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粱三国-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瑜和李儒听了也是微微点了点头,看起来诸侯之中是王奇最强,但也不是无敌。据刚刚恢复的河内情报网传来的消息,袁绍已经基本平定了韩馥的旧部,实力大涨,如果不是正与公孙瓒在界桥对峙,恐怕都已经有可能出兵威胁河内了。   
  “嘿嘿!这有难,那些诸侯又有几个是真心为汉室着想的,远的那几个诸侯都是安逸之辈,只要主公能满足他们的条件,他们就不会参加针对主公的行动,近的这几个,主公不去找他们麻烦就不错了,那里还用怕他们!”贾诩冷笑道。   
  贾诩对于自己的才能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邻近的诸侯中,真正能对王奇产生危险的也就只有袁绍和西凉的韩马了,其他的实力不足,基本上没法对王奇造成真正的困难。但这两个诸侯,也就是一副空架子,都有致命的弱点,贾诩自认还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王奇看到众人的反应不禁皱了皱眉,自己不缺谋臣,但现在留在身边有战略眼光的谋臣却不多,周瑜是全才,但毕竟年纪尚小,陈宫和李儒都是战术上的天才,贾诩到是战略战术都擅长,但只有他一个人的话,还是不大可能完全考虑周全的。看来自己也应该把那些谋臣们都召集到京师来,成立一个幕僚团了。   
  “呵呵呵!这个主意却是比上一个省事多了,但二哥如果实行的话,必然会落得一个大奸臣的名声!”周瑜看到陈宫和李儒两人都陷入了沉思,不由出声笑道。   
  还是他比较了解王奇,知道王奇其实就是既想做*子,又想立贞节牌坊。   
  “不错!主公现在迎纳天子,声名威震天下,此时正是四方豪杰之士来投之际,如果擅自诛杀大臣的话,定然会寒了天下士子之心,对于主公今后的大业极为不利!”   
  李儒也想清楚了,他很早就和王奇谈过此事,知道王奇对自己的名声很看重。刚开始还因为贾诩说的这个主意极为诱人而有点动摇自己的看法,现在听了周瑜的话,才把握住了事情的关键。身为主公的幕僚,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自己主公的切身利益。   
  “唉!主公既然有此雄心,就得有担负骂名的准备呀!”陈宫叹了口气。   
  他到有点被贾诩说服了,觉得贾诩的主意虽然不是最好的,但的确是现阶段尽快结束乱世的最好方法。理智上理解了,内心却还是无法接受一下子就对曾经效忠的汉室下手,所以最后只是用不置可否的口气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贾诩是什么人,他马上从周瑜的话中判断出了王奇的意思,当即表态道:   
  “其实这两个主意都差不多,没有上下之分,至于如何选择,自然是由主公决断了!”   
  “也不是我不想担当这个骂名,实在是有先父的表率在先,如果现在就这样做的话,定然会有人指责当日先父的除董的行动别有用心!而且这和我在颍川书院所宣扬的自由论也有点违背,只要天子没有大错,我现在还不想学霍光和王莽!”王奇沉声答道。   
  反正自己已经有了相应的安排,现在只要保证朝政不被那些公卿大臣们垄断,笑到最后的肯定就是自己。第一个方法刚好和自己慢慢腐化刘协的行动可以配合进行,哼,等到刘协完全腐化堕落时,也就是自己完全掌控朝政的时候。   
  众人听到王奇这样说,就明白他是倾向于第一种做法。   
  “主公!明日朝会主公还得尽量的掌握实权,我已收到消息,陈留张邈,东郡曹操等人已经准备派使者前来朝见天子,至于袁绍等人,因为距离远还没接到消息,不知道有什么反应,但想来应该也会准备派出使臣的。如果让朝臣和这些诸侯取得联系,对于主公掌控朝廷会非常不利!”贾诩再次禀告道。   
  虽然不把诸侯放在眼里,但贾诩办事可还是很认真的,从来不真正小视哪个敌人。   
  黄忠和张辽在王奇达到河内前就已经夺得天子,而王奇后来又在河内休整了两天,路上再花了五六天的时间,经过这么十来天时间,毗邻的陈留和东郡会接到消息做出反应也不奇怪。   
  “哦!看来他们两位是想来探探我的底呀!对了,文和可知吕布在陈留的情况?”王奇问道。   
  “呵呵!主公的使臣刚进入陈留,那张邈就下令通缉吕布了!虎牢这边的佯攻都没来得及做!”贾诩笑道。   
  张邈虽然因为戏志才充满威胁的一封信而不敢对颍川动武,但对于勤王保驾这样的事情还是很感兴趣的,当黄忠他们攻陷怀县时,他就已经陈兵在陈留和河内交界处了,只是一直不敢有所行动。王奇的使臣一进入陈留,他就得知准确的消息了。本来就惧怕王奇的张邈,在听了信使充满威胁口气的话语,连忙下令全郡通缉吕布。   
  “哼!算他识相,要不然我到可以找到借口讨伐他了!”王奇冷哼道,“只是他这么一做,就不知道吕布的行踪了!”   
