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青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果蔬青恋-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秋霜家里虽然不大富,三间屋子倒是整整齐齐的,她自己住西屋,她哥哥住东屋,厅堂隔成前后两间,她爹就住在厅堂后面。厨房是在西屋边接的一小间耳房,从秋霜的房里能直接过去。

玉米见她家有门有窗,有床有柜,好躲,心里欢喜,觉得踏实不少。

秋霜将他安置在自己房里,嘱咐他一番话后,就去煮饭了,说是等有空闲了再来跟他说话。

玉米却心里着急,跟着她进了厨房,问道:“秋霜姐姐,我要跑到人家找不到的地方。那个城门在哪里?”

秋霜小眼一瞪道:“你就这么跑,那不是送上门让人捉?城门口好些差大爷看守,他们可厉害了,那天来我们家翻了个底朝天呢!”

接着,小女娃一边烧火,一边把城门各样事都说了。

玉米听说所有人家都住在一个城里,外边用高高的围墙围住了,门口派人看守,不禁惊叫道:“这跟我家的山林一样。”

他颓丧极了:有围墙可不好办,而且这里到处都是人,就算爬墙也容易让人看见。

在他心里,城墙就跟他家山林的围墙一样高。

秋霜却关注另一件事,问他家的山林是怎么一回事。

待听说他家好大林子,好些个山头,也跟这城里一样,都用围墙围了起来,不禁张大小嘴儿,半响才小声问道:“你……你家好有钱?”

玉米见她问这个,精神一振,自己搬了个小板凳,坐到她跟前,一五一十地跟她说张家的事:山多,树多,果子多,鸡多,木耳多,池塘多,鱼多,乌龟多,兄弟姊妹也多……

秋霜已经不会转眼珠了,一边出神地听着,一边胡乱地往灶洞里塞干柴,全不管灶膛内烧红了。

最后,玉米幽幽叹了口气,用手撑着小下巴道:“都被抄家的人抄走了……”

秋霜迷糊地问:“抄家?”

玉米就道:“就是皇帝让人来把我们家的东西都收走,一个子儿也不留,连鸡都逮走了。”

秋霜愣了:“皇帝干嘛要拿你家的东西?”

玉米一翻眼道:“这世上皇帝最大,想要谁家的东西就要谁家的东西,想砍谁的头就砍谁的头!”

秋霜听了惊怕,忽地闻见一股糊味,急忙站起身,搭个小凳子站到灶旁,掀开锅盖用锅铲猛铲,“嗳哟,烧糊了。”

玉米踮起脚,趴在灶台上往锅里瞧,原来是玉米糊糊,都快煮干了。

正要说话,就听外边一个声音喊:“秋霜,秋霜!”

接着,小灰也叫了起来。

诧异地声音:“咦,这狗又来了?”

秋霜吓得把锅铲掉进锅里,溅起热粥烫了手,忙不迭地用抹布擦了下,一边应道:“嗳!爹……回来了?”一边惊慌地去看玉米――

人呢?

玉米早溜进秋霜屋子,飞快地往床底下一钻,惊得一只老鼠往墙洞里躲之不迭。

王胡子和他儿子王大郎是挑夜香的,晚上收,等清早城门刚开的时候,就送出去了。父子俩能吃苦,干了许多年,去年又在东门外置办了几亩田地,因此日子还算能过。

这天吃早饭的时候,王胡子发现小闺女似乎特别兴奋,话也特别多,不住地问城里城外的事。他想,大概是他买了几个肉包子带回来,所以丫头高兴了。

殊不知秋霜想着躲在房里的玉米,实在是激动不已。

她怀揣着这样一个大秘密――跟黄帝、抄家、县太爷扯上的,还不算是大秘密?觉得这平淡的日子忽然充实起来,还带着神秘和紧张,叫人无法不兴奋。

既然玉米只相信她,跟她说了真话,她就一定要帮他逃跑。

吃过饭,等爹和哥哥一走,秋霜立即把院门关好,一溜烟跑进屋去找玉米。

她端了偷偷留下的粥和省下来的两个肉包子让玉米吃,一边跟他说刚才的情形。

两个小娃儿有声有色地商量,要如何躲藏,如何逃走,其提议的稀奇古怪之处,并不亚于大人的智谋。

可见孩童的天性和潜力是极大的,长大了反被各种束缚压制了,不敢肆意妄为,也不再有奇奇怪怪的想法。

商量了好久,躲藏自然好说,只是这逃走却有些个难,想了许多法子都不成。

比如秋霜让玉米躲在粪桶里,让她爹带他出去,玉米撅着嘴儿不乐意。

他想道,他要是躲在粪桶里逃出去了,将来见了香荽姐姐可咋说哩?香荽肯定要笑死了,说就这样笨,连个好法子都想不出来,竟然躲在粪桶里逃跑……

他似乎看见香荽姐姐捂着嘴儿嘲笑他的模样,不成,不成,这样肯定不成!

