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幸福小两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幸福小两口-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衣服都洗干净了。欣欣还赖在木桶里不想出来。李画敏让兰花和春晓来,将洗干净的衣服拿去晾晒。李画敏和赵世宇坐在板凳上,看儿子在木桶里戏水。逗孩子说话取乐。

天空上的晚霞完全消失,天色暗淡下来。赵世宇从木桶里捞起白嫩嫩胖乎乎的儿子,抹干水抱回房间。周妈妈拿来欣欣的干净衣服,替小男孩穿上。

心情难得的舒畅,赵世宇叫人在房间外的回廊下靠墙摆了两张竹床。摆上一桌子瓜果点心,挑盏灯笼照亮。与妻儿在回廊下纳凉。赵世宇怀抱幼小的燕儿,轻轻地打扇,李画敏指桌子上的瓜果点心,教欣欣说话,欣欣奶声奶气地学舌。

燕儿临睡前,都喝几勺子的粥。周妈妈端来粥,李画敏接过碗,给燕儿小脖子挂上餐布,抱过燕儿给孩子喂粥。欣欣张嘴要吃,李画敏喂他一勺子,继续喂燕儿,欣欣叫嚷起来:“甜甜的。吃,吃,欣欣吃。”周妈妈又端来半碗,也给他的脖子上挂上餐布。赵世宇将碗捧到欣欣嘴下,温柔地教儿子拿勺子喝粥。欣欣胖乎乎的小手笨拙地拿勺子,舀了粥笨拙地往嘴巴里送,一半送进小嘴巴里,一半掉到餐布上。

赵世宇笑眯眯地夸赞:“欣欣真乖!欣欣长大了,会自己吃饭了。”得到父亲的肯定,欣欣乐不可支地继续往小嘴里送粥。

收了碗,给孩子擦拭干净小嘴巴,李画敏轻轻拍打怀中的燕儿,给欣欣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猴子,它与伙伴们在森林里玩耍。。。。。。”欣欣靠在父亲身上,眨眼听故事。赵世宇手握蒲扇,轻轻地摇晃。

两个孩子都睡着了,讲故事的声音也停止了。春梅和何奶娘来抱走熟睡的欣欣和燕儿。

李画敏和赵世宇仍坐在回廊下的竹床上,面对着月光朦胧的庭院,慢慢地品尝瓜果。几只流萤进入庭院,停留在花树上,荧光一闪一闪的。

“敏儿,明天是圩日,咱们久不逛街了,要不明天去逛街?”赵世宇突来奇想,提出建议。

“逛街?”李画敏的声音带着淡淡的兴奋,继而转为迟疑,“圩日人更多,你不用到饭店、茶楼去照应么?”

赵世宇坚定地:“不用的,我外出的时候,他们照样可以应付。就这样说定了,明天咱们带上孩子去逛街。”

正文 216。一家子,逛逛街

上午,李画敏和赵世宇都换上简便的服装。赵世宇肩膀上骑着欣欣,手上挂把太阳伞,李画敏身前用背带挂了燕儿,肩上小包袱里装了几件燕儿的衣服,一家四口施施然地走出西大院。

逛街去罗!

周妈妈、何奶娘、兰花、春梅、晓梅从后面追赶来,纷纷追问:“老爷,夫人,真的不要奴婢跟随去照应?”

老爷、夫人拖儿带女地出去,身为奴婢的在家悠闲自在地享受,实是良心受到遣责。

赵世宇瞪一眼身后的奴婢,不悦显现无遗。李画敏心情愉快地冲身后这群奴婢挥手:“用不着,都回去。今天上午你们自个安排,想干嘛就干嘛。”

两口子带孩子,悠然自得地朝前行。周妈妈、何奶娘等一干人在后面大眼瞪小眼,直至看到李画敏、赵世宇带领孩子穿过西侧门,失去踪影,她们才迷茫地返回西大院。

走出无忧大院的大门,就是大街。时间尚早,街道两边的小摊子陆续开张,来往行人少。欣欣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居高临下地看小摊子,发出一次次的惊呼,他对这些不论是吃的、玩的、用的东西都感觉到新奇,都想据为己有。

