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枭雄-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耶律大石出帐后,便直奔另一统军萧干(即奚王回离保,此人矫健勇猛,善于骑射,因屡败蕃兵,大辽天庆年间(1115年左右)被封为“奚国六部大王”兼总东路兵马事。)帐篷。
    萧干对耶律大石才华也极为钦佩,听得他来访,忙出帐迎接。
    二人并肩进的帐篷,耶律大石便道:“时间紧迫,我们也不用再执虚礼。适才夜幕降临后,安肃军有数千援兵进城,我恐南兵会趁夜来袭,你可令部下人不解甲,马不离鞍,暗自戒备,以防南兵夜袭。”


    萧干闻言,奇道:“既有此事,林牙何不禀告大王。”
    耶律大石叹了口气,道:“我已禀过,只是大王被萧奉先等人迷惑,并未放在心上,又让我往南京调运钱粮,我也得起身了,此处之事,便尽托将军了。”
    萧干闻言,也叹了口气,道:“有萧奉先等人在侧,大王哪听得进忠言,林牙晋见之时,也该打听打听。”
    耶律大石叹道:“是我疏忽了,我也得走了,呆久了,恐让萧奉先党羽知道,到时恐会再生事端。”
    萧干道:“林牙放心上路吧,只要有我在,必保的大王平安。”
    耶律大石闻言,也知道萧干一军能保的大王安全,便已经不错,也不敢再有其他奢求,拱拱手,便告辞而去。
    深夜秣马厉兵,若无主帅命令,必有兵变之疑。萧干又不当值,也恐引起他人怀疑,只好暗自传令少数心腹兵马暗做准备。
天下篇 第二十七章 夜袭辽营
    天兵探子悠然在辽兵大营绕了一圈,见辽兵并无暗桩,明哨也是松懈不堪,忙报回城中。
    张扬闻信,不由大喜,笑道:“天助我也,众人听令,武松。”
    武松听得点到自己,忙起身,道:“有。”
    张扬道:“你集合亲兵队,令人衔枚,马摘铃,随朕出城。”
    武松接令,自去集合兵马。
    杨志三人闻言,也知道要有大行动了,当然不肯丧失立功的机会,都目光炙炙的看向张扬。
    张扬扫了三人一眼,见三人都战意高昂,也满意的点点头,喝道:“张清、王焕。”
    王焕二人听得点到自己,忙起身高声唱喏。
    张扬道:“你二人率部从北门出城,绕往前方截杀辽兵。”
    二人虽有疑惑,但也深信张扬智谋,当下便接令出去点兵。
    张扬又对一旁杨志,道:“请义兄率部留守城池,以防辽人有诈。”
    杨志虽然早知这个皇帝义弟艺高胆大,但闻言也不由惊道:“圣上难道要只以四千兵马袭营吗?”
    张扬笑道:“朕的亲兵虽然只有四千,但俱是千里挑一的精锐,辽人再被火炮袭击,必然不敢死命抵抗,恐怕四千人还多了些。即使辽人有诈,恐怕也留不住朕这四千亲兵,义兄还怀疑朕的身手吗?”
    杨志闻言忙道:“臣岂敢怀疑圣上身手,只是圣上乃一国之君,何必亲身犯险,不若让臣代圣上前去。”
    张扬笑道:“朕一路北上,手痒多时了,义兄便不要与我争了,朕去去便回,义兄且摆下酒席等朕凯旋吧。”
    杨志还要多说,见张扬已起身出屋,也知道以张扬的武艺,夜间恐怕还无人能留住他,便也自去安排兵马守卫。
    炮手趁着夜色轻松的把炮架搬到营外,有几人甚至逼近到数十步的距离,迅速安妥炮架,只待营中火起。
    张扬仗着变态身手,轻松潜进后营,见一处空地放着许多车辆粮草,便趁四下守卫打盹之际,闪身进入车辆之间,放起火来,霎时烟火冲天。
    这里火势刚起,四下炮手也一起发作起来。火炮落处,炮声震响,如天摧地裂之声。守卫的辽兵几时见过如此声势,顿时抱头鼠窜,当值将领也禁勒不住。睡梦中醒来的士卒听得营内大乱,更是狼奔豕突。
    萧干听得炮声,忙集合起自己心腹兵马,见营内已经多处起火,士卒又大乱,知道无法弹压了,忙领兵往耶律延禧大帐而来。
    耶律延禧刚刚入睡,便被震天的炮声惊醒,听得外面大乱,更是全身发软。几个内侍不得不撑着他,才能给他穿上衣服。耶律延禧不待穿好外衣,便令内侍扶他出帐。
    刚刚出的帐外,炮手的第二轮打击已接踵而来,其中一发火炮更是落在耶律延禧大帐旁边,震天的炮声和耀眼的火光顿时使得耶律延禧软瘫在地上。

()免费电子书下载
    张扬又放了几处火头之后,便潜到中央大帐,正看到这一幕,见以武立国的辽国皇帝都如此孱弱,不由摇了摇头。见四周已经涌来不少士兵,便又闪进旁边一个大帐。
    萧奉先刚刚穿好衣服,正要出屋,却见外面已经闪进一个黑衣人,刚要喝问,已被张扬打晕。
    萧干战马也被震天的炮声所惊,萧干刚刚安抚好战马,行不多远,第三轮火炮却又接踵而至。等萧干再次安抚好战马,武松所领亲兵也已冲进军营。
    萧干见一彪兵马冲营,也不敢接战,领兵马潜往耶律延禧大帐。
    耶律延禧刚刚聚拢了一些亲兵,又见萧干带兵马赶来,也顾不得那些宠臣爱将了,忙道:“萧卿快护朕回京。”