秋霜只当他怕臭,只得另外再想。

什么装成女孩子啦,躲在车底下啦,装成要饭的啦,细商量之下,竟没一个合心意的。

看看天色晚了,只得作罢,待明日再商量。

这天晚上,等王胡子和儿子都睡了,秋霜叫了玉米上床来睡。

两娃儿都不管男女大防,一个枕头睡着,脸对脸叽咕了好久的悄悄话,还是逃走的那件事。

秋霜道:“玉米,你甭急。先住着,等日子长了,县太爷忘了这回事,不找你了,你不就能跑了?”

玉米郑重地说道:“秋霜姐姐,你不晓得,那家伙坏得流脓。要是他找来了,没准就把我打死了,还要打死你跟你爹你哥哥。”

接着,又谆谆告诫了秋霜许多事情,叫她轻易不要相信人,俨然很有学识的模样。

也不想想,若是秋霜真像他说的那样,首先就该把他送去县衙。

秋霜听说他还认得字,读过“许多”书,又说了好些事和道理,比她接触过的大人们说的还精彩,崇拜得不得了,小眼睛在黑夜里烨烨生辉。

两娃儿也不知啥时候睡着的,睡着了,就滚在一起,手脚相缠。

玉米觉得他又回到了张宅,跟爹娘睡在一张床上。爹娘将他夹在中间,他一会抱着爹的脖子,把小腿架在爹身上;一会又翻过身,把脸埋在娘的胸前,软软的,舒服极了。

“娘――”

第189章 游出地网

玉米终于逃出来了。不是藏在装大粪的桶里逃的,被粪桶一盖,那会倒霉的!

********

到了每天准时醒来的时候,玉米还不想醒来,仿佛舍不得离开娘的怀抱,双手死死地揪住娘胸前的衣襟,把小脑袋往里使劲拱。

秋霜却醒了。

每天这个时辰,爹和哥哥就要拉夜香出城,爹也会过来叮嘱她几句。

她感觉被人抱得紧紧的,吓了一跳。

脑中一闪,方才想起昨天的事,正要推玉米,窗外传来王胡子低低的声音:“霜,爹要走了,你起来把门插好。”

秋霜急忙撑起身子,嘴里应道:“就来。”

却感觉脖子上跟挂了个面口袋似的,沉甸甸地拖着自己往下坠。她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想要叫醒玉米,又怕爹听见,又怕他不小心喊出来;不叫,自己又起不来身。

总算玉米的习惯也很准时,到底还是醒过来了。他因为这两天逃命,警惕性也很高,听见外面声响,也不吱声,就松开了秋霜。

秋霜起身,去了院子里,送走爹和哥哥,又把门关好了,才回屋埋怨玉米,说他太不小心了,刚才差点让她爹知道。

“你睡觉真不老实呢!”

玉米不好意思地说,他把她当娘了,睡梦中觉得是抱着娘的。

秋霜不仅没害羞,还高兴地问他娘是什么样的。她自己很小就没了娘,对娘一点印象也没有。

玉米就跟她说了,一扯就扯到张家其他人和外婆家的表兄妹们,直说到天光大亮。

秋霜听得出神,对那个清南村满心向往。

玉米就拍着胸脯跟她说,往后他一定来接她去桃花谷做客,“哎呀,我们家就要搬到京城去了,你到时候去京城找我……”

这一天。两人还是嘀嘀咕咕,玉米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秋霜也仿佛听不够。

就在他们以为还有好些日子厮磨的时候,玉米意外地听说这城里有一条梅河通到城外,立即激动地表示:他要划水逃走。

秋霜真是对他佩服地不知如何了:连划水也会,玉米弟弟将来肯定有大出息。他说了,将来要接她去张家玩呢!

于是,她一边帮玉米准备食物,一边嘀咕说舍不得他走,又怕衙门里的人再来搜一趟。觉得还是送走他比较好。

无知者无畏,若是有一个大人在此,是断不能容玉米这么行动的。再大个五岁也不会允许。

就算真的无法,一定要这么做,那也会做万全准备,不然的话,种种凶险不妥,随便一条就能让他送了命。

可是,商议此事的两个小娃儿,秋霜懵懂无知。觉得玉米无所不能无所不会无往不利,一点也不担心他会淹死;玉米更是胆大包天,觉得上山下河翻墙爬树那是自己的专长。对付那条河不在话下,再说,走水路可比躲在粪桶里逃出去要体面多了。见了香荽姐姐也好吹嘘一番。

他在桃花谷可是常游水的。

娘说,要是能坚持,冬天游水对身体也好。可他太小,一般只从每年的三四月一直游到九月。就在抄家前,他还顺着山谷里的那条河漂了好多回哩,自然是不怕水的。

于是,这异想天开的主意就这么付诸行动了。

两人啥也没准备,只记得吃的。

秋霜去街上买了十个大馒头包了起来,让他带了路上吃。

到了二更以后,等王胡子和儿子出去收夜香了,秋霜和玉米就依依不舍地话别起来,秋霜还哭了。

她叮嘱玉米,将来来梅县找她,只要问夜香王胡子家就成,人都知道的。

她从未像现在这样庆幸她爹是个收夜香的。

以往因为这个,街坊邻居家的孩子见了她就嘲笑欺负,说她身上臭,她挨了许多打。

可是玉米弟弟听羡慕不已,说这是个大美差和肥差,说他娘说的,“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一点也没大惊小怪,也没说她身上臭。

