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淘宝人生-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束通话之后,张辰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这不是拿唐韵当工具吗,真以为踩着唐韵的肩膀来借光,就能把自己抬起去吗,摔下来的时候可能会更惨的。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懂历史(一)

唐韵的成名,以及在业界的地位,并不是开展初期的归属之争和恐怖事件就能够炒起来的,它依靠的还是自身的实力,依靠的还是展品的涵盖率和珍稀性。

馆藏的文物和艺术品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稀世珍宝,绝无仅有的也不在少数,开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隐隐有直奔世界级艺术博物馆头把交椅的势头。这样的一间展出机构,同行们会恨它,参观的游客会爱它,一些想要出名刷人气的所谓专家也免不了要利用它。

已知并公认的传世元青花一共就三百多件,唐韵就独占了其中的十分之一还要多,在唐韵之前馆藏元青花瓷器最多的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都已经给唐韵这个后来者超过了;以人物故事图为纹饰的元青花大型罐一共有十件,唐韵更是占了其中的一半,四只青花缠枝牡丹二十四孝图大罐还是所有青花大罐中唯一完整全系列的。

元青花是青花瓷中最后被认可的一种,被认可的时间还不到一百年,被大多数收藏者重视的时间只有五十年左右,具体的烧制窑口也没有找到,在这一类瓷器上做文章的可行性是很大的。

这个裴光灰是个比较聪明的人,他不但选择了元青花,而且是选择了唐韵馆藏的元青花,还排除了故宫博物院也有的缠枝牡丹纹大罐,单单选中了存世量最少唐韵却垄断了一半的元青花人物故事图大罐,重点对象就是唐韵新展出的鬼谷子下山图罐。

这个对于他炒作自己是很有利的,他能够列举出很多的证据来,一项一项细细说明,以证实他在鉴定方面的能力,把自己推向权威宝座。

元青花存世量稀少,可供研究的范围不大,能够作出鉴定的人是最少的之一,只有越少的人了解,才能有越少的人明白和反对,也就会有越多的人会不知所以地被他蒙蔽。

大型器在所有的元青花之中是最少的,又以罐形器更甚,人物故事图纹饰的瓷器,又是罐形器,那就是少之又少,在元青花瓷器中属于最珍惜的,也是价值最高的,这一高一低正是最佳的“质疑”对象。

张辰自己就是古玩行的人,知道在这个行当里混名气有多难,其实他并不反对有人借用唐韵来给自己扬名,在他扬名的同时,唐韵也会被宣传,收到好处最多的还是唐韵,这种两利的事情他很乐于看到。但是在借用唐韵这个牌子的时候,你得从正面的路子上去操作,不能以损害唐韵名声为途径来提升自己的名气,这个是坚决要打击的。

如果裴光灰是一个有实力但是苦于难出头的人,只要他能够在事先和唐韵沟通一下,哪怕他去找陈老、董老或者石老等人打个招呼,张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支持,甚至帮助他做一些安排。

可他偏偏选了这么一个最蠢办法,用和唐韵对着干胡编乱造的王八拳就想要成就自己的名声,张辰平时表现的随和那是没人惹到他,真要是有人骑在他脖子上拉屎,他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不等你往跟前凑他就得踹死你。

也许是唐韵之前的行事方法,和张辰一贯以来坚决不跟大多数博物馆院合作的态度,让人们都以为他是一个很难说话的人,所以才会出此下策的吧。可这也不能够啊,你出不出名是你自己的事,不能说谁想出名了,就找一个大个子的来诋毁诋毁,大个子就永远得摆出一副瓷玉不跟砖瓦斗的态度来,就那么永远被动着吧!

那只不过是人们流传着的一个说法而已,有些人是蹬鼻子就上脸,给点阳光就灿烂,迟一天也会凑过来把瓷玉损伤着了。在瓷玉对砖瓦不屑的时候,也别忘了瓷玉并不是光杆司令,他们会有很多小弟的,足够把那些砖瓦都碾碎,否则这天下还不都是砖瓦当道了吗。

张辰看过裴光灰的文章之后,就派人去接陈老和董老他们到了唐韵,把沈宪波和张沐也叫来,在办公室里开个小会,看看怎么来回应这件事,做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为合适,这些是要听听老爷子们的意见的。

陈老、褚铁眼、董老、石老以及其他的三位收藏界前辈都来了,沈宪波、张沐也在,还有张芷兰听说儿子给人欺负了派来的两个大律师,十几个人围着张辰办公室的沙发环岛坐着,气氛倒是不怎么紧张,这种事并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看需要做到哪一步就收手。