“欣欣,咱们再瞧瞧,挑最好的买。欣欣,后面还有更好的。”赵世宇温和地哄孩子,大手稳稳地抓住儿子一双小脚,扶持儿子不让挣下来。

李画敏注视胸前背带里的燕儿,小宝贝安静地看街道上的景致,明亮的大眼轻轻眨动。李画敏亲吻燕儿戴着圈儿帽的小脑袋,别有用心地说:“宇,你瞧燕儿多乖。燕儿不吵爹爹和娘亲的。娘亲的燕儿好乖哦。”

“欣欣乖,欣欣乖。”坐在赵世宇肩膀上扭来扭去的欣欣,为了表明自己很乖。安分下来,瞪大黑亮圆润的眼睛看街道两边的东西。

赵世宇朝李画敏看来,两人相视一笑,继续朝前走。赵世宇的兜里准备有足够的银两,将刚才欣欣看中的东西全买下是绰绰有余。但是,有必要么?不过是小孩儿的新奇劲儿,拿回时费劲,到家时占地方。

来到一个卖纸面具的小摊子前,硬纸栽成各种动物面具,用色彩描画得惟妙惟肖。燕儿看到一只老虎面具。吓得往李画敏怀里躲,不敢再看。欣欣欢喜得不得了,冲各种小面具哇哇叫嚷。赵世宇放下儿子。欣欣双脚着地,伸手便扯了一个小面具摆弄。卖纸面具的小贩子戴上一个小猴子面具逗欣欣玩,乐得欣欣放了手中的小面具要小贩子手中的小猴子,要父亲给戴上。

“娘娘,娘娘。”欣欣戴上小面具。跑到李画敏跟前,仰起脖子看母亲。李画敏拍拍儿子的小肩膀,微笑说:“好乖巧的小猴子哦!”欣欣高兴,戴上的小面具不肯再脱下来,又要拿走摊上所有的小面具。赵世宇不准,教儿子另挑了小兔子、小猫咪、小狗狗、小鸭子等活泼生动的小面具六个。小贩子用绳子串了,挂在欣欣胖乎乎的小胳膊上。

戴上猴子小面具的欣欣,重新骑到父亲的肩膀上。神气活现地晃动小胳膊上的面具,活泼的小模样引得过往的人侧目。

来到小吃摊前,一家四口坐下歇息。李画敏要了一碗稀粥,往燕儿嘴里喂了几勺子,剩下的自己喝了。赵世宇要了一大一小两碗米粉。耐心地教除下小面具的欣欣吸米粉吃。赵世宇作示范,欣欣手筷并用。将米粉的一端放进小嘴里,鼓足劲儿吸米粉,兴致勃勃地看长长的粉条儿慢慢缩进自己的嘴里。欣欣吃看父亲碗里的米粉已经没了,就放筷子说饱了,赵世宇将儿子吃剩下的米粉全吃了,顺便教育儿子:“这是粮食,不能浪费的。”

背着儿子,赵世宇得意地冲李画敏微微一笑,似在说:怎么样?我会教育孩子吧。李画敏扭了扭嘴儿,忍笑看儿子。欣欣眨眼看已经空了的小碗,端起来将里面残留的两滴汤水喝了。

一家四口漫无目标地行走,东瞅瞅西望望,从东大街走到西大街。来到卖水果的集市,看到摆了许多的西瓜、梨子、葡萄、芭蕉等水果。赵世宇买一梳芭蕉,一家人一边行走一边吃。

再往前走,阿悦家的店铺就在前面,赵世宇买了一包点心去探看好朋友仇诗悦。赵世宇牵着欣欣,李画敏用背带挂燕儿在跟前,一家四口来到一家杂货铺前。

赵世宇说:“走,咱们进去看阿悦两口子,好长一段时间没看到他了。”

阿悦刚刚卖掉一口铁锅,收了银子回柜台内坐了,朝外张望时看到有两个熟悉的身影进来,揉了揉眼睛确信自己没有看错,方叫喊进来:“哎哟,是什么风把你们两口子吹来了?稀客,快进来。阿梅,你看谁来了。阿宇,你不坐镇自己的地盘,倒有空出来逛街?”

