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青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果蔬青恋- 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英武帝却道,朕既放张姑娘出宫,便任凭嫁娶;且太上皇当年赐婚白虎王,好心办了坏事,朕当引以为戒。之前青龙王求娶郑姑娘,牵扯两国邦交,朕都没赐婚。而是亲自从中斡旋,又亲自北上边关,直等双方都满意,于国事也有益,方敢下旨。

王穷还有什么话说,只能无功而返!

这日上午来到翰林院,只见多日未露脸的黄豆正和田遥在叽咕什么。看见他来了,黄豆“哼”了一声。扭头不理他。田遥笑着招呼了一声。

王穷见了心中郁闷。

这两日,他都害怕碰见张家人。昨日遇见玄武王。面色也不咸不淡的。他想要解释,又无从解释。

今见黄豆也这样,便没好气起来,对他道:“郑兄哼什么?在下不得意,你不说帮忙想主意,还幸灾乐祸。有你这样的吗?”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张姑娘还是你表妹呢。

黄豆正等着他呢。闻言立即讥讽道:“帮你想主意?哟,王大人既忠且孝,又有才学,哪用得着小弟想主意!你都忙完了吧?就要下聘了吧?”

他说的是王穷和崔寒梦,他都得了消息了。

王穷却以为他说的是香荽。瞪了他一眼道:“忙完了?八字还没一撇呢!我去求皇上赐婚,皇上不肯。”

神情很是颓丧。

所谓“旁观者清”就是这样,他二人各说各的,田遥在一旁听出不对来了,忙问王穷:“前天王大人进宫,是去求皇上了?求皇上为你和张三姑娘赐婚?”

王穷点头道:“不错!”

黄豆瞪大眼睛道:“你求皇上干什么?你直接上张家不就完了!你不敢娶就直说,玩这手段很高明吗?”

王穷也瞪大眼睛,道:“不求皇上怎么成?外面传言这么厉害,皇上若是认可传言,谁娶张姑娘就是大不敬;皇上若不承认,就不能任凭这荒谬的传言肆意泛滥,赐婚是最好的辟谣方式。”

黄豆和田遥都听愣住了。

他们可没想到这一层,只顾着急香荽嫁不出去了。

王穷又道:“再说了,这事须得周旋妥当了才成,不然,张姑娘进了王家如何立足?那不是叫她受委屈嘛!还有,此事若不澄清,将来一旦被有心人利用,便是倾族之祸,张家和王家都在劫难逃!”

黄豆咽了下口水,换上笑脸,殷切地问道:“那,王兄去求皇上,皇上怎么说?”

王穷也没注意他的转变,只纳闷道:“也不知皇上是如何考虑的,不肯赐婚。照说,‘百鸟朝凤’之说关系皇家声誉,皇上若认可的话,决不能放张姑娘出宫;若不认可,也决不能任凭谣言泛滥才对。皇上因何不肯赐婚呢?”

他直觉君心如海!

黄豆眼珠转了转,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便丢下不想,又问王穷:“这么说,王兄是一定要娶我那表妹了?”

王穷瞪了他一眼,道:“这还用问?”

黄豆道:“可是王相爷似乎不赞成呢!”

王穷又白了他一眼,道:“所以我在想主意呀!读了这么多年书,号称‘神童’,又混了个状元的名头,要是连这件事都不能解决,将来还谈什么拜相入阁!”

黄豆又问道:“那,要是皇上始终不肯答应呢?”

王穷沉默了一下,才道:“那在下就辞官,云游天下去。请郑兄代问张三姑娘一声:可愿随王穷去海外逛逛。”

虽然猜不透皇帝怎么想的,但情势在这摆着:皇上不下旨,分明就是将香荽逼上绝路。这样的君王,任他多英明,他也不会辅佐!

黄豆和田遥不料他说出这番话来,又是一呆。

黄豆呆了一会,忽然大叫道:“你自己去说!真是的!你就是那个——”他脑子一转,想起姑姑的话——“智商一等,情商末等的家伙,半点不懂女儿家心思。你一个人闷着这主意。也不告诉人一声。你……你……真是气死我了!”

见他气急败坏的样子,王穷诧异道:“告诉谁?我这不是告诉你,请你帮忙了吗?你又不肯,只管看笑话。”

黄豆道:“谁要你告诉我了?你倒是上张家去呀!三天多了,一个人影都不见。你干什么吃的?”

王穷摊手道:“事没解决,上张家有什么用?”

“哎哟喂!”黄豆气得原地转了个圈。猛然凑近他脸喊道,“成不成的,你倒是去跟我表妹透个信儿啊!她这一出来,外面流言蜚语满天飞,你又销声匿迹,你让她怎么想?”

王穷楞楞道:“怎么想?”

黄豆道:“怎么想?这世上净是些趋炎附势、明哲保身之徒!”

王穷一惊,忙问道:“张姑娘她现在怎么样?”

