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青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果蔬青恋-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菡自然求之不得,乐呵呵地准备跟他们一块走。

待军士们牵来坐骑,周菡傻眼了:她可怎么走呢?

眼光在顾涧和黎章身上一溜,甜甜笑道:“英明神武的顾将军,如雷贯耳的黎将军,能不能借一匹马给在下主仆呢?若是此举违反军规就算了,我二人跑步前行也是一样的。”

顾涧被她逗乐了,笑道:“这个么,不如请如雷贯耳的黎将军帮你解决好了。”

黎章瞅着周菡摇头,若不是年龄不对,他都要怀疑这姑娘是香荽了,都是一样哄死人不偿命的。

“你们会骑马吗?”他有些不确信地问道。

那小书童立即道:“当然会了。我家小姐可能干了,什么都会。”

周菡瞅了她一眼,端着架子训道:“冰儿,怎么说话呢?略知一点皮毛,就吹得这样,我看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又转向黎章道:“小女子虽足不出户,但骑马还是会一点点。请将军放心。”

黎章一边吩咐军士再牵两匹马来,一边似笑非笑地对周菡道:“足不出户?在下怎么觉得姑娘常往外跑呢!”

周菡再次失声惊叫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黎章一个没绷住,咧嘴大笑起来。

黎水也跟着笑了,觉得这个周姑娘好可爱的样子。

等军士又牵来了两匹马,周菡谢了一声,和冰儿各自挑了一匹骑上去,果然很稳当。

待进入眉县城内,众人先去了县衙。

见了朱县令,说明来意。县令即命县丞查阅前三年的兵役记录,果然发现周家前后已经两次用家仆代主人应征了。

听顾涧说,要免了周家的兵役,朱县令就有些尴尬。

这种情况并非周家一户如此,朝廷要招人,他们这些地方官只好配合,谁敢误事?也不知这个周姑娘哪来这么大本事,竟然找到将军通融。

周菡亲眼看见县丞重新做了记录,这才放心。来到后堂,郑重地对顾涧和黎章道谢后,方才带着冰儿告辞离去。

黎水依依不舍地跟在后面送她,一边问道:“周姑娘这就要走了?”

周菡想是解决了心头大事,十分轻松惬意,走起路来,脚底一弹一弹的,对黎水挥手笑道:“走了!小女子还有要事在身,就不打扰各位了。”

黎章正和顾涧在座位上喝茶,闻言喷出一口茶水,无语地望着她的背影:也不知这个刚才还在军营嚷着要替父从军的小女子有何要事。

顾涧却误会了,以为她是急着要赶回家,把这消息告诉爹娘,便好心道:“周姑娘家住何处?朱县令,派人送她们回去。姑娘家的,出门该小心才是。”

不待县令答应,周菡慌忙翻身转回来,胡乱摇手道:“不敢劳将军和大人费心,小女子另有要紧事,暂不回家。将军请放心,小女子会谨慎小心的。”

她那副神情,黎章忍了又忍,才没问出“是不是趁机要跑出去玩”这话。

周菡被黎章了然的目光看得十分心虚,忙对他露出个大大的笑脸,再一次道别道:“后会有期,如雷贯耳的黎将军。”

黎章挑眉道:“这话姑娘刚才已经说过了。”

众人窃笑。

第262章 奇怪的周姑娘

周菡却回道:“那就麻烦黎将军再听一回。放心,小女子保证,多听这一句话,不会令将军耳朵起茧子的。”

黎章明智地闭上嘴巴,以目光送她出去,这才消停下来。

顾涧看着他微笑道:“这位周姑娘天真率性,倒十分有趣。”

黎章见他目光暧昧,想解释两句,又不知从何说起,转而向朱县令笑道:“大人在眉山县三年,政绩卓异。此次卸任,想是要高升了?”

朱县令谦虚地摇头道:“下官惭愧。皇上隆恩,命下官任岷州知府。”

顾涧和黎章听了,齐声恭贺。朱县令还礼不迭,面有得色。

黎章不经意地笑道:“朱县令任岷州知府,我等在边关防守,断不会再发生劫军粮的事。所以,朱县令大可放心,大人定会比前任知府张杨仕途顺畅。”

朱县令呵呵笑了起来,连声称谢。

随即,不出黎章所料,他满脸感慨地说起这位前张子易知府的过往,并在顾涧的好奇询问下,说起他的近况,“两年前,皇上下旨,让他在云州东北流地——黑莽原垦荒。”

“垦荒?”顾涧听了发愣。

朱县令点头,轻声道:“皇上,已经不像原先那么坚持了,这是在给张子易起复的机会呢。还有,各州府已经撤销对张家在逃长子长女的缉捕令。”

黎章一颗心几乎跳出喉咙口,好险才控制住神情,没露出异样,故意懵懂地问道:“开荒还能起复?朱县令,本将军可是听糊涂了。这些文官的弯弯绕就是多。”

顾涧沉吟了一下,道:“想是让他戴罪立功。”

黎章当然知道是这个意思。但他想要多探听些关于二叔的事,只能装傻了,因此不以为然地说道:“黑莽原,听这名字就是个凶险恶地。他再有本事,拼死一年能开出多少荒地?如何起复?”