阿悦嫂子应声从后面出来,看到李画敏和赵世宇就热情洋溢地招呼,又是倒茶又是端出新鲜的水果,请赵世宇和李画敏坐在角落的桌子边上歇息。从阿悦嫂子身后跑出两个小孩子,都比欣欣大,最后门缝后又爬出一个小的。

阿悦嫂子抱起地上爬的孩子,嘴里说:“宁儿,娘亲抱。”紧接着又教两个大的孩子:“俊儿,云儿,快唤阿宇叔和敏姨。”两个大孩子机械地唤“阿宇叔、敏姨”,两双眼盯着欣欣小胳膊上挂的小面具,看得眼睛都不眨,就是赵世宇将买来的点心放在桌面上请两个孩子吃,他们都没有听到。欣欣警觉,将小面具统统抱到怀里,自己又藏到赵世宇怀里,探出小脑袋瓜子警惕地看两个比他大的孩子。

大人还没有说上话,小孩子先作反了,阿悦六岁的儿子俊儿、五岁的女儿云儿紧盯着欣欣手中的小面具,占有的愿望十分强烈。欣欣拿这些刚刚到手的小面具当宝贝,阿悦嫂子拿出木头人、小布熊要跟欣欣换,他不肯;赵世宇、李画敏劝说儿子让一个给哥哥、姐姐玩,欣欣两眼涌出亮晶晶的泪珠,委屈地看父亲和母亲,抱住小面具就是不肯松手。

阿悦跑出去,买回十几个小面具回来。气氛变得轻松起来。欣欣与俊儿、云儿带上小面具玩耍,就连阿悦那个勉强站稳的小儿子宁儿也坐到一起,几个小家伙玩得兴致勃勃。

“这些小家伙,我时常被他们搞得脑袋要爆炸。阿悦在还行,要是我自己跟孩子们在一起,时常被他们吵得分不清东南西北。”阿悦嫂子看几个坐在地上、挤到一起玩耍的孩子摇头,埋怨的同时也带了淡淡的宠爱。

俊儿、欣欣和宁儿三个小男孩儿的脑袋瓜子都被剪得光溜溜的,只留下一小撮毛盖住脑门儿。云儿梳两条羊角辫子,翘得高高的,随着说话轻轻晃动。几个孩子在大人的提示下,将所有的小面具都摆出来,一个个地认。

阿悦打量欣欣白胖柔软的小胳膊和腿脚,再看自家三个略瘦黝黑的孩子,带戏笑的口吻说:“阿宇,看你家这小子,就知道你家天天大鱼大肉的,喂得个小子肉嘟嘟的。瞧他那小胳膊,都赶上我家俊儿这般大了。”

赵世宇扫一眼脸庞变得饱满的阿悦嫂子,也用戏笑的口吻跟阿悦说:“谁叫你两口子有好吃的不留给孩子,自个儿吃完了。我们是有好吃的先尽孩子吃,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能委屈了孩子。”

赵世宇、仇诗悦两人戏笑打趣一番,方进入正题问对方生意情况。

阿悦说:“开这个杂货铺,虽然不能跟你那无忧大院相比,足够一家人吃喝的。我要接了二老来县城,他们都不肯,说在家中照应。有啥好照看的?不就是地里的庄稼,平时偶尔回去瞧瞧,收割时回去几天就可以了。或者,索性都租给别人耕种。”

赵世宇回话说:“我跟你恰好相反。明年我计划收回一半的稻田,请人耕种,再把几个山坡全部种上药材。宁可时常跑回去看辛苦些,不敢把田地丢开。”

“我不想耕种,是不想惹麻烦。那个陈立可恶,夏收的时候,故意使人收了我家一亩的稻谷,直至师傅出面才肯归还。前几天我父亲来说,陈家的人将我家稻田里的水都放到他们的稻田里,我家的稻秧差点儿枯黄,及时从水渠放水进田才保住稻秧。不是看师傅面上,我真想狠狠教训那个陈大少爷。什么东西!”想到陈大少爷多次找麻烦,阿悦愤懑。

与阿悦嫂子照看孩子的李画敏,忍不住插嘴说:“阿悦,那陈大少爷找你麻烦,分明就不看情面。他不仁你不义,客气什么。”

