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青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果蔬青恋-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294章 千夫所指

周夫子沉吟了一会,才道:“菡儿有这份心当然好。可你也该明白:朝中文武分列,天下士农工商,各人专司一职,方才井然有序。你既非边关将士,又不曾学过医,去了眉山,未必能帮上忙。若是因为不通医理,坏了秦大夫的事,那时更糟。还是不要去添乱的好。”

秦枫也笑道:“周姑娘,我医学院选拔去西南的学徒,最少也要学医三年以上,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派去的。”

林聪也赶忙道:“周姑娘心系西南将士,在下替他们谢过了。姑娘还是安心在书院求学。等姑娘学业完成之时,西南说不定就平定了呢!”

三老太爷则斥她胡闹,又说刚认了爷爷,正该好好陪老人家,替父尽孝云云。

周菡听了众人的话,个个都说的有理,她也知道自己回去并不能帮上忙,禁不住就一阵惆怅。

为什么心头就是放不下呢?

周夫子见她神情郁郁,一副小儿女心思重重的模样,心中一动,温声道:“不管有什么事,先放下,把学业完成再说。行事不可半途而废。爷爷也舍不得你,就不能陪爷爷多住些日子?”

周菡听了点头,低声道:“爷爷……”

把头埋在他怀里,再也抬不起来了。

正是旧愁才去,又添新烦!

不管如何说,周夫子今儿七十大寿,连皇上都派人来恭贺,又认回了孙子孙女,老人家高兴自不必说,连故交亲友、书院学生,乃至于清南村的人都喜气洋洋,一派热闹景象。

林聪心里也替周夫子高兴。暂抛开西南的军务,欢喜地坐了席位吃寿宴。

主持寿宴的是郑青木,他看见林聪,好险没失态,被黄瓜一把拉住,才装作没事人一样。特意将林聪安排在跟黄瓜、黄豆、秦瀚等人一桌。

正说笑间,周篁跑过来,硬是将黄豆挤开,自己跟林聪挨着坐,说是要向林队长了解“西南战事和将士疾苦”,不住地用言语试探林聪,想知道他三姐姐周菡到底惦记军中谁。

林聪看着这孩子一本正经的模样,十分好笑,咬死不松口。说来说去都是她跟周姑娘同来湖州相识的经过,其他一概不知。

她怕说出黎章引起有心人注意。

周篁疑惑极了,用小舅子看姐夫的挑剔眼光将她上下打量好一会,然后若无其事地用言语套问她家乡出身以及家中有何人等,听得黄豆和黄瓜又惊又笑,又不敢插嘴。

林聪被这小子弄得受不了,就想逗他一番。

当周篁问她在军中呆了几年时,林聪答说三年多了。

周篁就做出敬佩又感叹的样子道:“可苦了林大嫂了。她一个女人家。又要照顾公婆,想必很不容易。”

这是试探林聪成亲没有。

若是成亲了。自然会附和他这话;若是没成亲,则必定会跟他解释:在下还没成亲呢,哪来的林大嫂。

林聪便故作伤感地说道:“可不是吗,在下离开的时候,媳妇还挺着大肚子呢!如今孩子怕是都会跑了,也不知是男是女。唉。我这个当爹的,实在是惭愧!”

低头做沉痛模样。

周篁一呆,刚搛的一筷子青笋就那么掉在面前的桌上,兀自不知,只顾怔怔地看林聪。

他竟然成亲了?

林聪抬头。看着发呆的少年奇怪地问道:“周少爷,周少爷?你怎么了?”

周篁惊醒,忙对她展颜一笑,道:“林大哥虽然愧对妻儿,然将来对儿孙说起这段经历,岂不豪气干云。只是小弟没想到,林大哥如此年轻,就已经成亲生子了。”

林聪不好意思地摸摸头道:“还不是家母,她心急抱孙子,所以就早早地帮在下成了家。”

周篁点点头,低头专心吃菜——既然林队长成了亲,那他就没必要再操心了。天下好男人多的是,三姐姐一向胸襟开阔,应该不会因为他而沉沦的。

黄豆在一旁听了两人对话,憋得脸色紫涨,他不敢喝汤,也不敢吃辣的,只好不停地拣花生米吃。

却还是出事了——当他听到林聪说“家母心急抱孙子”的话,一个不小心,把一粒花生米囫囵吞了下去,差点呛入气管,咳嗽了好半天才停,吓得再也不敢分神。

黄瓜则始终俊脸含笑地看着林聪,今天他神采格外动人。

林聪逗弄了周篁一番,将他惊退,才安下心吃酒菜,报应就来了。

周篁说起来湖州的行程,算了算日子,他比林聪还早来一日,却晚到了,“若不是今天早上救一个落水的女子,耽搁了些时辰,小弟就比林大哥早来一步了。”

众人都好奇地问怎么回事。

周篁道:“是一个女孩子,被人退了亲,想不开,就跳了河。我救她上来,很是说了她一通。唉,原先总觉得三姐姐行事不拘常理,如今想来,她这样才好——三姐姐肯定不会为了被人退亲而轻生的。”

黄瓜面色有些异样,杏眼闪了闪,问道:“可说了是谁家的?”

