大嫂太客气了,快进来吧!”

两人闻言,急忙走了进去看儿子。

姜婐也跟了进去,不过,她不是去看姜圆,而是到一旁捡药材,去给小家伙熬药。

姜明站在一旁,细细的看着姜婐捡药,神情柔和而专注。

正文 第七十章 砰砰砰

到了晚上,姜婐才有时间研究她早上发现的高岭石。

“婐儿,你把桌子搬出来要做什么?”

用过晚食,姜母正蹲在厨屋门前清洗着陶碗,转头便见女儿从她的屋里搬出一张小桌子,不由疑惑的开口问道。

姜婐把小桌子摆到姜母的旁边,才开口说道:“阿娘,我要揉泥!”

姜母眨巴着双眼,没听懂。

“这么晚了,还玩什么泥,赶紧去洗澡了!”姜母赶人。

“阿娘,我不是玩,我是要做正事!”姜婐正了面色,一脸正经的申明道。

姜母闻言,哭笑不得。这小家伙,玩泥是什么正事!刚想开口,就见女儿一溜烟的跑走了。

姜婐是去拿高岭石和石锤了。

这高岭石可以研成很细很细的粉末,研出来的粉末就像是面粉一样细滑。而陶器用的泥就是把这高岭石研磨成粉末状后,再加水揉成一团,就想是揉面粉一样。

等姜婐把高岭石和石锤搬来,姜母已经洗好陶碗走了。

姜婐先进厨屋,从里面点燃一根火把出来后,才开始敲石头。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姜婐敲石头的声音把屋里的人都惊了出来,她却浑然不觉,继续努力的敲着小桌子上的高岭石!

砰砰砰,砰砰!

“婐儿,你做什么!”姜母出来,见了女儿的动作,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姜母话音刚落,姜月小不点的哭声便从屋里传了出来。姜水儿听见,连忙回屋去哄女儿。

“姑姑,你在做什么?”小不点姜启刚洗完澡出来,见了姜婐便激动的跑了过去从姜婐身后搂着她的双脚,仰着小脸好奇的问道。

速度太快,姬女跟在他身后都来不急抓住他。

小不点的冲击力太大,又是抱着她的双脚,姜婐没站稳,眼看就要往前倒去,吓得她哇的一声叫了出来!

姜冉见状,连忙冲上去扶住小妹,救了她一条小命。

这时,姬女才赶上来拉开儿子。

现场一片混乱!

姜父出屋见状,不由一脸的哭笑不得。

这婐儿跟她三嫂也学了一段时间的箭术了,怎么双脚还是这么没力?

家里的姜启小不点见人就总喜欢往人身上扑,而家里每一个人都能闪得开站得稳,就只有姜婐闪不开也站不稳!

姜冉扶稳妹妹,刚想嘲笑两句,就见到她被吓白的小脸,不由收了声。嘀咕了句,这小丫头的胆子也太小了!

“启儿,阿娘说过多少次了,不给这样扑在姑姑身上!”姬女一手拉着儿子,一手扶着腰,板着脸教训道。

“阿娘,为什么?”姜启眨巴着眼睛,不明状况的问道。

“因为你姑姑她还没你力气大,你扑上去她站不稳!”姜母走了过来,拍拍孙子的小脑袋道出事实。

姜冉闻言,忍不住噗哧一声闷笑出来。

见状,姜婐不由生气的瞪了四哥一眼。这四哥最爱看她的笑话了!

姜宜出屋见无事,便转身回屋去照看儿子了。姜圆受伤,最好不要移动,姜婐便让他们母子暂时在药屋住几天,她也好就进照看,还不用她跑来跑去。

“姬女,你没事吧?”姜母见姬女扶着腰,不由皱起了眉头,担忧的问道。

“阿娘,我没事。”姬女闻言,连忙松手笑答。

“嗯,没事就好,带启儿回屋去休息吧。”

“奶奶,我不回屋,我想在这和姑姑一起玩!”姜启闻言,连忙拉着姜母的手撒娇要求。

姜母闻言,看了一眼姜婐。孙子淘起来,家里就只有女儿哄得住。

姜婐见状,连忙蹲下身子哄道:“启儿乖,姑姑不玩了,你乖乖和阿娘回去睡觉,我们明天在玩啊!”

姜启眨眨眼睛,瞄了姜婐一眼,才笑道:“那姑姑明天一定要和启儿一起玩!”

“好!”姜婐哄道,牵过他的小手递给姬女。

待姬女牵着小不点走后,姜母才指着桌子上的高岭石开口问道:“婐儿,你这是在做什么啊?”

“阿娘,我在做陶碗!”姜婐知道,不解释清楚,姜母是不会放过她的。

闻言,姜父几人都围了过来,见着了桌子上的粉末,不由疑惑万分,这粉末怎么做陶碗呀!

“婐儿,那这粉末要怎么做成陶碗?”姜父闻言,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心里隐隐升起一股期待。

如果这真能做成陶碗,那他们部落以后就不用幸苦的跑去契氏部落换陶碗了!

