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倾-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庭真人见九宫旗门升起,情知此乃佛道两家最厉害的三大阵法,而且主持阵法的又是天下间最厉害的人物,一身法力神通,皆不在天府金仙之下,此等大举,已经集合了天下群仙之力十之六七,要是此阵也阻挡不了这颗天星,那只能说天意如此。不过天心仁慈,而此间世界又处于“生,灭,空,幻”中的“生”之阶段,造物主也不会将他造出的世界早早毁灭,想必纵使有所波折,也是无甚大碍。

一念至此,顿时明白过来,问道:“那三才之位,由何人担当?”

董无垢道:“既然是合群仙之力,那当然是需要我们心法彼此相近,路数大半相同,才能将我等法力发挥至最大,昆仑,终南,落星,青曦四门都是同一源头,所以大师伯令我与罗师弟,青箩仙子三人为三才之位,在你一元主宫之下。况且我们三人,各有一两件拿得出手的神兵利刃,亦能为你力竭后护法。”

说完,董无垢取出六张灵符,递给明夷子,浮尘真人与黄庭真人门下四位弟子道:“这里有六道灵符,请二位道友与四位师侄收下,到时自有妙用。”

明夷子,浮尘真人二人接过一看,那灵符乃是两片长只三寸,宽约寸许的玉叶,一青一白,符篆颜色均不相同。井还指明各人所有,不能混淆。再望其他四人,也是颜色各异,心中知道定有缘故,连忙收下。

董无垢才道:“现在距离那颗天星飞至,还有半日,请诸位道友持这道灵符,在宫外巡视,若遇到妖孽,请全力出手,有此符护身,三日内他们难于伤你等,只要三日一过,就算功成。”

浮尘真人朗声笑道:“仙子多礼,这等大劫,贫道几人,就是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只要贫道有一气在,他们就难近旗门。”

明夷子也笑道:“我等两个,虽然法力略逊,难于与诸位相比,但对付那些魔头,却是还有几手三脚猫的功夫,仙子请放心好了。”

董无垢微微一笑,道:“要不是这九极混元大阵笼罩方圆九千里内,往来甚远,而且诸位师长道友在三日内难于分身抵御外敌,不然,倒不怕那几个不成气候的魔头,不过,还请两位道兄万勿恋战,只要将他们缠住就是了,万一事情紧急,可遁入阵中,自然有碧云,青曦二宫的道友上前接应。”

浮尘真人知道董无垢只是心怕几人不敌对方,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敢来九天之上,这两天交界处捣乱的魔头势必非同小可,应该是两人前所未遇的人物,不然,有这么多的仙人在此,要是略差一点,上来只是找死的份。两人此时已经打定主意,这类关无量生灵的空前浩劫,能为之出力,已经上邀天眷,就算是粉身碎骨,形神皆灭,也可因一念感召祥和,不用多年,就可重返人身,再世修为,到时候成就只有更佳!何况眼前这些前辈真仙岂能坐视不管?万一被魔头所杀,转生之后,必然能被这些正道真仙收之门下,那时岂不更妙?而且其他不说,眼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昆仑姜真人千年前为补自身之过,自舍本身法力真元,修复那化为死域的千里荒野,形神皆亡,仅剩最后一点元灵化为蝼蚁,人家还不是短短千年,就回转人身,一身法力尽复,已经是金仙中人。

两人自知他们所学,虽然不是旁门左道,但也不是玄门正宗,所以驳而不纯,纵使修为近千年,也才是天仙有望,不过尚有一道大劫,恐怕难于过去,但要是借眼前这个万栽难逢的良机,

眼前这混元大劫虽然厉害,但本身并不是针对个人,而整个天地的劫难,两人能上体天心,出尽全力,挽救这类劫数,虽然是绵薄微力,无关紧要,但一念之间,就可凭太上感应之力,为今后生出无尽福缘。要是以身应劫,定然能投入这几个最古老,渊源流长的玄门正宗门下,到时就可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纵使不能修成金仙之身,至少也能达到天仙中最为上品的大罗天仙之份,岂比两人这世道成飞升,当个不上不下的普通天仙,受天府执司,少了清闲自在来得强?

明夷子浮尘真人两人主意打定,就不再说,朝黄庭真人告辞而去,走时只见老友黄庭真人对他二人摇头苦笑,张口欲言,突又止住,只是狠狠瞪了他们一眼,两人知道心意被看破,不过光是看黄庭真人神色,似是埋怨,也是心中一喜,老友自然有这个表情,自然不会放任他们不管,更加坚定了心头的决心。

董无垢见黄庭真人门下四位弟子与明夷子,浮尘真人二人离去,轻叹一声道:“恩师曾说,此番大劫,天机微妙,有好些事,新近才得算出。为此变计,重新安排,只是有多位道友,都欲趁此劫兵解而去,以求来世重修上乘仙业,不出十来年,有多位道友要转世归入浩然紫气宗门下,我等也需要在旁为之助力;不过由此一来,浩然紫气门下虽然第三代门下虽然盛极一时,并世无二,但也因由此,五代而终,到时紫府仙法,绝传人间,就连青曦,碧云两宫,也在世间淡出,不复存在。”