    萧干本即胆丧,又得皇帝命令,当下便拥着耶律延禧向北而去。
    一些零星赶来的将士见状,便也尾随逃去。
    张扬见外面兵马减少,便又闪到旁边几个大帐,把尚酒醉不醒的萧德里底,和几个吓瘫的佞臣一一打晕。
    张扬出的大帐,见郁保四已经带人寻来,便也令他把几个大鱼集中起来,张扬自在大帐坐阵。
    武松也不追赶逃兵,只是分作四队在营内绞杀着还未脱逃的士卒。辽国士卒也无心反抗,大部分人趁着夜色往北逃去,被武松四队合围的,便纷纷弃械投降。
    半个时辰之后,营内便又恢复平静,几处火头也已被扑灭,只是空气中充斥的浓重焦味和一些还未死透的辽国士卒的呻吟声,显示着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
    众亲兵虽然连日赶路,又经历了一场小厮杀,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使得众人都没有困意。在张扬的命令下,分监俘虏、清查营帐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直到天色微亮,才清查完营帐。
    武松清点战果后,也是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直奔中央大帐汇报。
    张扬正闭目养神时,听得大帐进来一人,睁眼见武松一脸喜意,便笑道:“战果颇丰吧?”
    武松笑道:“正是,此战我军俘虏辽兵八千余人,战马五千余匹,还有许多兵甲钱粮未及清点。”
    张扬也知道此战收获必丰,不说俘获人马,便是辽国皇帝亲征所带钱银必然也不在少数,加上自己俘虏的大臣、将士也可大卖一笔了。但对接受的徽宗诸班直战力却还不知,当下问道:“我军伤亡情况如何?”
    武松道:“折损十三人,有一百多人受伤。”
    张扬闻言,也放下心来,点头道:“传朕口谕,此战亡者赐家属银百两,田百亩,伤者赏银二十两,其余将士赏银十两。”
    张扬又嘱咐武松几句,便让他去把几个俘虏押来。
    武松出帐不多时,便听得营中不时响起欢呼谢恩之声。
天下篇 第二十八章 处理战俘
    一夜间辽国皇帝的大帐便换了个主人,平日仗着皇帝恩宠,可以安然高坐的宠臣爱将,此时也不得不战战兢兢的看着主位上那个似乎正在熟睡的年轻皇帝。
    一个大将终究还有些武人的勇直,站了一阵,见并无人招呼他们,也没人去叫醒天朝皇帝,当下便冲张扬喊道:“南国小子,快些放了我们,免的让我国铁骑踏破中原。”
    武松虽然现下身份不同了,但强人脾性一时也难改变,加上对张扬素来敬重,见他敢对张扬不敬,不由大怒,一脚踹翻那汉,拔刀便要砍人。
    一个人在突然面临死亡之时,可能还能硬着脖子充好汉,但若让他等待死亡,思前虑后,却又是一种煎熬。
    张扬不过是为使辽人胆落,才闭目养神,此时才装作被惊醒的样子,喝道:“住手。”
    武松闻言,等刀锋逼到那番将脖子上,才不甘的收住刀。
    那番将感觉到脖子上闪过的一丝寒意,顿时软倒在地上。
    张扬见其他番人已经再无高傲,便也道:“你们能听懂汉语吗?”


    辽国虽是北方外族,但自建国后,并没排斥汉人的文化、制度,反而重用汉人,对汉文化加以提倡。辽国高层更是多有喜好中国文学者,加上对中原文化的仰慕,使得不少辽国高层都通晓汉语。
    萧奉先见张扬问话,忙道:“我等自小仰慕中原文化,汉话也都会说。”
    张扬点头,道:“如此便好,你们先说说各自姓名、官职。”
    众辽人虽不知张扬打的什么主意,但也不敢迟疑,挨个报上自己的官名。
    张扬听完,只知道那萧奉先和萧德里底是史上记载的辽国权奸,其他人姓名虽然未听过,但能住在耶律延禧附近,想来也是一些宠臣。若是少了这帮人,也许辽国还可以再振兴,但杀了他们,对张扬眼下却没多大好处,而且他也不需要辽国长期抵抗金国。相反让辽朝继续溃烂下去,等张扬腾出手来之时,还可以轻易攻取北部几州。此消彼长,也暂时保住了众佞臣的性命。
    张扬还未说话,便听得帐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接着一个亲兵便进来报道:“定北王求见。”
    张扬道:“请朕义兄进来吧。”
    杨志进的大帐,见有几个畏畏缩缩的辽国文武在,便大礼参见张扬。
    张扬见杨志进来之时神采飞扬,已知道王焕、张清二部战果辉煌了,也不提兵事,笑道:“义兄怎么一早便出城了。”
    杨志笑道:“圣上天威,大破辽国,王、张两位将军已经押俘回城。圣上必然整夜未合眼,臣来请圣上进城休息。”
    张扬见一旁辽人都竖耳听着,便又道:“王焕和张清捉了多少俘虏?”
