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海兰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海兰珠-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有话要说:乃们如果不撒花,俺就把朝鲜公主给……自行想象

☆、105教化

海兰珠温柔的笑笑;把君娴抱在怀里,“额娘的宝贝娴儿肯定是天下最美的。”

皇太极看她想过来了;也松了一口气;加入了夸女儿的行列中。

“其实额娘才是天底下最美的人。”君盛糯糯的童音传了出来。

海兰珠一愣,随即把三个孩子圈了起来,“你们都是额娘的宝贝。”

夸完孩子用完午膳,皇太极开始考校孩子们的功课。这时候君娴是最轻松的,因为皇太极舍不得看女儿困惑的样子,每次都是简单问一问学了什么,然后表扬几句,得到女儿湿湿的吻后,精神抖擞的难为儿子。

这不今日依旧如此,君娴乐呵呵的呆在皇太极怀里,看着阿玛考校哥哥弟弟。

“你们学策论也学了不短时间了,这个问题你们看怎么办。”他拿起桌上朝鲜来的线报,递给他们。

兄弟俩又仔细研读一遍,君卿先开口,“父汗,儿子愚见,想要彻底收复朝鲜,不应该单纯的靠武力,而更应该收服人心。《荀子·哀公》篇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也用这句话告诫过自己。儿子认为此话极有道理,收服朝鲜的民心才是长久之道。阿敏伯伯此次大规模屠城,势必会在朝鲜人心里留下阴影,父汗可适当惩戒,表明我们的态度。但是阿敏伯伯此次的确是大功一件,不能不赏,父汗可适当的罚些金银。”

皇太极点点头,对君卿的回答表示满意。他七岁时无法考虑的这么全面,儿子青出于蓝他自然开心。然后他把头转向君盛,示意他说。

“父汗,儿子懂得不如哥哥多,听着哥哥刚才说的很有道理。只是在收服朝鲜民心上,儿子有点看法。”

皇太极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汉人有一种说法叫“教化”,儿子认为可用于收复朝鲜。让朝鲜人学习我们后金的预言,体验后金的生活,后金也可以吸取朝鲜的某些长处,久而久之,两族人就会彼此认同,到时候自然就是一家了。”

说完他抬起头,苦恼的看向父汗,他就是这么想的,不知道父汗会不会难为他,他真的不想被罚写大字啊。

皇太极初时听着皱眉,越听越惊喜:难道这就是贪狼星的命格,桃花运旺盛,多才多艺在外交上有独特的天赋。

君盛看父汗这么久没说话,心中暗道糟糕,今天肯定又要写大字了,连忙用那湿漉漉的大眼睛可怜巴巴的看向海兰珠。

收到儿子的眼神,海兰珠自然替他说话:“爷,盛儿才五岁,能说成这样就不错了。”

皇太极这才反应过来,他对盛儿的回答很满意,可想到贪狼星那易焦躁的性格,他决定好好打磨打磨儿子。

“嗯,今天就到这吧,盛儿下去后好好读书,多像你哥哥学学。”

皇太极板着一张脸,其实心底乐开了花:大儿子有大局观,绝对是做帝王的好苗子。小儿子见微知著,好好栽培必然是能吏。他能有如此优秀的儿子,怎么会不高兴呢?

君盛如梦大赦,赶快拉着哥哥姐姐去跑马场骑马去了。皇太极看到三个萝卜头依次离开,对小儿子满意极了,算他识相。

又过了一个月,阿敏的大军班师回朝,正蓝旗驻守朝鲜,回来的只是镶黄旗跟镶蓝旗。

皇太极本想亲自出城迎接,可权衡之下,还是决定留在汗宫。

阿敏到了城门口,看到是三贝勒来接他,心里打起了鼓,难道他这次有什么地方做的大汗不满意?可以说努尔哈赤死后,阿敏最怕的人就是皇太极。对于这个总是温和待人的大汗,他本能的感到危险。