朱县令感叹道:“当初,人人都这么想。道皇上虽然给了张子易机会,他却未必有本事翻身。谁知他带着上万流犯,两年开了近二十万亩荒地。永平十六年只收了点口粮,永平十七年平均亩产一百五十斤小麦。当朝廷等着他永平十八年来个大丰收时,他于去年底通过师弟赵耘向朝廷提出一项举措。”

听到粮食,顾涧比黎章还急,忙问道:“是何举措?”

朱县令叹道:“他请皇帝下旨:凡有愿去黑莽原垦荒的百姓,所垦荒地无需出钱购买,且免除未来五年税赋。”

顾涧张大嘴巴:“这……这如何使得?这些年边关打仗。百姓流离失所,别说荒地了,就是原本田地都无人耕种呢!”

黎章也点头。

朱县令道:“朝中大臣亦是如此说,御史又弹劾‘罪臣张杨,蛊惑圣听’。可是张子易的师弟——户部侍郎赵耘却说动了皇帝,如今圣旨已经下了。二位将军猜如何?”

“如何?”

“各地州府得到消息晚,尚未有反应,然云州本地及云州相邻的州府。那些流民甚至乡绅,都纷纷出动。往黑莽原去了。”

“啊?”

“朝中大臣便弹劾赵耘,说此举让农税流失、国库受损。赵耘便分析道,若是没这圣旨,荒原还是荒原,流民还是流民,并不能变出粮食和税收来;如今因为这道圣旨。黑莽原即将要长出无数粮食来了。”

“可这粮食又收不进国库?”顾涧指出问题症结所在。

朱县令道:“赵侍郎道,张子易所恳的二十万亩良田可是国家的,且还在不断增加之中。新开出来的荒地可以卖给那些乡绅,也照样免税。卖地所得的银两,用来买百姓手中的粮食。而五年后。所有黑莽原的田地都要交税。黑莽原,就成了富庶江南了。”

厅中忽然静了下来,半响,朱县令才幽幽道:“将军可听明白了?用免税来吸引民众,用卖地来筹集银两,筹得银两再买粮,真真好算计!这还不算,等人去多了,商贸经济也活了,照样会曾加国库收入。”

黎章一声不吭,他心中太激动,怕开口就露出异样。

张家,有望平反了!

顾涧皱眉,疑惑地问:“既然自己垦荒得来的田地无需花钱买,谁还会花冤枉钱去买那些开垦出来的田地?”

朱县令扬眉道:“当然是那些有钱人买了。开垦的荒地不用钱,可垦荒是要花费人力和时间的,与其自己找人费时费力垦荒,不如买现成的,今年就能种粮食,照样能免五年税,何乐而不为?”

顾涧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朱县令笑道:“为了证明给反对的朝臣看,黑莽原已经卖出了几千亩地熟地。后来皇上舍不得,下令不许再卖了,毕竟那些地今年能有大收成。”

黎章终于插上一句话:“这下那些朝臣没话说了吧?”

朱县令摇头道:“怎会没话说?不知有多少人就此事弹劾赵侍郎。可是,这个赵侍郎深得皇帝宠信,他又是极厉害的,当即痛骂这些人居心叵测,奸佞误国。”

黎章心中大恨:这些家伙是冲二叔来的。

朱县令接着道:“皇上也大怒,怒斥道,国家正内外交困,此举既可弥补眼下国库空乏,又解决了未来的财税收入,还归拢了流民,让他们不再流离失所,有地可依;尔等为了对付张子易,却弃国家危难于不顾,其心可诛!好几位大臣因此被免官,胡家就有一位。”

顾涧不住点头,抱拳向北面恭声道:“皇上英明!”

朱县令感慨道:“思及赵侍郎和张子易,下官真真惭愧。不愧是老宰相得意弟子,出手就不同凡响。”

顾涧微微一笑,问道:“听大人的意思,是极为推崇张子易了?”

朱县令就笑而不答。

黎章面色潮红,心绪难平。

两年来。他虽也花心思打听朝中的事和张家的事,然地处边关,接触人少,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今天,终于知道一些详细情形了。

二叔起复有望,加上他这边的努力。张家平反指日可待!

心思电转间,见顾涧跟朱县令谈起了粮草的交接,这不属于他的公务,便跟顾涧告了个假,说要带黎水等人去街上逛逛,晚些再回军营。

顾涧连连点头,知他们出来一趟不容易,让他只管去逛。

这次出来,黎章带了十个亲卫。出了县衙。他对钱明等人道:“我跟阿水不用人陪,你们各自去逛吧。记住,不许欺压百姓。太阳落山后在县衙门口汇集,一块回军营。”

众人答应一声,欢喜地散去了。

黎章便对黎水眨眨眼睛,小声道:“走,咱们也去逛。你想吃什么,看见了就买一些。”

黎水见大哥心情很好的样子。高兴地应道:“嗳!”

