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淘宝人生- 第4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间铺子占地的确是不小,前边是三层的店面,一二层三百多平米,三层也有两百多;后边是一个院子和十来间房,还有一栋小阁楼,后边还通着一个小院子,加起来得有四亩多的面积。

这院子说实在的是真不错,自带一口水井,现在里边还有水呢,这有了活水那可是大吉大利的好风水,财源滚滚啊。而且规格布局也都很有讲究,虽然前边有三层店面挡着,但是院子里却光线充沛,建这座院子的人绝对是个高手。院子里满是葡萄架子和无花果树,间杂这一些其它的花卉,再加上一眼活水井,倒是个清凉歇暑的好地方。”

几个人往琉璃厂里边走的路上,卢俊义把简单的情况说了一下,又道:“店老板六十多岁,老两口就住在后边院子里,听说也是喜欢收点玩意儿,手里也有几件不错的,他这就要移民了,我琢磨着是不是能跟他手里匀几件,简陋估计是不可能了,只盼着能把价钱降一降。”

天乃昘一听店老板手里有货,也有了同样的想法,包括闻阔海和石磊都不例外。唯一不动心的就是张辰了,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不会有漏,大漏更是不可能,这不符合他的原则。

听着这几人都想从店老板手里捣鼓东西,就提醒他们道:“你们也别想得太美了,万一人家要交代给拍卖行呢,那个可是要比直接卖掉赚钱多了。这样的店面还要现金交易,可不是那么好出手的,你们还得拿这店面来说事,能配合着买就最好了。”

“够阴险,辰哥你这算不算是城下之盟啊,别把老头儿逼急了店面都没得说了。”石磊对着张辰竖起了大拇指,玩笑道。

张辰也笑了,照着他的脑袋来了一掌,笑骂道:“我这都是在为你们考虑,你小子还敢说我阴险,本事大的话等下你别买人家东西。”

说完又问卢俊义:“卢哥,这院子他卖多钱啊?”

“还好吧,因为他着急要移民,也没有开太高的价格,一亿二。”

“一亿二,这也不便宜啊,想当初我买鲜鱼口街的院子,那么大一处才花了五百万,这才过了多久啊,也就是三年的时间,就要涨十几二十倍,怪不得那么多人投资房地产呢。”

说完这句的时候,张辰发现其他四人都在盯着自己看,表情中还带着一种不怀好意的笑,张辰顿时就发现自己上当了,这些家伙是准备让自己出钱啊。

指着对面的四个人,道:“好啊,我就说你们怎么跑到琉璃厂来看铺子了,好像很不在乎价钱的样子,感情你们这是要打算吃大户啊。卢哥你也是地主老财,这点钱你也能拿出来吧,你买下来不就行了吗?”

卢俊义摊了摊手,道:“我的确是能买下来,可是我也要生活的啊,还要有其它的各种开支和投资,一亿多压在手里比买成房子对我来说更有意义。你小子肥的流油,也不在乎这点钱,干脆就便宜你好了,不过后边院子里那些葡萄架子你得留着。”

这些话只不过是开个玩笑,张辰的心里其实是清楚的,真想要在这里开店的话,这间店面就必须在一个人的手里。本来开这个店就是以乐趣为主,光是买门面就一人投资好几千万,这可就没意思了。

而且将来一旦有个不干了或者什么的,这院子也不好分配,把院子放在一个人手里,就可以提前避免很多麻烦。古玩店经营可以从某个人手里租下这座院子,谁来谁走都不会有什么牵扯,即使有一天要挪窝或者不干了,也不会因为院子的归属问题闹麻烦。

这几朋友当中能够直接出钱买下院子的也就是张辰和卢俊义,其他人要拿出一亿二的先进来还真是不大现实,要么是很吃力,要么就是得借钱。而张辰又是几个人之中最有钱的,拿出一亿二来对他完全不会有任何影响,为人又讲义气,当然是要选他了。

第五百五十八章 汇德斋(中)

琉璃厂的商铺大部分不是卖古玩就是买书,或者是南纸店,很少有经营其他项目的。这间叫做博雅书社的书店就在中华书局边上不远,是一座造型古朴的三层仿古建筑,看起来并不像荣宝斋那样新,应该是民国年间的建筑。

书店的门头上悬着一块古旧的牌匾,上边的漆面也有些斑驳了,肇事者它所经历过的岁月风霜。上边是四个正楷大字“博雅书社”,题字的人也很有名气,民国初年的军阀之一徐世昌。张辰看着这块牌匾,心想这家老板是怎么把这块牌匾保存下来的,当年这可是属于违禁物品,必须要销毁的啊。

书店老本是个六十多岁相貌清矍的老者,正坐在橱窗下的椅子上看书,穿着打扮中规中矩,眉宇之间透露着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想来也是个书香传家的。

卢俊义之前已经通过电话和店老板联系过,进店后就走上前去,道:“您是曹大爷吗,我之前给你来过电话,是来看看这间书店的,您能带我们看一下吗?”