“哥哥一路辛苦了,此次出征大胜而归,大汗很高兴。”

“都是为了后金,谈不上辛苦。大汗在后方坐镇,才更辛苦。”

“大汗在汗宫里等着哥哥,弟弟本想劝大汗一齐来迎接哥哥凯旋,可……”

莽古尔泰不着痕迹的套着阿敏的话,同时抹黑皇太极,试图同他结成同一战线。可阿敏也不是那傻的,他手握两旗兵力,小日子过的舒舒服服的,干嘛上赶着掺和他们间的事。

于是他一阵打哈哈,涉及到重点事情巧妙地避过去。

一路进了汗宫,皇太极在崇正殿门口亲自迎接他,“哥哥一路辛苦了,快坐下。”

福禄亲自搬了个椅子给他,阿敏闻言松了一口气,看来事情不是很大,推辞了一下就坐下了。

说完这次的收获后,皇太极对阿敏的英勇善战以及高效率作战表示赞扬,然后他屏退众人,独自留下阿敏。

阿敏心里咯噔一下,知道重头戏来了。

“哥哥此次做得很好,你辛苦了。”

“当不得大汗如此夸奖,我这人平生就*带兵打仗。”

“弟弟也知道哥哥最是能征善战,只是如今的后金不是父汗在的时候了,眼看着我们后金越来越大,但在世人眼中还是那只靠烧伤抢掠的野蛮人。”

皇太极娓娓道来,若是别人阿敏早就掀桌子走人了,田里长不出粮食冬天那么严寒,他们不抢点怎么活。

只是遇到一直以来深不可测的皇太极,阿敏本能的压抑住了自己的想法。

“我也知道哥哥的想法,只是若是想长久发展,我们必须要学会治天下。所以此次可能要委屈下哥哥了。”

“没什么委屈不委屈的,只要为了后金好就行。”阿敏知道今日的排头吃定了,于是高风亮节的在皇太极心中留下了好印象。

皇太极正等着他这句话,看他这么说不管真心假意,他都承这份情。

“明日我可能要没收哥哥所得的一部分财宝,尤其是朝鲜国君的印信,用来安抚朝鲜。”

阿敏点点头,这些象征意义强的东西,值不了几个钱,再说金银财宝他真不缺。

“还有就是那位朝鲜公主,肯恩要从长计议。弟弟知道哥哥喜欢美人儿,早就选好了二十名美女。”

听到这阿敏却是肉痛了,回来的路上那朝鲜公主化身冰美人儿,屡屡强迫她都能带给他别样的刺激感,他如今还真有点舍不得她。

“怎么,哥哥不舍得了?”皇太极特意拖长了尾音。

阿敏吓的一打颤,“那倒没有,不就是个女人么。”

皇太极满意的点点头,“哥哥功臣,弟弟自然会论功行赏,哥哥去练兵吧。”

阿敏这才满意了,这次带着镶黄旗出征,他明显感觉自己的两蓝旗比镶黄旗要差一截。现在皇太极这意思,莫不是要把方法教给他。

果然皇太极拿出一本准备好的兵书,“哥哥且收着,一路舟车劳顿,哥哥也累了,快回府歇息吧。”

阿敏此刻的心里全是兵书,什么朝鲜公主、什么金银财宝,全都被他跑到了脑后。千恩万谢之后,他捧着兵书三步并作两步的走了。

第二日上朝,皇太极自然宣布了决议。众臣一片哗然,莽古尔泰暗暗高兴,大汗这么对阿敏,他可以去拉拢他了。

而关雎宫中,海兰珠正在同李慧喜说话。

眼前的朝鲜公主尽量的打扮得端庄,可能是为了祭奠死去的亲人,她穿着十分朴素。可海兰珠还是从这份端庄中看出了一份妖媚,这个公主是个表里不一的人。

海兰珠打量李慧喜的同时,李慧喜也在看着这位大妃。在她的印象中,大妃不论年纪如何,都不应该拥有如此澄澈的眼神。

再看一眼,她被大妃的美貌震惊到了。从小自以为骄傲的美貌,被她一比竟然什么都不是。想到一路上听到的传闻,她的心荡到了谷底。她本计划着嫁给后金的大汗,然后徐徐图之,可是如今有大妃珠玉在前,她还有机会么?

