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华之浮梦兰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风华之浮梦兰陵-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这个小丫头应该感谢他才是。”仁威似乎真的是在听一个故事,当成了一种快意江湖的意境。

“你啊。”高湛看着他无奈地摇摇头,“小丫头不知道他杀的是什么人,看了那血腥的场面给吓坏了,所以,这个倒霉的男人……以后每这个小姑娘见了他都恨不得躲得远远的。”

“那也没有关系,这个小姑娘过得好不就行了。她过得好吗?”仁威接着问道。

高湛点了点头:“如果那个男人早一些死了,或许她会更好一些。”

仁威又糊涂了,这件事情怎么讲?不明所以地看着高湛。

“这个男人后来做了皇帝,有最大的权力保她周全,可是为了这权力还是杀了许多人……包括这个小丫头亲近的人。”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像是在喃喃自语,“她的大哥,她的三哥……”

仁威本来听得云里雾里,听了高湛后面这句话,一下子明白起来,难道说,这个小丫头就是四婶?他听人说起过,兰陵王爷和王妃就是生在蜜罐里的苦命孩子,一个生下来就遭母亲遗弃,一个小小年纪惨遭灭门。那……那个男人,只能是父皇了……

“那个男人……为什么对小丫头这么好?他没有孩子吗?……为什么这么记挂那个小丫头?”仁威嘟嘟囔囔着问道。

高湛闭上眼睛,似乎有一些累了:“这个男人起初以为是小丫头娘亲的缘故,所以拼了命地想对她好,想把当年的遗憾弥补在她身上,就是想着要对她好,对她好……后来,连自己也不清楚了到底是为什么对她好了,她若难受,那个男人也必定是不好受的,只是……只是她以为他所有的好都是因为当年的事情……这样,不是也好?”

仁威看着高湛,脸上有一些惊讶,又好像很是可怜他:“父王,那个男人……是不是经年累月后,早就喜欢上了那个小丫头?”

第198章 冷月长风万事休(32)

“嘘!”高湛迷迷糊糊地把手放在嘴边,“仁威,父王说了,这只是一个故事。”他看着仁威,脸上的神色变得柔和起来,“你也答应过父皇,要保守这个秘密的。”

仁威手里握着那只簪子点了点头。

……

八月初十。

夜里下了一场很大的雨,皇宫北宫里面却乱作了一团,太子高纬和东平王跪在北宫龙榻的一侧,看着昏迷不醒的高湛,终于,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四下看了看,冲着高纬和东平王摆了摆手:“你们退下去,我有话给和士开说。”

仁威虽然有一些担心,还是在被胡氏牵着离开了北宫。

“士开,朕临死了,居然连个托付的人都找不到……”他的声音气息都是极其微弱,真的有一种枯灯将尽的感觉,闭上眼睛,好像是叹了一口气,“圣旨在含章殿长案下面的暗格里,你取出来交给阿纬,咳咳咳咳……”说着又是一阵咳嗽,和士开拿着绢帕接着他吐出来的鲜血。

夜雨里几匹快马正赶往皇宫的方向。

“我一生做了许多错事,但是我并不后悔,如果我不做这些,可能就要留给阿纬去做,与其这样,倒不如让那些闲着无聊的史官将这一笔记在我的头上……”他说着,气息越来越弱,“我死了以后,不要把我葬在高家的皇陵上,那里怨气太重,我不喜欢……”

和士开抹着眼睛:“太上皇……太上皇不会死的……”

高湛笑了笑,眼里有些凄凉:“不会死?士开,那些都是骗人的鬼话,我知道……我知道,这一次我是熬不过去了……”他停下来好久不在说话,终于又睁开眼睛,面色微微有些红晕,眼睛里也有了一些光彩。

和士开知道这是回光返照的迹象,便跪在那里一动不敢动。

他笑了笑,那双精致的丹凤眼里有一些凄凉,眼角处隐约能看见细细的纹路:“士开……身后的事,拜托了……”

那只如同白玉一般的手抬到中途,便重重摔倒了床上。

北宫的门一下子打开:“太上皇,徐之才(药官)带回来了!”

没有回应,只见和士开摆了摆手:“让他回去吧。”

雨,越下越大,惊雷劈过,将那朱红色的玉柱朱门映上一层寒寒的光彩。

太上皇后胡氏和太子、东平王进来的时候,高湛已经没有了气息,和士开怕这个关头出什么乱子,便问了胡氏有没有可以信得过的人,先叫来商讨一下太上皇的后事。

虽说高湛有许多侄子,可是她一个也信不过,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妹夫,封了黄门侍郎的,叫冯子琮,虽说平日里不走动,可好歹是自己娘家那边的人,多少更能听使唤一些,便同和士开说了这个人。

和士开确实是怕出乱子,不过更害怕的是不知道太上皇那一张圣旨上都写了一些什么。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那道圣旨真的就交给了高纬,指不定他是个什么下场。

