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淘宝人生-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申仲见张辰打了人还不慌不忙的样子,而且好像还大有不肯罢休的架势,心里就毛了,该不会这人有什么背景吧,要不他怎么说话这么气粗呢。

心里想着,嘴上就不敢乱说了,脸色忽阴忽晴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张辰的话。

张辰没等到申仲的回答,笑了笑道:“好,你既然没主意,那我就来帮你拿个主意。”

说罢,拿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出去,“郑伯伯你好,我是张辰啊,我这边有件事要跟您汇报一下,顺便跟您老人家讨个说法。”

郑伯伯?讨个说法?该不会是工商系统的最大佬吧,好像自京城工商局之上,就只有那么一个姓郑的了,不会这么倒霉吧。

申仲扭头看了看身后的中年妇女,对方还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心里就埋怨上了:都是你个臭娘们儿,要不是因为你,能有这么一出吗,真要出了问题,没你好果子吃。

申仲一边担心着,一边就听张辰说什么,“是这样的郑伯伯,我今天不是来京城局办事嘛,……,也没什么,就是变更一下,跟我小沐姐啊,就我二舅家的张沐。……,工作人员态度相当恶劣啊,看都不看我的资料,就给我仍出来了,说我的资料不符合格式规定。……,唉,他好像也是受人指使的,我今天不走运啊,在停车场……”

申仲听到张辰说有人指使,就知道一定是在说自己了,再往后脑子就是一片混乱,张辰的话也没心情听了,考虑着自己该怎么办。就在最后的时候,听见张辰说了一句“那好,郑伯伯,这事我就拜托您了。对了,我把你们的两个保安给打了,倒也没什么大问题,回去躺上个把月应该就能好。”

本来还存着一丝侥幸心理,可这最后一句话,却结结实实地把申仲的那点侥幸打碎了,他已经可以确定,电话那边的人,就是全工商系统的那个最大佬。

就这还都没完呢,张辰刚放下电话,就听见有人叫他“张辰,你怎么在这儿呢?”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挤进来几个人,其中一个正是天辰国际的行政主任,连忙笑道:“孙阿姨,您也来办事啊!”

和孙主任一起进来的另一位见她对张辰如此客气,甚至是有些恭敬,对张辰的身份也有了一点猜测,就问道:“孙主任,这位小伙子是……”

“哦,这就是我们总裁的独子,张老爷子的外孙。张辰,这位是京城局的段局长,你来认识一下。”

张辰过去和段局长握了握手,免不了又是几句客套话。

可段局长不敢托大啊,这位看着年纪轻轻,身份却是一点不轻,客气点最好。跟着就是一堆“年轻有为”之类的奉承话。

说着又看了看一边的申仲,感觉气氛有点不大对劲儿,就问道:“老申,这是怎么回事啊,这么多人围在一起干什么,你怎么就不管呢?”

申处长这时候已经两腿发软了,直接和总大佬通电话,又被京城局的大局长奉承,难怪呢,原来是天辰国际的少东家啊。天辰国际是什么企业,那是真正能够通天的背景,这下可是给这臭女人害惨了。他一个劲儿的在心里骂那位王夫人,却忘记了自己做过什么,如果不是他贪图钱财,能发生这样的事吗。

这时候大局长问他话,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五十多岁的人了,紧张的老脸通红,吱吱唔唔地道:“局长,我,对不起,我不知道,这,这位是……”

局长也明白了,原来围了这么多人是因为申仲和张辰,而且看起来应该还是申仲的错,真是后悔啊,怎么就瞎了眼把他提拔起来了呢,这不是给自己招祸吗。

段局长正要批评申仲几句,好在张辰面前留个好印象,别让他把申仲的事情牵扯到自己身上。话还没说,电话就响了。

接起来电话,段局长很恭敬地道:“郑局长您好,领导有什么指示。”

“好的,请您放心,只要发现问题,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保证不让领导失望。”听完郑总局长的电话,段局长急忙作出了保证。

狠狠地瞪了申仲一眼,又换上笑脸,对张辰道:“张辰啊,真是对不起啊,让你受委屈了,这件事情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你的变更材料就留给我吧,我指派专人负责办理,办好之后会有人给你送过去的,你安心等待就好了。”

张辰这时候倒是不好意思再犯倔了,笑道:“那真要谢谢段局长您了,我年纪小容易冲动,给您添麻烦了。”

“这是哪里话,年轻人没个冲劲儿还行吗,我还得感谢你指出了我们工作的不足呢,有了监督,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嘛。”

孙主任眼见这两人相互客气上,也就知道没什么事了,插口道:“段局,那我们就先回去了,公司的事还得麻烦你多操心。”