“公主远道而来,不必多礼。”海兰珠客气的给她赐座。

“亡国之人,不过是阶下囚罢了。”李慧喜本来满语就不错,在后金呆了一段时日,已经脱离了满口思密达的阶段。她正尽量凸显出她傲气的一面,毕竟输人不输阵。

海兰珠也不与她计较,“大汗听说了朝鲜的事,十分痛心,现在正在责罚二贝勒。公主也是个可怜人,大汗必会为公主寻一门妥善的亲事。”

李慧喜眼睛一亮,她可以逃脱仇人的魔爪?

“谢大汗大妃恩典,慧喜愿侍奉大汗大妃一辈子。”

海兰珠皱眉,没想到这公主看上了皇太极,看来她野心不小啊。

“公主金枝玉叶、且远来是客,必然是要做主子的,哪有让公主做那端茶倒水活计的道理。”海兰珠故意歪解了李慧喜的意思,想留在汗宫也行,汗宫多一个普通的丫鬟也没什么。

李慧喜有苦说不出,她总不能说自己想自荐枕席吧。同时她又暗恼海兰珠小气,她自认为随不必大妃美,可伺候男人的本事是一等一的,大汗若是要了她,肯定会迷恋上她的。

“一切但凭大汗、大妃做主。”李慧喜从椅子上起来,五体投地的跪拜。讨好了眼前的大妃,嫁个好一点的人家,她照样可以慢慢图谋。

“快请起,公主是李氏王族的最后一人,是朝鲜最后的贵族。为了广大朝鲜人,大汗和我也会好好照顾公主的。”海兰珠看李慧喜服软了,还是忍不住刺了她一顿。一个亡国的公主罢了,还妄图巴上爷?

☆、106侧室

关于把李慧喜赏给谁;皇太极心中早已有了成算。只是那人关系到海兰珠,所以他并没有贸然公布。

只是没想到他回头与海兰珠商议时;她竟然很痛快的赞成了。

海兰珠知道皇太极没有把朝鲜公主赏给阿敏后;就知道他的意图:无非就是用这个公主安抚朝鲜人罢了。

安抚的法子无非就那么几个,封她做朝鲜女王是绝对不可能的事,那剩下的只有联姻满族亲贵了,而亲贵中又以*新觉罗家的宗亲最为合适。

这宗亲中,皇太极首先被海兰珠刨除掉了,阿敏自然也不可能,剩下的侧福晋名额都已经满了,朝鲜公主不可能成为格格侍妾之流。思来想去,也就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合适。

昨天见着那公主,海兰珠只觉她不是个好的。皇太极登基这六年来,多铎一心拥护他,所以海兰珠自然不会在这件事上坑他,那剩下的人选就只有多尔衮了。

多尔衮现年只有二十,人长得也不错且手握重兵。他几年前娶了明安家的小玉儿为妻后,还是对大玉儿一如既往的宠*。小玉儿成为了十四阿哥府的隐形人,掌家权都不在她手里。

加上大玉儿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海兰珠对这个嫡亲妹妹彻底冷了心。对于从小如妹妹般长大的小玉儿,海兰珠倒是想帮她一把。如今把李慧喜弄进去,刚好可以牵制住大玉儿,让她少动点心机。

皇太极见海兰珠同意了,自然十分高兴。虽然他无暇去管十四弟府上的一个侧福晋,可这侧福晋站在多尔衮身后小动作不断,也着实让人讨厌。想起前世那个心机深沉的大玉儿,皇太极再次庆幸他今生没有要这个女人。