陈老虽然已经九十岁出头了,但几十年的太极打下来,身体虽不强壮,但也显不出什么老态来,鹤发童颜的颇有那么点仙风道骨的意思。即使是坐在那里不说话,你也能够感觉到他散发出来的儒雅之气和君子之风,老爷子这一辈子做过大号笔杆子文人,官位也不是一般的高,当过将军在战场上挥斥方遒,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顶着国学大师和收藏大师的名头,那可不是闹着玩那么简单,哪一样都是实力拼出来的。

褚铁眼和陈老的气质有些相近,却也有些不同,两人同是专研了一辈子国学的高手,又在收藏方面有极深的功力,这一点上的儒雅是相近的;可褚铁眼练的是八卦奔雷掌,听起来就要比太极火爆的多,这老爷子估计是这么多年练功练进去了,性格也有点接近于奔雷掌的气势,平常他只展现儒雅的一面别人感觉不出来,真要是犯了怒,那种暴戾之气并不比陈老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淡多少。

这两个人的那种暴戾气息,一个是在战场上浴血厮杀积累而来的,一个是在几十年的锻炼和当年的悲愤中激发出来的,安镇忠和崔正男他们身上也有那么一点,但是远远却不能与之相比。这种暴戾的气息,张辰只在外公张问海的眼中看到过,但是张问海并没有表现出来,应该是这么多年修心养性的结果。张辰相信,如果张问海的暴戾之气表现出来,绝对要比这两位太师叔还凌厉,那可是百万军中淬炼出来的。

张辰之所以能够感受到那种暴戾,是因为他也有,他练八卦奔雷掌也有一段时间了,慢慢也就积攒了一些戾气,但是在太极的压制下并没有显露出来,怪不得师门要有太极这一枝呢,就是要压制八卦奔雷掌的暴戾之气。这个发现他已经和陈老等人说过了,褚铁眼等练八卦的弟子,现在也都兼修太极。

现在陈老和褚铁眼就微微散发着一点暴戾之气,但只是很少的一点点,两人的情绪应该还处于稍稍有点不爽的状态,如果这件事搞大了,估计就变得很严重。

陈老手里拿着最新一期的《收藏天地》,念着上边的一段文字:“荷兰在一战期间始终是中立国,并无参战事实。并且当时的三条战线都在欧洲,中国并无战争,荷兰怎么可能驻军中国,并负责德国及奥匈帝国使节的安全?中国在一战时期是协约国成员,当时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的对德宣战布告里很明白地宣布与德、奥等国断绝外交关系,所以一战期间,在中国已不存在敌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的驻华外交机构。所以说范?赫默特男爵是护卫军司令,并在中国负责德国及奥匈帝国使节的安全也不太可能……”

念完了放下手里的《收藏天地》,又喝了一口茶,道:“这个人当初申请要进藏协的时候,我就看他有些心术不正,小麻当时还挺看好他,简直就是一丘之貉。就为了给自己扬名立万,连民国的事情都要翻出来作道理,还号称国内第一个‘不吃皇粮’的职业文物鉴定家,他能配得上鉴定家这三个字吗?简直就是收藏界的败类。这后边还有一段是‘藏协名誉会长麻老先生如是说云云’,我看这里边说不来就有小麻的撺掇。”

转头看了看张辰,问道:“小辰,你对他所说的这一个疑点有什么看法,可有什么有力的证据来反驳他吗?”

张辰点点头,道:“太师叔,他这个理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民国的历史不是只有这么一点,尤其是最早的军阀时期,国内政治形势一片混乱,他选出来的只不过是与他有利的唯一一点而已,破绽很大的……”

褚铁眼对于这一套很看不过去,他不和太多的人打交道也有这个因素在里边,这时候打断张辰的话,道:“志远师兄,和这种人就不用讲什么规矩了,他已经不守规矩了,咱们也没必要总是讲道理,也得让他知道知道蜉蚍撼树的结果。”

说完又对天辰国际的律师道:“罗律师是吧,你来说一下,咱们如果和他打官司,你尽你最大的能量,他最惨能到什么地步,咱们就按着这个标准来就可以了。”

罗律师心想,这位老爷子也太火爆了吧,动不动就要往最惨里折腾,真不知道惹了他的人都是怎么一个结果。

心里想是心里想,这毕竟是少东家的太师叔,辈分高着呢,嘴上还得应承着,道:“老爷子,如果咱们全力出击的话,对方败诉是肯定的,赔偿的款项也不会少,但也就只是赔偿和道歉了,牵扯不到刑事责任的。”

褚铁眼顿了一下,道:“我也不是要他坐牢什么的,毕竟也只是污蔑一类的评论,想拿唐韵来出名而已,我是说让他身败名裂的那种。”

第二百八十章 不懂历史(二)

“褚师弟,你这脾气一直就随着你的年龄在增长,八十多岁了还是这么爆。要说让他身败名裂倒也不至于,治治他就行了,官司肯定是要打的,但是只作为配合的手段。”