“不客气,不客气。张辰,以后有什么事就来找我,千万别客气啊。好,你们慢走。”

送走了张辰,段局长才又看着申仲,恨铁不成钢地道:“老申啊老申,看看你办的这是什么事,天你也敢捅啊。你先回去吧,还有你的一个关系,是开稀土矿的,趁着休息的这段时间,把你们之间交往的材料准备一份。”

这下可好,五万块红包完了,处长的位子也完了,怕是自己干了一辈子的仕途也完了,全都完了。

再看看身后的王夫人,都是她害的,要不是她,怎么可能会这么惨呢。

王夫人哪里还顾得上管他埋怨不埋怨,她早已经给张辰的一个电话吓傻了。刚刚在申仲发愣的时候,王夫人清楚地听到张辰对那位郑伯伯,也就是她后来才知道的那位工商总局长说:“郑伯伯啊,这个京城局的人呢,应该是帮别人出头,是一个开稀土矿的,这人很不地道啊,刚刚在停车场……,我听说搞稀土矿的有很多都涉及非法经营,甚至是大量走私,这个你们管不管啊……”

没错,干稀土矿的是有不少走私的,甚至是私挖滥采,完全没有合法的手续。正巧了,这位王夫人家里,就是种种不合法都占全了,她能不发呆吗。

张辰在停车场和孙主任告别之后,就接到了董老的电话:“小辰啊,真是虚惊一场啊,整个大圈子都给吓了一跳,好多人都跑去圆明园查看,结果圆明园什么变化都没有。”

“没有变化,不是说烧了吗?”张辰有些不明白了。

“呵呵,你说那个人是在和她儿子打电话,她儿子应该是上五年级吧?”

张辰更迷糊了,上几年级和这个有关系吗?问道:“师伯,你说清楚点,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呢?”

电话里传来董老无奈的笑声:“呵呵,你说那个人毫无素质,对圆明园被烧一点反应都没有,对吧?”

“是这样的啊。”

“这应该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按照小学五年级的教学进度,最近应该正在学《火烧圆明园》。”

张辰听了董老的话,也觉得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无奈地答了一句:“师伯,这人要是没素质,没文化,还真够可怕的啊。”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开拍

按理说张辰并没有那么狠,一般对于自私自利的行为也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包容,哪怕你做走私等等的生意,也自然有政府收拾你,可这次不一样。即使是一个误会,可那女人在听说圆明园被烧了之后,却完全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声称她家有多少钱,大不了赔钱就是。这可就真把张辰惹怒了,国内的稀土走私去哪里,绝大多数都是日韩,这等于是在变向的卖国啊,这些人太可恶了,损害国家里利益的时候就奋勇直前,保护民族遗产的时候就漠不关心,这种人不收拾他,天理都不容的。

虽然也知道,这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牵扯到一大批的相关官员,但张辰真的忍不住了,这种民族的败类,活着浪费粮食,死了浪费坟,少一个是一个。

是以,张辰第一次狐假虎威了,仗着自己的深厚背景,给那位王夫人和她丈夫下了个绊子。往后的事情他就不管了,也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事,说穿了他就是一个老百姓,屁权利没有。

这件事情的后续影响也是不小,尤其是对张辰的影响颇大,圈子里不少的人都拿这个事开过他的玩笑。卢俊义几个更是不给面子,只要张辰打电话问“哪儿呢”,那边的回答肯定是“圆明园呢”,接着就是一顿爆笑,着实让张辰被笑话了一阵子。

经过积极的筹备,各方面的大力配合,博古藏谈终于在七月下旬进入摄制阶段了。

整个节目以宣传古文化为宗旨,由节目鉴定嘉宾对参加节目的藏品进行鉴定和点评,并且出具几位嘉宾共同签名的鉴定证书。节目每逢周末在京城、河北、山西、山东、辽宁、天津等六家省台播出,次日以及隔一周的周五重播。每期节目限定的鉴定数量为八件藏品,每位藏家每次可携带的藏品数量为一件(套),不得连续参加两期节目。

原以为会成为困难的藏品问题,也没有对节目造成任何的影响,节目组收集各种藏品免费鉴定还能上电视的消息放出去之后,不出一周的时间,就有三百多人报名,来自几个古玩市场的藏家就报名了一百多人,有的更是报了三四件藏品。

节目组面对如此数量,却又良莠不齐的藏品,也只能是先进行一轮筛选,把一些从名字上看就没有意义的东西剔除掉。例如刘某有两块袁大头需要鉴定,赵某有一张民国六年的报纸想让给看看;什么张三奶奶的裹脚布,李四爷爷年轻时候掉下来的虎牙,统统不予接待,这是文玩鉴定节目,不是茶话会,更不是废品收购站。