于是过午,圣旨传到十四阿哥府和朝鲜公主所在的驿馆,大汗为两人赐婚。

圣旨传来时,多尔衮正在大玉儿房里。五年前贪狼星的传言后,大玉儿生下一位格格,谣言不攻自破。大玉儿懊恼的同时松了一口气,毕竟多尔衮那时的势力很难与皇太极抗衡。

如今大玉儿又怀孕了,多尔衮已经满二十了,但府里只有大玉儿生的大格格雅图。对于这一胎,他自然是非常重视。

大玉儿听完圣旨,身子晃了晃。多尔衮赶紧扶住他,“玉儿别难过,爷去求大汗收回成命。”

多尔衮如今还是很喜欢大玉儿的,直脾气且不如大玉儿柔美的小玉儿直接被他忘到了一边。而且大玉儿如今腹中怀有他的骨肉,他自然不想再来一个与大玉儿地位相当的侧福晋。

大玉儿也是满心苦涩,可是她明白这朝鲜公主会是一大助力,所以她强忍着拦住多尔衮,“大汗的命令哪容我们质疑,只要有多尔衮这份心意,玉儿就很满足了。”

多尔衮想到皇太极这几年越来越盛的威仪,收回了前进的脚步,只是安抚大玉儿绝对不会辜负她的情谊。

大玉儿一边感动着,一边恨极了姐姐。想着若是当年姑姑做了大福晋,肯定不会这么安排的。

朝鲜公主自然是乐意的,她一路回来早就听过多尔衮的美名。年纪轻轻英俊潇洒手握重兵,自然是她的良配,于是她开始相信后金的诚意。

半个月后,朝鲜公主欢欢喜喜的嫁给了多尔衮。是夜多尔衮阴沉着脸色进了新房,本想草草结束早些回去陪玉儿,可李慧喜哪能放弃这个机会。看着面前比想象中还要英俊的多尔衮,她使出了浑身解数,加上天生名器,很快把多尔衮的欲|望调动起来。

于是这夜,大玉儿房中的蜡烛燃了一夜,直到天明她还是未能等到说好一会就过来的多尔衮。

海兰珠这边自然知道十四阿哥府的情况,多尔衮最近夜夜流连李慧喜的院子,白日倒是常去大玉儿院子坐坐。对于线报海兰珠只是扫了一眼,并没有任何反应,这是她给大玉儿的一点警告,若是她再有小动作,那可就不止这些了。很快她就无暇去想这些八卦了,因为科尔沁的家书传来,里面夹杂着一个句话,林丹汗生病了。

她突然想起来,林丹汗这病会越来越严重,一年多后他会撒手人寰。这位一代枭雄掌控了蒙古三十多年,在他去世后蒙古的势力会重新划分,到时候她最忧心的八大福晋也该来了。

想到囊囊那手段心机,海兰珠更加担忧。囊囊是这样一种人:她会让所有人认为她是爽朗毫无心机的典型蒙古女人,实则自己一点都不吃亏。

她脑海中闪现过好久未曾回忆的画面,前世在察哈尔时,囊囊无意中的几句话,就会害得她被林丹汗惩罚一番。

晚上*过后,海兰珠拐着弯询问林丹汗的事。

“兰儿难道还不放心爷么,除了兰儿爷谁都不会要的。”皇太极捏着她的鼻子略施惩罚,眼中满是宠溺。

海兰珠听到这话通体舒畅,调皮的扶着皇太极那再次昂扬的巨|物,骑在他身上坐了下去。

皇太极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兰儿还是头一次这么主动,看来这事他的好好合计合计,好多骗小丫头来几次。

“兰儿再快些。”他双手抓住她胸前的两处丰盈,虽然成亲十年,孩子都生了三个,可她的樱桃还是诱人的粉红色,只是那隆起处由水蜜桃进化成了蟠桃,他的一手快要掌握不了,每每抓上去就要溢出来了。

海兰珠高兴坏了,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