周篁道:“就是这下塘集的。我跟默儿把她送回了家,才来清南村。这才迟了一步。”

黄豆迅速地瞄了林聪一眼,招呼众人吃菜,一边笑道:“你做了好事,会有好报的。来来来,快吃菜,上菜的又来了。”

他才岔开话题,谁知田遥却接道:“别是黄秀才家的吧?泥鳅哥哥不是要跟他家退亲吗!”

周篁想了一下,点头道:“好像是姓黄。怎么,原来退亲的男方是你们村的?这家人怎么能这样言而无信呢?”

田遥接着说了些什么,林聪已经听不见了——她震惊不已,脑中轰然炸响:泥鳅,竟然退亲了!

心底泛起莫名的喜悦。

紧跟着,又觉得情形很不妙。

她和泥鳅之间,已经闹了好几场了。每一次。都牵扯上旁人。可是这一次不同,他爹娘已经帮他下定了,这时候退亲,又是刚中进士之后,可想而知会落下多大的话柄。

到底是什么在支撑他?

他独自面对家人的不满和世人的指责,而她。并没有给他任何承诺,甚至,她短期内都不能以张灵儿的面目现身人前。

浑浑噩噩地吃完酒席,林聪跟秦枫去向周夫子告辞,正碰上一位老书生来找周篁。

是下塘集的黄秀才。

他是来向周篁致谢的,谢他救了跳水轻生的女儿。

当着列位书院前辈和书生学子,他并未避讳女儿轻生的缘由,直接向周夫子解释了事情经过,又沉声道:“既然新科进士看不上小女。晚辈也不能厚颜攀附,这就去刘家退亲,免得落个纠缠不休的名声。”

原来,泥鳅虽然对黄秀才说了一篇话,并跪求他退亲,黄秀才却没有答应。亲事没退成,泥鳅也没有成亲,直接上任去了。黄家先还瞒着女儿。谁料前天到底还是让她知道了,遂羞愤自杀。

听着大家斥责刘水生枉读了圣贤书。却背信弃义等语,林聪再也呆不下去了,扯着秦大夫匆匆离开周家。

真正是千夫所指!

林聪心底一片冰冷和恐惧,她面对万千南雀敌军的时候,也没有产生这样的无力和绝望,泥鳅哥哥到底哪来的这勇气?

他已经堵上了自己的前程。

若是此事被御史知道。上奏弹劾,他可就完了!

秦枫看着失魂落魄的林聪,叹了口气,知她此时心绪不宁,遂安排她歇息。不让人去打扰,连云影也是晚上才去看她的。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郑青木带着黄瓜和黄豆来送秦枫,当然,也是为了送林聪。

周菡也跟着去了。

各种殷切叮嘱和期盼的神情,也无需一一赘述。

林聪注视着舅舅和表弟,好一会,又抬头看向小青山方向,然后神情坚定地翻身上马,和秦枫等人策马而去。

永平十八年春夏,西南军中爆发瘟疫,一月之内,数千人染病,幸得秦枫等医学院的大夫不辞辛劳,多方、多次尝试,反复试验,才寻得有效药方,进而又制成丸药,才遏制住了瘟疫的蔓延。

五月初,南雀国,孔雀城王宫一间大殿内,青鸾公主看了军中情报,颓然对南灵王道:“叔父,靖军已经制住瘟疫了。”

南灵王皱眉道:“如今,只好用最后一招了。唉,这顾涧竟然……”

青鸾公主道:“顾涧可是谨慎的很。”

还有那个人,两年来,他怎会没准备!

南灵王嗤笑道:“可他也胆小。何霆不在了,怕什么?”

接着,又愤愤地说道:“何霆那老匹夫,莽牛一样的人,怎么临死出了那么一招,害得公主被擒、本王受辱,如今想来还是气不顺。”

青鸾公主眼光迷茫,这事她想起来也觉得像做梦一样。

“叔父不必过于自责。何霆的计策并不算高明,不过巧合罢了。首先,他一反常态,兵行险招,出乎叔父意料之外;其次,便是执行这险招的三个人,都是初露头角的新进,又机智过人,若是派其他将军去,断不能有此成果;第三,也是侄女任性,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她忽然仲怔不语,只觉不对劲:便是她任性,以溪头镇的布防,以阿里将军的智谋和武功,怎么也不应该被只带了几个人的黎章得手才是,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她哪里能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黎水和林聪这两个女子,装作侍女灵儿和小雀的模样,将她骗了出去,否则的话,黎章和胡钧便是长了三头六臂,也不能擒公主、杀阿里;又因为公主被擒,阿泰将军调出黄龙洞中三千军士,黎章得了这个空隙,才又烧了粮草。

