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兽篮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凶兽篮球- 第4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方于服气地下来了,他在球队的球队被称为“王七”的王世朋又站了出来,虽然他在防守端还不如朱方宇,但是他觉得自已在外线的投篮还是有一手的,自已也不往篮下走,就在外线投,看你怎么办。

史蒂芬知道,今天就是自已立威的时候,而朱八加王七加易箭联加那个姓陈的小个子正是中国国家队的第一大派系,自已能够将他们折服,再加上姚名的帮助,自已在国家队的地位就再也没有人捍动了。

对于这个王世朋,史蒂芬同样是毫不手软,同样是四个回合,尽管让他完成了出手两次,但是在史蒂芬的压迫下,两次投篮技术动作都有点变形,而球也没有投进,反倒是史蒂芬仍然是四投全中,史蒂芬这个时候也不玩花样了,就这么直接跳起来干拔投篮,反正怎么出手你也防不住。

尤纳斯在旁边看的不停地点头,史蒂芬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非常让他满意,同时看史蒂芬的状态,并没有受到季后赛失利的影响,仍然是信心百倍的样子,这就更让他放心了。

王世朋下去后,一时间冷了场,没有人敢主动站出来了,易箭联倒是有心上来投两个,仗着身高和弹跳,他倒是有信心不会象两个队友一样,但是要说信心也不是多足,而且自已干仗着投篮去跟人家一对一,也算不是太公平,而玩其它的,他更没有信心了。

史蒂芬却是冲着那个姓陈的小个子招了招手,看得出来,他的年龄比史蒂芬还年轻,别人都觉得史蒂芬也有点太欺负人了,人家一个小年青,而且还是一个小个子,你非把人家叫出来干啥,就是赢了也不光彩呀。

“来,听说你速度不错,来咱们比比速度。”姓陈这个小子却也不怕,直接就站了出来,不过史蒂芬并没有打算跟他去一对一,这么瘦小又这么低,史蒂芬担心自已一碰就能把他碰飞出去,所以提出了跟对方拼速度的要求。

陈将华运球突破,史蒂芬防守,但是无论陈将华怎么变向提速都无法突破史蒂芬的防守,史蒂芬的脚步简洁有效,移动频率比不上陈将华,但每每都能堵在陈将华面前,论绝对速度,他可能不如陈将华,但是却通过防守经验和脚步的灵活一直保持着对陈将华的防守。

论到史蒂芬进攻的时候,史蒂芬同样放弃力量上的优势,纯以速度和变向取胜,陈将华的起步速度要快于史蒂芬,但是对速度的控制却做不到史蒂芬这么收放自如,史蒂芬就是通过速度和节奏的变化将他差一点晃倒在地,然后看着史蒂芬上篮得分。

通过这些较量,史蒂芬很好地展示了自已的能力,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无论是身体还是技术,无论是速度还是力量或是弹跳等一切跟篮球相关的,史蒂芬都远远要超过他们。

当然了,史蒂芬也没有做的太过份,赢了就是赢了,史蒂芬不会多谦虚,但是史蒂芬也不会说什么过头的话,总之,篮球做为一项竞技运动,还是实力至上,史蒂芬用他超级的实力征服了所有的人。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怀疑国家队召入史蒂芬是否值得这个问题了,史蒂芬的到来不光可以解决国家队外线进攻不力的问题,也可以解决防守不强的问题,同时组织和串联看起来也能够交到他手里。

尤纳斯突然对今年奥运会的前景极为看好起来,有了这样一个球员,至少要比世锦赛强吧,会不会还有可能拿到一个奖牌呢?

第686章 国家队的改变

只是通过简单的几场一对一,史蒂芬就很顺利地掌控住了整个球队,没有人会认为以史蒂芬的能力,不足以领导自已,第一次加入国家队,就成了国家队的一号人物,史蒂芬这也是开创了论资排辈非常严重的国家运动队之先河。

要知道即便是姚名,也是在连续参加了两届国家队,再加上王致志的退出,才接过这个位置的,没坐几年就又交给了史蒂芬,不过姚名并无半点芥蒂之处,反而在训练结束后,抱着史蒂芬的肩头聊的特别开心。

国家队现在就两大派系,史蒂芬收服了一个派系,另一个派系主动跟自已交好,其它的零散球员自然不会去触这个霉头,挑衅如日中天一般的史蒂芬,所以史蒂芬的权威立刻就树立了起来。

这种球员之间的争斗,教练组通常是不关心的,特别是象国家队这种模式,教练才不会费尽心思去插手球员之间的事务的,倒是俱乐部的话,有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其它因素。

史蒂芬在融入球队的同时,开始逐步参加球队的战术训练,其实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史蒂芬就打的有模有样了,毕竟尤纳斯给了他那么大的战术自由度,并没有用战术来限制他,反而让战术为他服务,史蒂芬在这种习惯的环境中自然是如鱼得水。