    杨志道:“还未来得及清点,但应该不下于一万吧,杀伤者更众,只可惜让那辽国皇帝逃跑了。”
    旁边几个辽国佞臣听得皇帝逃跑也松了口气,只要还是耶律延禧在位,凭着众人的恩宠,想来会尽力赎回自己,众人也可借此与南兵求饶。
    张扬点点头道:“穿朕口谕,清理营寨,移兵回城,无法移动的辽兵便补上一刀,免得他们再添痛苦。”
    数百人辽国伤兵便在张扬的一言中决定了生死,可惜那些亲耳听到的同胞并未想到替他们求饶,甚至一丝愤怒也没有。辽国俘臣见张扬如此狠厉,首先想到的却是自己的性命。
    萧奉先想到自己可能被处死,便再也站不住了,身子一软便趴跪在地上,叩头道:“大王饶命啊,小人愿用重金赎身。”
    其他辽臣见有人开了先河,便也纷纷跪地求饶。
    张扬见那先前喊叫的蛮鲁汉子也跪地求饶,不由暗自摇头。天子身边尽是这等贪生怕死之徒,难怪立国两百余年的辽国会在十年时间内亡国。
    虽然心中鄙夷众人,但面上仍笑道:“我亦不想伤你等性命,只是恐你国皇帝不肯赎你们。”
    萧奉先听得逃生有望,忙道:“小人虽然不才,但颇受皇帝宠信,且我妹妹乃辽国元妃,她也一定会设法搭救小人的。”
    张扬闻言,点头道:“如此便好,那你们便自己报个赎身价吧,朕只收金银和牛马。朕只给一次机会,若少了,也就不用麻烦了。”
    众人听得只有一次机会,不由开始斟酌起多大的价钱才能令张扬满意来。
    众人还未想好,外面已传来一声声惨叫。
    萧奉先听得外面惨叫,暗道:先保住性命要紧,只要回的京师,天子面前想必也无人敢乱奏。
    萧奉先又估算了一下自己身家,咬牙道:“小人愿出十万两白银,一千匹马,一千头牛。”说完便又小心的看向张扬,生恐张扬脸上出现一丝不豫。
    张扬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其他人。
    其他人见萧奉先已先报出一个高价,也不敢太低,又恐皇帝不肯掏钱,只好估量自己家财产尽量往高报。
    众人报价虽然不如蔡京等人家产,但辽国经济与宋朝也不在一个档次。张扬见众人报价都不低,便笑道:“没想到你等身价如此高啊,雄州城里还有上次捉的四位皇侄,想来他们的身价不会低于你们吧,便让你们皇帝一起赎回去吧。如果金银不足,可用牛马充抵。”
    说完又指着那喊话的辽将道:“你回去报信吧,少了一两银子,朕一个人也不放。你们的性命就都交在他手上了,想来你们有话对他说吧。”
    萧奉先也知自己得罪人甚多,也恐朝中大臣落井下石,忙对那番将道:“你回去后,先让人送信给元妃,让她想法营救我们,等我回去,必有厚报。”

()免费TXT小说下载
    其他人也吩咐那番将一番,见杨志面现不耐才又闭嘴。
    张扬令人给了那番将一匹马,便带众人回城。
    张扬又在城内大赏了有功将士,歇息了一日,次日便令武松领兵从井径(井径是太行八径中的第五径,在今河北省井径县的井径山上,是连通晋冀鲁的要冲。)往河东而去。
天下篇 第二十九章 东京首战
    五月下旬已经酷热难当,人们也都开始避暑。兵部衙门却异常的忙碌了起来,自张扬北上后,留守东京的几个巨头也难得的聚在了一起。
    戴宗见众人都已到齐,清了清嗓子,道:“两天前,南京应天府留守带两淮各州八万多兵马向东京而来,现在也该轮到各位将军发威了。”
    鲁智深五个留守的万夫长自进东京后,练兵之余只能看着西北不断送回的战报,对都已立功的众将自是心羡不已,几次自告奋勇要去攻打南京,都被吴用推拒。此时听得南京兵马北上,不由大喜,各个摩拳擦掌,看向兵部尚书吴用。
    吴用却不理五人,反问道:“童贯军马如今在何处?”
    戴宗道:“刚刚过了大江,南京留守似乎是怕童贯抢了功劳,才抢先带兵来袭。”
    吴用道:“南京留守无论兵马还是官爵都在童贯之下,若等到童贯北上,主帅自然是童贯,即使攻破东京,首功自然也归童贯。可惜他们只知我天军分兵北上西进,却不知我京师尚有五万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