  “吕布现在已经变成了瘟神,那个诸侯接纳他,那个诸侯就会背上不遵天子召令的名声。除非那人想直接称帝造反,否则决不会收留吕布!”李儒笑道。   
  想想自己实在是能把握时机呀,如果不是抓住机会拜了主公,恐怕自己也应该像吕布一样四处流窜吧。   
  “称帝造反?”王奇一扬眉,随即笑道:“我知道吕布回去哪儿了?”   
  贾诩脱口说道:   
  “南阳袁术!”   
  众人在听了王奇的话时还有点奇怪,再听了贾诩所说,顿时都理解的点了点头。   
  袁术就算不是真的想称帝造反,就凭他当日曾派兵进攻颍川,吕布也应该会前去投靠。   
  “呵呵!颍川可是我们的地盘,等会儿我就去安排探子,尽量在吕布过境时将他擒获!”贾诩笑道。   
  “好了!文和,你就能者多劳一下!明日朝会,我想提名你出任侍中一职,你意下如何?”王奇问道。   
  侍中是皇帝的近侍大臣,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并没有实权,王奇让贾诩出任侍中,明显是让他来监视刘协。本来这样的安排,王奇直接任命就可以了,但因为贾诩现在还在掌管情报工作,怕他忙不过来,就先问问他的意见。   
  “旦凭主公安排!”贾诩恭敬的道。   
  主上这么尊重自己,自己的当臣下的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公台此次守住洛阳,扭转了大局,我会提名公台接我的河南尹!”王奇转头对陈宫说道。   
  这次则不再是询问的口气,因为本来就是论功行赏。   
  “诺!”陈宫应道。   
  河南尹负责掌管京师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但因为京师地位特殊,他的品级还是很高的,王奇任命陈宫为河南尹,一则是对他的封赏,再则也是手头没有好的人选,只得倚重他了。   
  李儒和周瑜身份特殊,王奇只能让他们先在自己的大将军府中任职。   
  “大哥!我想请你出任司隶校尉,你可愿意!”   
  “诺!”赵云没发表意见,直接令命。   
  司隶校尉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也只有真正的亲信担任才能放心。赵云是自己的结义兄弟,他的忠心毫无问题,自然是任命他担任了。   
  “汉升现在驻守河内,我意任命他为振威将军,至于云长和徐晃以及留守豫州长安的众人,我也会各有赏赐!”王奇直接道。   
  众人对于王奇的安排都没什么意见,这样一来,洛阳以及河南郡的军政事务基本都在王奇的掌握之中了。   
  再稍微的商量了一下,众人各自散去,而王奇则是直接进宫面见天子。   
  明天才有朝议,不过王奇的人负责天子的守卫,王奇想见天子还有什么问题吗。   
  ……………………………………………………   
  初平二年六月,经过近一年的流浪,汉天子刘协终于回到了京师洛阳,正式的主持了回京后的第一次朝会。   
  让太尉杨彪等人措手不及的是,在朝会一开始,刘协就正式宣读了任命陈宫,贾诩,赵云的人的圣旨,同时宣布,由于自己年幼,正式任命大将军王奇假节钺录尚书事,掌管政务,太尉杨彪为司徒,协助王奇处理政务。   
  本来一切都在王奇的掌握之中,群臣对于王奇会取得实权也没多少意外,只是没想到刚到洛阳时还好好的,怎么休息了一晚,态度就截然不同了呢。   
  王奇和杨彪共同执掌政务,这是预料中的事情,现在任命杨彪为司徒了,两人一文一武,的确是相辅相成的事情,只是王奇这个假节钺就有点出格了,假节钺者拥有代行帝王旨意、掌握生杀的特权。实际上历代只有深得皇帝信任的权臣,才可以假节钺,再结合现在天子没和大臣商量就突然宣布,不得不让那些大臣有所怀疑。   
  杨彪自己毕竟已经出任司徒,协助处理政务了,到也不好直接说什么,那些本来已经投靠王奇的臣子们当然也不会说了。不过还是有董承这样的人跳出来发表意见了。   
  对于陈宫的任命他们无话可说,河南尹本来就是由王奇出任的,现在推荐自己的亲信出任,也不算逾越,但对于掌管京畿安全的司隶校尉和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的侍中就有话说了。   
  “陛下!司隶校尉负责京畿安全,那赵云素无资历怎能出任!臣推荐前河南尹朱隽出任!”   