阿悦气乎乎的不说话。赵世宇看李画敏一眼,轻声说:“敏儿,你不懂的。我们自小跟师傅习武,哪里好教训他的女婿。”

赵世宇、李画敏和阿悦两口子谈论起陈大少爷近期的恶行,都深感厌烦,然而都因陈大少爷是坤伯的女婿,不好跟他发生冲突。

不知不觉,已到正午。李画敏、赵世宇拒绝了阿悦夫妇留饭的好意,带领孩子返回无忧大院。让李画敏偷着乐的是,告辞时欣欣细心地寻回自己的小面具,一个不落地带走了。

返回无忧大院的路上,欣欣又看中了几个木头人、泥朔的小动物。赵世宇欣然买下。后来,路过一家饼铺子,飘香的月饼,总让人联想起中秋赏月。

赵世宇对抱在手上的儿子说:“欣欣,到中秋时爹爹带你去看祖奶奶。”

正文 217。长辈赐,不能辞

中秋节前一天,李画敏、赵世宇带上儿女和一群奴婢,回到长乐村,与月娘团聚。正是醉心花、白药子种子采摘的时节,洁白的醉心花、红红的白药子种子装在簸箕里,摆满了青砖庭院、灰沙庭院和旧庭院。

中秋节这天清早,李画敏和赵世宇带上欣欣和燕儿,还有周妈妈等人,向思源村出发。用了三辆马车,赵世宇、李画敏和欣欣坐在最前面的马车,周妈妈、何奶娘与燕儿坐第二辆马车,兰花等人坐在最后面的马车上。

好动的欣欣掀开车窗子,饶有兴趣地观看车外景致,赵世宇一手环抱欣欣的小身子,不让孩子碰撞到车厢,耐心地告诉孩子:“刚刚跑过去的是马,这慢悠悠走来的是牛,牛头上有角的,那弯曲流淌的是小河。。。。。。”

李画敏含笑看父子俩观看车外景物,心里却在计算:“这次回思源村,不知道又要拐走奶奶的什么好东西?前几次带欣欣回来,奶奶都送东西给曾孙子,即使知道我们的日子并不艰难,也坚持要送。燕儿这般的可爱,初次来拜见祖奶奶,奶奶一乐之下。。。。。。”李画敏抿嘴微笑,她并不贪图奶奶的东西,可是奶奶送东西给自己时,那些人强装欢颜的模样,让李画敏看了开心。

两天之后的上午,李画敏和赵世宇再离开思源村时,马车已经由原来的三辆,增加到四辆。增加的那辆马车里,端坐着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那是老太太赏给赵世宇的丫环雪雁。马车晃动,窗缝间射进一缕光线,照在雪雁雪一样洁白、花一般美丽的脸上,她娥眉轻颦。雪雁的脚边。摆放着一把琵琶。

最前面的马车里,偶尔传出压抑的抽泣声。马车里,李画敏把脸埋进赵世宇的胸脯,将他抱得紧紧的,好像只要她一松手,赵世宇就会离开,再也找不回来。赵世宇的大手也紧紧搂住媳妇,将脸偎依在她的秀发上。

“宇,我害怕。”李画敏轻颤着,咬唇不让自己号啕大哭。这是在路途上。这几辆马车都有赵家的标志,路边不时来往的行人。

赵世宇亲吻着她的秀发,温柔地安抚:“敏儿。别害怕。我不会背叛你的。我说过,咱家里不会有小妾的。这辈子,我只需要你一个。”媳妇的惊恐,让赵世宇心疼,想尽方法抚慰她。

赵世宇的心里在埋怨:奶奶。你为什么一定要塞个丫环给我?我已经明白地说了,我不需要通房,我不想纳妾。什么“长辈赐,不能辞”,好像不接纳长辈送的丫环,就是不孝。就是大逆不道。这丫环还没有送到家,媳妇已经这样了,那雪雁到了家里。家就永无宁日了。赵世宇苦笑,轻轻地摇头。

李画敏恨透了思源村这些人,包括老太太。

李画敏最恨二少奶奶,老太太之所以送个丫环侍候赵世宇,二少奶奶是罪魁祸首。这个雪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