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淘宝人生- 第4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基本的道理却就是这样,大多数人们都愿意听到倚强凌弱的故事,并且深信不疑,对以弱胜强的则是提心吊胆害怕报复。也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里,仿佛有受迫害妄想症一般,总觉得强势者就一定是作恶的。

事实上,对王文涛那样的人,就应该一次性把他打趴下,一次性把他打怕了,让他以后想起来都发抖,否则他还是会兴风作浪不断。而站在弱者立场上的他,可以制造出一种我已经很悔改了,我已经转变了的骗局,只要你对他动手,就会被冠以坏人的头衔,但是如果你再次被王文涛所骗,却没有多少人会同情你,他们只会去指责王文涛,其它的就什么都不做了,因为被骗的不是他们,而你是一个强者,被骗一两次是无所谓的,只能怪你自己不小心。

李斯特是这种人之中的典型,只要有人装装可怜就能够骗过他,说实话这种人真的不适合深交,当做一般朋友就足够了。当他听说王文涛的事情,或者是听王文涛说了他的事情之后,并没有用大脑去分析和辩证,而是习惯性地去同情王文涛。这样的无大脑行为,是一个聪明人最不能容忍和接受的,也难怪他跑车厂那么久了,还得每月都去。

反观李建,也许是因为从小的生活环境就不同,工作的性质也不同,这个人头脑清醒,思维缜密,遇事能够做到先分析透彻再决定,也能够保证用足够的客观眼光去看问题。这样的人,如果能够有足够的诚信度,倒是一个朋友的好选择。

李斯特那样的说白了就是个烂好人,他的思维和头脑差李建太远了,李建用一般的心思跟他比都可以完胜。今晚的这次见面之后,再一次回到这里喝茶的时候,也许就只有张辰和李建了。

张辰这时候想到的一句话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斯特和他或者李建这样的人完全不是一路的,也只能是因为他的待人真诚,勉强能够以朋友称呼,要想有朋友之实确实不可能了。物竞天择,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以沙里澄金的模式逐渐进化和被淘汰,越到最后就明白得越多,能够留下来的却是越来越少。

宁琳琅现在是越来越聪明了,也越来越能够明白张辰的内心,张辰做出什么样的态度,露出什么样的表情,这丫头都能够准确捕捉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看到张辰吸了一口凉气,表情多少还带着点凝重,挽着张辰的胳膊道:“师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和别人相同,思维、意识、观念等等的更是不可能完全相同,有了不同环境的历练就越发有差距了。不是有一句话叫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吗,我觉得交朋友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跟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朋友,这样你才会开心啊。”

张辰顿时觉得自己这个小师妹太厉害了,这句话总结的很好啊,让苦于感慨人生的张辰豁然开朗了。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在去京城之前,哪能想到会有那么多新的朋友,哪能想到会有自己和宁琳琅之间的感情呢,人生本就是在来来去去之间的。

人与人之间既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关系,那就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亲疏远,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距离来判定就好了。在什么样的距离,就保持什么距离上的关系,这也就足够了。

他哪里能知道,宁琳琅早已经考清楚了自己周围的情况,张沐、姜圣懿那个不是对张辰魂牵梦绕的,连史蒂芬尼娅的心里她都很清楚,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关系,她早被活活憋气死了。

张辰倒也不是想不开,只是一个人琢磨这些问题就可能会迷糊,也许还会钻牛角尖,有一个人能够适时地点醒一下,心境马上就会变得不同。

两个人拉着手上车,一路无话回到家里,晚上免不了的就是连番折腾,也不知道会不会吵到周围的邻居。

十一月三号上午九点,张辰出现在了三晋藏协的驻地。这个地方是不得不来的,他自己就是华夏藏协的理事,三晋藏协是华夏藏协的次一级机构,跟上边提出了这么一个请求,总不可能不答应的。

以前三晋藏协不是没想过请张辰,只是张辰的段位太高,他们有些请不动。开玩笑,华夏藏协里有两位名誉会长是他的师门长辈,张辰自己又是藏协的理事,偌大的唐韵在那里开着,张辰又不管藏协的事,还真是请不动。

身为从龙城出去的收藏家,张辰在三晋这么火,名气炒得这么热,可现在回到龙城来却不走一趟三晋藏协,这可就让三晋藏协的脸面没地方放了,说出去也要被其它的地方藏协耻笑的。

不过在三晋藏协的过程就相对要愉快多了,按照人以群分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这里可以说都是自己人,聊得也都是关于收藏鉴定这类的话题。三晋藏协这些人也都是很明白张辰的实力,更是没人会在他这位关公面前耍两刀,一上午的会谈气氛都很不错。