史蒂芬在国家队中先打的是小前锋的位置,替下的自然就是朱方宇了,不过现在朱方宇对这个结果再也没有任何不满了,史蒂芬已经用实力清清楚楚地证明了他的能力。

史蒂芬仍然象在球队一样,掌握着国家队的进攻组织权和无限制开火权,刘伟这个时候只是负担着运球过半场的任务,然后就把球交给史蒂芬,让史蒂芬来打。

这就是控球前锋的打法了,史蒂芬对于这种打法自然是驾轻就熟,但是经过了两场训练之后,尤纳斯发现这种效果并不是很好,史蒂芬跟内线的配合不成问题,无论是姚名还是易箭联无论怎么跑位都能够很轻松地接到史蒂芬的传球,然后得分,特别是易箭联,他的投篮能力在联盟的高级别对抗下显的有点不足,但是在对抗性不足的比赛,却是显的分外出色,从篮下到三分线外都是他的射程,这让史蒂芬不由得想起了德克诺维斯基。

如果不考虑对抗性的话,易箭联就是一个德克诺维斯基的翻版,但是诺维斯基在进入联盟还处在成长期,小牛队为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成长环境,在老尼尔森的庇佑下,在迈克尔芬利和史蒂夫纳什的帮助下,诺维斯基不需要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最终成为了一个超级巨星。

很可惜的是,易箭联没有这样的成长环境,密尔沃基雄鹿队的老板和总经理很看重他和他后面的中国市场,但是主教练对这个并不感冒,而他的队友更是对他充满了厌恶,这让易箭联无法融入到球队中去。

没有诺维斯基的待遇,也没有姚名那么高的情商,再加上年龄的传闻也确实伤害了他,美国是一个非常注重诚信的国度,不管他的年龄是真是假,至少种下了一个怀疑的种子。

史蒂芬不知道他的具体年龄,但是史蒂芬却知道如果他真的只有二十出头的话,那么他还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可是如果这个年龄是假的话,那么他也确实没有多少潜力可挖了。

不过对于现在这支国家队而言,他的运动能力和冲抢能力还是很有用的,在有姚名在内线强攻的前提下,他的劣势就变的不那么明显了,他无法独立支撑起一支球队的内线,但要说辅助姚名,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就算是有易箭联,这个首发阵容的三分投射能力仍然是不足的,特别是易箭联是一个内线球员,不可能一直飘在外线,而在剩下的两个外线球员中,他们都不能够让人满意。

刘伟是一个非常全面的球员,做为一个控球后卫,他并没有明显的技术短板,这也是他在国家队能力并不突出,但地位却一直没有人能够憾动的原因,并不是完全靠着姚名的关系才能立足的,但是他却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三分投手。

他的三分时准时不准,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习惯了有球在手,并不擅长无球跑动,而让他做一个定点投手,他的三分能力又不合格,但是又不可能把他换下来,因为有的时候需要用他来控制一下节奏,把史蒂芬解放出来。

王世朋的无球跑动做的不错,而且接球之后立刻出手的能力也很出色,但是他的定点三分能力不是太好,理想的配置应该是一个擅长无球跑动,一个擅长定点三分,这样的组合再配上史蒂芬,才算是一个理想中的外线组合。

尤纳斯想过让史蒂芬打控球后卫,然后再配上王世朋和朱芳宇,这样一来什么都有了,但是实验了一下发现,效果同样不是太好,史蒂芬现在的运球技术运球过半场自然没有问题,更不用说在国际赛场上了,但是如果史蒂芬在运球中遇到了包夹的时候,王世朋和朱芳宇却没有接应后运球的能力。

尤纳斯尝试过将身高两米出头但却打控球后卫的孙月放进了首发阵容,但是孙悦的投篮同样不是太好,甚至还不如刘伟来的稳定,尤纳斯只能感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这个就得放弃那个。

尤纳斯最初担心的史蒂芬无法适应国际篮球的问题并不严重,史蒂芬虽然身体素质出色,但是无论在进攻端还是在防守端,史蒂芬更乐意使用技术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身体。

史蒂芬到来之后,还带来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在训练结束后,球员们自已再组织进行一场三分远投大赛,每场训练,史蒂芬出一百美元的现钞,其它参与的球员则是一百元人民币,然后进行比赛,冠军有权把这笔钱拿走。

虽然说做为职业运动员,没有人差这一两千的收入,但是年轻人,都是好斗的主,而且国内的传统则是不管大个小个,都有一手不错的三分,所以基本上每次都是全员参加。

在史蒂芬略微放了点水的情况下,第一次的优胜者竟然是久疏战阵的王致志,这可是让史蒂芬大吃了一惊,没有想到这么多参与者竟然被一个伤员拿到了冠军,不过通过这个比赛之后,史蒂芬也发现,自已就算是全力发挥,也不一定能够稳拿第一。