老者摘下眼镜站起来,看了看一起进来的这几个人,也许是想从相貌和神态气质上来分辨一下,这些人是不是正经生意人吧。

看过之后,应该是感觉还不错,笑着答道:“对,我是姓曹,这间书店目前的主人。你就是小卢吧,我能听出来你的声音,这几位都是你的朋友吗,还是你的合伙人?”

“我们都是朋友,想要一起合作开一间店,您这边正好要转让,就一起过来看看。”卢俊义答道。

“嗯,行吧,咱们先看看楼上吧。二楼的格局和下边是一样的,三楼比较小一点,格局也差不多。因为要转让了,最近也都没有进货,二楼和三楼都已经空下来了,整个空间看起来比较直观一些。”店老板说着就带众人上楼去。

张辰在进门之后,就已经把一楼打量了一遍,差不多有十一米的入深,三十米还要多一些的宽度,八根罗马风格的大柱子,和四周厚实的墙壁支撑着建筑主体。这样的房子建筑成本很高,没有一定的财力根本盖不起来,看来这家人在民国的时候也不简单啊。

“曹大爷,您这房子有些年代了吧,这么结实的工程现在可是很难找到了啊。”张辰想尝试着打听一下。

店老板倒也没什么不好说的,呵呵一笑道:“这房子是我爷爷在世的时候就买下来的,以前也是干书店,后来老板好像是获罪了,我爷爷的一个兄弟当时是徐总统办公室的秘书,就托人买了下来,一直经营到建国。后来的事情就是那么回事,也不好说什么了,浩劫的时候我父亲被迫关了门,一直到了八十年代末才又归还回来,我就在这里继承父业了。

这房子结实得很呢,少说也有一百年的时间了,可还是什么问题都没有,我想给墙上钉两个钉子都还得找砖缝儿呢。你们没见过这里边原来的灯具,我小的时候见过,那才叫漂亮呢,正经手动打造的铜灯白水晶,完全不是现在的工艺能比的,可惜都给毁了,多好的东西啊。”

这说的应该是当年的特殊时期,就连家里的铜搭扣和铜合页都没放过,这种地方的铜吊灯怎么可能幸免呢。也许是真的炼化了,也许是被人给私自截留了,总之不可能留在老百姓手里。

说着话就已经到二楼了,这里和一楼最大的不同就是地面,一楼的是地面是水磨石处理的,楼梯也是水磨石,但是到了二楼的地面就全部换成了木质的,相当厚实的那种。地面经过了百十年的岁月,已经基本完成了氧化的蜕变,泛出单单的金黄色来,好奢侈的柚木地面啊。

店老板对楼上的地面也很喜欢,带着一点骄傲,道:“小伙子们,你么来看看这地面,是在一百年前就铺设好了的,用的全部都是半尺厚的柚木,保证一千年都不会腐烂。地板的下面还有走热气的隔层,这里边一点不冷就是因为这下边通着后院的炉子,比什么暖气和空调都要好。”

“现在还能烧炉子吗,不是早已经不允许烧了吗,连热水的炉子都得用电的呢。”石磊很不解地问道。

“呵呵,的确是不让烧了,我因为不想破坏这么好的房子,就没有装空调,专门从北欧定了一套煤油的供暖设备,比原来的土火还要好用得多,也相对环保很多。只是你们买下这里以后,可能会在这方面破费一些,但是能够保得住这么好的房子,也是值得的。”店老板说这些话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很自豪,没想到还是个古文化遗迹的忠实保护者呢。

三楼和二楼的格局基本相似,只是少了两根柱子,窗台的四周多了一些浮雕的造型,有些已经是被破坏掉了,应该也是浩劫期间的成果,不过基本还算能够成形,修补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来到后院,虽然已经是冬天了,但几个人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得不轻,这里和外边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站在书店的大门前绝对想不到,后边的院子里居然是别有一番风情。

近千平米的地面上满是已经落了叶子的葡萄架,每两架之间都会有两株无花果树,整个葡萄架区域的外围也是一圈无花果树,靠近后边小阁楼的地方则是牡丹和海棠,还有几株看起来应该是野玫瑰,还有一些其它的花卉散布在院子里,阁楼的斜向不远处就是青石的井沿。

现在就已经能够看出点样子来了,如果到了春末、盛夏和成熟的季节,这里边又该多漂亮啊。去过汉府的都知道,那里有最漂亮的院子,可是这里又是另一种风格有点像是小小农庄果园的感觉,着实让人喜欢。