  “陛下!侍中是近侍陛下之臣,那贾诩本是李郭旧部,身份不明!臣推荐前司徒杨震之孙杨琦出任!”   
  在董承的带头下,一个个所谓的忠臣跳了出来。   
  王奇听了一阵皱眉,这些虽然明显是针对自己的,但他们所推荐的人物的确不是一般的角色。   
  “朕已经将政务托付与大将军和杨司徒,此事还是由两位大人来决定吧!”刘协细声道。   
  昨天得到过王奇的吩咐,如果有大臣以大事相询,就将他们直接推给王奇和杨彪处理。没想到他还真听话,现在讨论的是赵云和贾诩的事情,竟然也直接推给了王奇和杨彪。   
  王奇内心一阵苦笑,只得问杨彪道:   
  “司徒大人以为这两人如何?”   
  “呵呵!侍中一职不限一人,贾文和和杨琦同是一时名士,都可出任!至于司隶校尉一职,还是有赵云将军出任吧!不过朱公伟乃是当世的兵法名家,天子正值适学之龄,可以拜其为太傅!”杨彪温声道。   
  王奇听了心中暗暗佩服,不快是官场老手,做事极有谋略,安排两个侍中就防止自己完全控制天子,洛阳的兵马都有自己掌握,即使他们得到司隶校尉一职,也并不能真正掌握京畿的人马,主动让出这个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的职位后,又要求太傅这个职位,为了弥补他们,不至于直接搞僵双方的关系,自己还不得不答应。   
  “不错!陛下正值适学之龄,大将军就是当世大儒,也可以拜为太傅!”还待在洛阳令位置上的陈宫突然道。   
  关羽他们这样的武将没资格上朝,陈宫作为洛阳令到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中) 第一百廿四章 诸侯使者    
  距离上一次朝会已经十几天了,得掌大权的王奇心情一直很好。   
  那次朝会的关键时刻,陈宫及时的提出了要天子也拜王奇为太傅的要求。让本来以为可以小小赚点便宜的杨彪一阵为难,王奇在学术界的声望可不比朱隽在兵家的要低,陈宫的这个提议绝对是很合理的。   
  最后杨彪当然是同意陈宫的提议了,现在京师在王奇的掌控之中,如果明显的和王奇作对,杨彪可还不敢。   
  更何况,现在王奇得势了,也没忘自己这个当初提拔他的人,杨彪自认还算值得。至于其他大臣不能得到相应的封赏,这可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只要王奇不是太过分,看在王允的面子,杨彪也会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由于现在政务完全由王奇和杨彪掌握,例行的朝会也就不再召开了,只会在每月的十五,给朝臣一个拜会天子的机会。日常的政务,完全在杨彪的司徒府和王奇的大将军府处理。   
  当然,作为天子的老师,王奇还是每天都可以进宫见天子的,只是另一个太傅朱隽,一则是刘协不大喜欢打打杀杀的,再则也是王奇的有意安排,弄的现在几乎没法见到天子。对于这样的结果,众朝臣是敢怒不敢言。   
  毕竟,王奇对天子和朝臣的态度是没话说的,由于高薪养廉,使朝臣在李郭之乱中损失的产财正在快速的恢复中。而对天子,那更是值得赞赏:先是搜罗各种奇珍异宝、新奇玩意儿送给天子;又广选秀女,弥补因为李郭之乱而走失的宫女;还积极的在大臣中挑选优秀女子,给天子准备皇后人选;甚至特地将自己府中的大厨送进宫中当御厨,让曾经在王奇府中尝过现代美味的大臣们羡慕不已。   
  这样的厚待天子,绝对不是一个权臣的行为,杨彪和众臣反倒是有点担心王奇对天子太好了,弄的自己这帮老臣都得不到天子的赏识了,所以在王奇的带动下,竟然也忙着搜罗珍宝女子送给天子。   
  当然,他们主要还是送女子,大臣们自命清高,大部分忠臣对于送珍宝这样的行动,还是有点不愿意的。至于女子吗,现在天子年幼,不必太担心他会沉迷于女色,但要是能临近侍候天子,将来就有机会成为天子的妃子,这只是一种远期投资。   
  在王奇和朝臣的“配合”下,刘协这个一直困顿的天子很快就沉醉于这样的奢侈生活中了。甚至在贾诩安排的有心人挑动下,还临幸了一个国舅董承所赠的美女。自此,美食佳人成为刘协的一大爱好,在贾诩这个侍中有意无意的影响下,对于政事愈加不关心了。   
  今天虽然不是十五,但拜见天子的仪式却定在今天举行。   
  因为邻近的几个诸侯,在得到王奇迎天子回京后,大部分都已经派了使臣来朝见祝贺。今天就是他们朝见天子的日子。   
  皇宫门外现在挤满了朝臣,巍峨的门楼,冷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