青箩望着东方那面青气缭绕,光华万道的旗门,悠悠道:“盛极而衰,本是天下至理,成又如何,败又如何?我等只是顺天行事罢了。”说完抬起头来,只见千万里遥空之上,闪出一线紫光,道:“现在天星即将飞落,我们还是各按本宫方位站好准备吧。”

话音刚落,只见西方远远飞来一只青色大鸟,鸟背上并排坐着三位道装女子,从天际飞来,只听两声青鸣,就已飞至,鸟背上三女站起身来,朝四人跪下行礼,道:“弟子南宫梦桐,南宫闻樱,柳青衣,拜见诸位师长。”

董无垢笑道:“你们怎么跑来了?都这么大的人了,还一天到晚要跟在为师身边,也不怕别人笑话。”

南宫梦桐站起身来,恭恭敬敬道:“弟子三人,是奉师祖之命前来,说弟子三人的三绝神剑尚有大用,等黄庭师伯九根天府神箭发出后,再让我等三剑合一,借师伯射阳神弓之力发出,合成十绝之数。”

黄庭真人叹气道:“看来太苍师伯非要让小道力竭而亡不可,只是你们三个丫头,功行浅薄,怎么能够抵御那天星煞火?”

南宫梦桐本是三女之首,闻言恭声道:“弟子来时,蒙她老人家恩怜,已经赠我紫府天罗防身,而且又有一道灵符护体,太师伯也说我三人的萨那绝神剑本是那颗诸天飞星的对头克星,只要神剑不碎,我等三人就无事。”

黄庭真人苦笑道:“既然两位师伯都放心得下,那老道也当下恶人,只是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可不要怪罪到老道的头上。”他说时,却是望着董无垢而言。

董无垢哪里不知道他的意思,笑道:“既然是恩师之意,我怎么会怪罪于你,再说了,你那张乌鸦嘴,也不说点好听的,你这么说,不是诅咒她们不是,要是她们真有什么长短,我可饶不了你。”

黄庭真人拿头望着罗衍,道:“道友怎么不出言帮我一下,我可记得千年前我们结拜时,可有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之言。”

罗衍故意不望他的目光,叹气道:“你说我是帮我师姐师侄,还是帮你?”

一百一十六章  天下大势

刀光剑影,喊杀连天。

城内城外,冒起数十股浓烟,隐见烈焰腾奔而起,方圆数十里内的高空,覆盖着浓厚的乌烟。时虽当午,秋阳挂天,但在黑烟遮蔽下,大地却是昏暗无光。

历绝尘全身戎装,身骑白马,挺立在长安城下用黄土堆成的一座小山坡上,一改往日临敌从容的态度,面色凝重。

身前广阔的平原上,十五万黑衣甲士,士气如虹,旌旗似海,一层一层的兵马,整装代发,杀气连天,静待着最後一战的来临。

身后,四十台抛石大机对百丈外的坚墙展开了最后的攻击,巨大的石块犹如冰雹般地投射到城墙箭塔上,火光四射,血肉横飞,杀声震天。而四架擂木大车上盖牛皮铁盾,正缓缓朝早已经填平的护城河前移去。

只要长安一破,天下即将归于一统,四海之内,皆归大夏。不过,要想拿下这座天下第一坚城,击败城中的四十万军民,不付出惨重的代价是不行的。

城墙上的赵国军士,个个都露出了与敌皆亡,以身殉城的神色,虽然身处劣势,但士气却不弱于城下。

“王爷,地道已经挖至南墙之下。”崔寒山作为历绝尘手下的首席谋士,从远方的旗语中,看到了他等待多时的信息,策马靠向大夏这位权势滔天的摄政王,轻声禀告道。

“皇上,三军已经到位。”历绝尘将头微沉,拱手朝前禀道。在他身前三丈远外,一位全身金甲,头带金冠的弱冠少年按捺住心中翻腾不定的心神,直到此时,他才真正相信这位原本与他势同水火的王叔,是真心实意地奉他为帝,要将眼前这个战功,谦让于他。

自从十日前王叔单人匹马,硬闯入燕京禁宫,将他掠走,奔驰千里,来到这夏赵两国交锋之地,虽然王叔对他礼遇有加,他心头一直忐忑不安,生怕这位王叔将他拿来祭旗,毕竟,他这个夏国的皇帝,在手握三军大权,势力遍布朝野,权倾天下的王叔面前,只是一个任他摆布的棋子而已。