这其中的关窍和巧合,一环套一环,任她想破脑袋,也无法想通。

然而,这桩悬案的谜底只有三个人知道,是永远不会面世的了,青鸾公主只能自责自己任性了。

第295章 平反

永平十八年九月初二,对于张家平反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一日,黎章见到了从西北赶来找师傅秦枫的方虎,他带来了郑葫芦的一封信。

看完信后,黎章当即赴七里滩中军营寨求见将军顾涧。

原来,从八月上旬起,靖国西北的元国、东北的金国、西边的蕃国、西南的南雀国、东南的水国,纷纷都往边界集结大军,对中原虎视眈眈。

元国率先开战,这一次,他们联合金国军队,在云州边界与常胜将军汪正柏对阵。

靖军与元军大战的时候,被金军偷袭,大败,常胜将军汪正柏战死。

消息传到朝廷,永平帝召集朝臣紧急商议对策。

正吵翻天的时候,二皇子秦源从凌云关送来奏折,保举郑昊(葫芦)和洪霖二人为将军,分别领军抵御蕃国和接替汪正柏镇守北疆。

洪霖也就罢了——他本出身将门——提拔郑昊遭到了无数朝臣坚决反对,说他“一介乡野少年,年轻识浅、经验不足、难当大任云云”,并推举刑部尚书汪正松领兵出战。——汪正松兜兜转转的,在大理寺呆了几年,又回到刑部当尚书去了。

赵耘斥责这些人:“明明是文官不知兵事,偏还喜欢指手画脚。郑昊行不行,统领边关多年的二皇子心中最有数,难道二殿下会拿国家安危不当数?”

汪正松则向永平帝奏道:“非是微臣贪生怕死,然人贵有自知之明。臣弟智谋高过微臣,却依旧兵败,若是微臣出征,亦不过如此。边关战事不止一年,无数小将崭露头角。陛下都看在眼里,当有所决断,切莫听书生纸上谈兵。”

永平帝看着吵得一团糟的朝堂,甚至连几位皇子都参与进来了,让他嗅到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这一次,皇帝没有任何犹豫。很快做出了决断。

两年前,他就听信了赵耘的“神龟护国”论:启用张杨,果然效果显著;二来,清南村不断涌现文臣武将,还有无数大夫,更令他坚信“神龟面世乃是受紫薇传召,护佑大靖”。

如今边关烽烟四起,群狼窥伺,他不敢有半点怠慢。怀着虔诚的心思,任命郑昊为将军,从西北分兵八万赴西部甘州科勒城,抵御蕃国军队;任命洪霖为将军,赶赴云州接替汪正柏。

七里滩中军营寨,黎章对顾涧道:“将军,此次大战非同小可,周边各国都连横起来。咱们自然不能只顾自己。末将以为,若是赶在南雀国发动前。暗出一支奇兵,协助西边的郑将军,先败了蕃国,那时南边战事自然就轻松了。”

他拿出一张地图,仔细地将整个局势分析给顾涧听。

出乎意料之外,顾涧并没有惊诧。反而问他出兵暗袭蕃国有几分把握。

黎章道:“末将并不敢说有十分把握。然这两年来,为防南雀国连横蕃国,末将借练兵的机会,数次派人往西路探查,并以商贾的名义在沿途城镇和村寨建立据点。购置军需粮草,分散存放。因此,这次末将可轻装上阵,真正做到奇袭。”

顾涧听后,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道:“当日何老将军派你等去南雀敌后,只授予‘临机应变’四字;今日你率军西进,本将军也要将这四字授予你,切莫让本将军失望!”

黎章惊喜地问道:“将军答应了?”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以为要磨缠几天工夫呢,谁料三两句话的工夫,将军就同意了。

顾涧肃然道:“为什么不答应?本将军智谋有限,若再不敢放手用人,将何以作为?”

黎章一震,当即拜伏在地:“末将得将军知遇之恩,没齿难忘。将军放心,末将此次只带三千人——多亦无益,即便不能成功,于西南军也不会有大损失。”

顾涧微微一笑,抬手命他起来,问道:“只带三千人?”

黎章点头道:“是。末将打算悄悄出兵蕃国,连胡将军和汪将军也不告诉。不是不信他们,而是这样才可瞒天过海,造成末将仍旧在蜈蚣岭的假象。自己人都不知,自然敌人更不可能知道了。”

顾涧不住颔首,又跟他密议半天,才发下令箭让他去了。

等黎章走后,一个中年儒生从帐后转出来。

顾涧忙请他坐下,问道:“周先生觉得黎章此去胜算如何?”

周先生对他抱拳道:“将军,在下原本对西行只有五分把握,听了这黎章的安排,已经有八分胜算。将军只管等着黎将军捷报吧。”

原来,这位周先生是顾涧新收的谋士,他二人分析近来周边局势,早有暗出奇兵偷袭蕃国的举措,却与黎章不谋而合,是以当时就答应了他。

顾涧听了周先生的话,暗自得意,捻须微笑不止。

当日何老将军斥责他“既判明敌情,却优柔寡断,乃为将者大忌”,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何老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