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幸福小两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幸福小两口-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年我们可以栽种更多的药材。”

赵世宇夸李画敏有远见,说:“我们要是挖走了,只可以收获一次。要是栽种药材,每年都有收获了。敏敏,要不,我们就在这里种上药材。”

“阿宇,好主意。”李画敏小心地抚摸小小的果实,如同抚摸一位婴儿般小心翼翼。

山间,有宝藏。

李画敏决定在这里挖宝藏。

正文 086。惊喜,连接不断

逮到的这只大鸟,是一只大山鸡。赵世宇说,花生地附近可能有个山鸡窝。果然,在山鸡落脚附近的草丛里,发现了四只毛茸茸的小山鸡,李画敏用斗笠兜住,带回家中。

小山鸡嘴刁,对洒到脚下的米粒,瞧都不瞧。李画敏从桃树上好找到两条小青虫,用棍子夹给小山鸡,四只小家伙摇晃着小身体争抢虫子,没有吃到小青虫的小山鸡“叽叽”地叫,一副可怜样。李画敏想起了桑园里那些做伸缩运动、吊着小丝线荡秋千的小虫子,正好逮它们来给小山鸡当美食。捉小虫子的任务,就交给小鬼什刹了,有这位法术高强的助手不用,浪费了怪可惜的。

赵世宇把大山鸡宰了,与花生一起沌汤。月娘去帮卢二娘家插秧,就在卢二娘家用午餐。家里只有李画敏和赵世宇,李画敏充分地放松,盛了半碗山鸡沌花生汤,浓郁的肉香中带有花生的清甜,尝一块山鸡肉是柔软香甜而不显油腻,吃一粒花生米是清香爽口。这可是如假包换的野味。嗯,过去跟老爸去酒店吃的那些正宗野味,可没有这种味道,难道那正宗的野味是漏宗的?

赵世宇捞起花生米下酒,看李画敏吃得香,温和地说:“敏敏,多吃点,锅里还里。”

坤伯母来串门,进大门就说好香。李画敏、赵世宇忙请坤伯母坐了,请她一同来用餐。坤伯母说刚刚用过午餐,坐在离餐桌较远的竹椅上,请李画敏和赵世宇继续用餐,然后说:“阿宇,敏敏,我是来告诉你们一声,仇老爷家的田地要低价卖出。这可是个难道的机会,你们家何不趁机买进一些田地?”

今天上午,仇二伯来坤伯母家说,在省城的仇老爷不想再回长乐村了,他在省城附近看中一块上好的田地,一时银子不够要把老家的田地卖掉一部分,上好的水田平日要二十五两银子一亩,现在仇老爷只收二十二两一亩。坤伯母已经计划买进五十亩,跟坤伯练武的陈少爷已经返回镇上跟父亲商量买地。

李画敏听了,心想:“我手中的银子。可以买进二十几亩的水田。我要不要拿出来买田地?嗯,买地这事不能轻率,再想想。”

买地。做小地主,然后躺在家中等收地租,这种悠闲自在的日子,是诱人的,不过要是在长乐村买地。就意味着永远留在长乐村了。要是赵家只有这位憨哥,李画敏可以考虑是否跟他凑合着过这五十年的,问题是多了一个月娘,李画敏就不乐意了。

赵世宇感谢坤伯母来告诉这事,说家中没有多余的银子,不能买地。坤伯母笑吟吟地。说赵家今非昔比,买十几亩地已经不是问题。

“坤伯母,你在说笑了。我家近来并没有增加收入的来源。卖荔枝得到的银子已经用来买牛了。哪有银子置买田地。”赵世宇摇头,表示没有办法买田地。

坤伯母不相信赵世宇的话,她一半试探一半嗔怪地说:“阿宇,你把坤伯母当外人了。敏敏,有这般便宜的田地出卖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回去跟叔叔商量,借些银子买田地。以后宽松了再慢慢归还叔叔。说不定,叔叔看在兄弟的份上照应敏敏,不要归还银两也有的。”