三晋是一个文物大省,三晋藏协内部也不乏大藏家。早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就有一大批的收藏爱好者纷纷露头,开始了开放后的第一批收藏热潮,那一批人当中如今基本都是有所成就的。

张辰对这些古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先行者们很是尊敬,没有他们这样的人艰苦付出,和那么多年来的坚持,就不可能今天古玩市场的繁荣,更不可能会有这种全民收藏的呈色。

中午自然是要和藏协的人一起吃个饭,张辰和宁琳琅被以华夏藏协上级的身份强行推上了主桌的主座,百般纠缠之下也挡不住当地藏家们的热情,只好是按照他们的意思客随主便了。

吃藏协的饭张辰是最没有负担的,因为藏协不是靠吃财政活,而是靠着会员们的会费来运转,都是大家自愿掏的钱,如何进出的也都有清晰的明细在。请张辰的这顿饭更是,完全由极为当地的大藏家们负担,连藏协的会费都没有动,心里那是没有丝毫的负罪感。

当然,张辰也不会白吃了这一顿,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带着一件清中期的根雕摆件,当做送给三晋藏协的礼物。虽然不是什么特别罕见的东西,但也是当时的大师作品,足够这顿饭局吃上好几次了,所以说这走亲戚很费钱啊。

给三晋藏协张辰可以这么给,因为这个机构是民间的,透明和监督做的都很好,基本不会出现贪腐的现象,这件东西很有可能就在三晋藏协永久保留下去了。但如果放在机关部门或者公务机构,张辰可就不能这么来了,只能是尽量不吃他们的饭,真要送一件东西出去,那就是在把人家的领导往黑路上推,那样很不好的。

午饭过后张辰也就告别了三晋藏协的众人,准备简单休息一会儿,下去还要接着去双溪小学呢。回家休息也不可能超过半个钟头,只好是随便将就一下了,这时候张辰无比想念老妈送的那台奔驰阿克托斯超级房车,真该把那台车也开来。

临行之前已经和双溪小学约好,张辰在孩子们上课之后才会到学校去,也就是和之前的老师还有校领导照个像之类的,不会和学生们有什么接触。他们现在还都是小孩子,那里能懂得那么多的道理和事情,安安心心把基础打好了,才是对未来学习最大的好处。

车队停在了学校门口,张辰从车上下来的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位他在节目中赞扬过的任红梅老师。拉着宁琳琅快步走过去,给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恩师一个结实的拥抱,老师的眼角已经有泪水流出来了。

分开之后,张辰又开始给宁琳琅和任红梅作介绍:“琳琅,这位就是我的启蒙恩师任老师。老师,她是我的未婚妻宁琳琅。”

宁琳琅中规中矩地朝着任红梅鞠了一躬,道:“任老师您好,我是宁琳琅,早就听师兄说过您的事迹,很荣幸今天能够见到您,这是师兄和我带来的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说着把护卫队员手里的一只盒子送到了任红梅的手里。

此时的任红梅就是全校老师羡慕的对象,看看人家教出来的学生,这么大名气了还不忘了在电视上赞扬老师,这种学生才是老师的骄傲啊。

任红梅抹了一把眼泪,赞道:“真是郎才女貌啊,天生的一对金童玉女。好孩子,老师看到你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已经也很开心了,教书育人本就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怎么好在那种场合大肆宣扬呢,以后不许这样。”

“老师,您的所作所为就是指的这样去传扬的,应该让所有的人都把您当作为师者的典范,向您来学习。”张辰这次是豁出去了要表现,他就是要把这位伟大的老师托起来,让所有的老师们都看一看,真正把教书育人作为事业的人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师生两人又感慨了几句,才开始和校领导、老师们一一见礼。现在的校领导早已经换了好几茬,但还是把当年的老校长等人也请回来了,要不你让张辰感谢谁去。

张辰在双溪小学也是一个特例,九岁入学直接读四年级,入学之后就没考过第二名,老师们对他的印象很深,这时候还能想起来当年的一些趣事。

一时间双溪小学的会议室里一片欢声笑语,张辰自己儿时的老师、校长、主任们聊得火热,让一边陪坐的先人校领导们脸上满是羡慕,啥时候自己也能迎来这一天,那可就真的够本了。

现任的校领导们也是很聪明的人,张辰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一个谜,大家都是有些了解的,也就知道任老师今后肯定会火箭班窜升了。一个应该是教导主任的家伙,连办公室人员帮着倒水的时候,都制动让她们先给任老师来,张辰看在眼里只是一笑而过。