黄豆“哼”了一声,道:“好着呢!张家姑娘有出息的很,才不会为了这事哭天抹泪地伤心呢!就是觉得自己瞎了眼。识人不明,难免没精神。”

田遥忙劝王穷道:“王兄还是上张家去一趟吧。”

王穷愣了一会,忽然对黄豆骂道:“你倒是情商一等,可惜智商末等,简直是猪脑子!我满心烦乱,没想到也罢了,你既想到了,为什么不来问我?”

黄豆指着自己鼻子道:“我问你?嘿。你想什么呢!你们王家躲着不见人,生怕人沾上了似的。我上赶着丢人去?我还要脸呢!我们家姐妹就算嫁不出去了,也不会赶着问你!”

王穷气坏了,不屑地冷笑道:“你要脸?你那面皮比皇城门的城墙还要厚,还怕丢人?你怕过什么?既要面子,你今儿来翰林院又是为了什么?……”

这两人居然吵了起来,田遥听傻了。

忽见门口有人探头。急忙扯住二人,低声道:“别吵了!王兄,你也别骂黄豆了,赶紧办正事要紧。依小弟看,你还是给张姑娘修书一封。不然可就晚了。我听说,赵尚书昨儿已经上张家提亲了,是为赵翔提亲。你要再耽搁,张家以为你是个贪生怕死的,要是应了亲就麻烦了。”

王穷吓了一跳,也不跟黄豆吵了,急忙道:“对,对!这就写。”

于是田遥帮着摆上笔墨纸张,要他写。

王穷提着笔,只觉脑子乱哄哄的,不知如何落笔,茫然道:“我这会儿心里乱的很,竟不能成句”

黄豆撇撇嘴道:“可见是个没经历过大阵仗的,这么点事就慌了。空有个状元的名声!”

王穷正色对田遥道:“田大人,怪道你往日总跟他斗嘴,为兄今日算是明白你的苦衷——实在是这家伙太讨人嫌!”

言罢低头,挥毫写了两个大字:“等我!”

然后拿起来吹了吹,递给黄豆,命令道:“送去!”

黄豆怒道:“凭什么?”

王穷斩截道:“就凭你是王府亲戚!我如今不便去王府。要是这么简单,还去求皇上赐婚干什么?你敢不去,我找人给老王妃送信……”

话未说完,黄豆就接过纸去。

田遥见他黑着一张脸,顿时笑翻了。

王穷又道:“你们帮着想想法子,在下再进宫去一趟。”言罢急忙走了。

于是黄豆去了玄武王府见郑氏,将前事都说了。

剖析清楚后,郑氏长出了一口气,点头道:“这就对了。我那天就想这事,觉得不大对头,皇家怎能任由这种流言泛滥呢?这下好了,这事定能扭转。咱们一齐出力,凭王穷一人怕是不成。要是不把这局面打开,也休想取得王相爷支持。”

因张杨、张槐和板栗都不在家,她便和黄豆商议起来。

而香荽,看了王穷那两个字,再听了黄豆一番话,恰似乌云散去、骤雨初歇,露出漫天晴光,天地一片清朗,草木翠色逼人、春光无限好了!

第637章 全部出动

再说英武帝,连日来不得安宁。

先说王穷,再次进宫后,又将此事利弊反复述说,请皇上下旨赐婚,“此流言从宫中传出,若无皇上旨意,微臣断不敢娶张姑娘。”

英武帝不悦道:“朕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张水儿既放出宫,便任凭她嫁娶。这不就是旨意!因何一定要朕亲口赐婚?”

王穷正色道:“皇上这话当着微臣面说,微臣知道,然别人不知道,天下百姓也不知道。无论皇上用什么法子,只要落在纸上,金口玉言,表明‘百鸟朝凤’一说系荒谬之言,微臣才能放心,此事才无后患。”

英武帝板脸道:“百鸟朝凤确有其事,怎说是荒谬之言?朕若是否认,岂不是欲盖弥彰?自来天下事,都是百口百说。嘴长在人家脸上,朕如何管得住?又如何澄清?”

君臣难以沟通,气氛有些凝重。

王穷见内殿摆了一架古琴,便道:“微臣无状,惹皇上心烦,愿抚琴一曲,为皇上静心。”

英武帝见他毛遂自荐,倒想听听他弹什么。

于是王穷上前坐下,须臾,舒缓清淡的琴音响起,如闲云野鹤般悠然。跟着,琴音托出浑厚的歌声,悠游中露出奋起之意、明志之心,“……展双翅,驾青云,伴君上九霄!……”

英武帝凝神细听,神色肃然。

为君者,谋的就是人心,或者说民心。

如今的大靖朝堂人才济济,从王丞相等人始。再到赵耘、张杨一层,再到四灵、王穷、黄豆一层……层层递接。

王穷已在翰林院,向皇帝明心迹,英武帝绝不当他是谄媚惑上,也不会认为他狂妄自大——他的才干,已经初露端倪,却隐有效伊尹助商汤、姜子牙佐文王、诸葛武侯追刘备之意。

一曲毕。余音绕梁,英武帝静静地看了王穷好一会,才道:“朕知爱卿心意了。爱卿先去吧!”