陈老按下了褚铁眼,又道:“这件事要说简单也很简单,运用好了就是对唐韵的一次正面宣传,只要这个宣传成功了,对方自然会颜面扫地的。不遭人嫉是庸才,全国范围内的私人展馆多了去了,他为什么不找别家偏偏找上唐韵呢,还不就是因为唐韵的底子深厚,名气够大吗,别家哪来的元青花人物大罐给他质疑啊。

想要有好的效果,就得把事情弄大了,唐韵这边搞一个记者会吧,就针对这个裴光灰的问题来说说,一来把他的质疑否掉,二来把唐韵的资深形象树立一下。关于他所提出的几点质疑,小辰你这边都把证据和说法准备好了,到时候把唐韵在瓷器方面的专家多安排几个出场,我和你褚太师叔还有老石和你师伯都会出面,我们也是唐韵的客座专家嘛,哈哈。”

藏协的几位老专家都给张辰聘到唐韵来了,陈老这么一说,众人也都笑了起来。

石老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道:“陈老,我觉得咱们是不是提一下,小麻这个人已经不再适合名誉会长这个职务了,裴光灰借用了他的话,这可就涉及到藏协内部的不团结了啊。现在小麻也卷到这件事里边了,希望他只是因为在欧洲的事情发泄不满,否则的话,这些人联合到一起,肯定干不出什么好事。”

大家商量过了,定下基本的调子之后,该忙着准备的就去准备了,唐韵最近也接到了不少媒体的来电,询问关于元青花人物图瓷器的真伪问题,希望唐韵能够做出一个正面的回答。

张辰则是陪着陈老等人又一起去参观了一下唐韵的部分新展品,现在国内还很少有人关注外销瓷和仿古瓷,唐韵把这两块单独列出来进行展示,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不少游客在参观过后也发出了感慨,原来在几百年之前,老外还没有瓷器这种东西,只有贵族们才能享受到中国瓷器,他们在吃饭的时候还得使中国碗。

裴光灰和马上风的交情不错,两个人原来在一起工作过,算是上下级关系,两个人没少在古玩上面倒腾着赚钱。此人在书画方面有一定的功力,当初裴光灰要进藏协就是马上风提意的,想在藏协内部给经济派增加一点实力,但是裴光辉的名声不大好,在藏协的内部会议上给否决了。

这次的事情倒是没有马上风什么关系,只是裴光灰自己开了一间文物鉴定工作室,想打一下名气,请马上风给他出出头,支支招,马上风就给他出了这么个踩肩膀的主意,可他自己不愿意得罪张辰,就把这苦差事转嫁给裴光灰了。

裴光灰是私人,不需要负太大的责任,而且这种事在古玩界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按照马上风对张辰性格的了解,他是不屑于和裴光灰计较的。如果裴光灰能够借着这个事把名声拔起来,下一步他在香港的买卖还能用到裴光灰呢,所以就点拨了裴光灰几句。

可裴光灰也不是傻子,他能看不出马上风的用心吗,直接在自己的文章里边把马上风也捎带上了,而且还加大了质疑的力度,把马上风教他的轻度质疑,直接转变为针对最容易让他出名的元青花人物纹饰瓷器上。

除了陈老念过的那段,裴光灰还提出了其他的几点质疑,用来作为自己判定唐韵的部分元青花瓷器属于明清时期,或者是更晚时期的佐证:

“唐韵的几件所谓元青花瓷器展品在特征方面和已有的元青花瓷器有差异,无论从青花发色还是作画细节上与元代青花瓷器的实际特征不符,特别是那只鬼谷子下山大罐,画面中人物服饰和道具多处‘穿帮’,有很明显的明清风格。

收藏行业最讲究的就是‘传承有序’,一件藏品如果没有确切的来历,只是被极少数人认可,那它的真实性就很有问题了。唐韵的不少藏品都是从国外来的,其中有近百年或者几百年的历史空白,这期间都是可以做文章的。藏友们在进行收藏的时候,在购买收藏品的时候,一定要认清是否为专业的鉴定家鉴定的,谨防上当。”

最后他还以鬼谷子下山图大罐为例,用了一个很不入流的比喻:就以唐韵馆藏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来说,那个罐子上的清兵服装图画已经说明了所有问题;这就好像我们去上洗手间,只要看看门口的标示就能够分清楚哪边是男士洗手间或者女士洗手间。这么明显的错误,居然没有被唐韵的若干专家发现,这只是一个鉴定上的疏忽或者失误吗?

他的这篇文章可谓是其心可诛了,唐韵有两百多名专家级别的研究员,都是有签鉴定证书资格的,唐韵本身也具有文物鉴定的业务,专家实力可以说是在业内首屈一指的,他这一下子可就把唐韵贬到没边了,两百多位连男女卫生间都分不清的专家啊。

而他裴光灰就不一样了,只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