“这些葡萄树有一百多株,无花果有将近四百株,还有后边院子的果树,都是我当年移植的最佳品种,有一部分还是专门从边疆那边移植过来的,这院子里结出来的每一颗果子都是蜜甜。不过这些花花草草和果树都不用你你们太操心,定期会有专人来帮着打理,你们付一点钱就可以了,相信对你们来说不是难事。”这又是店老板的一个骄傲。

再往后比的小院子就是真正的四合院了,虽然面积不是很大,却也布局得相当规矩,大开大合中又不失精巧别致。几株果树已经长得很高很壮了,两株梧桐树更是茂盛非凡,在这里一年四季有花、有果、有雪、有晴,还有门檐下的燕子老巢,喧闹都市中也足以称得上人间仙境了。

双方交流得很愉快,店老板曹大爷对这几个年轻人的印象也很不错,看完院子之后就答应签协议,然后去办理相关的手续。

张辰对买下这间店本来就没什么意见,在看到后院那么都的果树精巧的布置后,心里就更是愿意了。当下就打电话让蓝图的律师过来和店老板签了协议,有让他们去办理一应的手续,两千万的预付款也打到了对方的账户。

只是店老板还有一个小要求,就是要帮着他把店里的书处理一下,他这边搞定转户之后的就要去澳大利亚了,但是店里的书还没有完全处理好,到时候会有书商来接手,帮着招呼一下就行。张辰几人当然是一口答应下来,一亿二都已经花出去了,还在乎帮着处理这么点小事吗。

参观院子的时候,张辰就已经想店老板提出来,想要从他手上买下几件藏品,这位曹大爷当下就同意了。他也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带出国的,本来还打算委托拍卖行处理,现在有人要当然是最好了。

刚刚签完协议付了款项,卢俊义等人就拉着店老板去看东西了,这位老人家收藏的东西还真是不少,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一百多件,这还是已经卖掉一部分之后的数量。

卢俊义几人都是收获颇丰,也是因为今天把房子卖出去了,店老板心情不错,有些东西半卖半送的就都给他们了,这几个家伙也算运气不错,在里边还捡了几个小漏。

店老板见提出购买他藏品的张辰并没有出手,总觉得有点奇怪,问张辰为什么,却听到石磊在边上笑道:“他从来只有捡漏,没漏的时候是一分钱也不会出的。”

哪知道店老板听了这句话之后,猛地一拍自己的额头,道:“对了对了,这就对了,我就觉得你一进门的时候有点眼熟,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现在可算是知道了,你就是那个《博古藏谈》上边的鉴定专家张辰,我每期都看你们的节目的,没想到临出国之前遇到你了,你一定要给我签个名,我这辈子就追过一个明星,那就是你了。”

这种小要求张辰当然不会拒绝了,在店老板拿来的好几本收藏类书籍上签下了一些名言名句,或者是祝福的话,又和老人合了几个影,才算是完。

店老板高高兴兴地把自己的书收了起来,张辰心中却是郁闷无比,现在自己在古玩行的名声就是这样吗。只要一提到非漏不出书就马上会想到“张辰”这两个字,那今后去市场的时候是不是还得戴口罩啊;就跟孙松演完王沪生似的,出门就怕挨揍。

有了蓝图的律师出马,产权转让的手续办得很顺利,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已经处理妥当了。张辰又跑了一趟琉璃厂,带着店老板去到过户大厅,现场办理了转账之后双方在转让协议上最后签了字,那处房产就正式归到张辰的名下了。

开设古玩店的第一步已经完成,张辰把张沐还有何向东也都喊了出来,七个人一起去到京城饭店胡吃海喝了一顿,庆祝第一步的成功。

第五百五十九章 汇德斋(下)

一番庆祝之后,自然是皆大欢喜,七人约好了再次见面商讨细节的时间,就各自回家去了。只是他们七人谁都不知道,这间即将成立的古玩店会发展道一个怎样惊人的地步,即使精明细致如张辰,老到沉稳如天乃昘。

办理了手续的第二天,张辰去到琉璃厂做交接,原来的店老板老两口还要在这里住两天,等儿子从澳大利亚来接他们,张辰现在可以先在前面的店铺里操作了。

前边一楼的书已经全部都收拾起来了,张辰带着几个护卫队员去实地测量一下,为下一步的防盗设施安装做准备,还有存放物品的大型保险柜等等,都需要提前找好尺寸去订购。

博雅书社是一间不小的书店,三楼全开的时候最多有过二十多个导购,今天是最后一天结算工资,之前所有的导购全部都在今天来领工资。

张辰从后院走出来的时候,有两个那天见过张辰来店里的导购胆子比较大,主动找到张辰问他:“大哥,您就是买下这家店的老板吧,不知道您接手后要做什么生意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