要是坤伯母知道,李三老爷曾给李画敏一千两银票,李画敏没有要,不知是什么感想。李画敏想了想:“坤伯母,我叔叔是有这种心的,上次来时就说有困难尽管跟他开口。可是,三叔有他自个的儿女要照料,我不能要他的银子。”

赵世宇接腔说:“敏敏说得对,我们有手有脚的,得凭自己的本事过日子,不能倚赖别人。何况,三叔两次来,都有资助的,再为买田地专去找三叔,不像样。待母亲回来,我跟母亲商量,或者可以买一两亩地。”

坤伯母有意无意把话题引到李三老爷身上,旁敲侧击地打探李三老爷的家庭情况。李画敏假装糊涂,将话引到其他地方去,不肯透露李三老爷的家庭情况。

坤伯母离开后,李画敏捉了几条小虫子喂小山鸡,抱小羊羔抚弄那光溜溜肉乎乎的身子,然后拿了书本到梧桐树下,半躺在秋千架上念书。借来的两本书,李画敏都可以流利地诵读,她想:“找个时机,到张家借另外两本书来念。”赵世宇在梧桐树下的石板上,把做家具的刨子磨得雪亮,赵世宇用手轻轻试刃口,满意地放回小箱子中。听秋千架子,书声琅琅,赵世宇心有所感:“有学问的人就是不同,一有空就捧书本念。咱得抓紧时间识字,有学问的人最不喜欢睁眼瞎了。要是因为自己不识字,媳妇厌恶自己喜欢私塾那个会吟诗作对的方先先生。。。。。。”

赵世宇放下凿子,到秋千旁看半躺在上面的人。李画敏瞟了赵世宇一眼,将书伸到他跟前,指定几行字要赵世宇念。赵世宇结结巴巴的只念出一半的字,涨红了脸看李画敏。李画敏半躺在秋千上,把自己想像成教书育人的教师,慈祥地拍打学生的肩膀,安慰这位学习困难的学生:“才念了十几天的书,能这样不错了。好好用功,会学好的。”

听得赵世宇嘴角直抽搐。听她的口气,咋像在哄小孩子?自己可是她的男人呢。

太阳慢慢西沉时,李画敏、赵世宇又去拔花生。这次出发,除了带装花生的箩筐,还带上小提桶、水瓢、镰刀、铁锹。赵世宇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出一条小路,由花生地直通上面的松林。李画敏带上自制的手套,在草丛、灌木丛中探宝,是惊喜不断,她快乐无比地哼起曲子,挥动小镰刀清除白药子四周的杂草。

赵世宇拔足两箩筐的花生,扛把铁锹出现在李画敏身后,看到李画敏割草,连忙上前来接过镰刀,检查李画敏是否在割草的时候把自己的手也顺便割了。幸好,退下自制的手套,露出的纤纤小手,上面没有一丝的伤痕,赵世宇这才放心。

“敏敏,我们不是说好了么?你只要寻找药材,清理杂草的事留给我来做。你从来没有干过这种活,小心伤到手。”在赵世宇心中,曾经吃饭、穿衣都要人侍候的媳妇,有力气爬上半山腰已经难得,割草这种粗活肯定是做不来了,一不小心就割伤了手或者闪了腰。

李画敏掏出手帕擦汗,小脸红朴朴的,让赵世宇直想在上面咬一口。李画敏手指身旁的草丛,兴奋地说:“阿宇,就这一带的草丛,我就看到有几十棵的白药子,还有金银藤,那边的石壁下有成片的金钱草。这山就是一个天然的草药园子。”

李画敏坐在旁边的石头上歇息,兴致勃勃地跟赵世宇谈论改造荒坡的计划。明年的时候,这个天然的药材场地,就可以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赵世宇将所看到的白药子四周杂草都清除掉,单留下白药子藤萝攀爬的小灌木,还将白药子旁的泥土翻了一圈子,防止杂草再生长。石壁下长金钱草的地方湿漉漉的,赵世宇用铁锹试探,发现这儿有个泉眼,挖个小池,清凛的泉水很快聚满,溢出池外。

