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倾-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像也不见有什么动作,一团柔和万分而又奇寒且劲的大力逼来,将身挡住,不令下拜,反将罗衍身体缓缓抬起,恢复站立之势。罗衍见力道所至,根本不容他有半分抗拒之力,自然而然地就站起身来。

“小友此时毋须太谦。老朽僻居荒岭,终日静坐,已经有六七个甲子不曾起身一步,人间俗文繁礼,早也忘去,小友也无须多做客套,请自寻一山石坐下再说吧!”石像双目银光从罗衍身上一扫而过,攸地一闪而隐。

罗衍只觉这片银光,与那日在长春仙府被桑真人目光照体又有几分不同,好似这两道银光少了些须霸道,多了许多安详平和的味道。而且他语气虽然难听,但却让人放下心来。

罗衍当下也不多做客套,找了一块最近的石头,拂去上面三尺厚的积雪,将铁戟顺手插在旁边,坐了下去。

“老朽自从四百多年前避居这座天风崖时,就为自家取了个名号叫孤云子,长年在此枯坐,妄翼求证大道,修成大罗天仙位业,故不见外人久矣,今日遥望前山银辉朱虹冲天而起,知道有异宝出世,忙运玄机,查之就里,方知被前古仙人封存山内的血战天戟遇主出世,被小友取到手中,被山中两个隐修的旁门左道所困,这才出手相救。因是得信稍晚,运用大衍神数推算因果又耽误了一点时机,要不是小友手中铁戟早已认主,通灵变化,自动飞出太阳神光护主,恐怕小友早被那两个后辈所趁,不过这样也好,小友今日受此一惊,也算是为他日返本归元铺垫了道路,让你认认自己门路。”石像开始语音艰涩,一字一顿,说得十分缓慢,说了十余句话后,渐渐流利起来。

近八个甲子的苦坐,昔年的容貌早已经化为木石,孤云子已经变成了孤云老人

罗衍一听,倒越发摸不着头脑,尤其是最后两句,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恭声道:“弟子愚昧,不知孤云仙长言下之意,还望老仙长指点迷津!”

孤云老人笑道:“凡是我辈修道之人,莫不各有机缘,并非人人可入我仙家之门,更不用说得前古神兵这类仙家奇珍异宝自动认主,更需多生修行,福缘深厚,方能有此遇合,你既然得此异宝,自然可说明你来历非凡。”

罗衍道:“弟子不明,在下仅是一介武夫,哪里还有什么来历?”

孤云老人道:“你今生虽是凡人,但前身却自然大有来历,等你机缘一到,你就自然明白过来了,也不用老朽饶舌。”

罗衍心头只有苦笑,心中暗道:“要是这机缘在在他百年之后到来,那不要也罢。”

他心念刚起,孤云老人哈哈道:“机缘遇合,并非无因,也不是老天爷凭自家心头高兴,想给哪个就给哪个,而是天道运转所成。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今生的机缘,乃是前世所积,老天爷只是按每个人前世的所做做为,决定他今生的缘分罢了,佛家有云:前生种因,今生得果,也就是这个意思。”

罗衍见这位前辈仙人口口声声说他是有缘人,道:“仙长恐怕不知道弟子刚被长春谷赶出来。”

孤云老人道:“要是你不被那煞星撵出来,再被两个小丫头挡了一挡,你岂能得此宝物?可见一琢一饮,皆有前定,只是老天爷的手段高明,让我们身在局内而不自知。”

罗衍听出孤云老人语气甚好,心头一动,连忙站起身来,开口道:“弟子现在孤身一人,要是仙长不嫌弃弟子资质愚钝,弟子愿意拜入仙长门下,还望仙长成全。”

孤云老人低叹一气道:“要是六百年前,你开口说出这句话,凭你的根骨禀赋,那老朽想都不想,一定收你为徒,但现在,老朽已明因果,岂敢随意收你为徒?反耽误了你的前程,你自有你的去处,比在我门下好上无数倍。而且我一生所学,多由自创,看似玄妙,其实入门容易,但要想有所成就,难上加难,就是比起前山长春门下那合籍双修的半调子玄门正宗功法来,都有所不如。我若是收你为徒,看似爱之,实则害之。万万不可!”

罗衍听他口气坚决,心头倒生起几分失落来,他在人间,可算是少年有成,从未一败,但一到仙家之所,却是处处碰壁,而且更无力与之抗衡。

孤云老人好似看出他的神色,笑道:“要是老朽六百年前有你三分沉稳,也不会弄得现在如此下场。修仙求道,最要紧的便是初步功夫。只要根基扎得稳固,就可按所学心法,以后自己苦志潜修,不必有人从旁指点,一样能有所成就,要是功力深厚,就是天仙位业,也可幸至。我就是当年走错一步,一步错而步步错,不仅半身被斩,而且身化僵石,在此苦熬,受那九天乾罡之气,洗涤心身,白白耗费了数百年功行。而你现在虽然尚未入我仙家之门,但我看你本身的根基却是正宗路子,一身武艺也是不凡,更能受我壁上留书所蕴剑意感应,不如我就将这门剑道小学传授于你,也算是彼此有益之事。”

罗衍大喜,正要拜谢,孤云老人道:“小友无须多礼,我此番出手相救,传你剑法,其实也是私心起然,欲借你之力,替我去此地山腹之下,求取一物,事成之后,你固能平白增添了几甲子修为,而老朽也能重新凝炼元婴,至于你求之人,也能借你手中前古神戟之力,脱去枷锁,实乃三全齐美之事,不知小友可否为之相助?”