王穷躬身拜谢,慢慢退出去了。

第二天,张杨、玄武王张乾、白虎王郑昊。联袂觐见英武帝,恳求他下旨为王穷和香荽赐婚。

张杨出头,洋洋洒洒陈述了张家的难处,言道若皇上不赐婚,他侄女便毁了。

英武帝沉声道:“朕不信张水儿会嫁不出去!若说嫁王翰林,三位爱卿也不想想。王丞相可就此事点头过了?王家若是答应,两家情愿,何须朕出面;王家若不愿。朕却下旨赐婚,与当年太上皇赐婚白虎王有何不同?张家和郑家最不喜人插手儿女姻缘,常说要两厢情愿,为何到了这却变了?”

三人哑口无言。

等出宫后。板栗道:“小叔,咱们是不是找王相商议?”

张杨摇头道:“不能去!王相那里必须由王翰林来说服,王家人必须心甘情愿上张家求亲。咱们只管按咱们的计划行事。”

葫芦点头道:“我回去让黄豆给王翰林透个信。”

且说英武帝打发了张家人,唤来赵耘和工部尚书等人询问新城建造进展情形,黄豆也来了。

诸事回禀后,英武帝很满意,道:“照这个情形。东门新城建成后,其他三门也可早作准备了,以免到时忙乱。”

黄豆忙道:“其他三门可不能完全按照这样子来了,得另出新意,再多吸引些富人进京,否则一样会坏事。这事微臣已经在筹划了。”

众人都惊诧不已:东城规划已经是大手笔了,他居然还有新的规划,这还让不让别人混了?英武帝命他快说来听听。

黄豆却沮丧地说道:“本来就快好了的,可是近日微臣姑姑被外面的流言弄得心里很不好受;姑姑心里不好受,微臣爷爷奶奶和爹娘就不好受,然后微臣也不得安宁,脑子灌满了浆糊一样,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这事就搁下了。”

赵耘等人神色呆滞——

要挟,这是**裸的要挟!

英武帝咬牙道:“你要想不起来,朕心里也不好受。朕心里要是不好受……”

他瞪着黄豆,**裸地威胁!

黄豆赶紧笑道:“主忧臣辱!微臣一定殚精竭虑,将此事完成,叫皇上高兴。皇上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今晚上臣不睡了,就干这个了!”

“哼!”英武帝重重地冷哼一声,依然生气。

这还不算完,第二天是三日一朝会的日子,群臣拜过君王,玄武王第一个出列,代其父张槐上了一道折子。

张槐在折子上奏道,张家经过多年实验,前年种出新品种的水稻,可增加亩产一百到两百斤以上。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那些不问俗事的官员还没怎么样,但知经济、懂政事的大臣们都心惊不已:每亩增产一百斤到两百斤以上,这意味着什么,他们都不敢想象!

大家对这个靠着儿子追封的老王爷刮目相看。

英武帝疾声问道:“玄武王,此稻种植可有难碍之处?”

板栗奏道:“此稻种植并不难。微臣父亲之前不张扬,就是为了试验。如今张家已经种了两三年了,都无大碍。去年更是将湖州老家和黑莽原的水田都种上了。湖州种两季,黑莽原只能种一季。不但如此,清南村及其附近村落也都从微臣家购买稻种,也种了一年了,也都顺利。”

英武帝又问:“张家可能提供稻种?”

板栗微笑道:“当然。张家现可提供稻种六百多万斤。另外,臣父还有其他种植经验愿意贡献,如小麦、棉花的种植,还有鸡鸭猪的养殖等。这些,我张家经过多年精研,比一般人家产量都要高。”

这都是郑氏的主意。

她虽然不精通农事,但她知道方向。又有条件,和张槐专门安排人反复试验杂交稻、嫁接果木等项目。年久日深,自然成绩不菲。当年的木耳种植就是张槐摸索了近十年,方才成功的。

这水稻的新品种其实早传开了,亲友们一听能增产,都来讨,就算不上折子。迟早也会无声无息地传扬开来。

原本她不想出风头的,只当这是一项功德,如今却要靠这个卖皇帝人情了。

当下,英武帝命户部接管此事。

因玄武王祖籍在湖州,君臣商议后。决定今年先在湖州和临湖州两地大面积种植此稻,来年再往其他州府推广。

安排已毕,英武帝看向玄武王,却见他笑嘻嘻地退回去了,并无二话,也未提要求。不禁诧异。

张家在卖他人情!

他记下这份功劳了。

当天下午,有礼部和工部官员联袂进宫回禀:正是玻璃烧制的紧要关头,张家大苞谷却告假了。说是家里出了事,他无心再当通译,他要回家陪他三姐姐。

这明明就是撂手撒赖!

英武帝听后气坏了,却发作不得。

大苞谷可不是朝廷的官员。没责任为朝廷效力。

还有,这小子可不比其他张家人,他纯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这一撂手,怕是不等自己下旨为张三姑娘赐婚,他是不会回来的。

英武帝吩咐道:“给他三天假!”

那两人忙答应了,心道人家早跑了。你给不给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