山下的稻田里,罗家几人在插秧。罗振贵留意山上的二人,跟罗振荣嘀咕:“你说,敏敏他们在干什么?老往草丛里钻。”罗振荣也朝山上看,很快惊恐地收回目光:“谁知道,管他们干什么。赵家的人不好惹。”财叔训斥几个站着东张西望的儿子快干活,然后跟财婶低语:“喂,商量好的那事,得抓紧时间办了。赶紧送了聘礼,别让这亲事又黄了。”财婶朝丈夫瞪眼:“那也得有时机才行。这几天跟他们难得有碰面的时候,难道叫我巴巴的跑到赵家去,跟他们吵?”

夕阳西下,百鸟归巢,村上炊烟袅袅。劳碌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回村。赵世宇挑两箩筐的花生,稳步走在回村的路上,随着脚步的迈出肩上的扁担一上一下的晃动,“吱呀吱呀”地响。李画敏扛把铁锹,上挂一个小木桶,桶内是挖回的五棵白药子,翠绿藤萝挤满小桶内。

阿悦、阿悦嫂子由后面赶上来。阿悦不客气地扯下两棵花生,递给阿悦嫂子一棵,夫妻俩愉快地嚼吃新鲜的花生。阿悦嫂子亲热地靠近李画敏,问带这些藤萝回家干什么。

李画敏多个心眼,花生地附近的杂草没有清理好,要是别人得知这是药材去挖掘,自己可是空欢喜一场了。李画敏含糊地说:“这藤萝上长小小的果实,瞧着有趣,就带回家种在庭院外。”

阿悦嫂子细看小木桶内的藤萝,咯咯地笑:“这种藤萝有啥好看的?依我看不如路边的野花鲜艳。你要爱看,我家稻田旁的山坡上长有,要不你去挖了回家?”

“真的吗?你家稻田旁真的有这个?”李画敏追问,欢喜、紧张,不敢相信。

阿悦嫂子细看木桶里的藤萝,肯定地回答:“这不是瓜蒌么?没有错,我家稻田旁就有。”

惊喜!意外的惊喜!白药子俗名就叫瓜蒌,错不了的。

李画敏不敢表露心中的欢喜,亲热地跟阿悦嫂子搭腔,说些家里家外的闲话。

回到家中,赵世宇在牡丹花、石榴树后面的空地上挖了几个坑,将挖回的白药子栽种了。李画敏端来洗蔬菜的水,浇灌刚刚种下的药材。月娘走来看,奇怪地问:“阿宇,敏敏,你们怎么把这瓜蒌当宝贝一样护理?这瓜蒌有啥稀奇的,山上有的是。”

“母亲,哪座山有这瓜蒌?”李画敏两眼发亮。

惊喜不断!不用等到明年,这白药子就可以给自己带来银子了。

正文 087。生财之道,不谋而合

月娘说,去打柴的小山上、南山脚下,都曾看到过瓜蒌。

这肯定的话,让李画敏眉开眼笑,冲赵世宇眨眼:“阿宇,咱们赶紧把花生地上那荒坡清理好,然后去挖药材。”赵世宇是心领神会,点头:“对,就这样办。”月娘不理解:“阿宇,敏敏,既然这瓜蒌可以卖银子,为什么不尽快挖掘回来,却去整理荒坡?”