罗衍心念微动,道:“弟子遵命,只是弟子除了一点三脚猫的功夫外,什么都不会,要是万一耽误了仙长之事,岂不罪过,不如请仙长将弟子这柄铁戟拿去,亲身前往,也远胜弟子前去。”

第十八章  万载玄龟

罗衍心念微动,道:“弟子遵命,只是弟子除了一点三脚猫的功夫外,什么都不会,要是万一耽误了仙长之事,岂不罪过,不如请仙长将弟子这铁戟拿去,亲身前往,也远胜弟子前去。”

孤云老人欣然道:“小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手中铁戟,乃是日月精华凝炼之宝,名为血战天戟,所蕴的先天罡煞之气尤重,来历极大,为前古九大神兵之一,威力无穷,早已通灵变化,更经前主人行法禁制,算准未来,遗赐有缘之人。不是累世修积,具有极大福缘之人,万不能到手,要是外人巧取豪夺了去,也无意自寻死路,迟早死在戟上。而且一经过认主,无论新主人法力高低,永远相随,除非主人心许,不然外人拿去也是无用,所以此事,必须是小友亲身前往,才能成功,要是我跟了去,反而没有任何用处。而且此戟上的太阴月华,对老朽颇有大用,老朽还需暂时借用一次。”

罗衍双手前举,将刚得来的铁戟呈了上前。

孤云老人也不见动作,指尖一弹,飞出一点银星,落在戟尖之上,只听亢然一声脆响,那片若有若无的月牙突然腾空飞出,两尖齐射出万点银丝,不过与罗衍第一次所见大不一样,银月飞出,仅是虚悬空中,也不向两头暴涨,反是缓缓旋转起来,开始速度甚慢,但一眨眼,就如同螺旋一般,急旋不休,化为一个浑圆银亮的光球,如同一轮圆月,朗照空中,光华也不十分强烈,从中心射出一道寒光,光仅寸许粗细,径直朝孤云老人口中射出,他早化为僵石的嘴唇略为张开一条细缝,寒光一透而进,口中银光闪闪,好似也包着万道银光一般。

呸!

一声地喝,一颗绿豆大小的珠子从孤云老人口中喷了出来,停在空中,徐徐转动,小珠通体无光,晶莹剔透,刚一现出,银光照在珠上,宛如万流归宗一般,光华全数被珠子吸去,越过了一盏茶时光,珠光渐渐明亮起来,珠身也蒙上一层淡淡的银白之色。

孤云老人猛然一吸,珠子依然朝口中透去,一闪隐去,银月光华也随同隐去,戟身却转成朱红之色,枪尖飞出尺许长的红芒,好似怒起发威的神气。

一团白雾中孤云老人口中喷出,裹着铁戟转了两转,戟身红光才重新消失。

“想不到此戟尚内藏先后天两仪妙用,阴阳同流,水火同源,倒是出乎老朽意料,老朽自从六百前天剑大成之后,自信不输于天下任何神兵,可惜一直未曾得见这传闻中的几件绝代仙兵,今日一见,方知老朽实属夜郎自大。”说完长长叹了一气,颇有英雄气短的意味。

罗衍见老人如此心胸气度,越发敬佩,要知让一心高气傲之人低头服输,有时比杀了他还要难。就不知道老人口中的天剑,究竟是如何神奇玄妙?他心中倒有几分悠然神往起来。

孤云老人功力高深,罗衍心头所想,哪里又能瞒得过他?当下哈哈一笑道:“小友欲学我剑道不难,但需知:剑者,兵也,在仙家仅为防身除魔的小术,并非先天大道所在,小友万不可重蹈覆辙,步了我的后尘。”

罗衍迟疑了一下,问道:“那仙长口中的大道,究竟又是什么?”