有了张辰的托举,任红梅的未来基本已经可以确定了。她现在不过才四十岁刚出头,只要自己够争气,就在教育系统里边混,在退休之前上升到龙城的主任或局长。(教局或者教委都是同一个机构,在不同的时期称呼不同而已。)

临行之前,先人的校领导当然也不会放过张辰,这位在三晋大地上可是很有效的大神本尊,来一趟就一定要留下点什么才可以。

张辰耐不住大家的劝说,任老师也有让张辰帮帮学校的意思,张辰思忖片刻之后,还是写了一幅对联:树人才当行百年大计,育灵魂须有一世成规。

现在张辰的书法也算是小有所成,十八个字写出来倒也颇有些气势,十几年勤学苦练的功力也真不是盖的。

张辰现在只是在完成自己捧恩师的人物,却万万没有想到,当若干年后他成为真正的收藏家和古文化界第一人,并且成为世界级文化大师的时候,这幅对联已经是双溪小学所有老师们的座右铭,也被众多的其它有责任感的老师借用来自勉。

第五百三十二章 衣锦还乡之犁庭扫穴(上)

作为专题片摄制组组长,严秋在非休息时间都要跟着张辰转,负责记录他这次龙城之行的每一步。重回母校感谢恩师这一段,当然不可能被落下。

从张辰下车拥抱自己恩师开始,到他和任红梅老师之间的对话,再到会议室里的谈笑风生,以及最后的一副对联,这一步步地走下来。

敏锐的严秋在感叹张辰在文字上恒友如此急智的同时,也明显感觉到了张辰在儒雅和才华等亲善形象之外的另一面,他有着足够的能力和手段去推动别人的未来。

在前一天晚上的节目中,严秋就已经感觉到,张辰是有意要抬高任红梅,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他的确就是要这样做。如果再结合他之前在节目中对任红梅老师的评价,甚至那幅对联中‘育灵魂须有一世成规’这一句,也都有专门赞扬任红梅的成分。

一直感受着张辰亲善形象的严秋,这时候才想起来,他不仅仅是一个收藏家和商人。他还有一个身份是龙城张家的第三代子弟,是京城最另类也最出色的大少爷,他有足够的能量和基础支持他这么做。

长期以来都对被捧上位有着深度厌恶,认为那都是不正之风,但是严秋这一次却没有丝毫那样的感觉。面对即将因为张辰而前途无比光明的任红梅,她只是认为事情就应该这样发展才对,这么好的老师就应该被当做典型来宣传,最好是让这种人管着所有的老师,才会让教育完全成为一种使命。

之前那个因为小黄说了张辰的豪华而嫉妒到胡言乱语,还有些严重仇富的吴孟,在做完之后就已经调离摄制组了。如果让他来评价张辰今天的行为和举动,那肯定就要和严秋大相径庭了,不把张辰说成是虚伪做、作借机粉饰自己的纨绔公子才怪,否则也不合这个吴孟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性格特点。

从双溪小学出来之后的下一站,就是去新闻中心接受三晋和龙城几家报社的采访,这个环节就比较简单了。有什么要问的问题在之前沟通的时候都已经有过交流,到现场只不过就是一个形式而已,也没有人会傻到真的问出一些不合规矩的问题来,那可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这个环节倒也出现了一个小意外,在采访的记者中,有一个是张辰的小学同学,来采访张辰就是因为看到了张辰的资料,才主动向单位领导提出要求出这个任务的。

张辰的同学名叫封华,是一个戴着眼镜,算不得漂亮也称不上丑的女孩,但是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那种知性和职业的气息却让人能够看出来,她在记者这个行业中一定是个出类拔萃的。

这位倒是很大方,也很主动,在采访结束后提出了要给张辰做一个专访,同时也说出了自己和张辰是同学的关系。张辰听过她的名字之后,也想起来小学时候是有这么一个同学,现在已经是三晋晚报的新闻二部副组长了。

对于老同学的小小请求,张辰还真是不能拒绝,正好快要到饭点了,干脆一起吃个饭,顺便把采访也就做了,又介绍了宁琳琅和封华认识。边吃边谈之中,也并不只是说一些关于采访的话题,关于工作和社会等方面都会有一些交流。

这一趟专访下来,张辰倒是对自己的老同学也多了一些了解,对方有着足够的实力坐在三晋晚报新闻二部副组长的位子上,算的上是一个新闻人才了。

现在《Forbes…treasure》初创,正是需要各种人才的时候,像封华这样能够在官方媒体混出成绩来的,都是最理想的拉拢对象。反正也不是什么公务员的铁饭碗,只要自己有能力,在哪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