“母亲,我们去挖瓜蒌挣到银子,别人肯定也跟随去挖。一窝蜂地去,野外的瓜蒌就要绝迹了。我们先整理好那山坡,那片山坡、那里的瓜蒌就属于咱家的,一个月后我们就可以收成熟的果实,明年咱家栽种瓜蒌。”赵世宇耐心地向月娘解释。

赵世宇所说的,正是李画敏所想的。听了赵世宇的话,李画敏惊异地看赵世宇:不谋而合!难道他跟自己心灵相通?李画敏绝对不能承认,自己跟赵世宇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只能算是巧合而已。

月娘不相信:“这瓜蒌外面多的是,不会轻易绝迹的。”

李画敏、赵世宇不听月娘劝说,坚持要先平整荒坡,再去挖药材。今年挖白药子挣银子,明年栽白药子挣银子,生财之道,既要考虑快速生财,也要考虑持续性生财。

用晚餐的时候,赵世宇告诉月娘仇老爷卖田地的事。月娘只想买一两亩水田,留下银子建造新房子。赵世宇的看法不一样,说新房子可以迟延几年再建,可便宜的好田地不是随时都有卖的,要把家中的银子都拿出来买田地。李画敏支持赵世宇的做法。三个人商量后,决定明天就去仇二伯家买下十五亩上好的水田,要求跟原有的两亩水田连在一起,便于管理。

十五亩稻田。加上原有的两亩,赵家也算是小小的地主了。

月娘看厅堂裸露的泥墙叹气:“有这十多亩的稻田,咱家以后不愁日子没着落了。只是我们的房子怪简陋的,客人来都没有地方招呼。敏敏家来的亲戚都是有身份的,他们肯定会笑话我们寒酸。”

嗨,建新房子不是为了自己居住舒服,居然是为了亲戚的眼色。李画敏翘起下巴,傲然地说:“谁要是笑话咱家寒酸,咱不欢迎他来。”瞧不起自己的亲戚,不来更好。来了叫他滚蛋。

天黑了,东厢房里点亮了小油灯。李画敏手执尺子,现在她是位苛刻的教书先生。给学生的任务是认识八个字,会念一页书。赵世宇老实坐在桌子旁,现在他是位刻苦用功的学生,在先生的指导下认真地练习写字。李画敏手把手地教赵世宇写字,只进过半年学堂的赵世宇不能让女先生满意。李画敏在教导的过程中,总忍不住唠叨:“这样写的,真是笨。”赵世宇嘿嘿地傻笑,弱弱地抗议:“敏敏,我只念过半年书。”要是我已经会了,还用得着你教么?

一番练习。赵世宇把今天新学的八个字都会念,会写了,李画敏又开始教他念书。书本摆放在两人中间。两个脑袋凑近看书本,李画敏指点书本,逐句教赵世宇念。教过两遍,赵世宇自己捧书本念,遇到不会念的字再问李画敏。李画敏坐在旁边等候学生发问。不觉头脑昏沉,开始打磕睡。

赵世宇流利地朗读完一页书。顺手翻到下一页,没念几句便遇到不认识的字,问身旁的女先生,方发觉有人扒在桌子上睡着了,脑袋搁地胳膊上,露出半边的脸。赵世宇凝视这半露的小脸,浓浓的柔情,淡淡的愧疚,全都落到那小脸上:“都怪我没有本事。瞧把你累的。”

赵世宇抱起熟睡的人儿,放到床上去,小心翼翼地给她退去外衣。沉睡的人浑然不察,本能地舒展身体,发出均匀的呼吸。赵世宇痴痴地凝望躺在床上的人儿,抓一缕长发在手中轻轻地摩挲。睡着的人发出几声呓语,看的人悄悄离开木床,轻轻放下帐子。

连续几天,赵世宇和李画敏都去拔花生、平整荒坡,把两只绵羊牵了去放在旁边吃草。李画敏负责看管绵羊,辨认药材,在所发现的药材上系上根显眼的白线,有时也割去药材四周的杂草。赵世宇先拔花生,然后除去杂草、平整土地。

经常是李画敏搜查的范围大,赵世宇整理的范围小,李画敏便请小鬼什刹暗中帮忙,在晚上的时候,把自己辨认过的地方除掉杂草、平整土地。小鬼抱怨李画敏老跟赵世宇在一起,没有机会给自己喝酒,李画敏便支使罗振荣去买回一坛子的酒,藏在赵家西边的木薯地里,让小鬼尽情地喝。有了酒,小鬼的工作就有了动力。清早去整理荒坡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