现在趁他说话还能好使,索性先封了太上皇驾崩的消息再说。

一连三天,皇上都以身体不适作为借口没有上朝,邺城已经传开了,皇上年纪轻轻,那里来的不适?怕是上面的太上皇,唉!已经没了。

冯子琮封了太上皇后的命前来宫里,起初和士开以不能乱了大局秘不发丧,可是现在宫外都传开了,再不发丧就等于是自取灭亡,便找到了胡氏,恰巧和士开也在那里。

“和大人,太上皇都没了三天了,朝堂上大臣们谁的踪影也见不着,宫外关于太上皇的事情都已经传开了,再这样下去,只怕会引起更大的乱子。”他其实已经猜透了和士开的心思,是怕到时候召见百官,被排挤在外,到时候就只剩下任人宰割的份儿了,这几年他干的缺德事不少,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又知道现在皇上还不成熟,大事都要胡氏拿主意,又转向胡氏:“太后,你倒是给定个主意啊。”

见胡氏也是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和士开先开口了:“当年神武帝、文襄帝的时候都是秘不发丧,下官看这件事情也要秘密进行,等时机成熟了再说才合适。”

不等胡氏说话,冯子琮又开口:“神武当年有侯景之乱,文襄当年事出突然,同今日太上皇的事情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如今百官受太上皇、皇上恩惠,心存感激,皇上又早早即位,太上皇早就为今天的局面做好了打算,现在秘不发丧,只会让外人觉得古怪,反而更加容易引起事端。”

他一番话说得和士开没了下文,好在胡氏还是相信自己这个妹夫的,终于开口道:“昭告天下,太上皇病殁!”她背对着两个人,深吸了一口气,眼泪还是落了下来,高湛,这一生,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却从未得你宠爱,唉,算了,如今,这一切都总算是了断了。

中秋,无月,冷冷潇潇的细雨,大齐国一国的缟素。

亲王都要来皇宫祭拜,孝珩他们兄弟也不例外,延宗又想找一个借口不来,结果孝珩找到他,冷冷开口:“只要是没有死,你今天就乖乖跟着我进宫。”

延宗心里不情愿:“二哥,我怕我哭不出来。”

“哭不出来就捂着脸站在那里。”孝珩才不买帐,管你哭不哭的出来,你要是不去,指不定哪天我们就要来哭你。

长恭和子萱给小安换了一身衣服,也准备去皇宫,素画那个孩子因为太小,便留在了府上。

小安穿着这身衣服,知道是又有人“离开了”,因为三叔那个时候,也是穿了一身这样的衣服。

“娘亲,我们去哪里?”她小心地问道。

“皇宫。”子萱拎起白布条,在小安腰上打了一个结,她看着小安:“小安,你九爷爷……没了……”

第19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

小安听了,低着脑袋,在子萱转身的时候偷偷抹了一把眼睛。子萱发现,捧起女儿的脸:“小安心里难受吗?”

小安红着眼睛点点头,小声道:“我知道,你们都不喜欢九牙牙,小安也讨厌他害死了三叔,可是……可是我知道九牙牙是疼爱我的。”

她的鼻子有一些发酸,都是故人了,微微仰起头,过往的种种不禁从脑海中一一浮现。

那场家宴上和八叔叔坐在一起,丹凤眼里永远都是冷冷凉凉的男子,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一般,只是一瞬间的光阴,竟都成了故人……

子萱说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不是单纯地像八叔叔没了的时候那样心里疼的要命,而是明明觉得心里发梗,却还是不愿意让眼泪流下来。

昭阳殿的金碧辉煌衬着麻衣缟素似乎分外不和谐,所有人都跪在那里,只能听见金盆里烧的纸偶尔发出一丝声响。

主管丧事的官员声音低沉地读着祭文,完毕后众人或真或假地大哭了一会儿,看着那顶沉重的棺木被抬出了昭阳殿,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太上皇的时代终于告终了。

齐世祖高湛,谥号武成。

长恭和子萱还是带着小安一路来到了皇陵,和士开没能办到这件事情,主要是皇上的意思,要把他父皇埋进高家的皇陵。黄土将那棺木一点点埋没,最后只留下一个黄黄的土丘,往昔多少怨恨,多少喜怒,终于也随着一并埋入地下了。

“长恭哥哥。”身后传来仁威的声音。

长恭和子萱转身看着他:“仁威……你怎么没过去?”