到节目正式摄制前,确定下来参加第一批摄制的藏品一共有四十件,预计分两天录制完成。这四十件藏品的分类也很规整,按照古玩收藏的四大类,分别入选十件。

除张辰负责瓷器类鉴定之外,第一次参与节目录制的三位鉴定嘉宾分别是陈老负责金铜佛像类,石老负责字画类,田乃昘负责玉器杂项类,这是最开始就计划好的老带新阵容。

七月二十三号,张辰订婚一个月整,今天是博古藏谈首期开拍的日子。张辰吃过早饭就和宁琳琅去接陈老了,田乃昘是年轻人自己驾车就去了,石老则是有孙子石磊陪同。

其实张辰对《博古藏谈》这个节目名称并不是很满意,那天张沐提出来的时候,张辰不想打击她的信心,当时也就没说什么。后来再想想,不就一个节目名称嘛,只要内容能吸引人,名称叫什么倒是其次了,做出好东西来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才能起到宣传的作用。

张辰到达汉府酒店知远堂的时候(前糖酒公司等驻地四合院,改建后的四合院全部以某某堂为名),已经快要九点了,正好赶上现场观众入场。现场工作人员见张辰和宁琳琅扶着陈老走来,赶忙拦下进场的观众,先让老爷子进去休息准备一下。

观众们听说是节目的鉴定嘉宾,又是如此一位老人,也都很礼貌地让开了道路,还有人很客气地跟陈老问好。再一看后边的银天使,这位老爷子坐这车啊,那得有多少钱,怪不得能经来做嘉宾呢,就冲人家这实力,没有点能耐的,坐得上这么好的车吗。

有不少的国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外在来判断内里,不过也不能说这样就完全不对,毕竟一个人的外在还是能够表现出一部分内涵的。只不过这一点被有心人给利用了而已,就像有不少的商人,每天吃很简单的饭菜,也要把钱省出来买一台好车撑门面;又或者那些天天嚼方便面,也要买一只路易·威登的姑娘们,面子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为了配合节目的录制,知远堂的花园也做了一些改动。增加了一些必要的音响和灯光设施,又添了六十把鸡翅木的圈椅和六张鸡翅木的条案作为观众场地的摆设;嘉宾们的鉴定场地则依旧是那张巨大的黑酸枝木条案,条案旁又设了一张鸡翅木方桌,用来临时摆放藏品,以供观众鉴赏。

那些现场的观众一进到花园里,就能够感受到那种浓浓的古朴之气,虽然摆设和装饰全都是新造的,但依然头露出一股古色古香的韵味。各人依次坐好之后,有些懂行的观众已经发现了,这里座椅、条案,以及不远处摆着的茶台、躺椅这些东西全都是真家伙,最次的也是鸡翅木,看来这节目真有点意思。

尤其是有几位眼力还行的观众,已经看出来还虚席以待的嘉宾席上,那张巨大的条案,居然是黑酸枝木整板的,天呐,这可是难得的好物件儿啊,是这酒店的呢,还是节目组的啊,不管是谁的那都了不起啊。

九点半,现场观众全部入场后,节目录制正式开始。主持人正是那位孔雀台的一哥梁斌,此刻正带着耳麦面对摄像机,伴随着欢畅轻灵的开场音乐,做着他的工作:“博古藏谈,谈古论今,欢迎大家走近综合类古玩鉴定赏评节目《博古藏谈》。大家好,我是梁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界文明,薪火相传浩如烟海。从人类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文明传诸于世,人类几千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璀璨光辉的文明……,而这些人类文明的载体得以流传到今天,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些载体来谈一谈。”

现场观众热烈鼓掌之后,梁斌继续道:“接下来,我们有请这期节目的嘉宾入场。他们分别是,著名收藏家,收藏协会第一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首席鉴定专家,著名历史学、文学教授,陈志远老先生。陈老不但是一个收藏家,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辈和师者,先后培养出了无数的学科专业人才;也是一位具有高尚情操的爱国学者,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表态,要把自己毕生的藏品全部捐献给国家,现在已经捐献了一千多件。”

观众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样的老人是值得任何人尊敬的,每一声鼓掌都经得起考验。

陈老出场坐在条案后左手第二把圈椅上,国人以左为上,又是长者居中,这个位置非陈老莫属。

梁斌接着介绍:“著名收藏家、书法家,收藏协会名誉会长、书法协会名誉会长,京城博物馆首席鉴定专家,石住山老先生。”

观众鼓掌,石老坐在了陈老的下首位子上。

“著名收藏家,收藏协会理事,故宫博物院玉器杂项鉴定专家,田乃昘先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