两人便漫步在这边陲小城的街道上,一边小声评论这里的建筑。“大哥瞧,这儿的房子不是石头建的,就是竹木制的,他们不用砖呢。”

黎章不住往街道两边看,小声回道:“别说这些,小心让人听见。阿水。这有家酒楼,要不要进去吃些东西?”

才走几步,就发现一栋竹木搭建的小楼,门匾上书“美味酒家”,不奢华。却带着西南民风。目光下移,望向门内,看见两个熟悉的人,正跟人说话。

黎水已经欣喜地叫了起来:“是周姑娘和冰儿。”

见周菡正跟一个中年文士瞪眼竖眉地争吵,黎章十分好奇,忙对黎水“嘘”了一声,示意她不要出声,然后两人很随意地走进酒楼,在离周菡最近的一张桌边站定。

那边的谈话立即传入耳中。

这一听,他和黎水都愣住了,也忘了坐了,也忘了点菜了,连小二招呼也不理了。

“那这个张子易就一直被流放,回不来了?”

“唉!你这小哥真是异想天开,去了黑莽原那地方,还有命回来?”

“那……那张子易的师兄弟就不管他了?”

“人情薄如纸。得意时自然都去奉承,失意时谁管人死活。”

“可恶!”

周菡一掌拍在油腻腻的桌上,“啪”一声响,跟着猛甩手,疼得小嘴直咧。

扮成书童的冰儿忙埋怨道:“小……少爷,你这是干什么?”

黎章醒过神来,对黎水使了个眼色,然后走到周菡面前,展颜笑道:“周姑娘,好巧。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周菡从座位上惊跳起来,冲着黎章嗔道:“黎将军,你怎么能……能叫人家姑娘呢?”

黎章瞄了那中年文士一眼,呵呵笑道:“本就是姑娘。你以为能瞒过这位先生?”

周菡忙看向那中年文士,果见他一副了然神情,微笑道:“无妨!不过是闲聊几句而已。”

这人想是见黎章和黎水一身军服,不想招惹,便随意寻了个借口,告辞离去了,丢下周菡主仆和黎章兄弟大眼对小眼。

黎章一屁股坐下,又把黎水也扯到身边坐下,方才对周菡道:“既然遇见了,就凑一桌如何?”

不等她回答,就喊小二点菜。

周菡对他们兄弟印象不错,因此并未推辞,还热心招呼黎水。

早已恭候多时的小二忙递上菜牌,黎章随意点了几个菜,将他打发了,然后打断正跟黎水说笑的周菡,问道:“周姑娘刚才打听岷州前知府张子易的事,难道跟他认识?”

黎水也好奇地望着周菡,等她回答。

第263章 跟张家是亲戚

周菡眼神闪烁,很蹩脚地掩饰了一会,才道:“这个,在下好奇问问就不成?他既在岷州当过知府,官声还不错,偏后来又获罪了,茶楼酒肆有人聊起他,有什么可奇怪的?”

冰儿立即道:“就是。我家小姐也是听刚才那人说起他,才多问了几句的。”

黎章点头道:“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姑娘跟他有什么渊源呢。刚才在县衙,正好听朱县令说起这个张子易的近况……”

周菡顿时睁大了圆眼睛,修长的脖子往前伸了一大截,直问到黎章脸上:“什么近况?他怎样了?快说!”

黎章被她的急切弄迷糊了,狐疑地打量她,不确定地问道:“你真不认识张子易?那这么关心他干嘛?”

周菡见他这样,悻悻地说道:“好吧,我说。我跟张家是亲戚。”

黎章听了浑身一抖,心道你就使劲掰扯吧!

他似笑非笑地问道:“亲戚?你不是姓周吗?”

“哎呀,人家跟张大人夫人娘家是亲戚。”

“我听说张大人娶了国子监曹渊大人的女儿为妻,你家既跟曹家是亲戚,那为何不去曹家问消息?他们家住京城,肯定对张子易的近况了解十分清楚。”

周菡被他两句话就问住了,气呼呼地瞪着他看了好一会,才道:“好吧!我说实话,我不是跟张大人夫人娘家是亲戚,我就是跟张家是亲戚。”

见黎章还是不吱声,她气极了,恨恨地说道:“好啦!我也不跟你打哑谜了。我就说真话吧:我爹跟张大人的哥哥是拜把子的兄弟,所以我才变着法儿打听张家的消息。”

“噗!”

黎章将刚吃进嘴的笋片吐了出来,见鬼似的瞪着她。

刚才说是二叔亲戚,他还有些不确定,如今都扯到他爹头上来了,当他是死人么?

黎水大致知道这周姑娘在撒谎了。她努力埋下头,不住偷笑,心中暗道,这个周姑娘大概做梦都没想到面前坐了个正宗的张家人。

黎章慢条斯理地掏出块布巾,擦了擦嘴,然后好奇地盯着周菡,问道:“你爹干什么的?怎会跟张子易大哥拜把子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