孤云老人双目银光顿时射出几丈开外,目光中泛起神圣的光辉,一字一顿地徐徐道:“先天大道,清灵无为,无形无相,旦古永存,得者能出入六合,遨游宇宙,与天地齐辉,日月同光,更甚者能超然物外,万劫不坏。因大道飘渺虚无,非语言文字所能描述,故不能心口相传,只是修炼大道的诸般法门,倒是有痕可依,有迹可寻,所谓‘修道’,就是依循着有相的法门,追寻那无相的大道,其间过程悠久而漫长,犹如寒夜饮冰水,点滴在心头,故难以言表,不可名状。”

罗衍一听,双目寒光四射,与一刹那间好似抓住了什么关键所在。

孤云老人停了一停,继续道:“天下修行法门千千万万,多不胜数,但按心法不同,可分正邪两道,正道释道两家,皆以清灵无为为大道根基,致力于返本还原,重返道生无极时的初始状态;而邪门诸派,则认为天生万物,一切随心意为之,无拘无束,万物凭我之用,只要道法高强,就百无禁忌。两道虽然起点不一,但到达某一阶段,又重归于一,超越善恶正邪之分。所以为正者先难后易,为邪者先易后难。老朽所学,虽非邪道,但也不是玄门正宗,只能算是旁门左道而已。小友迟早是我道中人,老朽痴长多年,倒可作为一识途老马,略为指点门径。”

随后就将剑诀传授,并一一指点诀要,罗衍本身早有根基,一听就明白大半,当下就在山崖陪住下来,一同随孤云老人学习。

罗衍见这里高出云天之上,谷内满是积雪,但也不觉十分寒冷,而且更为奇怪的是,此处虽然名为“天风崖”,但这么多日来,却没有一丝天风吹来,向孤云老人一问,才知这山谷中一年仅起一次大风,此风是从九天之上灵空仙界与人间交界处刮落而下,风力浩瀚无匹,寻常人遇到,立刻硬生生地吹散,就算是普通一点的修道之人,也禁受不了,所幸那风每年端午才刮一次,他到此时刚好是六月刚过,倒不担心遇上。

一晃就过了三月,孤云老人除了初见时的长谈和指点罗衍剑诀外,其他时候很少开口,而且也不传授罗衍其他任何法术,仅是叫罗衍按照他从沈半峰处学来的功诀修炼,罗衍也从他口中知道凡人修仙成道,虽然法门千奇百怪,路数众多,但无一不要经历“筑基,结丹,凝神,成婴”四个阶段,凡人只有炼就元婴,脱离了本来躯壳,才算略有小成,勉强可算一介散仙,但要真正飞升紫府,成就天仙位业,则需内外功行圆满,方才有成。

这四个阶段在元婴成型后,在修道过程中循环往始,无有穷尽,更因各门各派心法不同,各有侧重,所以光以一个人所在阶段来判断他的功力深浅,是无知而可笑的。

这座山谷三面环山,谷口就是万丈悬崖,雾气缭绕,深不见底,非仙灵中人根本无法达到此地,而且大雪永不停歇,若不是罗衍已经修到避谷之境地,恐怕生存都是问题。这日罗衍定中醒来,望着漫天鹅毛大雪飞舞,天地一片银白,仅有放置血战天戟的黑色长石上,飞舞而下的雪花一靠近丈许开外,就化为一团水雾,腾空飞起。

要不是这柄古怪的前古神兵作梗,说不定他早拜在这位孤云前辈门下为弟子,就是因为这东西的缘故,认为他大有来历,让这位隐修多年的前辈仙人断了收徒的念头,将他当成了忘年之交。罗衍心头暗叹一气,再过三日,他体内先天真气就将体外凝聚成型,修成有形剑气,要是他要是再有一柄仙兵利剑在手的话,他就可达到传说中的御剑飞行的地步,可惜他家传的宝剑已经在长春谷口被昭华的先进同门所毁,而眼前这柄铁戟则如浩瀚无际的大海,他体内真气根本无法遍布戟身,自然也无法达到“戟”由气转,收发由心的地步。

孤云老人所创的天剑之术,在某一种程度来说,简直就是为他天设地造一般,不仅路数与他家传心法暗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刚好函接了他自身的修为状况,就像一个大海般把所有川汉河溪的水流容纳为一,让他把以前所有领悟回来的心得,化为圆满而又创意无穷的体系,令他爬上一座更高的山峰,看到以前未见过的事物和境界。

要是他不遇到沈半峰和孤云老人两人,那他将在一二十年后,攀登上人间武道的顶峰,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人,但二人的出现,将他带离了“人”的范畴,迈向了更为恢弘广阔的天地。

他此刻的心情仿如一切重新开始,因昭华公主的分离而带来的失意已成为遥不可及的陈年旧事,只能占据现时他心灵中极小的一部份。现在他倒想看看,这浩瀚宇宙,茫茫神州,到底有多少东西是他没有见识过。

天空的飞雪越来越大,罗衍连起身去活动手脚的心肠全被打消掉了,正准备继续打坐入定,孤云老人陡然睁开双目,两道银光闪电一般照在他脸上,经过这三月的苦修,他双目才能正面对视这两道奇异的目光。

说来也古怪,他唯一见过一次此老出手,就是救他那幢银光,除此之外,他再也没有见过此老显示任何法力,但他心中却隐隐觉得,他这些天来所见的仙人异士中,就以此老功力最高,就连撵他出谷的长春仙宫宫主,都比不上此老功力深厚。这虽然只是他隐约间的一种感觉,其实确是半点都不差。

孤云老人沉吟了一下,道:“小友还记得我三月前所借重之事吗?现在时辰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