正文 第七十一章 姜父激动

姜婐闻言,便开口解说道:“阿爹,这石头叫高岭石,它是一种黏性非常强的黏土。”

姜婐把已经变成粉末的高岭石清理出来,加些清水,便一边揉泥一边解说道:“像这样,把它敲成粉末后,再加些水进去揉它,它就会变成黏性很强的泥了!”

姜父几人站在一旁,惊奇的看着姜婐手里的粉末变成一团泥。

“婐儿,你是怎么知道这石头可以变成泥土的?”姜立见状,惊奇又疑惑的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知道的。”姜婐耍赖皮。

很多事情都不好解释,然姜母他们都偏要问个明白。可是,有些东西不解释的话,又不好让他们帮忙去做。这让姜婐苦恼得不行。

姜远闻言,弯了嘴角走到桌子边,抬手敲了两下桌子问道:“那这泥又要怎么做成陶碗呢?”

姜婐见状,打算先做一个陶碗出来师范一下,“我先做一个陶碗出来,三哥就知道了。”

言毕,姜婐从出屋里拿出一个破了的陶碗来,往里放了些高岭石的粉末,再加了些清水进去调泥浆。

泥浆要调得粘稠一些,用来粘陶土的。

姜婐并不打算做一个转盘出来,而是打算用最简单的盘泥条的方法制作陶碗。

其实,人们最开始做陶罐便是用盘泥条和粘泥板的方法来制作陶器的,而转盘是后来才发明出来的。

调好泥浆后,姜婐先揪出一小块泥,把它压平做底,再搓了一些泥条,抹上泥浆把它们一根根的盘上去。

姜婐把泥跳搓得比较粗,这样盘得比较快,而盘出来的碗也就比较厚。

盘第二条泥条的时候,姜婐便开始往外扩,盘了八条泥条这陶碗便成行了。等陶泥稍微干了一些,姜婐就用一块小木片把它的外壁和内壁刮平整。

“这样,一个简单的小陶碗就做好了。”

姜婐做得迅速,姜父几人看得惊奇。

姜冉伸手,想把姜婐刚做好的陶碗拿起来仔细观摩。却还没碰到,就被姜婐一掌拍掉。

刚做好的陶碗还没固形,软得很碰不得,一碰就变形了。

“阿爹,这个泥碗用火烧过后,就可以变成我们平时用的这种陶碗了!”姜婐拿起她用来调泥浆的陶碗说道。

“用火怎么烧?”姜父听后,疑惑的问道。

姜婐闻言,便清理了一下木桌,在桌子上撒上一层粉末,在上面一边画一边解释陶窑的结构。

其实,制作一个简单小型的陶窑并不难。最初的人们在烧制陶器的时候,可能在平地上堆放柴草,将用泥做好的陶罐放在其上点火烧制。然而,这种方法由于火力不集中达不到一定温度,致使所烧陶器质量差,成品率低。

后来,人们才想到要把火力集中起来,高温烧制,就发明了专门用来烧陶器的窑。

古时候的陶窑一般都是往地里挖,而不是往地上盖,这是为了利用地下土层进行保温,减少燃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姜父听后,兴奋得一晚没睡着。在第二天一早,天都还未亮全,便叫了好几个建造好手,开始建造陶窑。

姜婐醒来,听闻后连忙跑去观看。到后,见阿爹他们都是按她说的来做,根本不需要她来操心,有不懂的,姜父自然会来问她。之后,姜婐便又返回来开始揉泥做陶器。

按照阿爹他们的速度,最多三天就能把陶窑建好了。她得快点做几个陶器出来才有来烧。

就这样,姜婐回来后,院子里又开始出现砰砰砰的吵声。

“姑姑,姑姑,我也要玩!”姜启听见动静,跑来出来,围着姜婐打转。

大概是昨晚姬女的训话他是听进去了,刚才出来他并没有冲过来就抱住姜婐。

“启儿!不给闹姑姑!”姬女追出来,拉住儿子说道。

“大嫂,没事的。”姜婐见状,笑着说道。接着拿了一块昨天揉好的陶泥递给姜启说道:“呐,启儿帮姑姑揉泥好不好!”

“好!”姜启迅速的松开阿娘的手,很开心的接过陶泥,捏了两下,才疑惑的抬起小脸问道:“姑姑,要怎么揉?”

看着脚边的小胖团子,姜婐不由伸手捏了捏他的小胖脸蛋,便去厨屋里搬出一张小椅子放在小家伙的面前,开始教他揉泥的方法。

揉陶泥并不像是揉面粉那样简单,他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揉泥的技巧有两种,一种是菊花形揉泥法,另一种是羊头形揉泥法。

菊花形揉泥法就是在揉泥过程中,所揉的陶泥由外到内,比较饱满,形如菊花。所以,称作菊花形揉泥法。

这种菊花形揉泥法虽然能更好的把陶泥揉好,但是比较难掌握。

而羊头形揉泥法就是在揉泥的过程中,所揉的陶泥形状如羊头,是比较简单和普遍使用的揉泥方法。

揉泥的目的主要是去除泥土中的空气气泡和杂质,防止烧制过程中气泡里的空气升温而引起爆炸。

而且,揉泥还能使水和泥土充分融合,富有韧性,这样能更好的成型!