“哥哥在那里就好了。”他眼睛红红的,眼下也是黑乎乎的一圈,看来也是好几天没有睡好了。

又把目光转向小安:“我有东西想给小安。”说着,他从衣袖里拿出那支发簪,抹了一把眼睛,“本来父皇说是要等着小安生辰的时候让我给她的。”把发簪递到小安面前。

“这是什么?”子萱看着发簪问道。

小安接过来拿在手里不说话,看着仁威,又低下头去:“九牙牙……”

“长恭哥哥,嫂子,我知道因为大哥和三哥的事情,你们心里怪着父皇,可是,他也有他的难处……”

长恭拍拍他的肩膀:“仁威,你父皇现在跟大哥三哥一样,都是故人了,我们就不要再提过去的事情了。我和你嫂子,也不会一直记得那些不高兴的事情。”

他抱起小安:“时候不早了,你也早些回去,多安慰安慰你的母后。”

仁威紧抿着嘴巴点了点头,转身正欲离开之际——

“小叔叔!”小安突然叫住他,鼻音有一些重,“小安喜欢九牙牙给的簪子。”她一直低垂着眼睛,睫毛上湿湿的。

“小安喜欢就好。”仁威勉强笑笑,眼睛不由湿润起来,便翻身上马,回了皇宫。

孝珩回到王府的时候,自己的一双儿女正乖巧的临字,见到他们的父王也只是照常问候,礼节都是周到,王妃刚要迎接出来,宫里就来了人,说是皇上急招他回去,在东馆等着他。

来到东馆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高纬一个人呆在里面,烛火摇曳,冷冷的侧脸同高湛有几分相像。

“孝珩哥哥。”他转身,看着孝珩,眼睛里有几分迷茫。

“皇上,臣高孝珩不敢当。”他弯腰行礼,“不是小时候,如今我们君臣相见,还是以君臣之礼为好。”

高纬点点头:“也好。广宁王……”他喊着似乎还是有一些不顺口,但是,从小他便觉得孝珩说的都是对的,“我父皇刚刚驾崩,现在是君主接换之际,你给朕讲讲这朝中之人,那些可用?”

孝珩一听,这是问计策来了,如今回答他,不能把话说全,朝中的大善大恶先让他分个清楚明白。

“平原王段韶算的上是这大齐国的开国功臣,为人谦恭谨慎,皇上应该重用,大将军斛律光带兵打仗出生入死,也是不可少的,家弟高长恭战场上骁勇善战,忠心侍国,皇上也可放心用。”

高纬点点头:“这是武将,文臣呢?说说和士开吧。”他瞧着孝珩,眼里闪过一丝从未有过的狐疑之色。

孝珩的眼风瞟到高纬的神色,在心里揣测怎么回答才是好,良久,他缓缓开口道:“和士开是太上皇身边的宠臣,但是在朝中结怨良多,皇上刚刚登基,不易同他走得太近,免得因为他以前的事情受了连累。”抬眼看看高纬,继续说道,“可是也不能疏远这个人,毕竟太上皇临走的时候他也算地上是他身边的近臣,太上皇刚走,就疏远他,一来,太上皇面子上不好看,二来朝中大臣难免感叹人走茶凉。”

高纬听了点点头,笑道:“广宁王,我看,这朝中的文臣,你一人,足矣!”

“高孝珩不敢。”

高纬又让孝珩同他对坐,神色严肃起来:“广宁王,文臣武将并非我现在最关心的,有一个人我今天要同你问计策。”

“皇上请说。”孝珩心里微微有一些不安。

“东平王高仁威。”他定定地看着孝珩,一字一句道。

孝珩心里咯噔一下,还是问到了仁威:“他同皇上是亲兄弟,皇上难道对他还不放心?”

高纬的手指敲打在一旁的长案上:“太上皇还活着的时候,你也不是不知道,朝中有一阵子传易储传的很是厉害,就连朕自己那段日子过得也是战战兢兢,如果说那只是父皇一厢情愿还好,偏偏,这东平王的性子……”

他说到这里,眼睛里的神情悠然冷了下去:“之前父皇活着,他便仗着父皇的宠爱,衣食住行,都要与我相同,根本不把我这个太子放在眼里,如今父皇一走,我还能指望那个家伙敬仰我不成?”他冷冷道。

“那皇上的意思是……?”孝珩小心地试探着。

第20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我不想再看到他。”高纬冷冷地说道。

孝珩心里一惊,脸上依旧是不动声色:“即是这样,皇上就给东平王封地,让他去封地不就完了?这样也是按照礼法,就算是到了太后那里也好有个交代。”

他心里清楚高纬说的‘不想见到他’到底是怎么个意思,也知道高纬不敢轻举妄动很大的原因是太后,于是出了这么个折衷的办法,一来暂且保住仁威的性命,二来也满足了皇上的想法。

高纬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这样,倒是不错。”他看着孝珩笑了笑,“广宁王,果然还是你了解朕。”

三日后,昭阳殿上。

“王弟东平王按年纪来说早就该去了封地才是,只是太上皇在的时候,宠溺弟弟,如今父皇不在,朕也只能一切按照祖宗礼法来。”高纬坐在那里,低垂着眼帘说道,“朕,封王弟为太保,改封琅琊王,封地琅琊,即刻赶往封地就任,至于父皇在的时候赏得那些官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