但现在形势看来,王叔已经打出御驾亲征的旗号,分明是刻意成全于他,他现在对王叔的心意再无半点怀疑,只是,他心中还有一个疑问,却根本不敢玄之于口。

“皇上,请下令!”历绝尘的声音再次从身后传来,夏国年青的皇帝轻轻举起手中的马鞭,朝前指去,正待挥下。

突然之间,只见天地一下暗了下来,天空高悬的太阳一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大地,就在刹那之间,变得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天狗食日?”历绝尘心中一下泛起了这个念头,抬眼朝漆黑无光的天空望去,只见满天黑雾中,一点紫色星光,以惊人的高速,掠过万里长空,在空中拉出一条长长的轨迹。

星光初现时,仅有指头大小,但转眼间就越飞越大,变为拳头大小,就在数十万军士惊讶万分之间,随听天空隐隐传来一阵奇异万分的声响,而整个大地也好似微微颤动起来。

这奇异而诡怪的事情,让双方军士一下间忘记了即将开始的血战,一个个目瞪口呆地望着天空。

就在众人念头还没有转完间,那颗紫色星光突然从中碎裂开来,化为漫天飞星,四下飞溅,而天空中泛起万道霞光,五光十色,辉照天地,闪了两闪,天空陡然又暗了下去。眨眼天色就慢慢亮了起来。

轰地一声巨响,一个巨大的火球,夹着满天红光,拖着一道浓浓的黑烟,从天而降,重重砸在长安城的北门之上,火光四射,浓雾冲天,整个地皮也跟着一阵摇荡,一股狂风狂卷而来,吹得军阵东倒西歪。

浓烟过后,只见长安原本北门所在,已经化为一片废墟,当中陷落一个几十丈方圆的大坑,缕缕青烟从坑中升起。

“王爷!”崔寒山一改往日儒雅姿态,双目尽赤,脸上又是惊恐,又是狂喜,浑然不理会早被吹得无影无踪的官帽,大声叫道。

历绝尘也同时反应过来,凝声吐气,长声喝道:“天佑大夏,扬我国威,赵国气数已尽,尔等何不快快投降?!”

长安城上,当地一声,一位军士手中的长矛,悄然落在了城墙上,面色死灰,脸上尽是惊恐之色。

紧接着,叮叮当当地兵刃落地声响过不停,城楼上的十万赵军,再无人有抵抗之心。

……

是日,长安城降,赵国灭亡,天下归于一统。

建业城内,王半仙收收起了城隍庙外的摊位,将“利口断天下”的长幌卷了起来,夹在胳膊下,漫步朝街口的品香楼走去。

今日,好似有什么事情不对劲一般,自打早上定中醒来,他就觉得有心中泛起了一丝丝恐惧,这对他这个太阴宗的记名弟子来说,是几十年内未曾有过的事情。

难道是他大劫临头?一想到这个可能,他心头就越发慌乱起来,还是先去找近日遇到的三师兄问了究竟的好,毕竟,三师兄不仅是本门正式入门弟子,而且人家修为百年,一身道行,比他高了百倍,而且正奉门中祖师之命,在人间行道,无论有什么事情,先去问问好。

王半仙走在街头,无意抬起头来,只见日头周围,无缘无故多了一圈不停伸缩喷放的薄薄芒环,感觉上,就好像是一头野兽不断地张牙舞爪!明明是晒得人的脑袋可以发昏的强烈阳光,但是不知怎地,却居然给他一种“森冷”的感觉。

这样的烈日,确实是有点怪怪的,王半仙心中暗道,心中回忆一生所读书籍,但却想不起哪本书籍有这样的记载。

“管他的,等下问问张师兄不就知道是什么回事情了吗?”他心中暗暗想道。

片刻之后,他就来到品香楼上,朝挨窗坐着的一位穿着微白淡青文士衫,打扮虽是中规中炬,但是依然让人觉得有点寒酸的中年先生走了过去,一屁股坐在了他的对面,小声说道:“张师兄,今天小弟一直心神不灵,闻说师兄先天紫薇神算灵验非常,不如帮我起上一卦,看看小弟是否大劫将临?”

那中年先生抬起头来,苦笑道:“原来师弟也有这番感应,我还以为,只是我一时心血来潮。不过,既然你我都有感应,看来,天地间恐怕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王半仙双目神光一闪而隐,道;“师兄何不起上一卦,看看吉凶如何?”

中年先生叹气道:“为兄现在心灵失主,不要说起上一卦,就是起上百卦,也是无用。不过,日内大师伯将云游至此,到时你我可一同前去请教一下,究竟是怎么缘故。”

王半仙一听,面上立刻露出惊喜完份的神色,道:‘怎么大师伯他老人家也出山了?”

中年先生笑了一笑,改用传声之法道:“王师弟虽然并非正式弟子,但多年来修为甚勤,等大师伯一到,就可成为我门中正式弟子,我也不瞒你,本门谢祖师三月前已经度过道家三次天劫,功德即将圆满,已经籍注长生,位列仙班,九年之后,便是他老人家白日飞升之时,所以等大师伯一到,你可万万不要失去了这次良机,一定得肯请大师伯收录,趁祖师爷飞升前,见上一面,包你有天大好处。”

王半仙自然知道白日飞升对修道人来说,是何等意义,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