一方面是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基本上大家的命中率都可以保证,史蒂芬的优势也不容易发挥;另一方面则是国际篮球的三分线比史蒂芬习惯的联盟标准往篮框里面近了一点,而在这个位置,两个四十五度角的位置还好,弧顶和底角史蒂芬有点不太习惯。

发现这个问题后,史蒂芬就开始加强训练提高自已,现在对史蒂芬来说,愁的是发现不了自已的缺点,发现缺点史蒂芬就可以改正,没有缺点就没法改正了。

看到史蒂芬这样的球员还这么努力拼命,其它球员自然不甘于人后,再加上有姚名这个训练狂的推波助澜,球队的训练气氛更加高涨,这下担心的反而成了教练组,高训练强度很容易受伤的,所以他们只能更加努力地提高了了自已的后勤保障能力。

不知不觉间,史蒂芬就在悄然改变着这支球队,在史蒂芬没来之前,大家最多的想法也就是在奥运会上弄个第七或第八名,因为国家提出的目标就是保八争七,可是史蒂芬一来,大家不由自主地就提高了自已的目标,来了一个实力这么强的史蒂芬,能够解决外线的攻防问题和内线结合,怎么着也得弄个四五名吧,说不定努努力还能拿个奖牌呢,这样一来,训练的态度和积极性也就上来了。

第687章 国家队首秀

通过这件事,史蒂芬学到了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姚名说这个话的时候,史蒂芬很不理解什么叫榜样,但是慢慢地史蒂芬就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看到了国家队的改变和进步后,史蒂芬自已也是颇感安慰,不枉自已过来,经过几天的加强投篮训练,几乎所有人的投篮都有所进步,特别是史蒂芬找奇普恩格尔兰德分析了每个人的投篮动作和手形,然后又让他做出矫正方案,供这些人使用。

在技术方面,联盟是走到了全世界的前列,有无数的专家在做着种种的分析,一支球队在这方面拥有的研究力量,甚至超过一个国家,恩格尔兰德并没有大幅去改进他们的投篮动作和手形,而是从小处着手,慢慢地调整,争取在奥运会之前又比较明显的提升,但又不致于会影响到命中率的下降。

现在这支国家队,比起以前来,还算是比较年轻,成员不是正好处于当打之年,就是还处在成长期,也都愿意接受这样的改变,再加上史蒂芬用自已来做例子,证明恩格尔兰德的能力,还是很让人信服的,毕竟他进入联盟的时候,确实不怎么会投篮,能够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很多人都认为是恩格尔兰德起到的作用。

总的来说,史蒂芬到来到后,迅速接管了球队,并没有引起大的波动,国家队仍然是一支团结、祥和、气氛友好、积极向上的团队,在这样的氛围下,国家队迎来了孟菲斯大学篮球队的挑战。

做为今年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亚军,孟菲斯大学篮球队的实力不容小视,但是由于他们中的德里克罗斯等多名主力都要参加选秀,而且德里克罗斯还是状元秀的大热门,所以过来的充其量只能说是孟菲斯大学篮球队的二队。

不过热身赛就是这样,虽然名头听起了惊人,什么“四国邀请赛”、“中美篮球交流赛”等等,其实就是一场非正式的普通比赛,史蒂芬看到这样的名头时也觉得很不习惯,但是接触的多了,他也知道这是国内的习惯,不是他能够改变得了的。

虽然只是一场普通的热身赛,但是由于这是史蒂芬第一次在国家队出场,所以还是引起了很多媒体的追捧,到达比赛现场的时候,史蒂芬惊讶地发展,来的媒体竟然快比观众多了,还好很快就有大量的观众涌了进来,只是怎么看这些观众都象是有组织的。

史蒂芬甚至看到了美联社的记者,还是贴有联盟官方电视台的摄影记者,难道不是分区决赛正在进行吗,他们还有闲心关注这么一场普普通通的热身赛,史蒂芬表示很不理解。

其实是他自已低估了自已,对于史蒂芬加入中国国家队,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不以为然,特别是对于美国人来说,多一个史蒂芬对中国国家队就算有提高,也影响不到美国队的金牌,美国国家队的最大对手仍然是西班牙国家队,然后是阿根廷国家队、希腊国家队,就算是占了东道主的便宜,中国国家队也得排在这些国家的后面。

随着史蒂芬的表现越来越好,而且超神奇表现也越来越多,这样状态的史蒂芬加入中国队,在国际赛场上也这样爆发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美国队的地位的,要知道国际比赛可是一场定胜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