玉米掏出两片金叶子和一些散碎银两送给秋霜,并和她在床底下挖个坑埋了,要她别告诉爹和哥哥,等急用的时候再挖出来。

想想又道:“要是秋霜姐姐将来跟王伯伯去京城收夜香,就找一个张家。他家的娃儿都是用果子和菜来取名儿的,很好认,那就是我家了。等你去了,咱们合伙在京城收夜香。”

他心里想着京城也不过跟梅县差不多,找一家人应该很容易的;又觉得收夜香很有前景,想插一脚,于是先给秋霜透了个话。

秋霜重重地点头。

玉米小心思很是慎密,觉得要是秋霜姐姐就这么去张家找他,没准管家刘爷爷不让她进门。

他便将胸前戴的木雕玉米掏出来送给秋霜,“你拿着这个去找我,我们家人都认得是我的,就晓得你是我好朋友了,刘爷爷就会放你进门了。”

秋霜见他想得这样周到,欢喜极了,摩挲着那根玉米,感觉手底下麻愣愣的玉米粒儿突起,却十分光滑,又有些香气,她便郑重地带在了脖子上。

听着外面渐渐静了,玉米便一挥手道:“走!”

颇有勇士奔赴战场的架势。

秋霜要带他去河边,因此也跟着一块出去了。两娃一狗,躲躲闪闪地穿街走巷,很快就来到河边。

看见黑夜下幽暗的河水,闻见那股潮湿的气息,玉米精神大振,也不耽搁,低声跟秋霜道别,让她赶快走,不然被人发现或是遇见坏人就不好了。

然后又拍拍小灰脖子,指着沿河方向,让它顺着河岸跑。因为小灰背上绑了一包馒头,而且,狗在水里也容易引人注意,不像自己,人来了可以潜到水里。为这,他可是专门在柴房找了好几根空心的草管备用哩。

秋霜见玉米悄没声地溜下河,才一会工夫就没影了。小灰也沿着河岸轻快地往前奔去,河边霎时阴凄凄的,只剩下她一个,浑身一激灵,忙转头撒腿往家跑。

一口气跑到家,关上院门后。就跪在院子里对天祷告,求老天爷保佑玉米弟弟早些离开梅县,千万不要让县衙的坏人捉住他。

大凡奇计,无非出人意料罢了,任谁也不会想到玉米敢顺着河水游出梅县城。因此他竟然成功了。

望着被自己甩在身后的巍巍城墙,玉米舒了口气:幸亏他聪明,想到走水路。不然,那么高的城墙,他可咋出来哩!

小灰在过城墙门洞的时候,也下水划拉了一段,不然过不来。

出城后,玉米静静地仰浮在水面,随波逐流。

望着漫天的星斗、浩淼的苍穹,小娃儿心里有种特别的感觉。

方其逃离囚笼。下梅河,出梅城,顺流而东也。如一叶浮萍随波逐流,何等逍遥畅快!

但以他对这个世界可怜的认知,且肚子里书字也有限。不知如何表达这一切。不然的话,就会想起诸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类的话来,感叹此时的心境。

漂了一会,他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不上岸了。

他人小腿短,走在路上也容易被人发现,不如顺水漂,也不费多大力气,比走路快多了,还省劲。

想好之后,小娃儿翻转身子,一头钻进水,顺着水流往前溜,果然好快。等游累了,就不再用力,只轻轻地划拉,顺水漂游。

小灰也顺着河岸撒欢儿地往前跑。

只一个晚上,他们竟然离了梅县城十几里地。

依旧在城里四处寻找的斗鸡眼和瘦竹竿做梦也想不到这点,还在查东家翻西家。

也亏得玉米是小娃儿,想一出是一出,也不多斟酌琢磨、瞻前顾后,所以当天晚上就走了,因为第二天斗鸡眼就带了人来王胡子家这一片二次搜查。

这次更仔细,当然还是一无所获。

书生听报后,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把拳头攥得死紧:他,竟然连一个小孩子也斗不过吗?

从梅县出来,地势较为平缓,那河水自然也平缓,玉米也是一路顺畅;等过了二十里,河流拐入山丘,有些地方水流就湍急起来,玉米被冲得起伏翻滚,呛了几口水,幸好无大碍。

他连吃了几次亏,小肚子灌得鼓鼓的,还经常差点撞上石头,便有些受不住了。又见离梅县远了,四周全是山林,胆子也壮起来,便找了一处较为宽敞的河滩,爬上岸去歇歇。

小灰盯着河里的小主人,一直顺着河边跑。

树林里难行,有时还要上山下坡,它跑得就不如先前快。好容易呼哧呼哧赶来,见小主人竟然上岸了,忍不住兴奋地叫了一声。

玉米忙喝道:“不许叫!你想把人叫来呀?”

一边小心地前后左右打量,生怕从树林子里钻出一群大汉,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