制作陶器前,揉泥的步骤很重要。如果你的泥没揉好,里面还有气体的话,那么放进窑里烧制时肯定会爆炸。只要有一个陶器爆炸,那么这一炉的窑里面的陶器大多数都会毁了!

正文 第七十二章 爆炸

姜婐教得仔细,小家伙也学得认真。两人都没注意到身边也多了两个人。

姜冉和姜明在姜婐刚才教小不点的时候过来的,虽然只听了一半,不过两人也听得认真。

“四哥,你回来啦!”姜婐抬头,便见四哥的大黑脸凑得特别的近。

今天一大早,姜冉就去叫上姜明一起去挖高岭石了!两人忙到现在才回来。

“小叔叔,明叔叔!”姜启仰起小脸,张着小嘴唤道。

姜明闻言,伸手拍了拍小家伙的脑袋。

“婐儿,你再说一遍,这泥要怎么揉?”姜冉没听明白。

“四哥你要帮我揉泥吗?”姜婐闻言,弯了双眸笑问。

“是啊!”姜冉瞪圆双眸。这还要说!

姜婐见状,来了精神,迅速的站了起来,指挥道:“四哥,你先把这些石头敲碎!”

“敲碎后呢?”姜冉拿起石锤砰砰砰的敲了起来,一边敲一边问。

姜婐拿过放在桌子上的平滑的木棍,把姜冉敲下的一些大的石颗粒擀成粉末状。

“这样呀,把这木棍把敲下来的颗粒擀成粉末状,这样会好揉些。”姜婐手里的动作不停,继续解说道。

姜启两手扒在桌子的边缘,双眸一眨都不眨的看着姜婐手里的动作。

待把高岭石都敲成粉末后,姜婐才开始教四哥揉泥。

“先加些水,把它揉成泥后就这样,”姜婐先把陶泥揉成一个圆柱形,接着说道:“把手这样放在两边,然后这样两只手一起往中间往前压。”

姜婐说的是羊头形揉泥法,因为这种揉泥的方法比较简单好学,也更好掌握些。

姜明看了一会儿,对姜婐说道:“君女让我来试试?”

“好啊!”姜婐转头,弯了嘴角笑着应道。

“这样对吗?”姜明试着揉了两下,问道。

“嗯,对,就这样揉!”

“婐儿,这泥要怎么样才算揉好呢?”姜冉在一旁揉着另一块泥,问道。

刚才听小妹和小不点说,把这泥揉好,好像还有要求呢!

姜婐闻言一怔,说了句等等,便进屋去了。姜启见状,也跟在姜婐的屁股后面去了。留下姜冉和姜明两人不明所以的面面相觑。

待姜婐出来后,手里多了一条丝线。

鉴定陶泥是否揉好,泥里是否还有空气的方法就是用一条牢固的线把揉好的泥团从中间划开,然后看看切面是否平整。

如果切面有洞的话,那就表示这陶泥还没有揉好,泥里面的空气还没有全部揉出去。

切面上的洞越大越多,表示泥里面的气体越多!这样就越不能放进窑里面烧,因为肯定会爆炸的!

“明哥哥,让我来揉。”姜婐走了回来,对姜明说道。

姜明闻言,连忙让位。

觉得陶泥揉好了便要收尾,收尾就是把揉成羊头形的泥土揉回成圆柱形。

姜婐接过陶泥后又揉了几下后,便把羊头的尾巴收了起来,揉成一个长长的圆柱形。

接着姜婐伸出两手分别握住圆柱形的两头,开始慢慢的往里收,把长长的圆柱揉成一个短短胖胖的圆柱形。

然后,姜婐把圆柱立了起来,用她从屋里拿出来的丝线从圆柱的中间开始割开。

姜婐拿起割开的一半,查看切面,发现上面有两个大大的洞,便指着切面上的两个大洞说道:“呐,像这样有洞的肯定就不行了,要像这些地方一样,整个切面都光滑没有洞的,这样泥才能算揉好了。”

“为什么?”姜冉闻言,不明白为什么有洞的就不行了,没洞的就可以了?

“因为它这里有洞的话,放进窑里烧就会爆炸的!”

“君女,爆炸是什么?”姜明问。

呃!

姜婐闻言一愣,哑巴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爆炸这个词语是怎么解释来着的?

姜婐还没想好爆炸这一词语怎么解释,一旁就传来姜启小不点的问话声。

“姑姑,什么是窑?为什么要放进窑里面烧,为什么不能直接用火烧?”姜启仰着小脸,小嘴一张一合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这话问得比姜明问的有深度多了,也好答多了!

姜婐闻言,很开心的蹲下身子对小不点解释道:“窑呢,是用泥做成的一个很特别的小屋子。而把这陶碗放进窑里面烧,那是因为烧陶碗要用很高很高的热度才能烧成哦。”

姜启眨巴着眼睛,没听明白。

“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